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例谈板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5: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例谈板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作用

连云港市猴嘴小学 尹婷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板书屏幕化、随意化、单一 化问题,指出了板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八个作用,即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集中学生精力;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便于分析探索;实现重点难点关键, 形成知识结构;能够强化直观形象,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教学信息系统,易于 巩固记忆;制造必要教学 停顿,体现教学节奏;利用板书评价学生,升华学生 情感;帮助学生课后复习,训练学生技能。最后提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 学科特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有效的板书。

让我们充分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块屏幕设计出更多的教学精彩吧! 【关键词】

板书信息技术课堂板书作用 【正文】

绍兴文理学院的王松泉教授曾形象地将课堂教学板书比作是课堂的“眼睛”。不可否认信息技术课也需要板书。因为它是教学重点、难点的高度概括,是教师思路的体现,是教师艺术构思的展示„„它让学生体会到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好的板书应该能在课堂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条明确的线索。 然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是很平常的事情,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教师要么用幻灯片一闪而过,要么一节课讲完之后黑板上乱七八糟,什么都有。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使得信息课堂上的板书受到了冷落,这种现象在年轻信息技术教师身上尤为凸显。

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努力走出板书的误区,积极发挥板书的作用,让板书在信息课堂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一、信息技术课堂中板书存在的问题

(一)板书屏幕化

“大多数时候我上课都用不着黑板的,几张幻灯片就可以了。”这是大多数年轻信息技术教师的“通病”。在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课似乎就上不下去了。甚至有些教师还理直气壮地认为:有了电脑和投影设备,还需要在黑板上板书吗?美其名曰“板书屏幕化”。

(二)板书随意化 板书的随意性,是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有些教师备课很认真仔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板书随意现象:无重点、无系统、无框架,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哪就写哪,想擦就擦,想留就留„„这种随意性致使板书失去了应有的辅助教学功能。

(三)板书单一化

其实,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往往很少能见到白粉笔,更不用说彩色粉笔了,这样就致使板书千篇1律:白字黑板。单一的板书形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不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观察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板书时除了有文字之外还会将简笔画融合到其中,使板书图文并茂。实践也证明形式多样的板书可以吸引学生的眼 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板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精力

学生往往容易把信息技术课定位为玩游戏的课,打开电脑之后也是冲着游戏而去。怎样利用板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利用事先打印好的彩色标签在适当时候贴图板书,很大程度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七巧板游戏》一课时,先在黑板上画出一 颗苹果树,然后把本课的的知识点做成苹果,随着教学的进行,让学生把苹果(纸介质图画)放在树上(苹果上写上知识点),最后成了一棵知识树。这样有层次的 贴图式板书即新颖又有层次,结构也很清晰,把教学知识、操作步骤融入到板书中去,自己不用动手写,学生在教师的知识建构下,把在课堂上所学的到知识通过写 有知识点的苹果图画,放在事先画好的树上,最后构成了一棵有层次的知识树。

教师通过学生所创建的知识树,让学生在美丽的贴图式板书中回忆所学知识,从而对所讲授知识进行了全面总结。这就是利用了板书中的呈现时间和颜色差异等独特的吸引力,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使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进行一节课的学习。

再如,《复制图形》是小学电脑绘画教学中的重难点。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了图形化的板书,利用“聚宝盆”的故事,巧妙地将知识点蕴于简单的图画中,边演示边画,边讲解边画,化难为易,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便于分析探求。

教学中,教师的每一步板书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无数遐想。所以教师在板书时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让板书成为学生思考的“跳板”,更好地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交流。 例如教授《变化的曲线》这课时,一开始上课就组织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探讨曲线有哪些类型,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将曲线的类型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尝试探究这些曲线是如何通过曲线工具实现的,最后请学生汇报尝试结果并协助教师进行板书,完成下面的表格中空缺的部分。 曲线形形状名称画法 单弧曲线画—拖动—单击 双弧曲线 交叉曲线

(三)实现重点难点关键,形成知识结构。

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不是杂乱无章的,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这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体系,用语言表达不容易全面把握。而一个好的板书就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抓主剔次,把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形成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

例如在《认识计算机》一课的板书中,简单罗列式的板书并不能吸引学生,而下图的形式则是大大地吸引了学生。在备课的时候,根据主机是连接其它设备的中心 点,把主机放在中间位置,连接起其他部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随着每个组成部分的解说和板书,黑板上出现了下面的板书形状,学生感到很惊喜,觉得这 样板书出来的计算机像一个机器人。再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使学生一目了然。

(四)能够强化直观形象,提高教学质量。

据科学研究表明:在进入人脑的各种信息中视觉信息约占75%,可见视觉信 息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而板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视觉形象与 学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板书或者 图示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明 确操作中的要领,进一步强化学习内容。再结合不同的色彩文字和各种字体的 编配,给学生感官以强烈的、多方面的刺激,更加强化了直观形象,由此产生 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独木也能变成森林》一课中,学习的主要操作技能是“复制”、“粘贴”,对于成人而言似乎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我们就需 要板书加以梳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豁然开朗”。

(五)建立教学信息系统,易于巩固记忆。

对于小学生来讲,如果一节信息技术课里有多个知识点,学生就容易犯迷 糊,张冠李戴。板书可以运用文字、线条等形成简明扼要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的信息系统,把教材的多项内容容纳其中,有利于学生保持记忆,防止遗忘。 如果教师不板书,学生很容易混淆不同操作之间的区别,反之亦然。

在《修改文字》这一课中,对于不同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板书。学生就 可以将修改文字的不同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出它们的异同点。特别是删除文字 的两种方法,学生很容易把两个按键的功能混淆,所以板书的时候就选用了红 色进行标注起来,让学生更加明确两个按键的功能。

(六)制造必要教学停顿,体现教学节奏

板书的功能还在于它可以制造教学的停顿。教学的停顿就形成了课堂的空 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激发孩子身上求 知与求学的欲望。”再以《认识计算机》为例,在板书设备的颜色之前,教师 先讲明“红色代表计算机核心、绿色代表输出设备、黄色代表输入设备”。留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 学生来判断某个设备该填充什么颜色,并讲解理 由。这样的教学停顿可以让学生在对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初步接触之后进行再度 深入,这样的课堂有着明显教学节奏 感。可以说板书带来的教学停顿对于发展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七)利用板书评价学生,升华学生情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 异。”板书不但可以展示教学内容,也可以评价学生。

再以《变化的曲线》为例,学生探索几种曲线的画法,并汇报板书。对于 板书好的学生,教师在学生板书之处,用彩色粉笔画上“

”表示赞许,或画上 “

”表示佩服,或写上“OK”,“太棒了”,“你真行!”等评价短语。这比起单一的用对号和叉号评价学生更具有特色,学生受到赞扬后,产生了美好的情感体 验,精神上得到了愉悦。这样的板书评价方式,也达到了融洽关系,沟通情感,促进交流的目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八)帮助学生课后复习,训练学生技能。

好的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分析、研究、浓缩和转化的过程,它能准确说明知识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 等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层思考,所以板书应具有可持续性、重现性。在教学中,若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时对某些环节没有及时掌握,就可根据 板书上的提示来完成任务。

如在WORD教学中讲解设置行距时,操作步骤是:选中段落→点击格式→段落→缩进与间距→行距,有些学生对某个环节没有及时掌握,如没有选中段落,后面 的操作虽然对了,但仍然没有设置成功。如果学生在操作时能参照 “操作步骤”,就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解决问题的相关的方法。

三、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板书设计时要注意的两点 板书设计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者依据一定的条件,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技能,懂得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才能完成。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板书对课堂教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信息技术课堂板书设计应注意哪两点才能充分发挥板书优势呢?

第一,板书设计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能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要的板书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有着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课每周课时少,经过一周时间的过渡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已经忘记差不多了,往往是一知半解。如果在学生机中有教师提供的板书,学生可以在课前根 据板书回顾已学内容。学生机中的板书对于学生回顾前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样也可体现学习支持的连贯性和重现性。 第二,板书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堂为什么要进行板书设计?当然是为了服务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当前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总之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板书 设计不仅要依据教材,还要依据学习的主体——学生,而且每个学段、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偏重形象思维,板书应力求做到 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增强,因此板书应明晰简练、提纲挈领、启迪思维。

四、体会与思考

如何在信息课堂上进行板书值得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摸索和探究。一节成功的课会包含很多的内容,但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是完美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正视板书在课堂中的作用,更要认真设计好每堂课的板书,使我们的教学发挥极大的魅力!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尽最大的努力使课堂板书成为一种有效存在,为信息技术课堂增添一份亮色。我期待着,信息课堂中绽放出精彩的板书光芒!

【参考资料】

1.王松泉,《板书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彭小明,《教学板书设计系统论》,教育评论,2003年8月.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4.汪运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我们忽视了什么》,2010年1月.5.丁日杰,《论板书的意义、作用及原则》.6.丁霞,《百年教学武器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报教师版初中总第150期.

小学信息技术课例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游戏教学

信息技术课例研究计划

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初探

谈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

论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游戏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小编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案

例谈板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作用
《例谈板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