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历史学科活动教学实践论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6: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学科活动教学实践论

浙江省松阳县第一中学

江松贵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学科改变传统“满堂灌”、“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方式。历史学科活动教学是实践新课程理念、推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途径。通过自编“历史学科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了解我市历史学科活动教学的现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历史学科活动教学的的主要类型,设计活动教学的典型案例,推广活动教学模式,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活动教学

实践

案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①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中涉及活动课的竟达34项之多,足见这次新课改对活动教学的重视。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满堂灌”、“你讲我听”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要用丰富多彩的课型来使学生能加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来,活动教学无疑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历史,在活动中学会分享与合作。活动是有效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最理想途径。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推进的背景下,将活动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开展对历史学科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就显得格外有意义。它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的现代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改变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死气沉沉的状况,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历史课堂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它有利于通过体验、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历史学科活动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自从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一场建国以来最深刻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2003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出台,其目的就是要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②也就是说,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这就必然要求历史教育从历史知识论,能力论向人格教育论转变,由单一的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向师生互动、探究、体验的活动教学方法转变,由热衷于题海战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历史课堂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形象地称之为“静听课程”。静听课程只注重历史学科知识的传授,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现实生活靠社会生活;只注重间接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直接体验的获得,等等。总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障碍。活动教学正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反思的产物,是在与传授式、灌输式教育相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为了了解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状况,笔者自编了“历史学科活动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历史教学的现状,活动教学的实施状况,历史教学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为便于问卷的回收,以松阳县为个案,选取一所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各60人,总样本为120人。发放学生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回收率达95.8%。

关于当前历史课是否受到学生喜欢的问题,选“很喜欢”的20人,占17.4%,选“较喜欢”的48人,占41.7%,选“不喜欢”的47人,占40.9%,从中可看出学生对当前历史课的喜欢程度较低,表明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低。当然,这种状况可能与调查对象选在高一年级有关。在原因的选择中,学生认为不喜欢的原因是“教学方法陈旧”的比例最高,达32人,占47人中的68.8 %。关于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状况,学生选“僵化、沉闷的课堂”的51人,占44.3%,选“有生活气息且富有

思考的课堂”的47人,占40.1%,选“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课堂”的17人,占15.6%。在“一般情况下,当你问题答错时”问题中,选老师会“严劣批评,讽刺、挖苦”的26人,占22.6%,选“委婉批评,并告之要注意听讲”的70人,占60.8%,选“给予鼓励,并尊重我表达的观点”的19人,占11.6%,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并未得到落实。

关于“你喜欢教师的哪种历史教学方式”问题,选“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的14人,占12.1%,选“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方式”的4人,占3.5%,选“开展讨论、探究等活动教学方式”的87人,占84.4%,说明学生喜欢活动教学方式。关于“历史教师实行活动教学的情况”的问题,选“一讲到底,没有实施活动教学”的55人,占47.8%,选“一学期偶尔一两次进行活动教学”的41人,占35.6%,选“一学期约有三四次进行活动教学”的19人,占16.6%,说明历史学科活动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地实施。关于参加过的活动教学形式,在已经参加过活动教学的60人中,选“探究型活动”的23人,占38.3%,选“问题解决型活动”的15人,占25%,选“课堂讨论型活动”的12人,占20%,选“小组合作型活动”的10人,占17.7%,没有人选“社会参观、考察型活动”,学生活动的空间狭窄,可能与学生外出的安全问题有关。

在“你对历史学科活动教学的看法”问题中,选“收获不大,浪费时间”的1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6.5%,占没有参加活动教学的55人中的34.5%,说明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参加活动教学的原因是外界因素所决定。选“使我尝到了探究、探索的乐趣”的22人,占36.7%,选“扩大了历史学习的视野,历史课与自己和社会生活更近了”的15人,占25%,选“增强了历史学习兴趣、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23人,占39.3 %,说明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活动教学还是有吸引力的。在“你认为实施活动教学的最大困难在于”问题中,选“教师能力不高”的65人,占56.5%,选“活动的时空条件不足”的9人,占7.8 %,选“高考的压力”的27人,占23.6%,选“活动的配套设施不全”的14人,占12.1%。在“你认为学校历史教师能胜任活动教学吗?”问题中,选“约四分之三胜任”的学生28人,占24.5%,选“约二分之一胜任”的学生35人,占30.4%,选 “约三分之一胜任”的47人,占40.9%,选“都不胜任”的5人,占4.2%,说明历史教师进行活动教学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然,这一问题在教师看来并非如此,在访谈中,重点中学的徐老师说:“高考是我们头上的‘紧箍咒’,校长评价教师就盯在教学成绩上,我们只能围着指挥棒转,上课哪能轻松的活动啊,不是不能而是不敢这样做!”这一观点除了教师认为活动教学会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的观念外,高考的压力确是影响部分教师开展活动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历史学科活动教学的设计及案例

历史学科活动教学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以活动的方式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将是引领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理想途径。以活动作为历史教学基本方式的前提,是促进学生的素质及发展,即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发展。因此,历史学科活动教学的方式必须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教学方式。由于历史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多层次性,因此活动方式也必然呈现多种形态。笔者在每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多种活动教学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历史学科活动教学的活动方式及案例整理如下。

(一)探究型活动

历史学的本意是一种研究或探讨,“真正的历史应该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③从历史教育看,古希腊人曾将历史教育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叙述过去;第二,为理解现在而追述过去;第三,为了展望未来而探索过去。由此可见,不管“叙述”、“追述”还是“探索”,均使历史教育带上了探究的烙印。从历史学习的途径看,其特征也是求真、求实和探究,正如上海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说的:“中学历史课程,要运用各种史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展现历史的本来面貌。„„帮助学生懂得历史的信息特点,树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本意识。”历史不是概念的历史,而是探究的历史,是对历史本来面目的探求和理解的过程。开展探究型活动教学是历史教学方式变革的目标和方向。从活动范围来看,探究型活动可分为两类:课堂探究型活动、即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某一争议或疑惑的问题开展探究的教学活动;课题探

究型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一历史学科问题或跨学科问题进行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活动。相比较而言,课堂探究型活动更为基本和常见,而课题探究型活动则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活动案例:兰雪诗才张玉娘

1、研究背景:正值松阳建县1800周年之际,为挖掘松阳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松阳乡土文化,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讲述中国古代史‚宋元文化‛,介绍李清照的婉约词时,提示松阳也有一位女词人张玉娘,与李清照、魏夫人、朱淑贞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身边的历史顿时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后学生组成研究小组,确定了‚兰雪诗才张玉娘‛课题。

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研究小组通过立联网、县图书馆,县文史档案馆等渠道了解张玉娘的生平,搜集主要词作、后人对张玉娘的研究和评价等资料。(2)实地考察法。研究小组通过对兰雪井、贞文祠、鹦鹉冢等古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松阳县对张玉娘古迹的保护现状。(3)访谈法。设计访谈提纲,走访沈佺第29世孙沈宗雷,章回体小说《张玉娘》作者李德贵先生,兰雪诗社社长孟运坤先生,县旅游局负责人蔡卫华先生等,为开发张玉娘文化资源提供可行性思路。

3、研究过程及结果:课题小组于2004年2月—4月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途径收集课题资料,课题成员分工合作,在合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合作,写出了约1.2万字的研究论文——兰雪诗才张玉娘。论文分四大部分:第一,千古伤心鹦鹉冢。从《四库全书存目提要》、《松阳县志》、《词综》、《张玉娘传》等文献资料中考察张玉娘的家世、生平及悲凄的爱情故事;第二,兰雪新诗手编成。张玉娘诗词主要收集《兰雪集》。本目介绍张玉娘约130余首诗诗中的12首佳作,并作赏评,在比较与李清照词异同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作了文学史上的定位。第三,留得后人自评定。考证元明清至今后人对张玉娘及诗词的评价,共收集诸如苏振元《略论诗人张玉娘和他的作品》等数10篇研究论文,丰富了张玉娘诗词研究的资料。第四,千古旧地欲重游。探讨张玉娘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开发的设想,为松阳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思路,受到县旅游局等单位的赞赏。该研究论文于2004年5月由学校推荐获丽水市研究性学习论文一等奖,让研究小组倍受鼓舞。

(二)交往型活动

交往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是教学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主体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交往过程,学习成了“压缩饼干”。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恢复交往型活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历史课堂教学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和他们共同参与的活动。正是在相互作用中才产生了交往的需求,而交往又反过来促进了教师、学生与活动对象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作为交往活动的组织者并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的有目的的活动。第二,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而且便于他们从参与、相互激励并共享信息。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自行探索和研讨,处理好组间交流与竞争的关系。第三,鼓励学生自由准确地表达观点,并将交往活动深入到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去。

活动案例:‚辛亥革命‛辩论赛

1、方案设计: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新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活动课内容。《历史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建议‛中有‚‘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题,举办讨论会‛的要求,这为活动课方案设计提供了指针。与此同时,高一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史实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能够达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目标。为了使辩论活动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时间,2003年11月我在上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时就布置这一活动任务,让学生针对辩题确定论点,自由组合,成立辩论队,教师开列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史书和论文,然后学生分头通过学校或县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搜集、整理相关材料,撰写辩词,经过老师的指导、点拨和持同一观点的学生补充修正,在上好‚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后举行辩论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整个辩论赛方案时都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除辩手外,辩论赛的主席由班长或历史课代表担任,评委由5名学生组成,在评判中坚持以表扬为主,做到客观、

公正。为了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辩论,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还对辩论赛程序作了微调,即持相同观点的‚观众‛也可以加入‚自由辩论‛,这样整个过程气氛更加活跃、热烈。

2、方案实施:先由主席声情并茂地介绍辛亥革命的经过,引出辩论赛的主题‚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指出正反方观点。经过一辩、二辩陈述观点之后,进入自由辩论阶段,观众参与辩论。最后主席总结,‚评判团‛举手表决,判定胜方与最佳辩手,并请历史教师点评。

(三)问题解决型活动

问题解决型活动是把学习设置在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师生合作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活动模式中,问题或者由教师提出或者由学生提出。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不断质疑、激疑,进而不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全身心地投入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辨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这一活动的关键是科学的设计问题,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广泛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由争论,不拘泥于一个答案。

活动案例: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

在讲授‚北洋军阀的建立‛一节后,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内容,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搜索军阀割据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学生在课上展示这些资料,让学生感知军阀割据的历史。然后,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一系列问题:

①军阀割据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②为什么会形成军阀割据局面?

③一战爆发后,段祺瑞为什么主张参战?而黎元洪为什么反对参战? ④日本为什么要支持段祺瑞参战?而美国为什么支持黎元洪反对参战? ⑤有人说府院之争只是黎段之争,你认同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⑥张勋复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张勋复辟必然会失败?

⑦护法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力量对这一运动的态度如何? ⑧护法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⑨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作为哪些斗争?斗争的焦点是什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⑩有人说,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是近代史上最黑暗时期,你如何看待?结合史实说明之。

(四)主题项目设计型活动

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以史为鉴,通过历史小制作、结合性的主题班会、历史报刊、时事板报、历史剧编演、知识竞赛、街头宣传活动等活动项目将历史知识服务于现实,以此加深对历史的认识,结果形式有项目展示、竞赛活动等。主题项目活动设计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并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活动案例:地球上的红飘带

1、活动目标: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更是人类征服自然、克服困难的极限挑战。在中华民族阔步迈向21世纪的今天,长征精神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2004年正当电视剧《长征》热播之际,在上完《红军的长征》一节后,我们历史组与团委一道组织‚地球上的红飘带‛——长征图片搜集与展览活动。活动目的在于:(1)识读、搜集、整理和编辑长征图片资料,从图片中了解历史的真实,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2)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活动过程:以班级为单位,在高一年段14个班中进行以长征为主题的板报比赛。(1)确定参展主题,通过图书资料查询、网上下载等途径收集与长征相关的图片资料;(2)将所搜集的图片资料汇总,进行整理、筛选和编辑,制作专题板报。要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3)成果展示。在五四期间在全校展出,师生投票评选‚最佳设计‛和‚最佳制作‛。(4)历史老师与团委负责人对项目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对话型活动

对话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④。将对话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开展对话型活动,可以根本上改变“你听我讲”的接受式教学方式。对话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从课堂教学的基本因素看,有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学生自我对话等方式。生本对话是指学生与课本(教材)的对话,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的作者、文本的主人公进行着对话的过程。师生对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师生问答,而是指能够促进学生自由思考和引发师生之间富含教育意蕴的相互倾听与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亮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生生对话是基于共同的对话主题而进行的探索与交流,意味着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学生自我对话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体验和感情的内心活动。在当前教学生态下,主要的形式是师生对话。师生对话活动需要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和谐的交流情境,而不是权威型情境。在对话过程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和唯一的答案,双方只是探讨、交流。对话型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一个历史教师与一个或多个学生的交流活动,也可以是一个班级或年级的历史教师与一个班级或年级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活动。后者组织能力要求比较高,以一个学期或半个学期组织一次为宜。

活动案例:对话型活动的有益尝试

在上好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之后,面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提问意犹未尽的状况,我们高一年级3个历史教师决定组织一次对话型活动。事先由任课教师在自己所教的班级提出活动要求:针对本册历史知识、历史观点有疑惑的,可以提出问题,由高一历史组教师或其它学生联合解答,也可以就某一事件发表不同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也可以针对教师或学生的解释进行追问和反驳。这下可让学生兴奋了,有的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有的上历史专业网站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整理出新的观点,并下载相关的史料作为证据。经过一个星期准备,对话型活动在学校报告厅如期举行。我们3个历史教师坐成一排,全然是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官‛,学生仿佛是一个个‚新闻记者‛,不依不挠地提出了很多问题:鸦片战争的性质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问题、李鸿章的评价问题、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问题、戊戌变法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如何评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题等。教师也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准备地充分,回答其它学生的问题言之凿凿,与一些专业历史研究工作者无异。整个会场气氛热烈。

三、历史学科活动教学的支持条件

(一)提高历史教师对活动教学的指导能力

活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是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及课程的开发者角色。这一角色的转变除了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外必然要求提高历史教师对活动教学的指导能力。一是历史课程开发的能力。历史教材对于活动教学来说,都要经历一个加工改造进而转化为活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依照历史课程标准、活动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作出新的构思和处理,大胆处理教材,变教教科书为用教科书教。二是创造性地驾驭课堂的能力。活动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课堂,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教师要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运用教学机智处理课堂出现的问题。三是教学反思能力。活动教学还处于探索性的实验阶段,在这一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需要历史教师不断的反省、反思,从而提高活动教学的效果。四是组织管理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活动教学改变了以往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运用活动的魅力、学科的魅力、管理课堂。同时,活动教学打破了课堂为中心的狭小范围,使教学活动与自然、社会发生密切的联系,教师要自发地走出校门,善于与社会各部门进行交往,以便形成教育的合力。此外,活动教学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健康心理品质的新型教师。

(二)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评价观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是脱离学生发展的评价,是方法单一的评价。在问卷中“当前历史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的问题中,是“考试分数”的115人,占100%。在“历史学业评价的主体”的问题中,选“教师”的108人,占94.3%,选“教师和学生”的7人,占5.7%,没有人选“学生”题项。历史学科活动教学需要确立全新的评价观。首先,关注教学过程的评价,突出发展性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应该使评价在学生的眼中不再是一张张令人发怵的“考卷”,也不再是教师严厉目光下的“监督劳动”,而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其次,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活动,就要广泛吸收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评价,不仅要注意他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还要关心他们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再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历史学科活动教学不能简单的以试卷测试的方法加以评价,应当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积极采用学生调查报告、行动观察、档案袋评价等方法。

此外,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真正作为主体去活动,需要为活动教学营造一定的环境和氛围。首先,需要一个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人文环境。如建立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观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有利于教师从事活动教学实践的教师绩效考评制度,形成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等等。其次,需要宽松的时空条件,活动所需的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以保证活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注释:

①②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③ [英]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28.

④ 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0.

历史学科活动方案

历史学科教学总结

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历史学科

历史学科俱乐部活动计划

历史学科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历史学科

历史学科工作计划

历史学科工作总结

历史学科活动教学实践论
《历史学科活动教学实践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