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训练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6: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训练

一、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叙事写人类散文)

东 西

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是她,这个四十六岁的高龄产妇,在1966年3月的一个下午把我带到故里。这之前,她曾生育三个女儿,两个存活,一个夭折。我是她最后的念想,是她强加给未来生活的全部意义,所以,不管是上山砍柴或是下田插秧,甚至于大雪茫茫的水利工地,她的身上总是有我。挖沟的时候我在她的背上,背石头的时候我在她的胸口。她对我加倍呵护,好像双手捧着一盏灯苗,生怕有半点闪失。

因为不停地升学,这个小心呵护我的人,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我离开她,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为了挣钱供我读书,每到雨天,母亲就背着背篓半夜出门,赶在别人之前进入山林摘木耳。家里养的鸡全都拿来卖钱,一只也舍不得杀。猪喂肥了,一家伙卖掉,那是我第二个学期的路费、学费。母亲彻底想不到,供一个学生读书会要那么高的成本,但是她不服输,像魔术师那样从土地里变出芭蕉、魔芋、板栗、核桃、南瓜、李子、玉米和稻谷,凡是能换钱的农产品她都卖过,一分一分地挣,十元十元地给我寄,以至于我买的衣服会有红薯的味道,我买的球鞋理所当然散发稻谷气息。

直到我领了工资,母亲才结束农村对城市的支援,稍微松了一口气。但这时的她,已经苍老得不敢照镜子了。她的头发白得像雪花,皮肤黑得像泥,脸上的皱纹是交错的村路,疲惫的眼睛是干水的池塘。每个月我都回村去看她,给她捎去吃的和穿的。

后来,父亲过世了,我把母亲接到城市,以为故乡可以从我的脑海淡出。其实不然,母亲就像一本故乡的活字典,今天说交怀的稻田,明天说蓝淀塘的菜地,后天说代家湾的杉木。每一个土坎、每一株玉米都刻在她记忆的硬盘上,既不能删除也休想覆盖。一位曾经批斗过她的村民进城,她在不会说普通话的情况下,竟然问到那个村民的住处,把他请到家里来隆重招待。只要能听到故乡的一两则消息,她非常愿意忘记仇恨。谁家的母牛生崽了,她会笑上大半天,若是听到村里某位老人过世,她就躲到角落悄悄抹泪。

有一天,这个高大的矮个子母亲忽然病倒,她铁一样的躯体终于抵挡不住时间的消耗,渐渐还原为肉身。从来不住院从来不吃药的她被医院强行收留,还做了化疗。她躺在病床上越缩越小,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她昏过去又醒过来,即便痛成这样,嘴里喃喃的还是故乡的名字。临终前一晚,不知道她哪来的气力,忽地从床上坐起来,叫我姐连夜把她背回故乡。我何尝不想满足她的愿望,只是故里没有止痛针,没有标准的卫生所,更没有临时的抢救。因此,在她还有生命之前,我只能硬起心肠把她留在县城医院,完全忽略了她对故乡的依赖。

母亲是在一场瓢泼的大雨中回归故乡的土地的。我怕雨水冷着她的身体,就在新堆的坟上盖了一块塑料布。当母亲彻底离开我之后,故乡猛地就直逼过来,显得那么强大那么安慰。故乡像我的外婆,终于把母亲抱在怀里。

今年十月,我重返故乡,看见母亲已变成一片青草,铺在楠竹湾的田坎上。我抚摸着那片草地,认真地打量故乡,发觉天空比过去的蓝,树比过去的高,牛比过去的壮,山坡上的玉米棒子也比过去的长得大„„曾经被我记忆按下“暂停”的村民,一个个都动起来,他们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第一次那么醒目。我终于明白,故乡已经代替了我的母亲。有母亲的地方就能止痛疗伤,就能拴住漂泊动荡的心灵。(选自《天涯》2009年第3期,有删改)

1、从全文看,文章开头“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一句有哪些作用?请具体说明。 【解析】 要从内容、结构、主题表达的需要上去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开启下文(或“总领全文”),叙说母亲怎样生养作者。②照应题目(或“首尾呼应”),揭示母亲与故乡的关系。③表现主题,抒发作者对母亲的热爱。

2、文中画线的两处,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各自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析】 要能辨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并能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文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①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②第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苍老,暗示母亲为儿子的付出。③第二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故乡记忆的深刻,写出了母亲对故乡的感情。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母亲的丰富情感。

【解析】 认真阅读文本,就能较容易的找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情。要注意的是题干中的“丰富”一词,所以答题时不能只说一点。

【答案】 ①热爱母亲。②对母亲的养育充满感激之情。③对母亲的付出充满愧疚之情。④有一颗报答母亲的心。⑤忽略了母亲对故乡的依赖,感到懊悔。⑥母亲去世,充满悲伤。⑦怀念母亲。

4、试探究本文题目“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的深刻含义。

【解析】 结合文本要表达的主题,从故乡与母亲的关系上去理解标题的含义。 【答案】 ①过去因为爱母亲才爱故乡。②现在(或“母亲去世后”)通过爱故乡来怀念母亲。(或“因为母亲埋葬在故乡,所以眷恋故乡”)③故乡代替了母亲,给人以力量和慰藉。(或“给我止痛疗伤,拴住我漂泊动荡的心灵”)

二、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叙事写人类散文)

迟子建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勾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

5、作者在开篇先写到俄罗斯街头的雕像和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这样安排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第一段写这些雕塑没灵魂,第二段写教堂有悖宗教朴素的奢华,显然是在“抑”;虽也有感动,“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至此就明显看出,前面所写是在为老妇人的出场作铺垫。 【答案】俄罗斯的雕像多刻画伟大人物并且缺少内在灵魂的展现,而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过于富丽堂皇,与宗教的朴素精神相违背,作者认为这两者都缺少震撼心灵的力量,与后文所写的老妇人构成对比,为老妇人的出场作铺垫。

6、文章结尾处“永恒的光明”“另一种永恒的光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解析】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不要孤立地去解释它们,要把它们放到文章中,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永恒的光明”是指对宗教的虔诚信仰给人带来的内心的安然与对光明、希望的笃信;“另一种永恒的光明”是指作者从老妇人身上看到的一种精神,作为普通人在尘世中承受苦难与沧桑时的坚忍,在平凡辛勤劳作中的安然与对信仰的坚守。

7、作者在第六段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老妇人?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要有关于人物描写方法的知识积累,并结合文本解释它们在表达上、表现文章中心上的作用。

【答案】运用了神态、肖像、动作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老妇人的年迈、贫寒,认真沉静的工作态度,对宗教虔诚的信仰。

8、请结合全文,说说“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 【解析】“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这句话是点明全文中心的一句话。注意“仰望”和“低头”在这里是语意双关,答题时要解释清楚。

【答案】俄罗斯满街的雕像神圣而恒立,教堂里宏大艳丽的壁画需要仰视才可欣赏;在教堂里清扫烛油的老妇人渺小而卑微,一点都不引人注意,只需要你不经意间一低头就可注意;给予我们更深重的感动和震撼的,往往在不经意的一低头,仿佛使我们看到了光明。这一句升华了主题,揭示了每个人人生中的光明前景都是因为灵魂有了希望和方向,在谦虚努力的工作、辛勤的付出中获得的道理。

三、

泥泞(写景抒情类散文)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6、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答案】突出了雪的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写到热爱泥泞)。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

17、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5分) 【答案】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使人自然想起土地的广博与祖国的含义。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内容的能力。

18、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 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四、

根之魂(托物言志类散文)

郭保林

我读过东山魁夷的名画《根》。那是怎样一幅震慑灵魂的画卷啊!整个画面是一棵庞大无比的树根,没有躯干枝叶,只是裸露的根,虬虬蟠蟠纵横交错,你撕我咬,纠缠错节,苍老雄健,坚韧倔强,辐射出强大的生命力、磅礴的创造力和所向披靡的进取力! 走进苍苍莽莽的黄土高原,走进蓊蓊郁郁的松柏林中,走进中华民族“人文之初”的黄帝陵,我不由想起了那幅名画《根》。

地方志记载:“上古,黄帝崩,葬桥山。”传说黄帝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出生,所以民间便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他所居桥山,定名“桥国”,他驾崩时乘坐天帝派来接迎的巨龙升天,民众挥泪相送,但怎么也挽留不住,撕拽下一片衣襟,葬埋在桥山,这便是“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

看黄帝陵最好先拜谒轩辕庙。远远望去,一座翘檐飞瓴青砖碧瓦的古典建筑,气势恢宏,巍峨于一丘土山上。巨大的黑漆殿门横镶蓝地金字的匾额“人文初祖”,笔迹端庄古拙,赫然耀日。

走进大殿的后院,令人震惊的是“黄帝手植柏”,那简直是世上罕见的巨柏,柏树之王!粗大的躯干瘦节累累,树皮斑斑驳驳,经历五千多年的风霜雨雪,经历了几千个春夏秋冬,依然苍郁蓊然,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它本身就是一部生长着的历史,或者说是中华文明史的另一个版本。

轩辕庙大殿前面的院子里,竖着历代皇上祭祀黄帝陵的勒石碑碣。每当国家发生战争,或者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胜利,抑或是新皇登基,总忘不了到老祖宗陵前祭祀,祈愿祖宗保庇。辛亥革命胜利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亲自撰写祭陵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离开轩辕庙,向西不远处便是举世闻名的黄帝的陵寝所在地桥山。漫山遍野是巨大的松柏树,林涛轰鸣,苍苍莽莽茫茫。那树根深扎于大地,树梢直薄云天,庞大的根系支撑着参天巨树。我漫步在陵前的柏树林里,呼吸着古树粗犷的气息,北国是属于树而不属于花的世界,这里蒸腾着阳刚的氤氲,弥漫着皇天后土的浑厚凝重之气,我想只有这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峨峨巨柏,参天之木;只有这巍巍巨树才能撑起这寥廓的天穹! 陵园管理者是一个老汉,典型的陕北高原农民的装束,他用扫帚清扫着树丛下的落花败叶。我坐在一块石头上,邀老汉聊起天来。

老汉说,“黄帝是神啊„„黄帝年轻时也是干庄稼活出身,黄帝,就是黄土地呀!”老汉的话语无伦次,但一句话:黄帝,就是黄土地!却如雷贯耳,我的心颤栗了,是啊,是黄土地孕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离开土地,人类还能繁衍发展吗?水有源,树有根,这苍莽辽阔的大地,是我们祖先,是我们人类生存繁衍的产床啊!五千年的古老的华夏民族从这里出发,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双手抹去脸上汗水,用泥土涂上伤口,血汗相伴,浇灌着初辟的瘠田,一寸土地,一把血泪,开垦复开垦„„几千年的艰难开拓,艰苦卓绝的劳作、挣扎、厮杀、冲击、繁衍、发展„„终于从远古走到今天! 那莽莽苍苍的松柏树,正是我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 1.文章从东山魁夷的名画《根》起笔,有哪些用意? (4分)

【答案】引出下文对黄帝陵的描写(如答成“铺垫”“张本”“蓄势”均可);以画中之根映衬下文的松柏之根(如答成“烘托”“衬托”也可)。(本题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文章多处写到黄帝陵的松柏,这些松柏具有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2)这些松柏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 【答案】(1)树大、根深、历史悠久。

(2)这些松柏“是中华文明史的另一个版本”,“是我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本题8分。第1问4分,“树大”1分,“根深”1分,“历史悠久”2分。意思对即可。第2问4分,一个要点2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亦可)

3.(1)老汉说:“黄帝,就是黄土地呀!”听了这话,“我”为什么感到“如雷贯耳”,“心颤栗了”?(2分)

(2)联系上下文来看,文章为什么要写老汉的话?(4分)

【答案】(1)老汉的话虽简朴而深刻,揭示出黄土地对于中华民族的巨大意义。

(2)借老汉之口,写出了炎黄子孙对黄帝的体认;从写黄帝陵到写黄土地,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本题6分。第1问2分,每点1分;第2问4分,每点2分。如将“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说成“拓展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亦可。意思对即可)

4.文中引用黄帝驾崩的传说和孙中山先生祭陵辞,各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引用黄帝驾崩的传说,赋予黄帝以神灵的色彩,突出了先民对黄帝的崇拜之情。引用孙中山的祭陵辞,赞颂了黄帝开创中华文明的丰功伟绩,抒发了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本题6分,每点3分,第1点中“突出了先民对黄帝的崇拜之情”2分;第2点中,“赞颂了黄帝开创中华文明的丰功伟绩”2分。意思对即可)

五、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抒情议论类散文)

雷抒雁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象。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如果说城市是一座座砖砌的奶桶,乡村就是一头头散落田野的奶牛。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的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双手飞进城市。却很少有人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 ⑥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担忧。既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损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湮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1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浓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留存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时期用的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崇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新农村,一定要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⑩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让乡村和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景渐行渐远。

(选自2010年3月25日《今晚报》)

15、文章一开头说,“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请用简洁的语言,对第①②两段中所描绘的“乡村”的特点分条加以概括。(6分)

【答案】(6分)①古老而质朴自然;(2分)②生活丰富而充满诗情画意;(2分)③饱含喜怒哀乐之情。(2分)(三层意思,意思对即给分)

16、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妙在哪里? (4分)

【答案】(4分)乡村喂养(或:滋润、发展壮大)了城市。(2分)运用比喻,形象地阐述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把抽象的事理写得具体可感。(2分)(意思对即给分)

17、(1)第⑤段中写思念乡村的种种有什么作用?(2分)

(2)第⑧段中举长治的八义镇为例有什么好处? (2分)

【答案】(1)(2分)通过写为这些人医治创伤,写出了乡村的大度、厚道、善意、温情和真诚。

(2)(2分)事例典型而为人所熟知,有力地说明了古老村落保留着深厚的宝贵记忆,是有力的物证。(意思对即给分)

18、从全文看,作者对建设新农村有着怎样的思考?请分条概括。(6分)

【答案】(6分)①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不应阻拦;(2分)②但不能损伤乡村的美丽与个性;(2分)③要搜集、整理和保护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2分)(三个分句,意思对即给分)

六、

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叙事抒怀类散文)

陈启文

①我到北京的距离是一个晚上。通常我都是在头一天夜里从我居住的那个城市坐上一趟特快,睡一觉,睁开眼睛时,到处都亮了,透过远郊越来越茂密的树林,可以看见辽阔天际的云霞,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伟大而神秘的城堡,呈现在天地旷野的正中央,浑身闪烁出圣洁的光环。这就是我对北京的感觉。此时,我完全被唤醒了。

②北京永远都让你以一种庄严的眼光去打量。这其实与**无关,与故宫无关。即便你去看街边上一个卖纸烟的北京大爷,也能通过他,看到他背后隐含着的某种尊严。很少听见北京人吆喝。你要跟他砍价,没门儿。北京不是个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

③北京之大,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大。北京包容一切,亦可消化一切。北京让你感受到那种首善之区的宽容,也总给你一种无所不在的强势的逼迫,甚至有些霸道,总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你。坐在出租车上,那位的哥随时会命令你把保险带系上,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④北京之大,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距离上。从北京的一个地方到北京的另一个地方有多远?这距离是以时间的方式存在着,而不是以道里计。我算过,从东土城到北京西站,差不多要一个小时。这在我们那儿,差不多是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这还要看顺不顺利,总在你尚未精确的计算出这个数字之前,你可能已经遇到了——堵车。一切都已仿佛置于某种无名的意志下,被堵住的车辆不会像别的地方那样四处泛滥。它们依然秩序井然地排着队。没有人想要超车,没有人骂娘,更没有旁门左道可走。——北京人脾气小了,脏话少了,反而更大气了。

⑤从北京到北京,还有一种距离,在一个人的仰望中。每次我这样仰望时,似乎是在观察一个距离更远的北京。太多的蓝图。太多的建筑工地,太多的轰轰烈烈的挖掘机和脚手架,脚手架上的小旗子,太阳在头顶上威严地移动,一群寂静地飞过的鸽子„„北京的心脏部位,被一块一块地掏空了。北京拆了牌楼,又开始拆团城。到现在,尽管故宫还在,**还在,但你站在**广场上四下一望,到处弥漫的现代气息已经明显占了上风。

⑥北京的大不仅是城市之大,而且是时空之大,巨大的、空旷深远的城市空间和渺小的个人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人在这里更能感觉到,你作为个体生命的渺小,以及占有时空的局限和短暂,那一种悲凉与虚空,也让你更能找回一个人的谦卑。一个人在北京生活,你会在比任何一座城市生活都要清醒,都要有宿命感。

⑦在北京,在任何一个角落里,只要你安静地凝望,时间长了,你会感觉这里潜伏隐蔽着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每一个人都与这座城市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那种生死不渝的维系,以及,坚守下去的那份信心,是我这样一个匆匆过客难以理喻的。从我二十出头第一次上北京,到现在,这是我命里往返得最多的一条路,而北京仿佛永远是一个我行将抵达的却又仿佛一直没有的城市。天才的卡夫卡早已替我描述出了那种最真切也最虚幻的感觉,北京是我远远就看得见的城堡,我一直没有找到进入它的方式。最后,我只能选择——离去。

⑧每次离开北京时,我都会下意识地深深凝望,我看见过的,我还没有看见过的。从一些日子,到另一些日子,在我的视野里不断涌现,又渐渐退向城市一侧,直至城市的背后。火车已经飞奔了很久,但仍未跑出北京。回头,我看见的是一个北京,再回头,我看见的是另一个北京。

(选自2008年第8期《北京文学》,有删改) 11.文章第①小节在表达方式上和全文有何不同?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全文主要采用了记叙和议论(1分,写出“议论”即可,仅写“记叙”不给分)的表达方式,而第①小节对快进入北京时远郊的景物进行了描写(1分),渲染了圣洁而庄严的气氛(1分),为全文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1分)。

12.文章写到了哪些北京人?这些北京人分别象征着北京怎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卖纸烟的老大爷(1分),象征着北京的尊严(1分);命令系保险带的的哥(1分),象征着北京的强势意志(1分);堵车队伍中默默等候的司机(1分),象征着北京的大气(1分)。

13.文章第⑦小节中写到的“无形的力量”具体指什么?它对作者有何影响?(4分) 【答案】“无形的力量”指每一个北京人(1分)与这座城市微妙的对应关系、生死不渝的维系、坚守下去的信心(1分)。它使作者确信自己是一个过客(或者“是一个外人”1分),永远无法抵达这座城市(或者“没有找到进入他的方式”,1分)。

14.文章标题“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有哪几重含义?请结合全文主旨进行探究。(6分) 【答案】北京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距离(1分),说明北京空间大(1分);过去的北京(或“传统的北京”)和现在的北京(或“现代的北京”)的距离(1分),说明北京变化大(1分);现实能够到达的北京和精神能够抵达的北京的距离(1分),说明“我”只是一个过客(1分)。

【文本解读】

看到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沈宏的小说《走出沙漠》写的是五人随肇教授考查,在沙漠迷路,肇教授将水集中起来,统一分配,临终前把水壶交给“我”,叮嘱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打卡水壶。走出沙漠后,“我”告诉大家水壶里没有水,只有沙子。肇教授好几天没有进水,把水都省给其他人喝了。沙漠干渴,肇教授想喝水,这是本能,是本我的要求;但他控制大家饮水,把水集中分配,这是理智的“自我”的体现;肇教授把水省给别人喝,留一壶水给大家希望则体现了他“超我”的高尚人格形象。

《从北京到北京》一文中,“本我”是作者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去北京”的冲动,去看看北京,看看**。这点作者已经实现,走进真实的北京城。

“自我”是看到雄伟庄严、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后产生的仰望、热爱之情。

“超我”是作为外乡人,渴望融入北京,在精神上被北京、北京人认可、接受,成为北京人中的一员,“我”与“北京”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但在这点上,不仅是作者,也是所有北漂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吧,但有几个人能实现呢?

最后一题“文章标题“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有哪几重含义?”就可以从这三个层面进行探究。

一、从“本我”的角度来看,“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北京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距离,说明北京空间大。

二、从“自我”的角度来思考“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就是过去的北京(或“传统的北京”)和现在的北京(或“现代的北京”)的距离,说明北京变化大。

三、从“超我”的理想来看,“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现实能够到达的北京和精神能够抵达的北京的距离,说明“我”只是一个过客。

七、

伤怀之美(写景抒情类散文)

迟子建

①我八岁的时候,还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漫天大雪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记忆,但那年冬天的渔汛却依然清晰在目。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大人们抄着袖口跟在雪橇后面慢腾腾地走着,世界是如此沉静。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天忽然落起大片大片的雪花,我眼前的景色一片迷蒙,我所能听到的只是拉着雪橇的狗的热气沼沼的呼吸声。大人们都消失了,村庄也消失了,我感觉只有狗的呼吸声和雪花陪伴着我,我有一种要哭的欲望,那便是初始体会到的伤怀之美了。

②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从那以后,我更多体会到的是城市混沌的烟云、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那种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 ③一九九一年年底,我终于又在异国他乡重温了伤怀之美。那是在日本北海道,我来到了著名的温泉圣地——登别。问起登别温泉有何独到之处时,日本友人风趣地眨眨眼睛说:人直接面对着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沐浴。我吐了下舌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凌晨五时我肩搭一条金黄色的浴巾来到温泉区。站在室内温泉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却的。

④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下去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雪花朝我袭来,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灿烂而华美的。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与伤怀。

⑤此后,久在城市里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仍然期待着与你重逢。

⑥去年九月二十日,大病初愈的我终于踏上了一条豪华船。一天黄昏,我独自来到船头的甲板。天边涌动着轰轰烈烈的火烧云,映红了半面江水。这时节有一群水鸟忽然出现在船头不远处,火烧云使它们成为赤色。它们带着水汽朝另一岸飞去,我目随着它们,突然发现它们身上的红色在瞬间消失了,俄罗斯那岸的天空月白风清,水鸟在那里重现了单纯的本色。真是不可思议,一面是灰蓝的天空和半轮淡白的月亮,另一侧却是红霞漫卷。船长在驾驶室发现了我,便用扩音器送出来一忧郁缠绵令人心动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独自舞蹈起来。我旋转着,领略着这红白相间的世界的奇异之美。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伤怀之美在此时突然撞入我的心扉,它使我忘却了庸俗嘈杂的城市和自身的一切疾病。我多想让它长驻心中,然而它栖息片刻就如袅袅轻烟一般消失了。

⑦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只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伤怀之美,而且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关。 (选自《伤怀之美》,有删改) 11.根据文章,简要概括“伤怀之美”的特征。(4分) 【解析】首先,“伤怀之美”应该具备“美”和“忧伤”的特征;第②段中有“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这一短语;第⑦段中“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 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文中作者三次体验的“伤怀之美”都是人生中偶然遇到的,具有短暂、忽然的特点。 【答案】(4分)①人与自然(或“人、情、景”)融为一体;②景物是美的,情调是忧伤的;③突然降临,不期而遇;④具有一种宗教情怀,神圣不可侵犯。(每点1分) 12.第②节中说“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4分) 【解析】先找出题干中这句话的位置,下文讲了两层意思:城市的喧嚣使人变得世俗、欧诺个;人的心灵也会逐渐钝化,对“伤怀之美”的敏感度降低,即“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的直白表达。 【答案】(4分)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喧嚣会干扰人用心去感悟、体会自然之美,人会逐渐变得世俗或庸碌;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失去对“伤怀之美”的敏感。(每点2分)

13.请简要说明第⑥节中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解析】注意是劲舞描写的作用,而非表达特色赏析。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答案】(6分) ①表现了红白相间的世界(自然)的奇异之美;②与前文“期待着与你重逢”相呼应,为后文“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美”铺垫。(每点3分) 14.文章结尾说“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请探究“珍贵”的原因。(6分) 【解析】抓住“为数不多的几次”,可见“难得”;容易被世俗干扰(第②段);“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第⑦节)的直白表达。 【答案】(6分)①人、情、景融为一体的情境难得;②人们很难拥有伤怀之美的敏感之心;③无法用金钱衡量;④伤怀之美被世俗的喧嚣淹没;⑤伤怀之美让人超越庸碌,使人沉静。(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八、

充满诱惑的天柱山(缘物释理类散文)

余秋雨

我曾惊奇地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安家。他们走过的地方很多;面对着佳山佳水一时激动,说一些过头话是不奇怪的;但是,声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声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地如此声言,这无论如何是罕见的。

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归宿地。过了些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出逃蜀中,《长恨歌》《长生殿》所描写过的生生死死大事件发生在历史舞台上,那个时候李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正躲在天柱山静静地读书。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愿望比李白还要强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四十岁时曾遇见过一位在天柱山长期隐居的高人,两人饮酒畅叙三日,话题总不离天柱山,苏东坡由此而想到自己在颠沛流离中年方四十而华发苍苍,下决心也要拜谒天柱山来领略另一种人生风味。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王安石是做大官的人,但有趣的是,他竟然对天柱山也抱有终身性的迷恋。王安石在三十多岁时曾做过三年舒州通判,多次畅游过天柱山,后来虽然宦迹处处,却怎么也丢不下这座山,用现代语言来说,几乎是打上了一个松解不开的“情结”。只要听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总是送诗祝贺,深表羡慕。不管到了哪儿,也不管多大年纪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经常羞愧:

相看灵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这两句取自他《怀舒州山水》一诗,天柱山永远在他梦中,而自己头发秃谢了也无法回去,他只能深深“自羞”了。

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都非常兴盛。对于高品位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侧翼,因此这座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

也可能是它所蕴含的某种历史魅力,早在公元前一零六年,汉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为南岳。后来,天柱山地区出过一些让中国人都难以记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国周瑜,以及“小乔初嫁了”的二乔姐妹。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定局时曾急切询问当地百姓知道不知道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这种寂寞可能更加增添了诱惑。

当然,还会有其他可能。

但是在我看来,首要条件还是它的自然风景。如果风景不好,佛道寺院不会竞相在这里筑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会叫人过多地留连。那么,且让人们进山。

我们是坐长途汽车进天柱山的。进入天柱山才发现它的巨大魅力:在这里随便选一块石关搬到山外去都会被人当作奇物供奉起来,但它硬是把精华都集中在一处,自享自美。水也来凑热闹,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的,贴着山石幽幽地流,欢欢地溅。此时外面正是炎暑炙人的盛夏,而在这里,几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甜凉的了。有了水声,便引来虫叫,引来鸟呜,各种声腔调门细细地搭配着,有一声、没一声,搭配出一种比寂然无声更静的静。山道越走越长,于是宁静也越来越纯。越走又越觉得山道修筑得非常完好。然而走在一条足以容纳浩浩荡荡的朝山队伍的畅亮山道上,却不知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荡荡,光剩下了我们,于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了惶恐。

(节选自《寂寞天柱山》,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1.试分析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内容上:写出了天柱山对很多大文豪、大诗人的吸引力。

12.王安石对天柱山充满热爱迷恋,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4分) 【答案】(1)多次畅游天柱山;(2)送诗祝贺去天柱山的人,深表羡慕;(3)不管多大年纪,想到天柱山就羞愧;初到天柱山,就急切问当地百姓是否知道这里出过周瑜,得到否定回答后感到寂寞。

13.试分析天柱山赢得文学大师厚爱的原因。(6分) 【答案】庄严厚重的宗教气氛;独特的历史魅力;优美的自然景色。 14.鉴赏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对自然环境进行描写的部分,并且探究原本充满诱惑的天柱山如今寂寞的原因。(6分) 【答案】鉴赏:选取了石、水、虫叫、鸟鸣等典型意象表现天柱山的巨大魅力(2’),运用了比拟(拟人)的修辞手法和视听结合、以静衬动的表现手法(2’)。

探究:因为许多现代人消受不住天柱山的寂寞;无人了解其历史文化所以清寂;对名山进行了过度的物质开发,破坏了它的人文气质。(打出任意一点给2分)

九、

荡里莲花(咏物抒怀类散文)

曹艳春

①当马家荡千亩莲塘倏然跃入眼帘时,那一刻洋溢于心底的喜悦,只化作低低的倾诉:原来你在这里!

②莲塘的上面,天,蔚蓝的,像刚出水的芙蓉,清新怡人。偶尔一两只小鸟,在这蔚蓝的天空下,扑腾着翅膀,随风而去。我站立的地方,是一弯碧水萦绕的莲塘,莲塘很宽,水面上布满了荷叶,举目望去,绿浪一层一层地直向对岸压去,诗人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画面,此时就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

③莲叶似少女打着皱摺的裙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又似一柄柄张开的绿伞,在艳阳下欢快地舞蹈。莲叶上的晨露,似顽皮的孩子在打着滚儿。点缀在这万顷碧涛之上的朵朵白莲花,便是这大片风景画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了。这洁白如玉,大如团扇的莲花纤尘不染,大汤匙般的花瓣错落有致。被花瓣层层包围的莲心羞答答不肯露面,流苏般的黄色花蕊众星捧月般将她呵护,这嫩黄的莲蓬等到花瓣凋零时,便会披上深绿色的外衣脱颖而出,吟唱属于她的主题曲等待前来收获的主人。凑上前去,莲花的香气让我顿觉神清气爽,暑气尽消。这清新中带着淡淡药香的气味,不张扬,不媚惑,令人遐想,使人沉静。

④最妙的要数那些即将盛开的莲花了,一枝枝从绿伞之中挺身而出,像一支支花剑直指长空,对着这神秘的大地凝望。这些花苞如娇面含春的少女,呈现一派羞色。微风过处,到处是芳香弥漫。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无数洁白粉红的花儿朵儿,在水面上漫卷开来,像晚霞,像云彩,像少女那一抹不经意飘起的红晕。

⑤掐一茎莲叶,茎儿竟丝丝缕缕牵扯着不愿分开。不由得联想起莲藕,不也是人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么?莲真的恍若一位美丽多情的绝世佳人,是那么的重情重意。轻嗅,莲叶和花茎都有着淡淡的香味,还有淡淡的甘甜。莲茎笔直,中有通孔。兴起,挑一枝硕大的莲叶扣在头顶,顿觉一片清凉,绿意弥漫眼底心间。

⑥我在莲的身旁驻足流连,轻轻地靠近一朵刚探出头的花蕾,柔柔地告诉她:在你最美丽的时候,我来看你了。你不愿做肤浅的美人,植根于淤泥,却摒弃一切尘念,借清水滋养得一身净骨,头顶烈日骄阳傲然盛开。你通身是宝,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莲心、莲房、莲须、莲叶、莲梗、莲花、莲藕、藕节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莲子和莲藕更是餐桌上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

⑦凝望着眼前的莲花,那支一直喜爱的佛乐不由得又在耳边响起:“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莲花与佛教,恰有不解之缘。千年来,彼此相惜。莲花是佛教精神宗旨的象征和圣花。佛教里讲究洁静,身洁,心洁,耳目不染尘埃。莲花是洁净的化身,是佛的使者,她一身的纯洁,与佛的善心相得益彰,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歌颂的对象。

⑧莲塘慢慢地静了,莲花的芳香,轻轻氤氲。这时候,是该醉,还是该醒?轻轻地离开吧,我打扰她已经太久了。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那朵洁白的莲花,在风里,在水里,释放生命的芳华。

11.比较文章第三段、第四段写莲花的文字表达特色的异同。(6分)

【答案】相同:都用了比喻、拟人手法,(1分)从视觉、嗅觉角度(1分)写莲花美的姿态和神采,(1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1分)

不同:第三段正面与侧面结合,写了人的主观感受角度;(1分)

第四段主要是正面描写,还用了排比手法。(1分) 12.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写出莲花的哪些特点?(4分)

【答案】洁白如玉、芳香弥漫、重情重意、无私奉献、一身纯洁。

(答出两点得1分,三点2分,四点3分,五点4分)

13.文章主要用第三人称,第六段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我„„柔柔地告诉她”,下文写“我”跟莲花的直接对话内容,所以改为第二人称。(1分)

好处:将莲花人格化,拉近与莲花的距离,(1分)更有亲切感,便于面对面的(1分)倾诉作者对莲花的喜爱、赞美的强烈感情。(1分)

14.联系全文,说说结尾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收束全篇,(1分)一方面表明作者因莲花的美丽而陶醉,(1分)另一方面又表明作者不忍长时间打扰莲花的怜爱之情;(1分)升华主题,(1分)表明作者对莲花的美好、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2分)

高考语文复习训练17散文阅读

高考散文阅读复习备考训练策略

届高考散文阅读10则

高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文言散文

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限时阅读训练34

散文阅读训练

散文阅读训练

高考.散文阅读

届高考散文阅读满分攻略学案

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训练
《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