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历史学科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3: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历史学科分层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作为一名历史学科的教师,我从事历史教学已经有十几个年头,每年面对的学生生源基本相似,“学生基础差”、“学习激情不高”,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共性,作为教师,我深深的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尝试分层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互助学习,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有所学,学有所得,适合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下面结合近年来我的教学经历,对分层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家底”,打牢基础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也是分层教学的起源,同时,也为分层教学指明了方向,即分层教学要坚持学生主体,全面掌握生源状况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基础。

在教学中,每年接收一个新的班级、年级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班学生情况进行摸底,从学生家庭、性格、成绩等进行分类。如2009年,我接手新高一年级的历史学科教学任务后,及时调取学生中考成绩,特别是历史学科成绩,通过查询和班主任交谈发现,当年学生的整体成绩较差,但因历史学科为开卷考试,中考成绩中及格率达60%左右。在接触一段时间后,我还发现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不认可,上课不积极,发言不主动等现象较为普遍。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按照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A、B、C三层,实行“金字塔”式教学,其中A层学生为成绩较好,学习态度认真,这层学生占20%;B层学生成绩中等,学习态度较为认真,这层学生占30%;C层学生成绩较差,且课堂表现不积极,这层学生占50%。我及时讲学生分层情况向班主任交流,取得了班主任的支持,为下一步分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因材施教,逐步提升

摸清家底只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如何让分层教学取得成效,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研。

一是科学设置课堂。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利用好“40分”课堂,在教学前,我针对A、B、C三层学生的情况,结合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按照“难易适中、平衡开展、基础为主”的原则,认真备课,并设计出相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考试过程中,题目设置重点放在基础知识,逐步增设难点。如在讲授《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时,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外交局面的对比等这类难度大、跨度大的问题,交由A层学生思考回答;对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等问题交由B层学生思考回答;而对中美邦交正常化的时间、标志和影响等基础性的知识交由C层学生解答,既锻炼了A层学生的纵览全局的能力,又提高了B层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还夯实了C层学生的基础,达到了共同学习、因材施教、总体提高的目的。

二是开辟第二课堂。我深知学生成绩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让学生成绩做到稳中有升,我还开辟“第二课堂”,即建立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性教学。从学生中按照自愿的原则,选择一批学生组建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多媒体教学、读史、讲史、评史等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并逐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通过对比发现,参加历史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明显提高,在组织活动时,学生都能够主动查阅、收集资料,积极发表自己对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历史知识逐渐积累,在历次考试中成绩也明显上升,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同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荐读历史书籍。学生的兴趣是在阅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在平时,我翻阅大量史籍资料,并结合学生有爱好阅读武侠小说的特点,有选择性的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具有史实性质的书籍,慢慢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根据教学进度,适时组织学生查阅史籍资料,包括历史人物传记、野史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讲述、评论。如在讲解清朝历史时,我推荐学生阅读《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文学书籍,让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并结合教科书对这一段历史时期进行讲解,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明显提高。通过这种“以读代教”的方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渐被激发,读史、讲史、评史的习惯慢慢养成,表现在课堂上,无论那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历史学科的成绩也稳中有进。

三、对分层教学的一点体会

分层教学的实质就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整体提高。

一是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从整体上对学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能以成绩高低区分学生,要在学生心中建立一种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就是学生期盼老师的认可。

二是激发兴趣是分层教学的重要举措,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掘各个层次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学生交谈发现,学生渴望与老师交流,但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为此教师要放下身架,主动接近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特别是对某一学科的看法和认识,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四是常抓不懈的开展分层教学是学生成绩提升的关键所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提高的过程,教师在从事分层教学中,对学生的期望值要建立在客观条件—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要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这就需要教师要把分层教学作为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三板斧”,要有“铁杵磨成针”的韧性,才能达到提升学生整体成绩的最终目的。

历史学科工作总结

数学学科分层教学工作计划

历史学科教学总结

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分层教学探究

历史学科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历史学科分层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