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例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19 08:38:12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设计例谈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设计例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提要: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写作范本”来教——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

《爸爸的花儿落了》换位改写——发现叙事的不同视角

《丑小鸭》假想改读——训练想象力的样本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联读——值得广泛采用的有效拓展方式

《伤仲永》中王安石的“伤不起”——深入古人的情怀,“遵路识真” 第二单元

《黄河颂》,情感的温度、思想的深度、背景的广度怎样增加——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原则

《最后一课》关注母语教学的价值——语言品读活动一定要充分展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三大比喻群落——文本赏析的层次设计

《土地的誓言》“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自读课文教学设计举例

《木兰诗》学完以后的事儿——经典文本的阅读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邓稼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长文短教的范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步品读,散点透视——“美文”的常用设计思路

《音乐巨人贝多芬》角色模拟,以“画家”的身份读课文——读写技巧的训练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虚拟体验,这是一种阅读能力——亟待加强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孙权劝学》,这不是“数字”而是逻辑——教学思路清晰化的一种方式 第四单元

《社戏》,小说的“文本空白”往往在“冲突”处——小说阅读是“被引导”的发现 《安塞腰鼓》美点寻踪,课文集美——“美文”要“趣教”

《竹影》的“童心”“童趣”角度,不只这一篇课文——阅读教学设计背景分析“四要素” 《观舞记》“读”的“姿态”只有“端坐”吗?——“变式阅读”例谈

《口技》用一词经纬——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常用结构方式

第五单元

《伟大的悲剧》由文题入手——教学设计的捷径

《在沙漠中心》“虚拟体验”需要“角色模拟”——让“体验”更彻底一点

《登上地球之巅》“剑走偏锋”更实在——自读课文教学重点的设计自由一点

《真正的英雄》跳读课文,跳出课文——让自读课文教学更有效

《短文两篇》的扩写和改写——让文言文阅读理解跳出“讲授”

第六单元

《猫》要把小说当成小说来读——阅读教学设计的文体意识

《斑羚飞渡》抓住小说构思的关键——小说线索与教学线索应该和谐“共振”

《华南虎》怎样教“象征”——语文知识教学的生动例证

《马》一文两读——科学小品文教学设计的文体视角混搭

《狼》一课多案——教学设计都是“预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写作范本”教——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

一、学课文整体构思方面的“两块式结构”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从??到??”表现出的是一种比较清晰的“两块式”思路或结构。这既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模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模式和常用的口语表达模式。

用这种结构模式写文章,有利于“精选”材料和“联结”材料:或将一段时间内的不同的经历、或将时间或空间距离很大的相关内容、或将若干从表面看来完全不相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通过对它们的抒写来表达一种情慷、一种情致、一种情思、一种情感。

课文就是这样。

作者先从百草园的生活写起,写了勃勃生机的百草园,写了带着神秘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写了百草园冬天里雪地捕鸟的故事,作者扣住“我的乐园”来写,文章满溢着乐趣、生机和活力。

二、学课文中叙写童年故事的简明思路

课文中从“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到“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一部分,写的是“我”初到三味书屋时的生活。 这一个重点片段的内容相对集中,不到600字的篇幅,一写去私塾的原因,二写拜孔子拜先生,三写问先生“怪哉”为何虫,四写先生的不高兴以及“我”的感悟。思路非常简洁,层次非常清楚,衔接非常紧密,详略非常分明,穿插非常巧妙,描叙非常生动,表现出“交代一笔、铺垫一笔、详写一笔、感悟一笔”的写作思路,简直可作为学生600字作文的精彩范本。

下面就是“详写”和“感悟”的内容。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三、学课文中片段描写的美妙笔法

课文在片段描写方面,可供学习、借鉴的内容也很多。

(1)景物描写。第二自然段是非常美妙的语言组合,作者写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景物描写有着恰当的顺序,然而更美妙的是句式的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像一条彩线,一层进一层地牵动了百草园中美丽的景物,读后给人一种乐而忘返的感觉。“不必说??也不必说??”指的是美丽的景物;“单是??就有??”指的是看来似乎单调的景物。连似乎比较单调的景物都有“无限趣味”,那美丽的景物就更不消说了。“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是写“面”;“单是??就有??”是详写,是写“点”。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横生,整段文字真情流露,富有诗情画意。

(2)人物素描。课文中写寿镜吾老先生的文字是:“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作者仅用三十余字就勾勒出了先生的形象,表现了他的年龄、身材、须发、装束、神态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可谓用语简洁,生动传神。 (3)动作描绘。“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话中 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生动简洁,富于变化。难怪课文练习中这样说道:“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4)场面描写。“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几个自然段是精彩的细节描写,是让人捧读不厌的场面描写,也是生动的群体活动的描写。活动的场面、人物的形象如在我们的眼前,很适宜我们在写作上进行学习与模仿。

《爸爸的花儿落了》换位改写——发现叙事的不同视角

用换位改写的方式,换小英子自己的回忆为她身边人关于小英子成长的见闻感受,对课文内容以事件为分界线做分散改写处理,训练学生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变换叙事的方式。这一设计意在把烦琐、机械的教学程序简明化、灵活化,丰富学生的表达体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一、朗读感知

1、理解课文内容,概述小英子的成长足迹。

2、体会文中丰富的情感,尤其是父女深情。

二、换位改写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是以小英子的回忆为线索串起她成长的经历的,作为她身边的人,温柔善良的妈妈、质朴性情的爸爸、亲爱的韩老师、她要好的同学、一直在她家做事的厨子老高,目睹小英子的成长与遭遇,他们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对课文做换位改写。

1、选择改文的叙事者和所叙事件

提示:所叙事件可是单一事件,如爸爸鼓励“我”独自参加毕业典礼、爸爸逼“我”去上学、爸爸爱花、爸爸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闻听爸爸死后“我”的镇定,也可是以上某几件事件的组合。

2、确定叙事的方式和侧重点

提示:是沿用倒叙?是叙议结合?是叙亲见还是叙耳闻?侧重于家庭里的英子,还是校园里的?或是父女情?

3、给改文拟一个新颖而有情味的题目

如:《孩子,别怪你爸》(妈妈)、《我的爱,你可明白?》(爸爸)、《一路芬芳的孩子》(老师)、《令人羡慕的英子》(同学)、《我眼中的大小姐》(老高)等。

4、改写,交流,互评。

三、总结改写要领

改写可以换位,当然也可不换位,就以英子的口吻来写,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写,有侧重地写,如《爱花的爸爸》《我和爸爸的花儿》《雨中情》《惊闻噩耗》《我的毕业典礼》等。 《丑小鸭》假想改读——训练想象力的样本

瑰丽的重话王国就是一块块想象的魔砖垒起来的,每个孩子读童话的时候思维都特别活跃,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童话的一分子,会情不自禁地冒出许多假设,把他们的这些假设有序地组织起来,正是想象力训练的最佳途径吗。“假想改读”该是教学此类课文的一种良方。

一、自由阅读课文,谈阅读感受,整体理解课文。

二、提出“假想改读”课文的设想,学生再读课文,提出假想话题。

三、全班交流归纳,以学生公认为有趣的假想为话题进行再创作,尝试改读课文。

想想在这些情况下,丑小鸭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1、假如丑小鸭忍辱偷生,赖在养鸭场不走;

2、假如五小鸭贪图安逸,在老太婆家定居;

3、假如丑小鸭到处流浪,一直到死也没遇着白天鹅;

4、假如丑小鸭见到白天鹅后因为自惭而远离天鹅群;

5、假如这只可怜的小鸭一直这么“丑”下去;

6、假如一开始人们就认出了那只天鹅蛋;

7、假如丑小鸭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只天鹅;

8、假如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消息传到了它过去生活过的地方。

四、创作交流,评价

评价不必构泥于课文主题思想的限制,从思维创新的角度评价,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与课文吻合的,哪些是有分歧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联读——应该广泛使用的有效拓展方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美好创意在于联读。

很漂亮的逻辑顺序:

《假如生活欺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一篇课文阅读教学,哪怕仅仅只有这样的创意,它也是成功的。

联读,是从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出发,从某一篇课文生发开去,找到具有相同主题的、相同题材的、相同写法的或有其他相同之处的若干文章进行阅读。这样既可以为这“某一篇”课文找到充足的配读资料,又能让我们体会到各篇联读文章的取材角度、语言表达、情感流露、修辞格运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联读法”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综合比较的方法。将这种方法用于课文阅读,有一种特别的乐趣。

“联读”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展,在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于给课文的阅读教学增加容量。“联读”的方式有时候适于长篇课文的教学,但更多的时候是用于精短诗文的教学设计,用“增容”的方式使这些课文在烘托、映衬之中愈加显得精美。

“联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也是教材编写的一种常用模式。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短文两篇(《日》《月》)、组歌(节选)(《浪之歌》《雨之歌》)、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等等,都表现出一定的“联读”意味。

“联读”教学的设计过程与其说是完成一个教学方案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研究与思考、辛劳与享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意趣。

1.它需要我们优选内容。

“联读”是一种教学需要,因此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来讲,我们可以从如下若干个方面来确定联读内容的组合:

①弥补课中短篇教学容量的不足。

②从更深的意境上品味作品的主旨意味。

③集中地感受某名家名作的写作风格。

④重点了解某种科学或文化知识。

⑤形成一种综合性学习式的专题研讨。

⑥感受事物或思想的联系与发展。

⑦从情、趣方面烘托课堂教学的气氛。

⑧从艺术的角度展示教学设计的美感。篇2: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设计例谈 2015年春季备课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设计例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提要: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写作范本”来教——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

《爸爸的花儿落了》换位改写——发现叙事的不同视角

《丑小鸭》假想改读——训练想象力的样本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联读——值得广泛采用的有效拓展方式

《伤仲永》中王安石的“伤不起”——深入古人的情怀,“遵路识真” 第二单元

《黄河颂》,情感的温度、思想的深度、背景的广度怎样增加——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原则

《最后一课》关注母语教学的价值——语言品读活动一定要充分展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三大比喻群落——文本赏析的层次设计

《土地的誓言》“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自读课文教学设计举例 《木兰诗》学完以后的事儿——经典文本的阅读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邓稼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长文短教的范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步品读,散点透视——“美文”的常用设计思路

《音乐巨人贝多芬》角色模拟,以“画家”的身份读课文——读写技巧的训练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虚拟体验,这是一种阅读能力——亟待加强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孙权劝学》,这不是“数字”而是逻辑——教学思路清晰化的一种方式 第四单元

《社戏》,小说的“文本空白”往往在“冲突”处——小说阅读是“被引导”的发现 《安塞腰鼓》美点寻踪,课文集美——“美文”要“趣教”

《竹影》的“童心”“童趣”角度,不只这一篇课文——阅读教学设计背景分析“四要素” 《观舞记》“读”的“姿态”只有“端坐”吗?——“变式阅读”例谈

《口技》用一词经纬——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常用结构方式

第五单元

《伟大的悲剧》由文题入手——教学设计的捷径

《在沙漠中心》“虚拟体验”需要“角色模拟”——让“体验”更彻底一点

《登上地球之巅》“剑走偏锋”更实在——自读课文教学重点的设计自由一点

《真正的英雄》跳读课文,跳出课文——让自读课文教学更有效

《短文两篇》的扩写和改写——让文言文阅读理解跳出“讲授”

第六单元

《猫》要把小说当成小说来读——阅读教学设计的文体意识

《斑羚飞渡》抓住小说构思的关键——小说线索与教学线索应该和谐“共振”

《华南虎》怎样教“象征”——语文知识教学的生动例证

《马》一文两读——科学小品文教学设计的文体视角混搭

《狼》一课多案——教学设计都是“预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写作范本”教——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

一、学课文整体构思方面的“两块式结构”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从??到??”表现出的是一种比较清晰的“两块式”思路或结构。这既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模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模式和常用的口语表达模式。

用这种结构模式写文章,有利于“精选”材料和“联结”材料:或将一段时间内的不同的经历、或将时间或空间距离很大的相关内容、或将若干从表面看来完全不相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通过对它们的抒写来表达一种情慷、一种情致、一种情思、一种情感。

课文就是这样。

作者先从百草园的生活写起,写了勃勃生机的百草园,写了带着神秘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写了百草园冬天里雪地捕鸟的故事,作者扣住“我的乐园”来写,文章满溢着乐趣、生机和活力。

二、学课文中叙写童年故事的简明思路 课文中从“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到“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一部分,写的是“我”初到三味书屋时的生活。

这一个重点片段的内容相对集中,不到600字的篇幅,一写去私塾的原因,二写拜孔子拜先生,三写问先生“怪哉”为何虫,四写先生的不高兴以及“我”的感悟。思路非常简洁,层次非常清楚,衔接非常紧密,详略非常分明,穿插非常巧妙,描叙非常生动,表现出“交代一笔、铺垫一笔、详写一笔、感悟一笔”的写作思路,简直可作为学生600字作文的精彩范本。

下面就是“详写”和“感悟”的内容。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三、学课文中片段描写的美妙笔法

课文在片段描写方面,可供学习、借鉴的内容也很多。

(1)景物描写。第二自然段是非常美妙的语言组合,作者写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景物描写有着恰当的顺序,然而更美妙的是句式的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像一条彩线,一层进一层地牵动了百草园中美丽的景物,读后给人一种乐而忘返的感觉。“不必说??也不必说??”指的是美丽的景物;“单是??就有??”指的是看来似乎单调的景物。连似乎比较单调的景物都有“无限趣味”,那美丽的景物就更不消说了。“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是写“面”;“单是??就有??”是详写,是写“点”。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横生,整段文字真情流露,富有诗情画意。

(2)人物素描。课文中写寿镜吾老先生的文字是:“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作者仅用三十余字就勾勒出了先生的形象,表现了他的年龄、身材、须发、装束、神态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可谓用语简洁,生动传神。

(3)动作描绘。“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话中 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生动简洁,富于变化。难怪课文练习中这样说道:“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4)场面描写。“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几个自然段是精彩的细节描写,是让人捧读不厌的场面描写,也是生动的群体活动的描写。活动的场面、人物的形象如在我们的眼前,很适宜我们在写作上进行学习与模仿。

《爸爸的花儿落了》换位改写——发现叙事的不同视角

用换位改写的方式,换小英子自己的回忆为她身边人关于小英子成长的见闻感受,对课文内容以事件为分界线做分散改写处理,训练学生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变换叙事的方式。这一设计意在把烦琐、机械的教学程序简明化、灵活化,丰富学生的表达体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一、朗读感知

1、理解课文内容,概述小英子的成长足迹。

2、体会文中丰富的情感,尤其是父女深情。

二、换位改写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是以小英子的回忆为线索串起她成长的经历的,作为她身边的人,温柔善良的妈妈、质朴性情的爸爸、亲爱的韩老师、她要好的同学、一直在她家做事的厨子老高,目睹小英子的成长与遭遇,他们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对课文做换位改写。

1、选择改文的叙事者和所叙事件

提示:所叙事件可是单一事件,如爸爸鼓励“我”独自参加毕业典礼、爸爸逼“我”去上学、爸爸爱花、爸爸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闻听爸爸死后“我”的镇定,也可是以上某几件事件的组合。

2、确定叙事的方式和侧重点

提示:是沿用倒叙?是叙议结合?是叙亲见还是叙耳闻?侧重于家庭里的英子,还是校园里的?或是父女情?

3、给改文拟一个新颖而有情味的题目

如:《孩子,别怪你爸》(妈妈)、《我的爱,你可明白?》(爸爸)、《一路芬芳的孩子》(老师)、《令人羡慕的英子》(同学)、《我眼中的大小姐》(老高)等。

4、改写,交流,互评。

三、总结改写要领

改写可以换位,当然也可不换位,就以英子的口吻来写,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写,有侧重地写,如《爱花的爸爸》《我和爸爸的花儿》《雨中情》《惊闻噩耗》《我的毕业典礼》等。 《丑小鸭》假想改读——训练想象力的样本

瑰丽的重话王国就是一块块想象的魔砖垒起来的,每个孩子读童话的时候思维都特别活跃,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童话的一分子,会情不自禁地冒出许多假设,把他们的这些假设有序地组织起来,正是想象力训练的最佳途径吗。“假想改读”该是教学此类课文的一种良方。

一、自由阅读课文,谈阅读感受,整体理解课文。

二、提出“假想改读”课文的设想,学生再读课文,提出假想话题。

三、全班交流归纳,以学生公认为有趣的假想为话题进行再创作,尝试改读课文。

想想在这些情况下,丑小鸭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1、假如丑小鸭忍辱偷生,赖在养鸭场不走;

2、假如五小鸭贪图安逸,在老太婆家定居;

3、假如丑小鸭到处流浪,一直到死也没遇着白天鹅;

4、假如丑小鸭见到白天鹅后因为自惭而远离天鹅群;

5、假如这只可怜的小鸭一直这么“丑”下去;

6、假如一开始人们就认出了那只天鹅蛋;

7、假如丑小鸭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只天鹅;

8、假如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消息传到了它过去生活过的地方。

四、创作交流,评价

评价不必构泥于课文主题思想的限制,从思维创新的角度评价,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与课文吻合的,哪些是有分歧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联读——应该广泛使用的有效拓展方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美好创意在于联读。

很漂亮的逻辑顺序:

《假如生活欺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一篇课文阅读教学,哪怕仅仅只有这样的创意,它也是成功的。

联读,是从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出发,从某一篇课文生发开去,找到具有相同主题的、相同题材的、相同写法的或有其他相同之处的若干文章进行阅读。这样既可以为这“某一篇”课文找到充足的配读资料,又能让我们体会到各篇联读文章的取材角度、语言表达、情感流露、修辞格运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联读法”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综合比较的方法。将这种方法用于课文阅读,有一种特别的乐趣。

“联读”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展,在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于给课文的阅读教学增加容量。“联读”的方式有时候适于长篇课文的教学,但更多的时候是用于精短诗文的教学设计,用“增容”的方式使这些课文在烘托、映衬之中愈加显得精美。 “联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也是教材编写的一种常用模式。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短文两篇(《日》《月》)、组歌(节选)(《浪之歌》《雨之歌》)、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等等,都表现出一定的“联读”意味。

“联读”教学的设计过程与其说是完成一个教学方案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研究与思考、辛劳与享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意趣。

1.它需要我们优选内容。

“联读”是一种教学需要,因此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来讲,我们可以从如下若干个方面来确定联读内容的组合:

①弥补课中短篇教学容量的不足。

②从更深的意境上品味作品的主旨意味。

③集中地感受某名家名作的写作风格。

④重点了解某种科学或文化知识。

⑤形成一种综合性学习式的专题研讨。

⑥感受事物或思想的联系与发展。 ⑦从情、趣方面烘托课堂教学的气氛。

⑧从艺术的角度展示教学设计的美感。

推荐第2篇:《一诺千金》教学设计例谈

指向“文本秘妙”的阅读课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例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借助情节图简要叙述故事大意。

2.学会质疑,能在对比阅读中体会课文对比手法的妙用。

3.感悟“一诺千金”的深刻内涵,激发向善的情感。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

3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课件)趣味猜成语

一、略读----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揭题释题

(板题)这节课咱们不玩猜成语,我们要学习一篇1400多字文章,文章的题目叫—— (齐读)顾名思义,“一诺千金”就是说——

生1:一个庄重的承诺价值千金师: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说。

生2: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生3:诚实守信。

那假如周末你答应和同学去登山,但妈妈临时说带你去ume看一部很火的电影,你会怎么抉择?(递话筒抽2-3生说。 )追问:为什么?师相机点拨:听出来了,如果承诺了,最好做到。板书:如果承诺,最好做到。

2.梳理情节,说大意。

A.这篇文章又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打开课文纸,默读课文, 快速地

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然后完成作业单的第1题。 开始。

(生默读)师巡视提醒:起因是什么?经过中又包含了哪些主要情节?请直接提取信息。 b.交流故事情节完成了吗? 来,说来听听。

生说(抽1-2生)相机点击课件: 许诺--- 寄书——收信----寄书----寄枣

C.看着大家刚才梳理的情节图,谁来简单讲讲故事的大意。

预设: 到陕西出差时,见当地小孩子有些可怜,我许诺给他们寄连环画。回北京后,忙碌的“我”偶然想起此事,赶忙想办法寄书。后来在收到李庄孩子的来信后又寄出了文具和书,同时也收到了李庄寄来的大枣。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诺千金”的道理。

强调学法:你看,画情节图是一个阅读的好方法。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清课文的主要情节,还能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大意。

3.文题对照, 一度质疑

故事都了解了吧?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写我给孩子们寄书的事。(板书:我寄书孩子们) 在你看来,要实现把一些旧书寄给别人的承诺,简单不简单?(简单) 可是,看看题目,“一个承诺价值千金啊”,简不简单?(不简单) 于是,在题目和课文之间,你自然会产生怎样的疑问?(抽2-3生说)

生: 许下的诺言很普通,所做的也谈不上轰轰烈烈,为什么要说“一诺值千金”?生: 是作者在自我吹嘘吗?还是别的原因?

生: 是什么让作者感到如此简单的诺言会有千金一般的价值?

二.精读——对比细读感悟意涵

1.讨论“感受”明方向

没错,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疑惑与追问。那作者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老师查阅了原文,发现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一起读读。(课件:7自然段)

7.我看着窗外,眼睛湿了,想着那两座高山,漫过桥的大水,泥泞的山路上一高一矮两个单薄的身影。我为曾经的犹豫感到羞愧,幸亏寄出去了,要不永远对不起孩子们,伤了他们的心,拿什么来补。

点拨:从作者的这段感受中,我们明白了,原来所谓“价值千金”,不是针对作者而言,而是针对——孩子们。要解开我们心头的疑问,看来,还得从孩子们那儿来找原因。

2.聚焦书信找原因

①回到课文,你觉得哪一段最能让作者从孩子们身上感觉到“价值千金” ?(6自然段) 就让我们把目光着落到孩子们的这封书信上面,(课件:6自然段)用心地读一读,看看究竟是是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了作者的心弦,让他觉得“一诺”真的可以价值千金?(生读、思、批注)

师巡视提醒: 不动笔墨不读书,把你的理解简要地批注在相关词句旁边。 ②交流

▲究竟是是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了作者的心弦,让他觉得“一诺”真的可以价值千金?

生1:“村里的娃天天都说这事儿。”同学们天天都在想着这事,把这个诺言看成是头等大事,无比

期盼得到书,可见这个诺言对孩子们多么重要。

师:是啊, 天天想,天天盼,这“一诺”对孩子们多么重要。接着说?/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2: “等了两个月没有” 一直执著地等,多么重视。

师:因为这“一诺”,让孩子们忍受了两个月的期待的煎熬!这是何等重要的“一诺”呀!

生3:“万一书寄来呢?万一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万一”就是万分之一, 两个“万一”写 出了孩子们没有因为时间间隔久和大人嘲笑而放弃,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要尽全力去争取。师:两个“万一”抓得好哇!我们都感受到了这“一诺”的分量!那真可谓“一诺——(指课题,生接:

千金 )那!

生4:“洗干净手”“搂着”得到书后如获至宝,迸发出了巨大的读书热情。

师插:好吧!就用你的朗读来传递这“一诺”的重要。

▲联系上文想想,当孩子们日思夜想、苦苦盼望的时候,那时的“我”都干了什么? (生说:忙于工作,顾不上,忘了)(课件:3段)后来呢?(犹豫了),然后呢?(寄了旧书)然后呢?(快忘了)

师点拨: 我都快忘了这点事的时候(板书:忘了),但孩子们却一直记着

(板书:记着)。我以为孩子们早忘了,没想到孩子们却如此在意。 这是多么鲜

明的——对比(板书:对比)

对比朗读:(配乐)

1当我觉得孩子们早忘了的时候,(课件:第1句“村里的娃天天都说这事儿。 )抽生开火车读2当我忙于工作,“一晃就是两个月”的时候,(课件:“等了两个月没有”)

3 当我坐车被凹凸不平的山路颠得死去活来,还要翻过两座大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流,再走上一个多

小时才到村里的时候,

课件:“其实不远,半天就到了”

4.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课件: “万一书寄来呢? 万一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

5.当我终于将同事捐来的旧书寄出去的时候, (课件:“洗干净手”“搂着”)

而这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课件:7段)齐读。

师:在作者的羞愧声里,你是否读懂了 “一诺千金”的含义?

自己认为是很小的承诺,或许对别人来说却意义非凡,所以答应别人后就得努力做到。板书:一旦承诺,就得做到。

评:掌声为他响起,我听到了你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三、回读——二度质疑,深化意涵

1.二度质疑,感悟意涵

▲ 诶,不对呀?孩子们!作者明明兑现了承诺,为什么还要羞愧呢?

(生:为自己的犹豫)(课件:3段)

咱们倒回去再仔细琢磨琢磨,联系课文想想,“我”的犹豫有道理吗?

生1:我觉得作者想“孩子们早忘了吧?”有道理,因为当时只是随口说说,作者认为孩

子们不会太在意。所以有些犹豫寄还是不寄。

师:何况此时已经是两个月后的某一天,离许诺之时已经相隔——(生:太久了)

小孩子哪里会一直毫无希望地等待这么久呢?兴许早就——忘了 (板书:忘了)过渡:(再看看别的理由)接着说。

生2:作者的犹豫有道理。 作者出差时路途漫长而艰难,估计连邮递员都没有。即使有,

条件恶劣,路上随时都可能弄丢。所以说“根本到不了孩子手里。”

追问: 从“根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把书成功寄到孩子们手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对话: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明知书到不了孩子手里,寄了也白寄,你会怎么做?

生1:不寄。因为不想做无用功;不想浪费 )

师:你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很真实;很务实;

生2:要寄。 即使明知对方收不到,但依然坚持寄书,因为一旦承诺了,就要无条件

做好。师:

师强调:你读懂了作者的内心。即使书无法收到,但依然记得(板书:记得)给孩子

们寄书。因为作者深深懂得:一旦承诺,就必须做到。(板书:一旦承诺,必须

做到。)说得多深刻呀!不再犹豫(擦去“如果承诺最好做到。)不光在意别

人的感受,(擦去“一旦承诺就得做到。)更应该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这是

一种多么伟大的境界! 这才是真正的”一诺千金”。 (变“。”为“!”, 使板

书成为:一旦承诺,必须做到!)

2.(课件:成语图片 电影格式) 解说:它溶入在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岁月中,已经溶入到了华夏子孙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3.引入视点,引发思考

最后,我愿意和大家一起朗读作家秦文君的一段话,在静静的思考中,结束我们本堂课的学习。 (课件:) 生读。

一诺千金看来只是一种作风,实在、牢靠,可它更是一种郑重地对待世界的精神。诚挚、严谨的人为人处世自然磊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已经超出了准则的含义,而带着人类理想、精神和正气的光彩。---秦文君

读懂了吗?(生:懂了) 不可能,(这样的道理需要我们用一生去体会,去回答。不过明白不明白,我们都得下课了!下课。

板书:

一诺千金

我对比孩子们

如果承诺最好做到。

忘了记着一旦承诺就得做到。

一旦承诺, 必须做到!

记着忘了

推荐第3篇:古代散文教学设计例谈

古代散文教学设计例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散文“文”“言”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要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又要鉴赏优秀作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散文,能使学生触摸先人们的思想,体验他们的情感,触摸他们的心灵,感受他们深沉的人格魅力,用古人健康的、智慧的心灵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心智,使之获得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有益启示。然而,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古代散文文体意识的缺失

入选高中教材的古代散文内容中等偏难,情感复杂,部分学生不喜欢选文或者认为注释偏少,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在常规课的教学设计中重“言”而轻“文”,恪守“字字落实、句句讲清”的八字真言,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翻译疏通,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的特殊用法一一道来。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不仅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使课堂变得沉闷枯燥,而且使情文并茂的古代散文变成了学生眼中的“天书”,令他们望而生畏。

文言文,虽然以“文言”呈现,却终还是“文”,“言”的学习更多是为了赏识“文”。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尤其是古代散文,大都文质兼美,体现了或显或隐的文体特性,展现了作者个性化的哲思,极具艺术表现力。文体意识缺失的教学,不仅会导致古代散文教学千篇1律,而且也会掩盖了一部分散文背后的文化内涵,难以使学生深入到文学和文化层面。

殊不知,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功能、语体和结构特征。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受到文体的制约。因为古人在特殊的情况下对特殊的文体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文体中包含着社会环境和作者特殊的心路历程,有着各自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家借用这些文体表达自己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文体特征,联系作者的用意来制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二.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的界定

古代散文的概念十分广泛,凡韵文、骈文之外的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可称之为散文。古代散文的文体种类有不少分法。根据散文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古代散文大致分为记叙类散文、山水游记类、议论类散文和抒情类散文。

记叙类散文源自于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是纪传体、国别体和编年体三类,而《史记》《战国策》《左传》被看作是古代记叙类散文的典范。记叙类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或以人为线,或以物为线,或以时空为线记叙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

山水游记类散文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类散文源自于先秦的诸子散文。议论类散文大多运用准确、概括、鲜明、连贯的语言阐释说理、分析议论,在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说理通俗易懂。议论类散文能灵活调用一系列修辞手法,恰当穿插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技巧,并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或寓理于象,或融情于理,或缘事析理,使议论形象生动,新鲜活泼,深入浅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抒情类散文是古代作家对自己所处时代及个人生活境遇的观照、反思和表达,是通过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意志的一种文学样式。优秀的抒情散文,都是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而古代抒情类散文也大多具备借物、人、景等来抒情的文体特点。常见的抒情散文通常表现为托物言志。表面看来,作者所赞美或咏叹的是这种东西本身,实际上是借以比况或寄托自己的意志。

三.从文体特征入手,重设古代散文教学的尝试

《项脊轩志》中的“志”,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作者借记叙“项脊轩”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人、事连缀成篇,其中包括家道中落、母亲遗忆、祖母厚望、与妻情深以及自己少年苦读、科举不利、中年漂泊,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

《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类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叙琐屑之事抒情,托普通之物寄情,处处不明写情,却满纸抒情淋漓,使人感慨万千。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因此,抒发感情、表现怀抱才是作者建构文本的基础。基于对托物言志类散文文体特征的把握,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2.体悟作者情怀,学习文中表达感情的手法。教学方法主要选用诵读法、涵咏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的设置主要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明确、归纳文言知识,并学会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知人论世,反复诵读,学习作者借外物抒情、借细节抒情、借语言抒情、借对比抒情等表达感情的技巧和方法,体悟作者蕴含文中的复杂情感。

鉴赏的第一步是整体感知。阅读古代散文,要把它当做一篇完整的文章来读,而不仅仅把它当做古汉语材料来阅读,不是首先死扣字、词、句,而是要先整体理清文章的思路,特别要注重把握其人、事、理(情)。在阅读本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把握本文的行文的情感线索“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梳理作者围绕项脊轩记载了那些“可喜”“可悲”之事,初步感知蕴含其中的感情,体会散文作品形散而神聚的文体特点。

第二步是知人论世。古代抒情散文是作家依据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而创作出来的。因此,鉴赏古代抒情散文,必须了解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即便是同一时代的作家,他们有不同的遭遇、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因而作品也就各有其思想和艺术特点。归有光自幼苦读,八岁能文,然而科举不顺,加之幼年丧母,妻子早逝,经历坎坷,所遭惨恻,这些人生影像会折射在他的作品当中。不仅如此,归有光从小爱读司马迁的《史记》。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而《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

第三步是反复诵读。抒情散文的抒情性与散文语言的“情调”有很大关系,而散文语言的“情调”又与句式、韵律的选用紧密相连。作者根据文章感情的变化,句子或短或长,长短相间,整散结合。在教学中,选择范读、齐读、诵读比赛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句意,读出语调、读出顿挫、读出情感,尤其要体悟到文章是如何在写景和叙事中,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

第四步是品味涵泳、体悟情怀。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抒发感情的技巧和手法。1.借景抒情。作者在文中渲染了一幅“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珊珊、小鸟时鸣”的清幽境界,体现了作者醉心读书的安详、宁静,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亲情。2.借物抒情。作者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3.借细节抒情。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一个动作――“以指扣门扉”,一句话――“儿寒乎?欲食乎?”把母亲的关爱、呵护、问饥问寒的神情,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一个动作,一句话,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感人的细节中,也深深地浸润了作者早年丧母的伤痛和对亡母的深切思念之情。祖母看望孙子时的三个动作“以手阖门”“自语”“持一象笏至”,写出了祖母对孙儿殷切的希望,写出了对祖母的思念,更写出了自己一直科场不利、有负祖母希望的愧疚和痛楚之情。4.借炼字抒情。“明月半墙”中的“半”字生动再现了明月只照到墙的一半那种朦胧的美感;“小鸟时来啄食”中的“时”字写出了庭院的寂寂,更写出了小鸟对庭院的喜爱。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一句,“始”“已”“凡”“再”几个词语的准确运用,不仅再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叔伯隔阂程度由浅入深,家道不断衰微的事实,而且也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悲慨、怨恨和无奈之情。5.借对比抒情。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平实的语言中,无限的思念和伤感之情溢于言外。

对古代散文文体的研究使我们发现每种文体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质。关注文体特征,重设古代散文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进行文体知识概念的传授,而是进行语言的品读、整体风格的把握;重视文体意义,也不是僵化地进行文体教学,而是引导学生更多地领略到古代散文中的“美”,使他们爱上古代散文,从而完成古代散文文化的传承和积累。

胡慧娟,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推荐第4篇:例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例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在许多领域里都涉及到的重要化学反应。在中学化学中,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生产中遇到的钢铁腐蚀、电解和电镀;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电池、燃烧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上述现象或反应的实质。因此,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并能据此熟练地判断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另外,氧化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通过认真的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界中的体现。

本课的难点来自教材,这部分内容抽象,问题复杂,内容相近,记忆量大,故确定难点为: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和相关概念。根据高考要求(理解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把重点也定于此,以期重点和难点同时突破。

二、教材处理

高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均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抽象概括能力的缺乏,分析推理能力的欠缺,思维逻辑性不强。鉴于此,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组织和安排,设计了与新课题有关的引导性材料,将化学方程式作为先行组织者,它比教材更具概括性,以此作为新旧知识的认知桥梁。同时,将有关内容整理成表格形式,有利于分析概括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有利于概括新知识的本质属性;也有利于学生把握相同要素,进行知识的迁移;更有利于比较和记忆。

三、教学方法

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这些漏洞,则需要学生大量地、反复地练习,形成了教师在拼命地教,学生在玩命地学的恶性循环,这样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通过实验教学,看似费时费力,课堂容量不大,一节课不能解决多少问题。但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视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都受到了刺激,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把接受式学习变成探究式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和透彻。课后不必再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才能巩固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同时,通过跟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协作、相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通过展示自己的、小组的实验成果,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强烈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实践成果得到了肯定,兴趣也就得到了保持;通过设计实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挥,提高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去创新的能力。这才是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人才。通过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状况,在分析解决这些状况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而知识的掌握也比较深刻,在考试中较少出现“反复做,反复错”的现象,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实验的功能,把学生从繁重的习题中解放出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收稿日期:2014-12-08)

推荐第5篇:低年级写话教学设计例谈

低年级写话教学设计例谈

《学习园地一》的写话训练的内容是“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春天在孩子的眼里并不陌生,他们有很多的体验与感受,但你一开始就让他们把春天的发现说出来,他们会感到无从说起,即使能说也是支离破碎的语言,达不到训练的要求。那么要敞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有内容表达,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就要引导学生先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具体的场景活动中让学生体验,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会积累大量的素材,也就是“厚积 而薄发”。故此我以下列方式引导本次写话教学。

一、创设情境自我体验

兴趣与情感是学生写话的前提,学生喜欢的是具有一定场景的活动,并且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以《找春天》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现实的生活中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春天是美好的,阳春三月,虽然还没有百花盛开,绿树成荫,但暖暖的阳光,细柔的春风,那点点滴滴的绿色,使孩子一下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他们在田野里奔跑着,玩耍着,那天真与浪漫的欢乐使我无法比拟。我抓住这个时机引导他们:“你们找到春天了吗?”孩子说:“找到了,老师你看,那里的小草都发芽了,绿绿的多好看啊!”我也兴奋的走过去蹲下来,扒开枯萎的杂草,一片葱葱的绿色露了出来,我对他们说:“春天真的来啦!这嫩嫩的小草,穿着绿油油的衣服,还打着一把小伞呢,多可爱呀!你们想对它说点什么吗?”孩子的兴趣一下激发出来了,有的说:“小草啊!感谢你,是你告诉我春天来临了。”有的说:“小草啊,你是春姑娘吧!长得这么好看,我把你带我家去吧!”还有的说:“小草啊,你快快长大,长大了,把大地打扮得就更美了。”孩子七嘴八舌的发言,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我因势利导,再问他们:“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学生说:“我发现柳树长出了绿叶,一片一片的。”我说:“一片一片的像什么呢?”“像一只只小蝴蝶落在上面。”我说:“恩,你真会想象。”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小河里的冰雪融化了,清清的河水,永不停息的向前流淌着。”我启发:“你听到它的声音了吗?”有的学生嘴快:“我听到了,小河在唱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那个学生幽默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学生在这欢笑声中体验到春天的美好,体验到了生活的欢乐。我再次提出话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找到了。”“你和春天握手了吗?”“握手了。”“你和春天说悄悄话了吗?”“说啦”“你想把春天带回家吗?”“想。”“你怎么带回去呀?”“我们把春天放在心里啦!”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不仅创设了气氛,还引导了学生怎么想象。由此我想,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作文。如此的情景,如此的生活,学生还不愿写作文吗?

二、合作互动师生交流

有了生活的体验,有了感性的积累,接下来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所看所想表达出来。学生的表达是往往是口语化的,生活化的,虽然有好多话要说,但又不知如何说好。回到课堂后,我没有及时让学生表达,而是先从积累词句入手,做好说前的准备。我提出的问题是:“你们都知道那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词语?”学生开始争先恐后的回答,如,春风拂面、和风吹送、阳光明媚、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绿油油的、轻飘飘的……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我又补充了一些词语,另外,我还给了几个例句,如,“一股暖风吹来,轻轻的拂过我的脸颊,啊,春天在风儿里,我听见它悄悄地告诉我,春天来了,我是春姑娘派来的。”“春天在山坡上,在草丛里,不信你扒开杂草仔细看看,嫩嫩的绿芽,就想像顽皮的孩子。”

有了以上的铺垫练习,我开始让学生说春天的发现。学生的发言是无秩序的,谁想说就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主要是创设自由交际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形成互动的情境。在这个环节,学生的表达,基本上没有什么条理性,但先别担心,首先是鼓励他们敢说。如,有的说天气、阳光;有的说树木、小草;有的说小鸟、河流,等等都是内心的感受。这时,教师做什么呢?教师不要当听众,要有必要的评论和点拨。引导的重点:一是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学生敢说不等于会想像,所以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同时要抓住典型的语句加以引导。例如,学生说:“我看见河边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摆着。”我接着他的话题引导:“柳树也是有生命的,它也有语言,也有情感,春天来了它能不高兴吗?你能想象一下柳树的心情和语言吗?”这样就放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二是引导学生如何用词,把句子说完整,说明白。学生的词汇积累少,有的用词是一知半解,教师要注意用词的准确训练。三是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是相互的促进,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可这样引导:“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他的哪个词用的好?”“你是怎么想象的?” 教师要延缓评价,先听学生的看法,再做评价。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有机的引导,创设出合作交流的情境,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不拘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学生就感到有话要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并且越说越好。

三、多说少写,不拘一格

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应走由说到写、说写结合的路子。我认为写话训练重点不在写而在说,说的有条理,富于想象,表达了真情童趣,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要让学生把所说的话都写下来,对于低年龄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所以主张多说少写的原则,但不封顶。如何引导学生把说话的内容写下来,还要有一个过渡过程,那就是让学生讨论一下怎么写。有人会说,不是主张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为什么还讨论呢?这和过去的做法不一样,过去是教师规定的,不顾学生的实际,有基本的框框。而现在是从学生的主观出发的,他们自己商讨怎么写好。例如,学生说:“我想先写那天找春天时的天气和我的心情,再写我看到的树木、花草、河流、小鸟,最后写我的感受。又如学生说:“我想把春天编成童话故事,想象她来到人间都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等等,学生各抒己 见,相互启发,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作文形式。

四、写后互评,评后再改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不注意细节,你别看他说得很好,一用笔写,就急于求成,另外还有文字的障碍,所以写作思路是“跳跃式”的,此没说明白就想到彼了,一看学生的写话多数不成章体。写好作文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写后评改很重要。学生自己写的作文自己改,往往做不好,因为写的时候已经思维定式了,哪能会改呢?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先教给学生怎么修改。怎么改要发挥群体的作用,一般是拿出具有典型的作文,最好是写在黑板上,大家都能直观,然后引导学生逐段、逐句的评价,在讨论中让学生感悟,怎么写是最好的,最让大家满意的。集体评改例文后,让学生相互修改,可自主的结对子,鼓励学生写评语,也可用表情符号来表达满意的程度。最后,让学生根据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感悟,再自我修改,重新抄写。

推荐第6篇:中职数学教学问题设计例谈

中职数学教学问题设计例谈

美国著名数学家P.R.Halmos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某种程度上,数学教学其实是解题教学。教学中例子、练习以及作业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落实。本文以

第八章直线和圆的方程为例,来探讨数学问题的选择方法。

推荐第7篇:寓言教学创新例谈

交给学生读好寓言的金钥匙

寓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闪着智慧之光的明珠。它引导我们从社会万象中找出事物的规律与本质,从而能深刻、理性地看待人和事。这对正处于抽象思维萌发期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程资源。如何遵循这个年龄特征的学生的思维规律,教会他们创造性地来读好寓言呢?我以苏教版第九册《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和《狐狸和蝉》为例,尝试找寻寓言教学的一种范式。

一、还原故事情境

寓言总是由故事和寓意两部分组成,故事是叙述现象,寓意是从现象中提炼的本质或规律。拉封丹说:“故事是寓言的身体,寓意是它的灵魂。”这就把两者之间的关系说透了。因此,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看清事情的过程,这对学生后面思考什么问题,怎么思考至关重要。

故事的情境是一个连续的画面,必须要抓住关键的画面,来还原人物形象和当时的情境。在《狐狸和葡萄》一文中,主要抓住三个画面来想象说话:抓住“垂下”来说葡萄的成熟和诱人;抓住“直流口水”来说狐狸站在葡萄前的馋相;抓住“用尽办法”来说狐狸想了哪些办法,怎样去够葡萄的情景。前两个特写镜头和后一个连续镜头的还原,为学生提供了理性思考的感性材料。

描述画面是受小学生喜欢的活动,老师可以给予巧妙地点拨,让他们享受创意表达的乐趣。如《牧童和狼》中,老师引导学生说人们“惊慌失措”的画面时,发现学生只想到人们带着“锄头”、“石头”等工具,了无新意。便启发他们:“想象一下,惊慌失措的人们身上的鞋子会怎么样?”你听听,谎言的后果——

学生甲:大伯跌跌撞撞地跑上来,脚上只剩一只鞋了。

学生乙:二叔没来得及拿武器,手上举着一只鞋,连声问狼在哪儿。

学生丙:妈妈鞋都没来得及穿,光着脚,一边跑一边喊着。

„„

二、揭示内在矛盾

待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充分感受了人物的形象后,就可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了。分析思考的前提是抓住事物内在的矛盾。但文本中的矛盾也很多,要善于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

1、从人物的言与行中找矛盾。《狐狸和葡萄》的主要矛盾是狐狸言行之间的不

一致。嘴上口口声声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但“直流口水”,“想尽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一边走一边回过头”的行为,却暴露了它内心的真实想法。启发学生学会透过观察人外在表现的细节,去解读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

2、从人物行为的变化中找矛盾。《牧童和狼》的主要矛盾是村民们前后行为的反差。从“村民们闻声赶来”到“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第一次,村民们的着急、担心的情感受到愚弄,情感的受挫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从相信谎言到半信半疑,最后对真话的完全怀疑。引导学生探究人物情感的逻辑,能够使学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想法去找到问题的答案。

3、从不同文本的对比中找矛盾。《狐狸和蝉》的故事情节与《狐狸和乌鸦》相似,都是狐狸想用奉承话来蒙骗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紧紧抓住乌鸦上当和蝉幸免于难这对矛盾,通过对比探究“蝉”聪明在哪里?学生自己就能在文本中找到“狐狸对蝉的赞美言过其实”,“要听歌不要凑到狐狸跟前”,“蝉不是用歌喉来唱的”,“狐狸的粪便中有蝉的翅膀”等蛛丝马迹来深入理解 “蝉觉察其中有诈”这句话;自己能从“找到与自己体型相似的树叶来试探”,“很短的时间就能想出办法”。真正体会蝉的智慧。

三、引发理性思考

通过对矛盾的探讨,学生对人和事的理解深刻了,那么,对具体事件的思考怎么上升到一般规律呢?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了几种办法:

(一)设置悬念。

因为这两则寓言在课本的第三单元,学生还没有研读过,我把课文省去寓意后,打印在纸上。学生看不到作者的寓意,这就为学生多元化解读寓意创造了条件。《狐狸和葡萄》——

学生1:狐狸很想吃葡萄,吃不到就胡说葡萄没熟。

老师:作者借狐狸讽刺——

借吃葡萄比喻—— 借葡萄没熟比喻——

学生1:借狐狸讽刺一些人,借葡萄比喻做事情,借葡萄没熟比喻事情还没好做。

学生2:老师我明白了,这个故事就是讽刺有些人事情做不成,就把原因归

为事情还没好做。

老师:事物都有两面性。那狐狸这样想,有没有好的一面呢? 学生3:有,狐狸竭尽全力了,自我安慰一下也可以的。

老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总结的寓意。并把狐狸想法积极的意义补写在下面。

(二)归谬推想。

因为寓言大多是以讽刺和警诫的口吻说的,所以可以随着人物的想法和行为继续往下推想,直至让学生看到错误的言行的严重后果,从而深刻理解寓意。比如《狐狸和葡萄》,狐狸说葡萄没熟,那么等葡萄架上的葡萄熟了,狐狸能吃到吗?《牧童和狼》中,可以推想牧童以后和人们相处时,他说的话人们能信吗?用这些推想来帮助学生最终能理解作者的理性结论。

(三)添加人物。

在学习中,我们发现直接让学生总结出寓意,对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往往难度太大。(他们从具体现象中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较慢。)怎样给这些学生一个台阶呢?根据他们思维的特点,添加一个旁观者或智者的形象,用这个人物劝诫或讽刺的口吻说出来,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如《牧童和狼》中,最后可以添加智慧老人或牧童的父母的角色,通过他们对牧童的批评或教育,把牧童的错误指出来,再提炼成寓意。

智慧老人:孩子,你说谎捉弄了别人,却失去了人最重要的宝贝——诚信。你是自食其果啊。(李艺文)

牧童父母:孩子,再三告诉你骗人的害处,你不听。现在我们家羊全没了,别人以后也不会相信你了!(吴静仪)

结语:首先要还原故事情境,走进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展开对故事中主要矛盾的思考,最后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提炼出道理或规律。这可以作为学生自己读好寓言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推荐第8篇:《认识垂直》教学例谈

《认识垂直》教学例谈

伴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学生不再是机械被动的受体,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学习不应是一种表面现象,而是一种深层次全方位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具体表现在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展示交流的主动性。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以生为本,创造主动学习的课堂,走自主内涵发展之路呢?笔者以《认识垂直》一课为例,谈如何创造主动学习的数学课堂。

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假如我们也能化读书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能有进步了吗?”受其思想的影响,笔者非常推崇教学游戏化,几乎每堂数学课采用游戏化教学,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垂直》时,笔者利用孩子们课间喜欢跳皮筋这一现象采用了游戏教学。上课时,笔者邀请两位男生和两位女生一起玩跳皮筋游戏,两位男生拉好皮筋后,两位女生跳了起来。跳了一会儿后,笔者说:“你们跳得不错,现在我们提高难度,变个花样来玩好吗?”孩子们一听,齐声说好。笔者接着说:“你们看看现在两位男生之间的橡皮筋相交吗?”“不相交啊。”两位女生异口同声说道。“说得没错,下面再请两位男生上来,四位男生分别抓住两根皮筋的一端,让两个皮筋交叉在一起,这样跳起来难度就大了。”笔者要求在两位女生跳皮筋之前观察两根皮筋的位置关系,利用量角器量出相交角度,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相交直线。每跳完一次就让四位男生改变两根皮筋相交的角度,让女生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相交直线后再跳,跳了几次后问两位女生:“你们觉得相交之后的皮筋哪种角度最难跳,哪种相交角度最容易跳?” 两位女生一致认为:“两根皮筋相交角度越小越难跳,相交角度为90°时最容易跳!”接着,组织学生从游戏中抽取出的几组相交直线中共同认识了垂线,了解垂线的特征,并继续从生活中寻找垂线,学习绘画垂线。

教学游戏化使得学生兴致勃勃,参与热情高涨,学习积极主动,进步分外迅速。

奖励好行为,诱导学生主动思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更需要主动思考,以获得有效性发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方法众多,我们可以利用情感因素的刺激,让学生从心灵上受到震撼,从而刺激并打开大脑思维的开关,使其积极主动思考。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教师的欣赏、鼓励更能促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通过奖励好行为,激励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奖励好行为有多种方式,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亦或二者结合。克里斯?比佛尔在《全脑教学》中的“计分板激励法”和“智慧卡奖励法”给笔者启示。在教学《认识垂直》中,笔者在学生认识垂线后,组织学生学习“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和“想办法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这两个内容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自我评价发现,有一个发现自己就从信封中取出一张蓝色智慧卡或在计分板中记上1分。在巡视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竟然获得了3张以上的智慧卡。当然,在汇报过程中,笔者要求他们说出发现和证明依据,如果是不正确的发现,还是会让他撤下一张智慧卡或减掉1分,但会赞美他的进取精神,并鼓励他们不要放弃思考。对于有与众不同发现和证明方法的学生,会额外再奖励他一张金色智慧卡,大加赞赏他的创造性发现,激励他们不断积极思考、勇敢求异思维。

奖励好行为是一种激励性刺激方式,利用学生好表现的心理,通过物质刺激或者精神鼓励持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促进他们思维不断深入。

展演式活动,促使学生主动交流

交流是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尤其注重展示交流环节,让展示交流板块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尽情散发活力、张扬个性。笔者常常采用展演式活动让学生边说边演,充分展示。

展演式活动以一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有声语言、肢体动作、角色表演、绘画操作等方式将组内的学习成果合作展示,该形式的活动不仅给每个组小组员提供了参与交流的机会,还增强了学生间的集体友谊、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完成了画垂线的方法探究之后,笔者让全班交流,邀请一些小组汇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金星小组”一人汇报,两人操作演示,展示了他们利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垂线的方法;“月亮小组”组长陈述,全体组员在黑板上根据组长讲述的步骤,集体操作绘画出如何利用直尺和三角尺协同画出垂线的过程。组长眉飞色舞地讲述,组员言听计从地表演,自豪得意地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展演式活动是学生的乐园,他们最喜欢这个环节,每到这一环节人人跃跃欲试,个个各抒己见,尽情展示交流,互相分享学习成果。

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主动学习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觉得课堂是好玩的,在玩的同时还会有奖励,课堂可以自由发挥,尽情表演,让他们感到数学学习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推荐第9篇:《游子吟》教学例谈教学教案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师: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并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进入网络学习的平台“指导栏”出示全诗,教者配乐朗诵)

在这首诗中,孟郊采撷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呢?请大家认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并观察插图,发挥想象,进入“写一写”栏目,把这一场景描绘出来。

生:(通过网络读、看、写;教者播放琵琶古曲)

课始,教者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将写作背景娓娓道来,随之配乐配画感情朗读,使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继而学生在悠悠琵琶古曲中解读诗句、观察画面、想象写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媒体中含蓄潜在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浮动起来,生发开去,促使学生将自己原有的生命体验和新鲜材料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体验。

片段二:欣赏交流,加深心灵体验

师:已经发表的同学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你特别欣赏谁写的,请有感情朗读,呆会儿可以向同学推荐,最好说说欣赏的理由。

生:(很投入地读着其他同学的网上作品。)

师:慈母灯下缝衣的那一幕令诗人永志难忘。谁来为大家推荐描写感人的作品?

生1:我觉得王欣写得很感人。“一位饱经风霜的慈母,坐在微弱的灯光前,为自己疼爱的儿子缝制着衣物。这是母亲在儿子临行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母亲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手脚不灵活了,可为了儿子,母亲还是费劲地穿着针,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穿进为止。母亲为了儿子,用不灵便的手,细致地缝着一件件衣物,缝得那么仔细,一针一线,毫不马虎。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在一旁看着,眼睛湿润了„„”

生2:李仕婷写得也很好。“一个夜晚,母亲细心地为儿子缝制明天出行的衣物,她说:‘儿啊,你明天就要远行,娘不能帮你什么,就为你把破了的衣服缝一缝,记住,在路上要多加小心,注意身体,冷天要多加点衣服,别冻着,不要惦记我!’油灯照耀着母亲苍白的头发,穿针的手在微微颤抖着,那样细心、妥帖,缝了一针又一针,那缝在衣服上的每一针,不仅是花花绿绿的线,还是一个慈祥母亲对儿子深切的关怀、爱意,一丝一缕的爱溢满一针一线之中,都倾注着那伟大的母爱。”她想象母亲的语言虽然朴素但很感人。

生3:我认为谢家晔写得简洁明了,富有诗意。“母亲坐在破旧的毯子上,忽明忽暗的灯光那边,泪水已模糊了正在读书的游子的眼睛。母亲年事已高,看不清针眼,筋脉突兀的手已感觉不到针刺的隐痛。游子虽然捧着书,却已无心看书。母亲的一针一线都是那么令人感动,那么令人心酸„„”

师:同学们很会欣赏。谁能毛遂自荐,让大家来欣赏你的生花妙笔。

生:(略)

师:同学们的描写都很感人。李纬用“颤颤巍巍”来形容母亲的双手,史凯云设想这是“寒风凌厉的夜晚”,周志宏想象“母亲累得腰酸背疼”,陈韵致说母亲是“泪眼昏花”„„的确,诗人行前的此时此刻,慈母把一片爱子的深笃之情化作密密的针线,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

借助网络学习的平台,每个学生直接进入交流区域,一展风采。上传后,人人直面所有学习成果,交流就成了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师生之间以学习成果为中介,产生交流和对话的欲望,无论是津津有味地诵读同学的作品,还是声情并茂地介绍自己的成果,抑或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赏识,充满美好的情趣和氛围。师生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中享受表达和聆听的喜悦,更进一步加深心灵的体验。

片段三:发掘人文内涵,丰富精神体验

师:母爱之厚博难以为报。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上资料室看一看,人们在哪些情况下用上了这句话。

生:(进入网络学习的平台资料室,看四篇文章。)

交流:

生1:梦话在母亲节给母亲送礼物时用上了这句话,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

生2: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在获得奖学金之后,主动带领其他同学开展"爱心工程"之后说的。

师:这是回报社会的肺腑之言。

生3: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地区校友会的校友说的,他们发动校友为母校捐款,同时组织了百年校庆喜庆会。

师: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捐款虽然不多,但也表达了游子的拳拳心意。我们在母校的所学所得是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恢弘博大的北大精神是鼓舞我们攀登新高峰的强大动力。我们唯愿祖国明天更强大,北大未来更美好。

生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伟大祖国永远是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留法学者唯有奉献终生的努力,去报答养育和培养我们的伟大祖国。”这是留法学生学者的代表与李岚清副总理座谈时的发言。

师: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感情时,都会用上这一千古佳句。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也许在你离开母校的时候,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生:(异口同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的语言是一种臻于精粹的艺术,是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得益于它的音韵美,更因为其中包含着的对慈母的颂扬,已成为人类具有共性的最高境界的情感体味,而且不同的读者结合自身的经历赋予了它独特的内涵。以上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网络提供的作品,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加深学生的文化涵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人文精神,在他们今后的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片段四:设计课外延伸,激发生命体验

师:课后,希望大家到资料室提供的网站上去开阔视野,这里都是关于母亲的主题。下节班队课我们就开展“唱给妈妈的歌”主题活动,好不好?

生:ye!(非常高兴)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因此,教者立足课内,注目课外,在结束课堂教学之时,巧妙地布置了延伸性阅读。没有机械的技能训练,没有功利的占有知识的目的,有的只是激发学生以自己的情趣和品味与超文本进行对话,让网络提供的材料拨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灵,让生命的体验上升到体悟、品味、欣赏的境界。在之后的班队活动课上,有的同学追溯了母亲节的来历,有的向大家介绍名人眼中的母亲,有的朗诵了歌颂母亲的诗歌散文,有的深情地献上颂扬母亲的歌曲„„主持人的串联词更是令人惊异的精美。这一切,源于学生自主地从文化精品中汲取营养,审美的愉悦深入主体的心灵,激发了主体鲜活而丰富的生命体验。

总的来看,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了“让凝聚了人类美好情感的名作牢牢植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初衷。

推荐第10篇:例谈数学有效教学

各位老师:

大家辛苦了!感谢教研室领导,感谢董老师和在座的各位同仁给我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我和大家一样,是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虽然我们的岗位略有不同,但是,我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想,关于“数学有效教学”这个话题大家一定也不会陌生的。 今天,我想就这个话题谈三点:一是为什么谈数学有效教学这个话题?二是什么是数学有效教学?三是如何实施数学有效教学?算不上什么讲座,只是自己近一段时间以来对数学有效教学这个问题的一点学习和思考。

一、为什么谈数学有效教学这个话题?

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出自于我对当前一些教学现象的反思:

现象一:“两苦”现象——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两苦”现象是我们现在教育的真实写照。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政绩的成效性和教育的迟效性的矛盾。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教得很辛苦,但并不一定就有价值。有些教师确实化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却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的现象,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现象二:“两重”现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心理负担过重。这里重点讲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学生的“课业负担”主要与六个因素有关:①学习的数量(课程与作业),②学习的难度(测验与考试导向),③教师指导和要求(技术与观念),④学生兴趣和基础(动力与努力),⑤社会影响和压力(需求与诱惑),⑥家庭、家族的希望(家境翻身与光宗耀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说,主要是观念问题。我国历史上曾长期处在封建社会,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书中自有黄金屋”等旧观念,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引光”、“月下夜读”等发奋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子里。过去是靠“读书”、科举走上仕途,反映在现代便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以谋个好的前途。从客观上说,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是个人就业的有利条件。高考这个“指挥棒”必然要求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升学率就需要在考分上比高低,就需要加重课业负担,不断加深课业难度,加重作业分量。学生不断做题,不断模拟考试,弄得头昏脑涨。 新中国成立以来,课业负担逐渐成为核心问题。(见图)1949—1952:课业负担(盘整期);1953—1957:课业负担(仿苏期);1958—1966:课业负担(缓降期);1966—1976:课业负担(“释放”期);1977—1988:课业负担(快速上升期);1989——:课业负担(惯性发展期)。 课业负担过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近几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体检完全合格的仅占15%左右。

现象三:“拖堂”现象。前不久,在我的博客上,有位老师给我留言:“”拖堂现象至少有两个弊端:第一损害师生双方身体健康,第二教学效果几乎为零。

最近看了一则报道:讲的是郑州一小学课间十分钟老师领玩的事。今年11月20日,在郑州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30多名课间活动老师走马上任,他们的任务是,在课间休息时带着学生一起玩。教师课间“领玩”的内容包括滚铁环、跳绳子、踢毽子等传统游戏活动,转呼啦圈等健身活动,以及剪纸、猜谜等文艺益智活动。 对于课间“领玩”,教育界人士表示了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该校校园大,学生人数不多,可以这样做,但市区内绝大多数学校都存在学生多、校园小的问题,集体活动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有人表示,学校不应为了便于管理而剥夺孩子的课间活动权利。(圈养)

还有老师认为:中学生兴趣爱好各异,因此“领玩”活动在中学不便开展。他建议老师不要拖堂,还应充分发挥校内社团的作用,搞一些学生课间可以参与的活动。 今年教师节的第二天,《佛山日报》报道了两则中小学教育的新闻。其中,一则是,南海区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指导意见,规定教师拖堂超过三分钟为一般教学工作事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多方争议。 从争议的焦点和各方的评论来看,拖堂三分钟被定性为教学事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拍手称快,而大多数教师却反对。反对者认为,拖堂虽然是一种常见教学工作现象,但教师拖堂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学生的利益着想,体现教师的责任心等等。把拖堂3分钟定性为教学事故,增加了教师的压力,有失公平。在对待拖堂的问题上,学生和教师之所以给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其根本原因,就是双方权益的出发点不同。学生赞同拖堂为教育事故的规定,其实质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教育话语权的挑战。 由于受传统师道理念的浸染,现代教育模式中往往过多强调了师尊生卑,教师的尊严被无限地放大,学生的尊严则被忽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不平等由此而生。然而,现代教育注定是要在人性、自由、平等的轨迹上前行的,我们不能以主观的良好目的去剥夺学生的正当权利。明白了这一点,拖堂3分钟被定性为教育事故,不能不说体现了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进步。

二、什么是数学有效教学?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数学?有老师可能会问:“数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我说不出什么是数学,现在不也照样教数学吗,并且还能教好数学?但我觉得,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了解它。

举个例子,数学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比如: “圆周长的一半等于半圆的周长。”判断正误。 可是,什么是半圆呢?如果说圆是一条定点到定长的封闭曲线,那半圆不就是这曲线的一半,其周长不正好是圆周长的一半吗?把直径纳入进去形成半圆,不就承认圆是一个块而不是线了吗?然而,《数学大词典》一书中明确地写着:“半圆就是半条弧和直径所围成的图形”。 当然,上述内容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数学教师应当勤于思考、善于求真、对于许多问题有时需要追根问底。其实,小学数学的知识很简单,但是越是简单,越是基础的东西,却越是难教。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如果连“数学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那还真有点说不过去。 数学是什么?历来有着不同的回答。我比较赞成郑毓信教授的看法:数学应被看作理论、方法、问题和符号语言等多种成分所组成的复合体。 数学是多元的复合体。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的基础。”

?“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关于有效教学,这方面的文章在杂志、网络上都有介绍,老师们有空可以详细浏览。在这里,谈三个问题:

1、有效学习的问题

国外大部分研究说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反复的练习也有效果,并不是说绝对没有效果。它的效果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另外一种探索性的学习,它的效果是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研究表明,操练式的学习对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没有显著的效果,有时甚至是负面效果。操练式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成绩有显著的效果,而对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显著的效果。如果说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厌倦学数学,反复的练习体现在“熟”上,有句话叫“熟能生巧”,但过度的练习会“熟能生厌”,使学生不想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又有一句话叫“熟能生笨”。这种学习不是我们讲的有效学习,我们讲的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

2、有效教学提出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20世纪以前,西方教育理论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3、有效教学的含义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志:

学生要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全体和全面)(显性和隐性) 课堂教学效益要高。(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有人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有效教学:

这个公式反映了课堂教学中投入和产出的一种关系。

了解了“数学”和“有效教学”,我们再来理解“什么是数学有效教学?”也就不那么难了。 什么是数学有效教学? 数学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达成数学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的效益,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 数学有效教学关注什么?

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教师的“教”,比较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数学教师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比如学生参与学习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到是让学生“能参与”,然后才是“主动参与”。

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关注教学效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

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数学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和应变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关注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其实也可以说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三、如何实施数学有效教学?

(一)了解您的学生

看了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一天,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一头奶牛,青蛙仔细观察了很久。回到池塘以后,小鱼儿问:“你到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想到了奶牛,于是详细地向小鱼描述了一番,小鱼认真地听了以后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拿出纸和笔,画出了它心中的“牛”。 看了小鱼画的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哪位老师能谈谈你的看法? (互动)

这是“建构主义”中“鱼牛”的故事。由此,可以想到有关教育方面的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习是怎样实现的?

从画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的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第二个问题: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怎样建构的?

是根据小鱼自己的经验建构的。小鱼生活在池塘里,没有其它动物的形象,没有看见奶牛,它的经验就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所以,当它听了青蛙对奶牛一些形象的描述“有两只脚,四条腿,吃草,身上有花纹”以后,就在小鱼身体基础上,建构了“鱼牛”的形象。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没有经验的基础,学生很难完成建构。它对教学的重要启示在于: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第三个问题:教学需要什么?

从“鱼牛”的故事可以看出: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如果小鱼不说出来,不画出来,青蛙知道小鱼的“鱼牛”吗?肯定不会。建构主义有“问题情境、会话、协商、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会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建构者抛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大家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意义建构。教学实践中,也需要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需要学生把自己问题抛出来,可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这份耐心,不给学生机会,或者对学生的错误建构冷嘲热讽,消极的评价使学生闭口不言,这样,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学生似懂非懂,教师糊里糊涂,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第四个问题:教师的作用何在? 教师的作用在于有价值地引导。一方面要看到学生意见的独特性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学生是不成熟的人,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还很有限,而且他们的思路和建构方法也需要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有价值的引导方面。

第五个问题:怎样避免错误的建构?

避免错误的建构,应尽可能让学生到现场,获得直接经验。正像池塘中的小鱼一样,跳出水面,有直接的感受,效果远远超过青蛙的仔细描述。这就是加强教学直观性的意义和价值。 “鱼牛”的故事的启示: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主动建构)。

☆了解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取中的结构性知识和非结构性知识)。

☆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每个年龄阶段的不同需要,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需要,同一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需要)。解学生的情感状态。 ☆了解学生在建构上的困难。

当然,只是了解还很不够,还要从感情上对学生充满爱。

(二)创设有效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课标教材几乎每节课的开头都安排了情境图,有些习题也安排了情境图,一时间,情境成了数学新课程最重要的关键词。然而,理性地思考以后,我们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想法:“情境繁华的外表是否弱化了数学的本质?”、“情境的生活味太浓,是否造成了数学味淡了?”、“热闹情境的背后,是否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什么是数学教学情境?简单点说,数学教学情境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产生数学学习行为的一种背景信息。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涵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好的教学情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背景,激发学生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好的情境应该是很简单的。

1、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有什么作用? (观看录像片段)

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至少有四个作用: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教师说,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必须进行组织教学,其中一个很好的手段就是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作用,看起来不是那么高谈阔论,实际上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2)引出学习问题。情境决不是课堂的装饰品,决不是图个热闹,图个有声有色,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达到促进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

(3)引出问题解决的思路。情境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境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

(4)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情境往往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

2、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几个问题:

有些教师由于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当的教学情境。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牵强附会

案例1倒数教学情境

教师手上拿了张写有“福”字的纸,然后当着学生的面把“福”字倒过来,问学生:“这个字现在怎么样了?”生:“倒过来了,表示福到家了。”教师很高兴,接着说:在数学知识里也有这样的现象,如分数倒过来就是。然后问学生:9倒过来是多少?生答:9倒过来是。另一个学生不同意,站起来答:9倒过来是,因为9倒过来是6。一时全班哄堂大笑……

反思:学生产生这种想法不怪学生,而是教师自己造成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倒数概念,把情境设计的中心放在了“倒”字上,表面上看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方便了学生的理解,但实际上却没有抓住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科学错误

案例2:等比数列求和教学情境

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引入了如下的教学情境:某班有43名同学,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同规格的纸,如果学号1的同学对折1次,学号2的同学对折2次,依次类推,学号43的同学对折将纸对折43次。如果将所有折好的纸叠加,粘成一个“长梯”,那么,我们能否用它登上月球?(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为3.8×10米,纸的厚度约为7.5×10米) 反思: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现实问题情境的案例,初听心灵上确有强烈的震撼。然而,亲自动手折一折,发现——不要说对折43次,就是对折

六、七次就感觉就折不下去了。纸是有厚度的,物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这种操作只能进行10次左右。由于违背了科学道理,这种实验操作型的现实情境仅能看作是一种数学思想实验。如果不加以说明,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受到学生的置疑,这也使得它“贴近生活”的教学效果打了较大的折扣。 (3)主题含糊

案例3:认识乘法教学情境

上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的“动物园一角”。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着。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它们在啄米吧。

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到桥这边呢还是要过桥去? 生7:那两座房子是小鸡家的还是小兔家的?

生8: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好像在欢迎我们小朋友呢! ……

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

反思: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本教学情境,教师忽视了数学课的本质,仅提出了“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缺乏明确的观察内容,导致花费了十多分钟也未能进入主题,以致让听课者误以为是语文课或观察课。因此,教师创设导入情境的预期效果不应仅限于起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作用,更应该使创设的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让学生看过之后又思考、有回味,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 (4)盲目创新

案例4:平移与旋转教学情境

课件呈现教师自己的头像和三副缺头像的上装图。教师提问:“脑袋要安装在每个人身的颈上,要怎么办?”

学生回答有的要平移,有的要旋转,教师利用课件演示验证,区分平移和旋转。为了求出平移的距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头像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设疑:老师的脸从这里移到那里,到底移了多少距离?学生一时无法回答,教师便投上方格网,让学生先进行猜想。为了引导学生验证猜想,教师让学生拿出复印的头像纸进行操作。为了让学生理解求移动的距离的方法多样化,教师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一只耳朵割下进行移动,让学生观察移动几格到指定位置。学生个个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教师在愉快地自残。待学生求得了耳朵移动的距离后,教师并为善罢甘休,又设疑:如果耳朵向右平移4格,鼻子要向右平移几格?如果眼睛向右平移4个,嘴巴要向右平移几格?脑门子呢?随着他的提问,在场的师生无不心惊肉跳,无法想像支离破碎的老师的脑瓜子该是如何恐怖。

反思:这样的情境和这样的老师,学生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情境,把人道主义与人文关怀置于何处?

3、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要素 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教师必须要弄清楚数学教学情境的基本要素。 ①目的性:要明确情境中所包含的数学内容是什么,希望学生通过情境能够学到什么样的数学知识。

②合理性:情境的信息应符合生活实际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③问题性:能够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④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应以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出发点,不能有太多的干扰教学目标的因素,以致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⑤典型性:选择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作为学习情境,所包含的问题最适合知识教学的需要,最能激发学生智力探索的兴趣,同时又能产生冲击性效果,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⑥人文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关注文化价值,富有人文精神。

4、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情境要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对学生来说,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应该是明白的,不能叫他们捉迷藏,搞半天还理不出个头绪,这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的时间。 二是情境能反映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一个数学教学情境要包含一个数学模型,学生能借助它抽象出要学习的内容。

三是情境是学生所喜欢的。在不违背数学教育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形象、直观、通俗、有趣、富有思考价值的情境,才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老师们在设计情境时,不能自以为是,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想想。

四是情境不能太复杂。情境是场景,不要搞得花里胡哨。情境要直奔主题,简明易懂,学生能一下子抓住要学习的内容和核心。 ……

一句话,情境创设要讲究实效,切不可以表面的“繁荣”掩盖实质的空虚,一切空洞无物的细节,都会影响数学教学的实施和效果。

(三)进行有效对话

数学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

新课程引入“对话理论”之后,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赋予了学生的说话权,标志着课堂教学的进步。这里的对话不是狭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谈,而是广义的个体与环境(包括所处环境、他人、文本、自我)之间展开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我们认为,对话是新课标下的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其实,好老师总是那些善于“讲授”的老师,是那些“能说会道”的老师,但教学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遗憾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恰恰是“封闭”的问题最常见而泛滥成灾,特别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

当教育界屡次倡导“对话教学”、“互动教学”之后,依然保持“一言堂”、“满堂灌”教学习惯的教师似乎不再多见。但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满堂问”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较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新习惯是用自己设定的“问题”领着学生去找寻系列“标准答案”。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

课堂提问本来是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问题设计的好,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如果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果用一些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 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表面上似乎时时在关注学生,提问学生,但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 破坏谈话的人总是喋喋不休,善于谈话的人只是提问,并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录像:黄爱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赏析:

这节课,有很多很多精彩的地方,比如,民主的课堂氛围、巧妙的比赛规则,在我看来,最大的亮点是:智慧的师生对话。

当前,“对话”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对话”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与魅力。

在教学中,黄老师用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在学生比赛过程中,他犹如一位节目主持人,在关键时恰到好处地打断学生,让学生在玩中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正是有了老师智慧的提问,学生也有了智慧的回应,师生之间思维在碰撞,智慧在飞扬。在第一次比赛中。每摆完一位就打断学生:“你赢了吗?为什么?”学生回以“没有,关键要看千位。”……第二次比赛,学生正准备抽,老师又打断了“现在你在想什么?”“不能抽到0。”“要抽9。”学生的想法暴露无遗,个位、十位、百位的数字再大,都不能决定一个四位数的大小,必须摆到千位后才能比出结果,千位是关键了。在第三次比赛中,老师又时时打断学生“他已经抽到9了,你还有信心赢吗?”“我还有三次机会抽到9。”“你已经抽到9了,应该轻松了。”“如果他接下来也抽到9,也有9个千。”……这真是智者间的对话。

(四)组织有效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可见,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1)有效探究的前提

①形成氛围。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能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高峰。”新课程理念也提倡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思维活跃,乐于探索。 ②激发兴趣。《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只要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能有效激发大脑组织的功能,使思维活动积极,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问题意识。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产生学习的根本不是感知,而是问题。没有问题的存在就难于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如果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2)有效探究的条件 ①积极猜想。波利亚曾说过:“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在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来猜想正确与否,他便主动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和搞小动作了。” ②主动参与。

③学会质疑。陶行知老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才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学生能提出问题和见解,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可贵体现。 (3)有效探究的途径

①动手操作。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知识的特点与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②故意示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处,故意弄出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③大胆交流。语言是情感的表露、思维的体现、实践的沟通,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愿意说、会说、大胆地说。 (4)有效探究的模式

①尝试模式。“尝试”学习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先练后讲,先试后导”,教学程序是: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应用拓展。

②猜测模式。可以根据原有知识,利用类比推理猜测;可以在学习新知中猜测;可以在巩固知识中猜测;还可以在实际运用中猜测。猜测模式一般的教学程序是:思考――猜测――验证。

③实验模式。实验和观察在几何教学的公式推导、定理发现中经常采用,实验探究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真正自主开放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展示,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实验模式的教学程序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实验探究――小组交流、讨论。

(五)开展有效合作

(六)尝试有效开放

第11篇:打比方句子教学例谈

“打比方”手法的句子教学例谈

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

徐加浩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练习5第一项就是“打比方”手法的教学,经过课前的备课,我决定遵循编者的意图,分步实施课堂教学。

一.画出相似物体

教材中出现了三幅彩图,分别是弯弯的月亮、大象的大耳朵、盛开的蝴蝶花。“这三幅图,与你生活中见过的哪些物体很像,你画出来了吗?”课前巡视了学生在书上的预习作业,不少学生想象丰富,在书上画出了对应的物体。我提出问题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像镰刀,像香蕉;大象的大耳朵像蒲扇,像大大的荷叶;盛开的蝴蝶花像穿上花衣裳在翩翩起舞的蝴蝶。”学生各抒己见。由于学生在书上已经画了,为了节约教学时间,所以,我就没让学生在黑板上再画一遍,如果舍得几分钟,给学生一个上来画画的展示机会,在学生板演的基础上,再让其他学生来点评,修改。这样做不但反馈了学生的预习,还给了学生参与的机会,而且学生通过点评、修改他人的画,发现生活中的物体与教材上的彩图 “形状”差不多。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这正是突破“打比方”手法教学的难点,让学生通过画画明白两者(“本体”与“喻体”)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

二.完成句子填空

在完成了教学的第一步后,接下来进行第二步的教学,完成句子填空。三个句子都是写出了前半句,让学生结合前面所画的图补写出“打比方”的句子。在前面教学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发言时谈到了,所以写的时候就不难了,但是容易写错字,特别是“镰刀”的“镰”右半部分,我在黑板上把“廉”这个字放大,让学生书空;“香蕉”的“蕉”个别学生把它写成了“焦”,我笑着说:“这是有些学生把香蕉拿去烧烤了,快焦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小学生经常就这样,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到写得时候就莫名其妙的写错字,因此,在平时的生字教学时,我都是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就做好词语的听写与批改,第二天,我在教学词语时,先投影出示文章中的生字、新词,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字词中哪些特别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这样处理字词教学就能有的放矢,学生也不易再写错这些字。

三.课文中找范句

这个环节的最后一项是巩固练习,让学生到语文书上的课文中去找“打比方”手法的例句。在读题后,学生立即翻书去寻找,一会的时间,很多孩子就举手发言了,他们在《庐山的云雾》《花瓣飘香》《赶海》《荷花》等课文中找到了不少的例句,文章中运用打比方手法的句子有什么好处呢?我抛出这个问题。也许是我平时的课堂教学注意“佳句赏析”,他们立即说出了运用的好处——让语句更生动、形象。我以烹饪为例,告诉学生:“修辞手法的句子就像烧菜用的味精,文章里用了这些句子,语句读起来就有味道了,借用一句广告语:只要一丁点,清水变鸡汤。”学生听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他们交流的基础上,我以班级中的一位学生为例,造了一个句子“ⅹⅹ同学长得像他爸爸。”让学生辨析这句话是否运用了“打比方”手法,学生大都摇头,说这句话不是“打比方”手法的句子。于是,我结合板书提醒学生:“打比方”手法的句子要注意三点,一.同类事物不好用来打比方;二.打比方手法的句子中,两个事物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三.打比方手法的句子中可以用上“仿佛、犹如、好像”等比喻词。”

通过分步教学,层层推进,学生基本能掌握“打比方”的句子特点,让学生掌握句式特点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在今后的作文中要能灵活运用。

第12篇:《小露珠》教学例谈

《小露珠》教学例谈

一、创设情境,分层导读

教师搭建平台,引领学生在情景中与文本对话。

1、深情的语言描述,开启学生情感的心扉:

同学们,我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可爱的小露珠。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句:“露似珍珠月似弓”。小露珠像珍珠一样可爱、漂亮,叩击着我们的心灵。

2、活泼的儿歌,童真的语言,初步让学生感受到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的特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领着孩子们在这诗情画意当中带着美丽的幻想上路。引导学生朗读儿歌:

“小露珠,亮闪闪,枕着绿叶打滚儿,来给小草洗个澡。”

3、“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它来到了我们中间。你们瞧——

清晨,小露珠遇见了几位友好的小客人,请同学们读第2~4自然段,找找小露珠和哪些小动物交上了朋友,小动物们会和小露珠说些什么话,把小动物说的话用„____‟勾画下来。”

4、学生进行默读、勾画,了解到小露珠和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交上了朋友,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勾画的句子,并进行引读:

师: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

目前,学校、社会都在大力倡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而教师很难跟上同步的课外阅读指导,因此,如何在课堂上以课文为例拓展未来,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与联想能力便十分重要。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小露珠》为契机,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观察实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的意境美及其中深厚的内涵,让学生体会小露珠的无私奉献,感受小露珠的美丽可爱,教学前,我非常重视课前准备,整合了各种课程资源,拓展课文内容。

城市里的孩子很少看到露珠。课前的一个清晨,我带学生去花园里、草地上观察小露珠,让学生了解露珠的形成,了解露珠对植物的滋润,感受小露珠给大自然带来的美丽,感受万物间的和谐融洽,并和学生交流:你看到的小露珠是什么样的?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们一个个叽叽喳喳地说开了:“小露珠很可爱!大大的,圆圆的,透明的,我用手去碰它,它就调皮地滚开了。”“有些东西看起来小,但用处却很大,就像小露珠,我很喜欢它……”观察露珠后,学生都把这次观察写进了日记里,其中有许多精彩的词、句,有十多位同学被大家评为“小作家”,可见课前准备对孩子们兴趣的培养很重要。

二、儿歌猜谜 教学中,我以儿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一上课,我就用课件出示、并让学生齐读我编的一首儿歌:明亮的珍珠儿滚滚圆,悄悄来到百花园,给那树苗解了渴,给那花草洗了脸。忙了一夜到天明,迎来朝霞笑得欢。太阳公公来夸她,咦?找来找去找不见。我让学生告诉我这首儿歌中谜语的谜底,学生们一下兴趣盎然,马上说出了答案。

三、欣赏图片 接着,我就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一组小露珠的图片,实物和图片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体会、理解小露珠,以上三种,教师、学生、材料、媒体也多形成互动,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力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学生感知了小露珠的美丽,他们看到美丽的1 画面,情不自禁的发出“哇”的赞叹声,对露珠及画面的描述热情也就随之高涨了。紧接着,我又让学生随着我的描述回忆起那天清晨观察小露珠的情景,并请几个学生朗读他们日记中的精彩词句,又一次把学生引入美的意境中。

4动画中朗读 随后,我让学生边欣赏动画边听我朗读课文,最后在唯美的动画画面和教师优美动听的朗读中,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热情被诱发了,他们情不自禁的赞叹:小露珠真美丽、真可爱!他们更迫切的想了解、赞美小露珠,学习课文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情绪激昂。

5想象练说,生命点燃

在让学生读、演的同时,我适时的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悟小露珠的美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种植物,小露珠要向大家告别了,你会对小露珠说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纷纷挽留小露珠。

我接着说,小露珠要走了,看到了小露珠那么美丽可爱,想着小露珠对自然的无私奉献,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小露珠说,谁能用最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呢?课文中有两处“越来越……越来越……”的句子,谁能用“越来越……越来越……”说说你想对小露珠说些什么?

请看:“小露珠,你就像一片美丽的叶子,用自己生命的乳汁滋润了植物们,使植物们越来越有精神,越来越美丽了!”“谢谢你,小露珠!你奉献了自己,使孤独的小草们越来越有活力,使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自己却悄然而去,我也要学习你!”

这是情感的浪花,是孩子们感悟的浪花,也更是他们生命的浪花。尽管他们的写话还是很稚嫩,但从他们的字里行间不难体会其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及对其无私奉献的赞美,这不正是他们对课文的感悟所得吗?

我想,要让每一次语文教学都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痕迹,甚至成为孩子们生命中重要的部分,只有让情去感染情,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心灵。这就是执教《小露珠》呈给我的启迪。

2

第13篇:例谈生活数学教学

例谈“生活数学”教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我们教师应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数学意识 作为教师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六一节去儿童公园玩,我让学生观看儿童公园几个游玩项目的录像,然后了解学生想要知道什么,接着根据学生所说出 示价格表问:“你想玩哪些项目?根据你的玩法,算一算共需要多少元?”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有的项目可以和别人合作,因此可以减少开支。我再问:“如果每人给20 元的游乐券,你能设计一个游玩方案吗?”这节实践活动课,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景为背景,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观看录像→出示价格→设计方案→ 解决问题等有条理的教学程序中,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教学规律。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在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这样采用从儿童游玩中学习数学,使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气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这类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注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主动思考。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前几天,我留了个问题给学生:孙老师有 45000 元钱想存银行,三 年内不花,请同学们帮忙替老师设计,如何存钱合算?这样,学生们自己去了银行,了解利率,存款方式,注意事项等。自然,他们想要知道什么是利率及有关存款的内容等。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介绍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如何来解决问题的,从而使同伴知道如何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十分的重要。

三、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理解数学 。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我曾经让学生做过这样一题: 180-98 =180-100+2,学生对减 100 时要加上 2,难以理解。于是,我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孙老师带了 180 元钱去雄城超市买了一盒98 元的青春宝,准备给妈妈吃。我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80 元减去100 元),营业员找回2 元,(应加上2 元)。所以,多减去的要 2 应该加上。经这样一说,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 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学生都理解了为什么要再加2。在以后的加减简便运算中,他们也都能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自己获得经验支持。实践与理论的辨证统一,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创设数学情境,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那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关键之处还是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数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 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我联系江丁丁同学生活实际,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杭州出差了,江丁丁在家一天天地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江丁丁一共数了多少天?他们思考了后,出来的答案有好几种。我就让他们来个辩论,陈述认为自己的答案对的理由。大家振振有词,最后每人都有道理,都让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心服口服。在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当然也是多样化。在这次陈述中,我相信他们都能从生活中学, 又用 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不断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总之,教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地做到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

第14篇:名师教学机智例谈

浅谈教学过程中的智慧

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随时都可能遇到事前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从而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妥善解决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教师随机应变地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处理的心理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俄国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同样如此,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的、生成的过程,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它需要教师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这一基本能力素质,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什么是教学机智,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机智,也成为我们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重要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事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它无法预料。“节外生枝”事不可避免的,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教师能否随机应变,在短时间内想出对策,巧妙地加以引导?能否正确地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时间”,从而使课堂上的一次次以外转变成教学中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我相信,教学过程中的智慧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学机智是建立在良好的综合素质之上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烂熟于心,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信息,灵活地处理教案,及时调整学生思路、进度和速度,科学地调整传授方式,合理地调控传播信息的质和量,以保证教与学的同步进行。

其次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教学机智要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做后盾,教师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他所教的本学科的范围内,尤其当今社会,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信息的总量成倍地增加,教师只有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才能在三尺讲台前得心应手,课堂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再次要有课堂调控能力,像现在家常普遍重视家庭教育,课堂上“老师还没有讲,学生就已经会了”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教学的起点。有时课堂上学生会提出教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时我们教师该怎么办呢?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备课无论如何周密,课时计划的编制不论如何详尽,都毕竟是事前的计划。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碰到种种预想不到的情况,这都需要教师作出临时的修正和调整。

课堂教育机智的发挥,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敏锐地洞察学生总体学习情绪,及时恰当地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予以调节。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幽默者的心是热的”。课堂教学中,有时老师的幽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洽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点染学生答题的情绪,使其精力更加集中。课堂上遇到学生心不在焉的时候,最有害且又最不科学的办法是板起面孔训斥。一个素养高,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是不会采取这类方法的。在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而学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学生创新的条件。

一个具有教学机智的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之外,还要善于进行自我的教学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只有通过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省、思考、探索、判断、分析和整理,才能促进自己教学观念的转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人说“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推进器”,成长就是对细节的反思而积累起来的高度,教师要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就必须精心观察、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学案例,在经常的自我反思中分析案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更新、重构自己的教学思想,提炼升华教学实践,科学理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赞可夫也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寻根问底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反思是养成教师教学机智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方面。 总之,课堂教学机智不是可以教出来或学出来的,而是在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苦涩中品出来、悟出来的,这依赖于教师艰辛的积累和创造。一名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海纳百川,勤于思考,敢于超越,追求更高更强,才有可能在与学生一次次的心灵对话中理解“教师”的含义,领悟教育教学的真谛。

第15篇: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例谈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例谈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职教中心 杨东红

摘 要: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基础。学生是否兴趣盎然,是否印象深刻,是概念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设计概念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学习,如何提升学生对概念教学的认识,是每一个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有这样的看法,就是与其在概念教学中花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一些题,学生多做一些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就会理解和掌握好概念。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的教学结果是:数学教学缺乏必要的根基,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准,大量的机械、盲目的做题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常常事倍功半,反而使学生对数学逐渐失去兴趣。那么,针对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何抓住有限的概念教学的契机,进行有效教学呢?

一、重视对概念有效的导入

在实际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概念的严密性,导入方式过于学术化。教学过程一般是先引进概念,再加几点注意,然后进行大量的解题练习,这样的教学机械、死板、千篇1律,挫伤了学生对概念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不应简单给出定义,让学生机械背诵定义,而应注重对概念导入的研究,注重对适宜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1、关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建立概念

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逐步延伸和提高的过程,前面的知识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正因如此,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熟悉的生活情景,都是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切入点。例如,函数的概念,初中是用变量之间的对应来描述的,高中函数的概念是在初中的基础 上进行了拓展和提高,是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描述的,是初中函数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再如,在周期函数的教学中,可从自然界中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等周而复始的现象和天文地理、化学物理以及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周期现象引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

2、创设数学实验,引入概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教师创设适宜的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体验数学的直观性,更易于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讲指数函数定义前,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拿一张纸来对折,观察折纸的次数与纸叠的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折一次为2层,折两次为4层……以此类推可得出折纸的次数x与所得纸的层数y=2x的关系。

3、利用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

波利亚说过,对数学特征的直观表征,往往能根植进学生的心灵。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道理和数学中的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如果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数学概念的空间形式直观化,无疑会提高学生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能力。例如:可用地面上直立的旗杆引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用“萝卜的集合”和“坑的集合”来讲映射的概念;用“照镜子”引入对称;用“芭蕾舞”导入旋转体等。

二、重视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贵在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如果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刻,就会在平时的做题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徘徊不前。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学习中概念的重要性。

1、抓住关键字词,全面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历经前人不断地总结、概括和完善,表达已十分精炼。因此,在讲解概念时,要字斟句酌,特别是对其中的关键词语,要仔细推敲,深刻领会其中的深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概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差。例如异面直线的定义是这样的: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这里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表达的意义;再如函数的概念中: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这里要重点讲清楚“任意”与“唯一”包含的意义。

2、利用对比和反例,有效理解概念

数学中许多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相似性,使得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容易产生混淆。例如频率与概率、映射与函数、对数与指数、子集与真子集、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辨析这些概念的异同,推敲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另一方面,许多概念学生从正面理解比较困难,容易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而反例是推翻错误认识的有效手段,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异面直线”的概念,学生往往理解为“在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这时可用书本作为反例:翻开的书本,书脊两侧页面的底边,可以近似地看做分别位于两个页面上的线段,符合“在不同平面内”,但它们所在直线却是相交于一点的,显然不是异面直线。

三、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的形成是概念教学的基础和重点,有时也是一个难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串,为学生搭建脚手架,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反馈,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建构概念。例如“向量”概念的教学,可设计如下问题:(1)举一些物理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2)请再举一些生活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3)数学中的向量与物理中的矢量有何区别;(4)你愿意怎样表示一个向量;(5)有向线段与向量有何异同。这样让学生依据问题逐步探究,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让学生参与概念产生的过程。教学上确实花费了较多时间,但学生对这一概念却达到了真正掌握。

总之,数学概念的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广大教师一定要走出轻视概念教学的误区,精心设计,大胆尝试,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达到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第16篇:情境作文教学例谈.

情境作文教学例谈

情境作文教学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一、活动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负担”过重、生活狭窄所致;另一方面,恐怕是教师忽视了学生间接经验的指导。因此,学生自然会材料枯竭,无话可写了。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之一是\" 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为此,我们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捅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

1、游艺活动创设情境。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合着字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进生活的活动。如参观名胜古迹、田园风光、工业园区,访问市场商厦、旧城新村、科技台站,进行歌咏比赛、智力竞赛、田径运动会,举行升旗仪式、演讲会、颁奖会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更多地吸收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

2、实践活动感受情境。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如标本制作、科技实验、栽花种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区劳动、新闻调查、人物专访等。

3、表演活动体验情境。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扮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栩栩如生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让观看者素眼目睹事件的全过程,从而大家都能在写作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来。如上海浦东师范附小贾校长在全国情境作文教学研讨课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据词造句,据句构段,据段扩篇。在处理据段扩篇这一教学重难点时,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情节,登台表演。表演者和欣赏者都入情入境,体察细微,表演者的创造性反映出文章的新颖性,表演者的多样性反映出情节内容的丰富性。

二、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在指导写《我的家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三八”节写《我的妈妈》时,让学生饱含觉深情地唱《烛光里的妈妈》等曲子,他们心中便会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动场景就会闪现于眼前,流演于笔端,笔下妈妈的形象就会更加丰满、感人。

三、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

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澜的画面之中。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野炊》一文前,请摄影师事先将野炊活动有选择地从旁摄录下来,课堂上播放录像,再现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学生欢乐无比的野炊场景,引导学生细心、有序地观察,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想象,从而一窍不通出内容既生动、又充实的文章来。 (此文参加省学科带头人培训交流)

第17篇:荷叶母亲教学例谈

《荷叶母亲》教学例谈

杨树莲

《荷叶母亲》备课时,我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希望通过公开课倡导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由于许多环节都是课堂上即时生成,便多了一些不可控因素,对这节课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是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对学生来说,在老师面前听课、学习,也是一种挑战。好在,从初中入学以来,学生一直是我课堂生命的主角,他们呈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对活动化教学理念的初步理解与实践。 一.《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一课,编排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文字简约意蕴丰富。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最大特点是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者情绪及其波动,《荷叶母亲》冰心用质朴的文字把敏感多思的情绪表现得摇曳生姿,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理解把握其思路有一定的难度,但好在前有《金色花》的教学铺垫,学生已对散文诗略有了解,对母爱的主题在生活中也有丰富的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定位为通过丰富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理解散文诗的思维过程和情感表达特点,激发学生的生命感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在拓展延伸的仿写语文活动中丰富生命体验,以写促读,激发学生生活中去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的情感,在读写一体的语文活动中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言:“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散文诗的教学更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努力让学生收获美的文学艺术、情感体验,并向学生生活领域拓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二.“活动化教学”阐述及其在《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何为活动化教学?这是一个新提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提出与实践源于我国语文教育界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等先进教育思想的创造性借鉴。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无漂渺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这样提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课外活动”学科化、目标化、序列化的表达首先出现在九年义务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语文教学活动化新观念,并将它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提并论,同时还对活动所达成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也力求对义务课程阶段的读写活动做出各学段的明确要求和达标评价标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程理念,近些年我们大力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在教材体系中集中体现在“综合性学习”单元读写、口语交际等活动的开展,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有侧重地安排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尤其是在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笔者也曾就自己的体会进行了相关的策略研究。 语文专家在阐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内涵时,这样表述“活动化课堂教学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实实在在的‘学’‘做’而非单纯的‘受教’;在活动内容上,是紧扣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学生喜爱的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是以组织、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方式上,能根据目标力求丰富多彩;在活动范围上,是以全体学生的活动取代一问一答或少数尖子生的活动;在教学效果上,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是否主动、积极而有兴趣的参与以及活动质量的高低。”秉承这一理念,我设计《荷叶母亲》教案,紧扣散文诗内容设定了“多种方式朗读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学生喜爱的朗读竞赛、句式仿写、欣赏名家朗读等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在课堂上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加以说明: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荷叶母亲》教学,根据教学进程,导入阶段我设计了 清新隽永的文字 如文学夜空里 颗颗璀璨的繁星 熠熠生辉

2、初读课文,感知荷之情。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听读名家朗读指导朗读两个活动。自由朗读环节,请学生找出生字注音并尝试运用朗诵技巧(节奏、声调、速度、重音),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读后通过问题“()红莲()荷叶”引导学生感知文意,又通过听读名家朗读,在音乐背景中名家温婉的语调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感再体验,听读后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自身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跃跃欲试,为下一环节的再读做好了铺垫。

3、再读课文,品味荷之爱。

本文主题及情感感知的目标达到了,但如何体会作者的情感思路却是重点,这也是散文诗教学的难点,作者何以由荷花、荷叶产生颂扬的母爱的情感体验?在散文诗教学中如何感悟物象的特质,感悟物象和本体感情之间的连接点,是散文诗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两项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第一项活动是对美文的再感知体悟,落实朗读活动,第二项活动插叙作用的理解,

课文对“菡萏”的解释提出了疑问,课文的注释为“荷花”,放在课文中句子就成了“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荷花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不通顺!我按照前后文理解,指出“菡萏”一词应该是含苞未放之意。但学生称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简单释义为:荷花的别称。当时因时间所限,就提出课后再就该问题进行商榷。课后我广查资料,才落实了这一问题:其实,“菡萏”的本义乃指未开放的荷花,即荷花之花苞。《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即释义为“荷花骨朵”。且看一个例子:迨至菡萏成花(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可见,此菡萏即指未开之荷花;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莲花母亲》或《红莲母亲》,因为课文多部分文字描写的是红莲,而不是荷叶啊”,这个问题的提出令我喜出望外,这不正是我预设的问题吗,孩子的眼睛还是很尖锐的啊,多重朗读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也令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教学突破了难点:写雨中红莲,是为了渲染铺垫写荷叶护莲,这些生动的场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借荷喻人,颂扬母爱。

4、三读课文,点评荷之美。

为了突破美文美品的难点,我设计了两个学生自主活动“寻美句,作点评”“集美句,配乐读”的鉴赏品读活动。“寻美句,作点评”启发学生表达对景物、人物、修辞、写法的评价;“集美句”活动学习了教育专家余映潮的做法,学生们的周末摘抄就是类似的工作,对待好文章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在精华语句的再次朗读中荷叶之美、人情之美完美呈现。

5、拓展延伸,体验情之美。

拓展延伸环节,我设计了仿写活动“书写给母亲/父亲的元旦贺辞”提供仿写句式“母亲啊!您是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制作贺卡在节日时送给家人。这种仿写活动,以写促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生活中去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的情感,学生在读写一体的语文活动中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写出了许多精彩语段。散文诗的仿写有许多种形式,可根据学习课文的难度,选择语段、或全文进行,《金色花》的仿写活动就是全文仿写。

总之,散文诗《荷叶母亲》的教学设计贯穿“活动化”一条主线,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落实新课程理念,以众多的听、说、读、写活动激扬课堂教学的生命主体,将学习者和典雅美文距离拉近,使散文诗在学生的解读活动中激扬第二次生命活力。这是活动化教学释放的无限创造力,也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值得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去实践、去探索。

第18篇:例谈教学理念和目标的设计

例谈教学理念和目标的设计

在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后,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根据教学对象和所教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做好一个教学设计的前提。下面以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海底世界》一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来设计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

1、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文结构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课文开头先讲海底深处的情况,然后具体讲述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见识少,再加上海底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要想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就更不容易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多媒体,出示声音,图片,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动态的海底世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教学构思。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空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为此,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从情景教学入手,先从形式到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再从内容到形式,使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获得知识、情感和能力三丰收。

4、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理念: 1)、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

探究性的阅读教学,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的限制,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开放的过程可以从情境的创设、角色的转换、资源的拓展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2)、内涵挖掘,注重人文性

语文教学应该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本性,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积极、乐观的探索精神。我在挖掘教材的内涵时,注重了人文性,关于这一点在课堂交流和课堂作业中能体现出来。

3)、感悟运用,突出个性化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5、预设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1)、探究课文第2~6自然段,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海底生物的特点,了解海洋知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的难点是: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第19篇:例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连贯性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连贯性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但回顾这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审视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仍有急需我们探讨、努力、改进的地方,尤其教学设计的连贯性方面还没有引起我们一线实践者的普遍关注[1]。

关键词:教学设计 案例 连贯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设计的一套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它也是一门艺术,能够融入设计者的丰富经验,设计出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2]。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上反映出来的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一些闪烁着“创新与灵性”的环节,因为缺乏教学设计的“连贯美”而黯然失色。本文结合案例摭谈教学设计的连贯性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下册数学广角《重复》(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交集)。执教者设计了这样的4个重要环节:

1、执教者拿着2个呼啦圈(一红一绿)和装着若干个红球和绿球的盒子(红球和绿球等量)走上讲台,随机找一组学生做摸球游戏(摸球要求:每生只摸一次球,并且同时摸出两个球),要求学生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就站到哪种颜色的呼啦圈内。其他学生和教师一道记录学生摸到球的颜色和指导该生站入相应的呼啦圈内。(这个环节用了与集合非常相似的两个呼啦圈把学生引入了问题情境,通过确定摸到两个不同颜色球的学生应该站在两个呼啦圈“交汇处”的位置,为学生学习新课奠定了感性基础。)

2、在师生的共同下,教师把两个呼啦圈摁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有重合部分的两个圆,并将参加游戏学生的名字填到相应的“圆”内。(用了描画呼啦圈的直观手法,帮助学生从形象直观的“呼啦圈”重叠 过渡到抽象的“重复”。)

3、执教者出示鸟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只会飞的”、“只会游泳的”、“既会飞又会游泳的”粘贴到相应的“呼啦圈图”内。(引导学生理解“重复”,解决实际问题。)

4、执教者组织学生现场调查全班学生的爸爸“只吸烟”“只喝酒”“既吸烟又喝酒”的相应人数并填写在黑板 “呼啦圈图” 上,再引导学生讨论“既不吸烟又不喝酒”的爸爸们应该在哪个位置?(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渗透“全集”意识和“补集”思想)

我们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执教者从始至终都是紧紧围绕“两个呼啦圈”展开教学活动的,这个设计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知识体系,并将这些知识巧妙的融入到围绕“两个呼啦圈”展开的教学活动中,并实现了形象与抽象的过渡、知识的巩固与运用、思维的深化与拓延。凸显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环节的连贯性。

多年来我一直注重教学设计的连贯性,积累了一些案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算除法》第一课时,我设计的导入题是:有8个气球,每班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班?设计的新课例题1是:有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新课知识点1:能整除的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 ? 设计的新课例题2是:有83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新课知识点2:不能整除的被除数是两位数的两位数除法) ?拓展题是:有12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知识点:能整除的被除数是三位数的两位数除法) ?探究题是:有122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探究点:不能整除的被除数是三位数的两位数除法) ?再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数除以整数》第一课时,我设计的导入题是:王鹏坚持晨练,计划4周(星期)跑步22400米,他平均每周跑步多少米?设计的新课例题1是:王鹏坚持晨练,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跑步多少千米(新课知识点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设计的新课例题2是:王鹏坚持晨练,他每周跑步5.6千米,他平均每天跑步多少千米(新课知识点2:整数部分商“0”的小数除以整数除法)?拓展题是:王鹏坚持晨练,每天跑步0.808千米,共用了8分钟,他平均每分钟跑多少千米(商的中间有“0”的小数除以整数除法)?等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简约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抓住核心内容、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图式,为课堂的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学环节不连贯而事倍功半的教学设计。如为吸引学生眼球,盲目追求趣味性,在教学设计里一会是牵强附会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怎么怎么样了,一会是“小明的生日paty”或算多少人,或算蜡烛数量,或算蛋糕大小,时不时的在插入一些音、视频材料,整节课频频转换问题情境,把学生搞的如坠五里迷雾,在快速的故事变化中浪费着思维,在“绚丽多彩”的故事情节中分散着宝贵的注意力,在声像俱全的情景中找不到“静思考”的时间,教师“争分夺秒”的问,学生“不假思索”的答,教师忙得大汗淋漓,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为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我们至少应该把握以下四点:

1、深入研究和把握教材。教材都是经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的知识建构体系,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精读教材,抓准教材编写意图,汲取教材编写的有利因素,发挥教材的“蓝本”作用。

2、创造性使用教材。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在教学设计中抓住数学知识内在的关联性、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能抓准本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最近发展区域,选择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数学情景,积极促进学生知识建构。

3、整体把握,整体设计。从课堂教学的整体入手,胸怀全局,酿制可以贯穿整节课堂的教学情境,有机串连知识点,构建一线贯穿的课堂结构。

4、有机实施,避免僵化,切忌“模式化”。有灵性、有活力的教学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盲目追求“模式化”的一线贯穿也会适得其反。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通过我们的精心设计,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提供给学生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充分发展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创造的课堂。

第20篇:例谈“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教学设计

例谈“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教学设计

摘要:赏析了2013年江苏省优质课评选中荣获小组第一名的课例,课题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课新颖的实验、巧妙的留空、积极的引导、精美的环节不仅展示了执教者精湛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展示了江苏省课程改革的新成果。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6-008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n.1008-0546.2014.06.031

为了总结和展示我省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更好地促进我省各市之间的交流,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探索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途径,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徐州市高级中学承办的2013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暨观摩活动于11月18日-20日举行。笔者参与了其中的一个课题的课堂观摩,课题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该课题九节课的第一名的教学设计给观摩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四大优点,展示精致的教学设计

2.妙――巧妙的留空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在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之前,分析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时,教师特别强调了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这点表面看似乎跟本节课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细想一下,物质微粒的个数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到高中,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上都是根据物质的量计算,因此,这是为后续的高中学习留下伏笔,是非常有远见的。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不仅有质量比关系,还有其他的关系。编写一道计算题并解答。由于课堂时间关系,学生未能将语言组织好写出完整的计算题。教师这时没有急于将几种方案告知学生,而是将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表达并解答,此处再次留下空白,处理得很巧妙、很得法。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宏佳教授曾指出:一节好课不仅应该有精彩纷呈的开头,还应该有余音绕梁的结尾。本节课做到了。

3.导――教师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会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传统教学中教师示范解题步骤,要求学生机械模仿计算步骤,学会解题方法。常听到很多教师说: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列出比例式,学生总是忘记;未知数不要加单位,单位已经包含在未知数里面了,可学生还是在未知数后面加单位。这两个问题我已经讲过很多遍了,学生就是不会。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教学方式,不是直接灌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益,顺利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活动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应该这样,让学生运用质量比计算。接下来教师介绍德国化学家里希特,至今在匈牙利的国家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他的一本著作《化学计算学原理》,在这本书中里希特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化学计算,并且详尽介绍了计算方法,他提出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进行计算。这段化学史知识强化了质量比关系是初中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要点。然后以小木炭完全燃烧为例,用讨论、学生板书、阅读书本例题等方法,一步一步完成解题过程。在学生弄错未知数的单位时,教师不是用权威的示范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而是引导学生看书、思考并纠正错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推进逻辑思维深入发展。在师生共同解决

我们有些老师非常关注教学内容的创新、实验的改进等等。这无可厚非,然而我们更应明确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引导他们积极发展思维,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才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

4.美――精美的环节给学生艺术的体验

美的教育是教学生向善、端正品行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化学教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课堂的科学美和艺术美。小木炭跳舞的实验不仅是这堂计算课的主线,而且小木炭在试管中优美的舞姿足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体现了化学实验的创新美。教师准确规范的普通话,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精确点出问题所在,请该学生再思考,其他学生再补充,体现了教师语言的感召美。教师教态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演示实验时从前到后的展示走动,展示学生书写的题板时,站在第一排学生前,让所有学生都能看见,考虑很周全。课堂中的手势、眼神、表情无不体现了教师教态的专业美。以下是本节课的主板书:

这样的板书,清晰简约,没有多余的文字,直击教学重点,又能提炼概括整节课的内容,体现了板书的精炼美。整节课的起承转合非常顺畅,环环紧扣,过渡自然,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使人感觉就像在盘山公路上坐车上山,缓缓前进,丝毫没有急转弯,危险又很不舒服的感觉,体现了起承转合的流畅美。

二、提两点建议

在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4.9g氯酸钾完全分解制取氧气的质量后,教师提出也可以依据氯酸钾的化学式计算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产生氧气的质量,说明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问题也可以依据化学式计算。但是,如果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呢?教师分析说就不可以依据化学式计算了。这种说法不妥,只是要拿高锰酸钾的含氧量乘以1/4即可。这时候,教师可以顺势提出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优势,即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比依据化学式计算的优越性,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引入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呢?还有,在基础计算后,教师例举跟学生讨论涉及实际反应量、体积、纯度、质量守恒差量等复杂问题的计算时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充裕,讨论不充分,况且这个班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还有很多问题,这些复杂计算显然超过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些内容可以放到下节课再探讨。教师要充分关注学情,所谓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然而,瑕不掩瑜,这节课的优点非常突出,值得我们全省的初中教师乃至更大范围的教师学习。

以上是笔者不成熟的看法,一家之言。恳请专家、一线教师提出宝贵建议。研究永不停步,成长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主编.九年制化学义务教育教科书(沪教版)上册[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6:106-108

例谈教学设计
《例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