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0: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词解释:

1.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

2.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3.菲尔德: 4.索绪尔:

5.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节,往往可以从音质的角度去划分,划分到不能再分析为止,分析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得到的就是音素。

6.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的各音素对它们分布的环境总体来说是相互补充的,而对其中某个因素所能出现的特定位置又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所以并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因素就是这个音位的若干变体。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

8.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是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

10.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11.肌肉紧张度说:

12.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一的一段段的语流。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教语流音变。

13.理性意义: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14.语义场:在语言学中,凡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的一群词聚合在一

起,在语义上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

15.语义指向: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运用语义指向来说明、解释语法现象,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

16.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独立运用,但必须有意义。

17.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构造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基本词指语法中产生较早而又稳定、使用频率高的词,它所标记的概念多是与我们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

18.形态: 19.语法范畴:把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叫语法范畴 20.IC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21.语法手段: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一些类别,称之为语法方式,也叫“语法手段”。常见的语法方式由综合方式、综合-分析方式、分析方式。

22.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23.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24.字母:字母是表音文字的书写符号。 25.地域方言:地域方言也叫“地区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26.亲属语言:凡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它们就是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也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27.隐语:也叫“黑话”,有些社会群体或集团,为了不让外人了解自己谈话的内容,使用自己集团内部约定的特殊词

语进行交际,这种语言变体就是隐语。

28.借词: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的是借词。借词也叫外来词,是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即一般所说的音译词。

29.混合语:语言的混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拼凑”成一种混合语。

30.洋泾浜语:码头工人和当地商人为了交际的需要,便把汉语和英语混合着讲,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词汇上基本是英语的,语法是汉语的,并对语音加以“改造”的混杂语言——洋泾浜英语。

31.皮钦语:既没有规范性、历史性,也没有独立性和生命性的语言。其特点是词汇量少、语法简单、语音受当地话影响,只用于一些特殊的商业场合。

32.克里奥尔语:是指在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出现的一种包含不同语言成分的混合自然语言。在皮钦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言,可以作为母语学习,因此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又因为这种语言的体系会随着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发展,词汇也逐渐扩大,语法趋向精密,它还可能具有历史性。

33.底层: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胜利的语言也必将从失败的语言吸收一些成分来丰富自己,或者说,被同化的语言不会马上彻底消失,还会有一些成分遗留在同化的语言中,这种现象就是底层现象。

34.双语:双语现象是当今人们语言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双语现象也包括多语现象,是指一个社会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民族之间的接触,尤其是民族杂居,具有必然的联系。

35.世界语:词汇材料主要取材于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有16条,没有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字母共28个。

36.语言的谱系分类: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共同来源)进行的分类。又因为这种分类方法是从语言发生的角度来进行的分类,所以也叫做语言的发生学分类。

37.孤立语:又叫“词根语”,这种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用词根构词,词形很少有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词在句中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现。

38.黏着语:指将具有一定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接在词根或词干上来形成语法形式或派生词的语言。这种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一个词可以有好几个词缀,每个词缀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

简答论述:

1.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⑴语言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

⑵语言同社会是互相依存的。语言的存在是依赖社会的存在,某一具体语言的存在依赖某一具体社会的存在。反过来讲,社会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⑶从语音和语义结合的任意性上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社会环境决定的,是约定俗成的。

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体态语这种语言伴随动作也是一种交际工具,不过适用的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从根本上说,人类各种各样的辅助性交际工具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制定的,没有语言基础,这些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这些交际工具的重要性都不能和语言相比,语言是人类使用最频繁、最广泛的交际工具,它既简便、又灵活,它才是所有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其他方式和语言比起来是辅助性的、次要的,它们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才能起到一定的有限的交际作用。 3.谈谈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共有的特点。

⑴任意性。符号虽然是由形式和内容构成的结合体,但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⑵依存性。某种形式和某种内容结合成为符号后一经使用该符号的社会群体公认和使用,它们就有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⑶系统性。任何一个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符号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一方面,任何一种符号不仅可以单独使用,同时还可以组成一套有规则的系统;另一方面,一个符号一旦进入符号系统以后,它就立刻要受到该符号体系中其他成员的制约,谁也不能随意改变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 4.谈谈语言体系的层次性。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组成单位,在语言这个结构体系中,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立体结构。具体地说,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和级面,单面体单位,是语言结构体现的下层,它是语言的基础部分,它是由语音大小单位和语义大小单位组成的。双面体单位,是语言结构体系的上层,它是语言的主体部分,它是由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构成的。

5.谈谈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理论。

其实这就是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之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语言符号间的纵横交错是语言系统组织并运行起来。 组合关系是指同一层面上组合起来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横向关系。这是组合关系在语义层面上的体现。

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就好像是几何学中的坐标,横轴是组合关系,纵轴是聚合关系,语言结构里的每一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和别的符号聚合的关系中。 6.语言和思维有什么联系?

⑴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着存在的

思维的存在依赖于语言的存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表现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之中,而概念、判断和推理必须依赖语言中的词和句子来形成。同时,思维活动的成果(即思想)必须用语言中的词和句子来形成。 语言的存在依赖于思维的存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⑵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着发展的

语言的发展依赖思维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意义的发展上。承载着意义的基本单位是词,而在任何一种语言里,许多词义的反战、新词产生都是在思维的发展、新概念的产生下促成的。

思维的发展依赖语言的发展。四位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才能巩固,思维发展产生新概念时,也要依赖于语言的发展。

7.谈谈语言和思维有什么区别?

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维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⑵语言和思维所属的范畴不同,各自的职能不同:语言属于物质范畴,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属于精神的范畴,是工具的运用者。

⑶语言和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⑷它们的构成方式不同。思维要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不同的判断推理;而语言则是运用词语和语法规则组成种种不同的句子。

⑸语言单位和思维方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概念是要用词来表达的,但概念和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判断句要用单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单句都能表达判断;推理和复句也不是完全对应的。 ⑺思维具有全人类性,语言具有民族性。这是语言和思维的根本区别。

思维的全人类性:思维能力的全人类性。思维的规律也是全人类共同遵守的。思维形式也是全人类共同的。

语言的民族特点: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它是某一具体的全民团体全部成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全面社会团体的特殊环境创造出来而用来在全民团体内部进行交际的工具。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语义方面、语法方面。 8.交际中为什么使用语言符号?

因为语言符号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具有人为规定的非语言符号一般都是封闭性的体系,活动范围比较狭窄有限,而语言则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开放性体系,具有极强的生成性。按照数量有限的语法规则和这些数量有限的词语材料可以造出无数的、适合于交际需要的任何句子。语言的生成性的实质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组词成句规则的重复使用和交替进行,它免除了人们不必要的过重的记忆负担,用有限的词语和数目不多的语法规则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进而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

8.谈谈语音社会属性的表现。

⑴从语言的功能上看。语音传递的功能是社会赋予的。语音室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它本身没有意义,但有传递意义的功能。这种功能只有当语音与一定的意义结合成为语言里的语素、词语时才有可能体现出来。

⑵从语音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上看。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里用什么声音表达什么意义,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与语音的自然属性无关。

⑶从语言的系统性上看。不同民族的语言或方言都有各自不同的语音系统,不同的语音系统所包含的音素及其数目都是各不相同的。

⑷从语音的差异性来看。有些音在几种语言里都有,但是它们在各自的语音系统里的作用和地位却不一样。 9.如何理解音位是某种语言或者方言里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类型单位?

音位是从社会属性辨义功能的角度来划分的。说不同语言或方言的人,取走不同的音素组成自己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不仅有什么音位没什么音位的情况不同,就是音位的数目、分类以及各音位之间的关系也不同。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对立性差别的语音类型单位,或者说音位是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同时也能区别这种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最小语音类型单位。 10.举例说明音位的区别特征。

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 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ph/音位,至少可以分析出这样几个特征:双 唇、塞音、送气、清音。/ph/音位以双唇特征区别于/th//kh/,以塞音特征区别于/f/、/n/,以送气特征 区别于/p/,以清音特征区别于/l/、/m/,以双唇和塞音特征区别于/s/。等等。 11.谈谈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

⑴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这种现象叫做同化。同化可分为顺同化和逆同化,它们一般是为了顺口而产生的。

⑵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不相同或不相近,这种现象叫做异化。这种现象都是为了避免发音上拗口。

⑶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临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这种现象叫做弱化。汉语中的清声音节就是弱化音节。

⑷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者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这种现象叫脱落。脱落常出现在语速较快的话语里,而且往往是进一步弱化的结果。

⑸增音。在语流里连续发音时,有时加速原来没有的因素,这种现象叫做增音。 12.谈谈语言的物理属性。

任何声音都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个物理要素,也叫语音的声学特征。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震动频率的大小,所以也有人把音高叫做音频。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音强与发音体的振幅成正比。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决定于发音体的振动形式。 13.常见的义素分析方法是什么?

义素分析的方法简单说就是对比法。把一群词集合在一起,对它们的义项进行分析对比,看看这些词有哪些共同的语义特征,又有哪些不同的语义特征,这样便能分析出一个词的义项是由哪些语义特征集合而成的,对此加以描写,从而确定词义。对比法是进行义素分析的有效方法。 14.述谓结构有哪些类型?

15.语用意义的变化模式主要是什么?

语义随着语境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但就其变化的模式来看,主要有反义和转义两种。 ⑴反义:与原意相反的。

⑵转义:指的是由于语境的影响而使词语的原意发生变化,具有新的不同于原来的意义,但又不是完全相反的意义。 ⑶意在言外:实质上也是语义与语境的关系问题,不过它的表现形态比较特殊。有时正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在语言结构上反而故意要留下一些空白去让对方回味、补充;有时实指指说反不如影射暗示效果来得好。 16.词汇意义的特点?

词汇意义是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还包括运用不同范围以及在某些习惯搭配中所产生的意义。弄清楚词语的词汇意义是理解句义的基础。同时,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也是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句义的构成是什么?

句意依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

⑴词汇意义:是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还包括运用不同范围以及在某些习惯搭配中所产生的意义。弄清楚词语的词汇意义是理解句义的基础。同时,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也是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关系意义:关系意义是词语进入组合之后所产生的意义。词语在组合中的相互关系包括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所以,词语间的关系意义又分为句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句法关系意义: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相互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句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语义结构关系是指词语在组合中的语义关系所赋予的意义。

⑶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

18.简述词汇的特点。

⑴词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意,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不同民族约定的结果不同,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但语言中也有相当多的词语,特别是“拟声词”“同源词”“复合词”,其音义联系也有一定的理据性。拟声词是通过模拟自然界声音而造成的词,同源词是指有相同意义来源的一组词语,复合词是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词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词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诗词会不断丰富的手段。词汇的任意性是绝对的,理据性是相对的。

⑵词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语言中的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与逻辑上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概念和词语本质上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可以说,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些概念,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它。这方面所有的语言都一样,这就是词汇的普遍性。不同的语言中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相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有许多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词语往往反映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在这方面,不同语言就可能有明显差异,这就是词汇的民族性。民族性特点主要表现在:音义结合的差异、用不同单位标志同一事物、代表事物的范围不同。

⑶词汇的活跃性与稳定性。词汇同语音、语法比较起来,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加直接,因此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的反映是最快最直接的。但同时词汇的变化又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社会的约定和词汇系统的严格控制,有极强的稳定性。所谓社会约定的制约指的是很多词语的声音、意义和结构形式一旦形成就基本固定下来,不能随意改变。 19.语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⑴语法意义必须是高度抽象的意义。愈发意义是由语法形式体现出来的,而任何语法形式都不是孤立的现象,能与某一语法形式发生关系的不是个别的词,而是整整一类语法单位。这样,在组织过程中产生的语法一一就要能适应这一类语法单位中所有成分的词汇意义,因而语法意义必然是抽象的。 ⑵语法意义必须是语法形式体现出来的意义。

⑶句子的语法意义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语法单位的词汇意义上。 20.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文字的性质:

⑴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口头语言,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是符号,具备符号的特征,它能记录一个个语言单位,文字是语言的视觉符号,它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组合陈书面语言;文字是一个系统,文字是一套特定的书写符号,在文字的内部有着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和结构规则,它们使文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⑵字形、字音、字义是文字的三个要素。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以一定的形体来标记语言的,这就是字形。字形是文字存在的方式,是文字的基本要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语言是语音、语义的结合体,所以文字有字音和字义。语言的语音和字义是字音和字义的基础和根据。

⑶文字依附于语言。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字又可以反作用于语言。人们用文字记录语言,形成了书面语,之后再对书面语言进行文字加工,使书面语言逐渐臻于完善,这个过程是文字对语言产生积极影响的过程。

⑷文字具有全民性。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因为它是为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服务的。 文字的作用:

⑴文字是人们积累知识、传播信息的工具和媒介。文字发明以后,人们用文字把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实践经验记录下来,又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使这些知识完整、清晰、准确地保留下来,继而打破了时空限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传播。

⑵文字克服了语言交际的局限性,完善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使人类最重要的扩大的辅助性工具。文字帮助人们实现了保留和记录语言的愿望。文字还可以进行长距离的交流,可以被广泛、频繁、反复地运用,解决某些特殊需要。 ⑶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 21.文字有哪些类型?

⑴根据书写符号的记录功能,文字可以分为表词语文字、表语素文字、表音节文字、表音素文字。

表词语文字: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词语的文字体系。表语素文字: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素的文字体系。 表音节文字: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文字体系。表语素文字: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素的文字体系。 ⑵根据书写符号和语言音义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是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音文字系统。表音文字利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中的语词,因此又称拼音文字。 表音文字以语言的音节或者音位为单位,又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辅音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 表意文字:是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早期的表意文字都是象形字。 ⑶根据书写符号形体上的特点,可以把文字分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线性文字。 象形文字:一种简化了的图形来描摹事物的表意文字。

楔形文字:每个字是由数个楔形符号组成,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000——600年间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线性文字:由简单而抽象的线条组成的文字,绝大多数表音文字的字母是由线条组成的,这样的文字都属于线性文字。 ⑷根据文字的发生方式,可以把文字分为自源文字、借源文字。 自源文字:指独自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文字体系。

借源文字:指借用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文字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体系。现在世界上多数文字属于借源文字。 22.谈一谈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语言发展的原因:语言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外因和条件;内因——语言结构要素本身的矛盾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原因。

⑴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发展可以推动人们思维的发展,人类思维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 ⑵语言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引起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以及每个要素的各个成分都处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之间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使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职能达到一种平衡,即语言作为一门交际工具,能够很好地完成交际职能。如果语言系统内部的某个要素或成分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平衡被打破,那么系统内部的相关要素或成分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达到新的平衡。比如,语音的变化可能引起词汇的变化;语法中词法的变化也能引起句法的变化;词汇内部有关成分互相影响也能引起词汇的变化。 语言发展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渐变性: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它不能像其他事物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花样翻新地变化,否则就会引起社会动荡,是人们交际无所适从。

不平衡性:这是因为语言结构的各个要素与社会的联系并不相同。具体地说,就是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一般词汇的发展速度最快,语音、语法和基本词汇的发展速度则相对慢得多。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使语言既能满足新的交际需要,又能保持稳固的基础。使语言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并保持生机和活力。

23.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全民语言的分支,全民语言的变体。 不同点:

⑴从划分依据上看,地域方言是以地域上的分布来定范围的,在同一个区域内,一般只有一种地域方言,这种地域方言在这一区域内是全民的。社会方言则不是按地区来划分的,在同一个区域内,可以有好多种不同的社会方言,这些不同的社会方言只为自己的阶级、阶层、社团、行业服务,不具有全民性。

⑵从结构上看,地域方言的特点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而社会方言的特点则基本表现在一般词汇方面,即在词汇方面有些特殊的词语,虽然有的在语音、语法方面也有某些特点,但不是主要的。

⑶地域方言在结构方面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独立的民族语言。至于社会方言,只在一般词汇方面具有某些特点,没有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 24.谈一谈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词义的扩大:也就是词义演变之后概括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来要大,如“江、河”,过去指长江和黄河,今天则泛指所有的河流。

词义的缩小:指的是词义演变后概括客观事物的范围变小了。如“臭”,原来泛指一切气味,现在仅指臭味了。 词义的转移:指词义本来概括的是甲类事物,演变后变成概括乙类事物,也就是指称对象发生了变化。如“涕”,本来指眼泪,后来就专指鼻涕了。

25.可以从哪些角度给世界语言进行分类?

一是从发生学的角度,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相近的语言和方言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它们是否有共同的来源以及这个来源是什么。在语言研究里,把按语言的共同来源分类叫做谱系分类。

一是从形态学角度,运用结构比较法对各种语言体系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法叫类型分类,也叫形态分类。 一是按照语言的社会功能对语言进行分类,这种方法是功能分类。 26.世界上有多少个语系?都是什么?

九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茶语系、马来—伯利尼亚语系和南亚语系。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 名词解释

英语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

秘书学概论名词解释期末复习

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