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历史文选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8: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史部概述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之“春秋” 《隋书·经籍志》“史部”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

正史·纪传体

本纪 -帝王的编年传记 12

12

-编年大事记 10

8

-制度与文化的专题史 8

10

世家

-重要诸侯的传记 30

70

列传

-各类人物传记 70 《史记》

数量(130卷)

《汉书》

数量(100卷)

纪传体的特点:

1、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述史,首创于司马迁《史记》;

2、体大思精,包容百科知识。

《汉书》概说

1、《汉书》的成书过程 《史记后传》(班彪,65篇) 《汉书》(班固,《世祖本纪》+28篇列传、载记) 《汉书》八表、天文志(班昭、马续)

2、《汉书》的体例、内容

卷数、体例: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凡100卷。 ·时间:汉高祖元年(前206)——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

3、《汉书》史料来源

(1)武帝以前:多抄录《史记》原文,只是文字略有精简,如有的新列传,《张骞传》;增加史实,《韩信传》、《萧何传》、《卫青传》等;增加文章,《贾谊传》中增《治安策》等。 (2)武帝以后:一是班彪的《史记后传》;二是各家对《史记》的续作;三是汉人的诗赋、议奏以及诸子百家、天文历法之书等。

4、《汉书》的史学贡献

(1)开纪传体断代史的先例。 (2)《汉书》继承《史记》的体例,又有所变更、发展。书——>志、本纪——>纪、列传、世家——>传。

(3)开拓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等,都是《汉书》新创的。

(4)求实致用的史学观点。 (5)《汉书》是一部文史结合的作品

5、《汉书》的不足 (1)内容增入当时流行的谶纬之学,如《五行志》。

(2)是非爱憎观不如司马迁明显,明哲保身的思想比较浓厚。 (3)喜用古字,古奥难解。

(三)注释、研究

1、唐颜师古

2、清王先谦

3、杨树达《汉书窥管》,对王注有补证;

4、陈直《汉书新证》,运用考古材料。

5、张汉生,《汉书著述目录考》,收录东汉至近世考校班固《汉书》的专著215种,其中现存72种,已佚96种,未见者48种。

编年体概说

1、编年体特点

以时间为经,史事为纬。

2、代表著作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3、编年体的优缺点 优点:

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将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备载一处,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关系;避免重复记载。 缺点:

记事前后割裂,“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同时,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章制度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多记载国家大政人物;重政治事件,忽略经济文化事件。

4、《资治通鉴》 (1)《通鉴》的编写:

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 卷数:294卷。 用时:19年。

断限: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 ,共1362年。 《涑水纪闻》、《稽古录》。 (2)《通鉴》的特点及价值 ·“通”;

·采集史料广泛;

· 写作严谨,结构完整。

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于唐五代史事,甄采书籍最多,史传文集之外,还有实录、谱牒、家传、行状、小说等各种史料。《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为最。 (3)对《通鉴》的注释和评论

刘安世《通鉴音义》10卷,世已失传;

(南宋)史炤《资治通鉴释文》30卷:音义训诂。 历代学者评价: 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王鸣盛:“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 梁启超:“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3、实录 (1)定义

·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皇帝在位期间的重要史实。

·一般以所记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如唐《顺宗实录》或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也有以某一王朝命名的合刊本,如《明实录》、《清实录》等。 (2)沿革

·南北朝时期已有实录。

《隋书·经籍志》卷二内著录有《梁皇帝实录》三卷,周兴嗣撰,记梁武帝时史事;另有《梁皇帝实录》五卷,梁中书郎谢吴(一作昊)撰,记梁元帝时史事,是为最早的有关实录的著录。

唐以后,实录均由官修。

每当某个皇帝去世,即由继位者指令史臣撰修先皇一朝的实录,历代相沿,成为定制。

南北朝至元代的实录,除唐《顺宗实录》及宋《太宗实录》残本20卷外,皆已佚失。 明清两代的实录,较完整地 保存至今。

明实录: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的史实。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全书共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

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

《明实录》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 清代实录,清代12个皇帝中有11个撰修了实录,全部保存下来,共4355卷,另有总目、序、修纂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纂官等51卷,合计4406卷。此外尚有《满洲实录》8 卷。 其中太祖、太宗朝的实录,曾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朝多次重修和改修,有多种撰修本传世;世祖朝(顺治)的实录也经雍乾时重修,但未见其初修本留传。

·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即位未久即被推翻,无人为其修实录,原修《德宗景皇帝实录》的编修机构编有一部70卷的《宣统政纪》,另附目录1卷。

由《隋书·经籍志》归纳“杂史”的特点 “杂史”类产生的原因:

1、史籍数量的不断增加;

2、目录学的内在发展;

3、意识形态和史学观念的影响等。

《国语》概况

1、作者:以左丘明为焦点

2、体例: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

3、记载时间范围、内容

4、别称:《春秋外传》

5、注释:以韦昭注为主

6、价值 (1)史学价值: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开创了先例。

如后世陈寿的《三国志》等,可以说是受《国语》的影响而产生的,常璩《华阳国志》、崔鸿《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的发展。 (2)思想史上的价值:

《国语》多记教诲之语,表现出“重民”、“尚礼”、“崇德”的倾向。(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 (3)认识价值:

形象地反映了西周中叶至春秋时代各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总结了政治斗争的经验,揭露了统治者的凶残,也反映了民众处境的悲惨。如《晋语》载“骊姬谮杀太子申生”,《越语》载“勾践灭吴”。 (4)文学价值:

成就主要在记言,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记事和记言互相照应,融为一体,言为事而发,事为言的验证。如《邵公谏弭谤》。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 (5)史料价值高

其中许多材料都是《左传》上没有的,即使有些史事,《左传》有记载,但详略不同,且往往有出入,这些正可以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证。

《国语》各部分的史料价值不完全一样,大体上以《周语》和《楚语》的史料价值最高。《晋语》、《郑语》、《鲁语》次之。

(二)思考角度

1、将《国语》与《左传》等著作进行比较; 相同点:

(1)以民为本,民重神轻思想; (2)崇尚礼仪道德;

(3)揭露暴君丑行,颂扬爱国壮举;

(4)宣扬天命灾祥,称道鬼神占卜的迷信思想。 不同点: (1)《国语》重民不轻君,先民后神; 《左传》有强烈的民本思想。 (2)《国语》国别体;《左传》编年体。 (3)《国语》记言为主;《左传》记事为主。 (4)《国语》语言质朴,贴近生活,贴近口语; 《左传》语言较有文采,文学性强,艺术性高。

2、《国语》人物的角度;

3、《国语》中的相人;

4、《国语》中的智者女性形象等。

学案概说

1、定义

学案:记述学派源流及其学说内容并加论断的著作。

学案体体裁中的“学”指学术、学派,而“案”则谓考察、按据,是叙述学派源流及其学说内容、考按学术事件而加以论断的专门史学著述形式,为学术思想史专著。

2、发展: 萌芽:宋代朱熹作《伊洛渊源录》

产生:《明儒学案》

发展:清:黄百家、全祖望撰《宋元学案》 唐鉴撰《国朝学案小识》

民国:徐世昌撰《清儒学案》

《明儒学案》概说

(一)作者生平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

师承关系:上承明代学者王守仁、刘宗周,下启清初史家万斯大、万斯同。是清代浙东学派的创始人。 代表著作:《明史案》(成为《明史稿》的蓝本)、《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散文)等。 PS:

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黄宗羲曾向日求援抗清; 万斯同《明史稿》; 黄宗羲定律。

(二)《明儒学案》内容 《明儒学案》,于康熙十五年(1676)成书。

·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传统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 ·全书共62卷,记载了有明一代约210位学者。 ·《明儒学案》以王守仁心学发端发展为主线。 黄宗羲搜集各家文集语录,撰成本书。 卷首列《师说》,上起明初方孝孺,下止明末许孚远,评介明朝25人思想要点和行为得失,实为说明全书的断案标准。 卷一至卷九,立崇仁(吴与弼)、白沙(陈献章)、河东(薛瑄)、三原(王恕)等四学案,叙述王学的先驱和朱学的传人; 卷十至卷四十二,姚江学案为首的十学案,以三十三卷篇幅述评王守仁学术思想及王学的传播和分派;

卷四十三至卷五十七,立诸儒学案十五卷,分叙摇摆于程朱和陆王之间的学者;

卷五十八至卷六十二,立东林、蕺山两学案计五卷,表彰与宦官斗争的东林“清议”,以及作者本师、以身殉明的刘宗周。

区分门户,按出现早晚列十七学案,以王学为中心。

(三)该书独到之处

《明儒学案》既是一部明代学术思想史,又是学案体史书的开山之作。这部开山之作的独到之处在于:

1、体例严密明晰、别开生面。从全书结构看,按照学术宗旨和传授系统,对明朝二百多名学者分宗别派,予以通体组织。

编纂方法看,每一学案由小序、传、语录组成。

2、内容完整系统,简明扼要。

·从客观上展现了明朝二百七十多年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王守仁心学的正统地位,揭示了各个学派之间的相互对立与影响; ·从微观上点明了每一学派的思想宗旨和学术特点,叙述了每一学派内部每一家的生平经历、论学要旨以及师承关系,显示了每一派各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破除门户之见,客观如实评述 正统派 + 各层次有造诣者

——>“是非互见,得失两存”

各派各家学术思想,取自原书,不因袭成见及主观臆测。

禅学:唐朝,慧能创立。南派。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他认为万法实有,万象不虚,此身是菩提树,有成佛的心性。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是倾向于万法皆空的,法体本不是菩提。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方孝孺传》

禅宗南派:五家七宗 南岳:临济宗、沩仰宗

青原: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后,

临济宗下又衍生出黄龙派、杨岐派 ·夫子既焉不学: 《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五服:

斩衰: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清史稿·礼志十二》:“斩衰三年,子为父、母;为继母、慈母、养母、嫡母、生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子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及已嫁被出而反者同;嫡孙为祖父、母或高、曾祖父、母承重;妻为夫,妾为家长同。”

齐衰:列位二等,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缉整齐,具体服制及穿著时间视与死者关系亲疏而定。服期分三年、一年、九月、五月、三月。 大功,亦称“大红”。丧服名。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 小功,亦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 缌麻,“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服期三月。 ·分封太过,七国之反: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增大,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建议,对各诸侯国实行削地政策,引起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联合举兵反叛,后被西汉王朝平定。

政书

1、定义

又叫典制体,其特点是分门别类、叙述沿革、系统完整,便于研究典章制度的发展史。

2、源流

以政书作为类目,最早见《秘阁书目》。《总目提要》在史部设立政书类:“以国政朝章六官所职者,入于斯类。” 先秦:

有关典制的内容已经出现。最早记述典章制度的是《尚书》。 秦以后:

史书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很多。 唐:

开元末,刘秩撰成《政典》三十五卷。

后杜佑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充,撰成《通典》。

《通典》的出现,标志着政书体的正式产生。

3、分类

第一,通史。即历述各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如“三通”

“九通”

“十通”等。 第二,断代史。

即分类记载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专书,即“会要”,别名“会典”。

如:《唐会要》等。 《通志》

1、作者及成书

以门荫入仕,历官至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岐国公。

《旧唐书·杜佑传》《新唐书·杜佑传》

杜佑在《政典》的基础上,扩充研究范围,博采经史及汉、魏、六朝人的重要议论,参考《大唐开元礼》,撰成《通典》。 此外,杜佑又用问答体的形式作了摘要,名《理道要诀》,共10卷,33篇。“非古是今之书”。 《通典》出现不是偶然:

其一,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其二,史学发展的需要。

2、内容及体例

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

全书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制度详加记载,而唐代的制度尤其详尽。

《通典》共200卷,分九门: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刑、兵、州郡、边防。

3、特点

历代史学家对《通典》评价很高。

“虽三通并称,终非《通志》、《通考》所能及其核也。”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二九

第一,贯通。

第二,不拘常例(自注法)。

注释字音、字义;列举典故、补充史实及考证史料;前史所载,认真考订。 第三,史料价值。

(1)杜佑耳闻目睹有关唐代的史料;

(2)后人辑佚、校订唐以前古籍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四,经世致用。 “所纂《通典》,實采群言,征諸人事,將施有政。” (《通典•食貨序》)

篇目安排。

4、不足

典制体的体例只是首创,因此从编纂形式上看,不免详略失当。

马端临曾批评它:

“節目之間,未為明確;而去取之際,頗欠精審。” (《文獻通考•自序》)

5、影响

第一,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后来形成一套贯通古今的政书系列。

第二,引起统治者的日益关注。清代,不仅以官修形式取代了私修,而且也提高了以《通典》为代表的政书在史书中的地位。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建议论文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作文

中国历史文明

中国历史顺口溜

中国历史感想

中国历史大事记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