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5: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

【摘要】介绍春早熟保护地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高产栽培就是在温室内育苗、大棚内定植、5~6月供应市场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主要在温室番茄的供应后期,露地番茄大量上市前这一段时间内供应市场。

一、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质优高产的早熟番茄品种,如金粉佳冠、金棚、美迪、华种5号、赛棚4号等。

二、培育适龄壮苗

(一)苗床准备及营养土的配置

按畦面宽1.2~1.5m,走道宽30cm,畦埂高出畦面20cm以上作畦,并按100W/m2的功率铺地热线加温,在电热线上摆营养钵(规格为10cm×10cm)或铺营养土(播种床8~10cm厚,分苗床10~12cm厚)。

营养土按肥沃园土∶腐熟厩肥=2∶1的体积比配制,1m3中加入充分腐熟的鸡粪20~30kg、过磷酸钙1~2kg、苗木灰4~5kg、40%拌种灵200g,充分拌匀。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d,用55℃热水烫种,不断搅拌10min后,移入25~30℃的清水中浸泡6~8h,然后在25~30℃下催芽,待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三)播种

播种前将苗床上的营养钵或育苗畦浇透水,水渗下后,取拌好的药土撒在营养钵或育苗畦上,把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于育苗畦或营养钵(每钵播种2~3粒),用种量750g/hm2。播种后覆1cm左右的药土,加盖地膜,扎扣小拱棚,保持地温25~28℃。

(四)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闭棚保温,保持白天25~30℃,夜间18~20℃;在有70%的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开地膜降湿并让幼苗见光以使幼苗粗壮,避免徒长苗;秧苗出齐后4~5d内,保持白天20~25℃,夜间12~15℃,以后白天23~28℃,

夜间13~18℃。早揭晚盖并清扫薄膜上的草屑和尘土,以延长光照时间和提高光照强度。若发现覆土过薄出现顶壳或床土过湿,可再覆1层细土;若床土过干,用细孔喷壶适量浇水。

对于利用育苗畦育苗的苗床,当幼苗2叶1心、苗龄30d左右即可进行分苗,按10cm×10cm的株行距移苗或移入10cm×10cm的营养钵中。分苗前分次选晴朗无风的中午进行间苗,第1次在子叶展开时,第2次在破心后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前5~7d低温炼苗,保持白天18~20℃,夜间10~12℃;分苗后7d内应提高床温,保持白天25~28℃,夜间15~18℃;缓苗后应适当通风降温,保持白天20~25℃,夜间12~15℃,利于花芽分化;定植前的7~10d,对幼苗进行由小到大的通风,保持白天15~20℃,夜间8~12℃,增强幼苗的抵抗能力。小苗期间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分苗后在幼苗4~5片叶前不能缺水,可适当控水,定植前7~10d控水。

三、定植

施足有机肥,施过磷酸钙375kg/hm2,尿素300kg/hm2,硫酸钾225kg/hm2。做小高畦,畦宽1.1~1.2m,高10~15cm。定植前7~10d进行低温炼苗。白天15~20℃,夜里10~12℃,茎发粗发紫。提前7~10d扣棚,以提高地温,利于缓苗。定植标准为番茄苗7~8片真叶,带大花蕾。于2月上旬至3月20日定植,采用水稳苗法,把定植穴开大些,浇足水。行距50cm,株距30~35cm,栽番茄苗5.25~6.00万株/hm2。先栽苗,后覆膜,采取掏苗法,可提早10~15d上市。

四、田间管理

(一)棚室管理

定植至缓苗,5~10d密闭提温为主,促进缓苗。缓苗至拆膜,逐渐通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10~12℃。拆膜前,低温锻炼,5月上旬撤膜。施足基肥,第1次追肥在番茄坐果后,追施尿素225~300kg/hm2,随水施肥,以后每隔15~20d随水追肥1次。第1次浇水在番茄定植后7d,番茄缓苗后浇1次水;坐果后,追肥浇水相结合。

(二)植株管理

用绳子拴在番茄植株基部,让植株缠绕在绳上,随绳向上生长。番茄留

4穗果,最后一穗花上面留2片小叶,掐去生长点。春早熟番茄采取单干整枝方式,待番茄侧枝长到7~8cm时,留2cm茬,用手掐去即可。把番茄植株下部有1/2黄化的叶片和病叶摘除,以减少叶片的呼吸消耗,增强通风透光。把枝头过高或过低的花疏掉;每穗拣大的、果型好的保留4~5个果实,疏掉小果、病果和畸形果。夜间温度低于15℃容易引起落花,用2,4-D保花保果。2,4-D浓度为10~20mg/kg,并添加赤红作标记。采用浸花法,番茄花全开或半开时使用效果最好。把番茄花在2,4-D溶液中浸沾一下即可。2,4-D切勿沾到番茄嫩头或嫩叶上,否则极易造成药害,形成“烫发头”。用乙烯利稀释成2 000mg/kg的溶液,待番茄个头长足,由青转白时,戴棉线手套沾乙烯利溶液均匀涂抹在番茄果实顶部,可使番茄提早5~6d上市。

五、病虫害管理

(一)、生理病害防治

畸形果,包括桃型果、瘤型果,主要是2,4-D浓度大或重复使用造成的,因此在使用2,4-D时注意使用量和次数。大脐果,也称“菊花顶”,主要是花芽分化光合产物积累太多,造成心室心皮增多。如果昼夜温差大,花芽分化过分强烈则易导致此病,因此防止这种病害应注意夜间温度不能过低,苗床不要过于肥沃。裂果,主要是前期干旱,后期大量供水,或大雨导致裂果出现,故应在大雨之前将已红的番茄果实摘下。空洞果,一是因为授粉受精不良,胎座没有发育起来;二是营养不良,主要指光合产物供应不足,造成内部胎座发育不良,从而和果皮脱离,形成空洞。前期温度低,2,4-D沾花,及时揭草苫,调整植株,增强通风透光,可以减少空洞果。日灼,番茄朝南的果肩部位,表皮灰白色的硬化,稍有凹陷。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番茄叶子遮挡强光。脐腐病,番茄发育后期,下部颜色变黑褐色,软腐,果尖烂掉向里凹陷,凹陷处有黑色霉层,顶部软腐后被其他病原侵染,即果实的缺钙症。缺钙原因:一是土壤本身缺钙;二是土壤不缺钙,果实缺钙,多因偏施氮肥,氨离子浓度过高,与钙离子产生拮抗作用;三是酸性肥太多,特别是施入不合格的过磷酸钙。防治方法为增施过磷酸钙,同时少施氮肥和大粪。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

春早熟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和病毒病,其中

以灰霉病最为严重,前4种病害在发病初期用嘉瑞农800倍液喷雾,每隔5~7d防治1次,连喷2~3次,选择晴天上午喷雾;病毒病用灭菌成800倍液喷雾,外加60倍牛奶或者豆浆(蛋白质有钝化病毒的作用),每隔5~7d防治1次,连喷2~3次。对烟青虫用菊酯2000倍液喷施,对蚜虫和潜叶蝇用10%吡虫啉2 000倍液喷雾。

六、采收

为争取适时上市,在果实进入白熟期时可选用40%乙烯利400倍液,涂抹番茄果,4d后果实可大量变红。番茄达8~9成熟时采摘,采摘时注意把果柄随手掰掉。

保护地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保护地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材料)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

半夏优质高产的栽培

优质向日葵高产巧栽培

春豇豆早熟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哈尔滨市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

平菇冬春仿野生高产优质栽培

甘州区高产优质马铃薯栽培技

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
《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