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1: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

冯江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1) ●*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B03-N7050760) 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横坑●*

The Investigation of Heng Keng Village, Dongguan 冯江 阮思勤 徐好好

Feng Jiang Ruan Siqin Xu Haohao 摘 要 在关键性地理因素和人工因素的影响下,横坑村初步形成了扇形村落格局,这一格局与珠江三角洲的常见村落有诸多不同之处,地理环境、客家民系的建造传统、微气候共同造成了横坑村在整体布局上的擘画理念。通过详细的实地考察和对家谱、村史的阅读,以及对作为村落关键性社会空间的祠堂的分析,阐述了在嘉靖十九年开放庶民建家庙之后,横坑旧村从中心式布局转向变形的梳式布局的过程,并对村落中四座主要的祠堂建筑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横坑村 格局 祠堂

ABSTRACT

According to some key geographical elements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Hengkeng Village of Dongguan was shaped as an fan-shaped village.It was natural sit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of Hakka culture and microclimate which determined the planning idea of Hengkeng, and made Hengkeng so different from normal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Pearl River Delta, Canton.Based on the field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ncestral halls as the key social space in the village, authors discu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 of the layout of the village from centralized pattern to comb-shaped pattern, and also make some comparisons between 4 ancestral halls in the village.KEY WORDS Hengkeng Village,layout,ancestral hall 中图分类号 TU2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959(2006)01-00-00

旧筑书楼近岭坡,当年诗草竟如何。

可怜名士留名处,空剩花笺及二荷●①。

——横坑竹枝词:书楼

一 横坑:呈扇形展开的村落

在莞樟大道边繁华的市镇背后,藏着横坑的旧村,安静、祥和,像一把以村中的高地“后底岭”为轴心的扇子,面向连绵的水塘展开在坡岗上。

横坑,因村前水塘连横,旧称横塘。据村史记载,横塘于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年)开邨,有马、策、叶、林、何、刘、蔡、黄、卢等姓居住于村内。自钟氏横塘支五世祖守呆公(颖川)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迁居于此之后,钟氏一族日趋兴盛,至嘉靖时已成村中望族。1990年,横坑村有4000余人,其中钟姓人口占90%以上●[1]。

横坑的旧村占地11.8 hm●2,村前的水塘约7.8 hm●2。横坑旧屋区现有建筑约900余栋(有院落的传统建筑、联成一排的单间均视为整体,每组计为1栋),其中保存完好、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建筑18栋,以祠堂、书塾为主;保存较好的旧建筑80余栋,以青砖或土坯砖建造的民居为主;已稍加改建的单层民宅和近年来用旧建筑材料再建的建筑700余栋;完全新建的多层住宅92栋。虽然保存较好的建筑所占比例仅为11%左右,但因新建的住宅多在原址拆旧屋而后兴建,且因地权之故宅基一般仍旧,故村落的肌理和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好。

目前所见的旧村格局主要形成于嘉靖年间大中大夫钟渤(东冈公,横塘支八世祖)辞官还乡之后,他“建宗祠、立乡馆、筑道路”,南门、松园的石路和数口鱼塘大致就是此时兴建的●[1]。此时钟姓已经成为村中的主导姓,村落的整体格局因而显得完整、紧凑、有序,显示有主导力量在统筹全村的建设活动。旧村原分北门、南门、松园三坊,从北到南依次横列,共建有围门四座,其中松园两座,其他坊各一。据《颖川钟氏东莞横坑族谱》,各围门均有木阁,对外设炮眼,其中建于何屋岭上的一处称魁星楼。围门现已重建,但未依旧制。水塘边目前尚保存有古树近20株,以芒果树为主,亦有大榕树和荔枝等。数个水塘经改造后已成一体,称横丽湖,两岸以桥相连,桥的位置大致对应原来塘间的埂。水塘对面是大片的莆田,稍远处是很小的山丘油矮岭。

据钟氏家谱,《考工记》所载的设色五工中,掌染羽者即姓钟。横坑的钟姓家族源出颖川,颖川钟氏以微子启为始祖。横坑族谱所载本支的始祖始于宋,二世广公时由江西南安(今大余县)迁居广东长乐(今五华县),五世时至东莞岭厦、横塘。也就是说,在守呆公应朋友之邀来到横塘以前,钟氏家族已经在江西和广东的客家地区生活了数代,这段时间已足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建造风俗、工艺和习惯做法。钟姓在客家地区的经历已经积淀在了横塘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从语言亦能窥得一斑:横塘人虽操白话,至今仍有浓重的客家口音。

横塘的建造活动中渗透了多少客家地区的建筑文化因素?因为语言的关系,是否有大量的客家工匠来从事横塘的建造从而给这里赋予了客家建筑的色彩?至少,我们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土坯砖房,这是客家地区常用的建筑材料,相反,没有看到具有浓郁广府特色的蚝壳墙。

村落格局是否同样受到了影响?整个旧村虽然可以看做是梳式布局的变体,但是与珠江三角洲广佛核心文化区的一般村落不同,在横塘,大量的建筑并非南北向,而是顺应了地势,在小山冈和水塘之间舒缓地呈扇形展开。此外,绝大多数的民居并没有采用三间两廊的形式,而是以单栋或者联排的建筑为主。

本文尝试对旧村的肌理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探究影响村落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 影响横坑村落格局的关键元素

村落格局可以从自然地理特点以及基于此的人工添加元素来分析,从横坑的历史地图和相关文献来看,后底岭、祠堂、魁星楼、水塘、古树和远处的油矮岭是影响横坑村落布局的主要因素。

《重建易斋祖祠碑记》中提到了该祠堂的风水格局:前拱尖岭,后揽魁楼,颇为得地。这里的尖岭,是水塘对岸莆田中的油矮岭,而魁楼,则是前文提到的修建于何屋岭上的魁星楼,是全村的制高点因而具有地标的作用。其实此处所言的也是整个村落的形势,简言之,横坑旧村的关键地理因素包括后底岭、横塘和远处的油矮岭,村落背山面水,而油矮岭扮演了砂山的角色。

人工营造的村落格局体现于围门、地标性建筑、肌理等,围门扼守了通向村落的通道,地标性建筑则包括制高点魁星楼、主要祠堂、家庙、公共性的户外空间如渡口、滨水平台、桥、大树等。传统村落对地标性构筑物的选择总是基于对地形的充分理解,常常天然地与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关键性的空间一般位于关键性的地点,就横坑旧村来说,魁星楼建在高地接近山岭顶端处,大树种在村口或者水边,桥建在水口或者地形险要处。地形和主要地标建筑一起,引领了村庄的肌理。依山就势的格局既有利于排水系统的组织,也形成了生动的整体形象。

仔细分析村落的扇形平面,会发现这个扇形其实由两部分组成:以后底岭为大致圆心的扇形,包括北门和南门两坊;以何屋岭为大致圆心的半圆形,为松园坊,两部分之间衔接顺畅。图2是对村落肌理的分块分析,并且标出了各块的建筑主要朝向、巷道。从中可以看出,村落整体上非南北向,但是大量建筑主要朝向是东、东南、南,仍属较好朝向的范畴,另外,因为地形西高东低,面临水塘,加之建筑的密度高,所以建筑的朝向并没有必要成南北向,微气候的影响反而更加重要。巷道的位置和路线则顺应了地形,大约指向扇形的圆心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明珠里,在嘉靖时已成为周边多个村庄的人前往莞城赶墟的必经之路。祠堂在村落肌理中的作用亦可从图中得见,沿水的每座祠堂均引导着一列具有相同朝向和相近面宽的民居,这些民居很少采用广府地区常见的三间两廊形式,多是独栋的建筑或者由多个单间合建成一排。族谱所记载的大小钟姓宗祠共计33座。据村中老人钟兆祥等的介绍,沿着水塘布置的祠堂原有20余座,目前尚存的沿水祠堂有12座,显然这种成排建设的祠堂是经过了筹划的,在村落的格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现状格局的分析只是一个静态的描述,它不能还原村落最初的擘画理念和发展过程。今天看到的格局是否在当初的筹划者——虽然他们不能被称之为规划师——的神机妙算之中呢,还是历史在某个拐点之后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保存于钟氏祠堂的《重建钟氏祠堂碑记》(立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七月)明确记载了乾隆年间重修祠堂时,祠堂前面是拥挤的人家,为开辟这条“荡荡乎诚大观矣”的甬道和祠堂四周的巷道,一共买了6户人家的屋场,1户人家的书房,和5户人家34井、3分3厘的地场,花了406两8钱银子和好几丈地。这说明至少在嘉靖年间修建钟氏祠堂时,并没有打算让钟氏祠堂像今天看到的其他祠堂一样来引领一列列的民居。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同样敕封的钟氏家庙(褒封祠)也没有位于水塘边,而水塘此时已大致形成。这是否可以看做当年的筹划者在突显“宗”的意义,选择了将重要的公共性建筑置于村落的中央,让众多的民居拱卫祠堂,而没有料想到“房”会迅速占据显赫的位置?

事实上,正是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礼部尚书夏言上疏建议废除庶民不准建祠庙的限制,“乞诏天下臣民冬日得祭始祖”,使得修建祠堂之风迅速在民间普及,家族更加平民化和大众化,大规模的宗族组织开始出现分裂,出现了许多分支,支祠的建设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活动,横塘迅速迎来了修建祠堂的第一次高潮,以八至十一世祖命名的祠堂至少有11座:友渔公祠、古山公祠、易斋公祠、南沼公祠、宜轩公祠、石楼公祠、笔山公祠、岐山公祠、带岗公祠、晏嵎公祠,玉池公祠。这些祠堂大致应建于明朝末年,而在此之后,十二世、十三世仅见一座新祠堂:白斋公祠。目前所知的友渔公祠、易斋公祠和南沼公祠都是临水而建的,和水塘之间留下一条宽阔的道路。由此可以说明,将祠堂沿水塘一线展开的做法应当是在明末确定的,沿水的许多地块也被有意识地空下来以作为以后建祠堂的基址,直到乾嘉年间的第二次宗祠建设高潮和清末民初的第三次高潮来临之时,又有10余座祠堂填补了许多空白●②。

祠堂群选择面水而建的原因除了各房之间的平等和互不隶属的关系之外,也受地理环境和当时的经济活动、交通的影响。因为横塘有渡口,是周边多个村庄(龙船墟、石步、良平等)前往莞城的重要通道,所以面水的立面同时成为展示家族荣耀的一个载体,故而横塘选择了连续的祠堂作为村庄的外界面。

在支祠纷纷建立起来之后,钟氏祠堂和家庙反而遭到了冷落,以至于逐渐荒废,乾隆年间,已到了“外之墙壁尽倾,内之屋宇亦坏,子孙妇女且有据以为居者,堆积龌龊,目击心伤”●③的地步。乾隆二十八年修缮时所立的牌坊和开辟的甬道是有据可依的,并非被动适应当时的格局。据碑记所言:“予儿时犹见其门内甬道中立有牌坊一座,孟春正月,则购鳌山灯景,以栏杆护之,男女游赏不绝。”整个宗族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系统一样被瓦解和重构了,村落也从以钟氏祠堂为单核心的向心肌理转变成为并列式的梳式肌理,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村落建设之初可能未能预见到日后的社会变迁和建设规模、拥挤程度,但显然钟氏的先祖们深刻理解了村落的地理环境,并设定好了具有灵活性和生长性的整体格局和发展方式。

三 横坑村的四座祠堂

本次调查选取了四座保存相对完好的主要祠堂:村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形制最古的祠堂是位于旧村中部的“钟氏祠堂”——追远堂,族人称“大祠堂”,是敕封的东莞三大宗祠之一。另三座祠堂分别为易斋公祠、南沼公祠和北菴公祠,据族谱世系表,可知并非“大宗”之长,而是一“房”之长,各房分别立祠正与华南社会以“房”为继嗣特点相一致。易斋公祠亦称祖祠,采用较为早期的形制,且保存有道光年间的重建记录;南沼公祠和北菴公祠则规格较低,均则采用了单院落、三间两廊的民居形式。

追远堂建成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经历大修并开辟了祠堂前的甬道,竖立了“四垣谏议”牌坊。1994年再次经历大修,但是这一次的修缮不当之处较多:屋顶全部采用了绿色琉璃瓦,正脊和行龙脊饰明显不合旧制,牌坊焕然一新,钟楼、鼓楼采用混凝土结构且样式明显与其他部分不相吻合。整个建筑群的原真性未能得到良好的维护。

易斋公祠,是九世易斋公的祠堂,始建于明末,曾经是村中四大私塾之一。道光六年重建,现状南侧廊大部已毁。头门、正堂已被加建土坯砖墙,堆放杂物,几乎弃置,为走地鸡徘徊之所。

南沼公祠,是九世南沼公的祠堂,始建于明末。南沼公祠同时以牌位和骨灰坛供奉祖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甚为罕见。除正脊脊饰和檐下灰塑修缮不当外,整座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北菴公祠,是嗣松南沼派北菴支北菴公的祠堂,北菴公世代不详,约为二十世。祠堂当建于清末。人民公社时期曾经作为生产队存放生产工具、记工分的场所,*时期破坏了主要的装饰,现被用作杂物间。

四座祠堂表现出了某些相似的地方性特点,也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痕迹,各种差异显示了祠堂的建造因各种原因而采用了灵活的建造对策。下文是对四座祠堂的一些比较。

1 从平面看形制

钟氏祠堂坐西向东,有前中后三堂、两进庭院。规模较大,现存建筑群开间18.4 m,进深约42.15 m。主要建筑头门、正堂、祭堂均为五开间,气魄颇为宏大,只可惜1994年重修时对脊饰和屋面采用了与以前不同且不协调的形式,村中主事者承认以前的脊饰并非如此。头门在大门外设有双塾(当地俗称包台或吹台),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当心间为大门,两侧均有房间但留出了檐柱,平面上逐步向中间内凹;头门檐下的木雕当为乾隆年间重修时所更换;大门形式颇为古老,除设上下双档门之外,门口立有青石墩;大门板、仪门为1994年时重做。进到前院,最为特别之处是两侧分置有钟楼、鼓楼。据村中的老人介绍,虽然材料用了混凝土、绿色琉璃瓦,但是基台和原来一样大,钟楼、鼓楼从前就有。因为这里曾经被作为小学使用,所以很多人都对此有印象。从现场情况看,台基也已被重修,而攒尖顶的亭子明显在风格上与其他建筑不同,在乾隆二十八年的《重建钟氏祠堂碑记》中亦未见记载。院中左右各种有蒲葵一株。中堂位于五阶高的基座上,进深达到10.2 m左右,两端尽间建有耳房,堂上高悬“追远”堂匾。绕过挡门进入第二重庭院,院内地面用红砂岩铺砌,两侧建有卷棚顶的侧廊,廊下有历次重修、捐助课金芳名等石碑。祭堂进深约为9.6 m,祭堂中放置牌位的神楼按照原来形式重修,牌位按昭穆制度排列。

易斋公祠,坐西向东,面向水塘,单进庭院,面阔9.4 m、进深约18.2 m,头门和正堂为三开间,庭院两侧有侧廊。道光六年重建,“仍旧基而经始,外设包台,内建两廊,复增两房,以为子孙读书之所”●④。

南沼公祠位于水塘边,朝向东略偏北,两进一院(实为天井),面阔9.24 m,进深10.76 m,是四座祠堂中规模最小的一座。头门未采用开敞的包台与石檐柱结合的形式,而与三间两廊民居相同,头门耳房直接以红砂岩勒脚、磨砖对缝青砖墙面作为立面。大门周边包石均用红砂岩,门楣中央雕菊花图案;进门之后有仪门,天井3 m深。正堂之中有砖砌的供台和神位,显系近年所建,但所供奉的牌位则自九世祖南沼公始,最为奇特的是堂上供奉的除有牌位外,竟有50余坛骨灰。究竟是南沼一支不能入土为安,选择将骨灰供于堂上,还是放置少量骨灰而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暂时未能知其缘由。据族谱记载,南沼公夫妇合葬于禾仓厦,并有墓碑,但南沼公牌位边亦放有骨灰坛。

北菴公祠形制上与南沼公祠较接近,宽8.96 m,进深12.52 m ,显示在用地控制或者在营造尺使用上,遵循着同样的条件。与其他祠堂明显不同的是,除正堂檐下两根红砂岩石柱外,整栋建筑完全采用砖墙承重,正堂中两侧的开间均用砖砌成带阁楼的房间,仅当心间被留出作为祭祀空间。

2 从剖面看纵深关系和厅堂梁架

钟氏祠堂是横坑唯一有两进庭院的祠堂,越往后建筑的台基越高,建筑自身的高度也越高,祭堂室内地面高出中堂室内地面0.5 m,中堂地面高出头门地面约0.55 m,与包台标高接近平齐。和本地区一般多重院落的祠堂一样,前院比后院宽,庭院的宽度与建筑的高度、瓦屋面的坡度都保证了过白效果的实现。头门、中堂和祭堂都采用抬梁木构架,除檐下所用柱子为防雨用红砂岩外,其余用木柱。中堂脊檩下用蜀柱,另有贯穿整个剖面、刻成龙纹的叉手,正堂的脊檩则用瓜柱承托。因为规格较高,建造年代较早,所以结构构件尺寸较大,檩间宽度一般在72 cm左右,木雕洗练、有力。主要单体建筑的高度-进深比●⑤为0.8~0.88,建筑进深较大,但未采用勾连搭或者将前檐做成小卷棚顶,气势较为恢宏。钟氏祠堂的柱础颇有特点,整个祠堂共用柱30根,其中石柱26根,木柱4根,全部用红砂岩柱础,因位置不同,柱础会在形状和装饰上略有不同,整个祠堂共有11种柱础。柱础显得敦实、有力,主要柱子的柱础边长大约为52 cm,而且柱础上均有柱櫍。

易斋公祠朝向东南,宽9.4 m,进深约18.3 m,两进一院。头门设有包台,墀头的红砂岩雕刻精美,封檐板用如意纹木雕。正堂构架为抬梁式,檩间宽度也为72 cm左右。木构件的雕刻较为洗练,但是红砂岩雕刻应该在道光年间重建时采用了当时的风格,和钟氏祠堂的红砂岩雕刻相比,要精巧、纤细得多。

南沼公祠在四座祠堂中进深最小,因采用民居形制的缘故,头门的高度-进深比为1.7,正堂为1.08,在屋面坡度与钟氏祠堂相近的情况下,显见空间要局促很多。此外,庭院已经变成了天井。正堂的木构架还保留着明末的一些特点,石柱顶端做成栌斗状。脊檩下既不用蜀柱也不用瓜柱,而做成驼峰,檩间距只有46 cm左右,用材较小。

北菴公祠在整体格局上与南诏公祠相似,但天井稍大。与众不同的是正堂的结构形式,前半部为抬梁式,而后部采用砖墙承重,就连前部的梁架也是架在檐柱和承重墙之间的。

3 祠堂正面显示出一些地方性特征

因为形制的不同,钟氏祠堂、易斋公祠明显和南沼公祠、北菴公祠的正面形象差异明显,前两者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祠堂形象,而后两者则借用了民居的形式——这种做法的祠堂有时会以“书室”命名,通常只有在祖先没有功名和建设预算比较紧张的条件下才会采用。

因为修建时期不同,加之均经过不同程度的修缮、改建,所以四座祠堂在装饰上存在明显不同。钟氏祠堂的行龙脊饰为不当加建●⑥,除此之外雕饰朴素、简洁有力,易斋公祠有精美的墀头雕刻和垂脊兽,南沼公祠檐下用国画题材的灰塑,北菴公祠的灰塑则采用莨苕叶花纹。

除去这些不同之外,四座祠堂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性特征。

首先,大量使用红砂岩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包台、虾公梁、檐柱、勒脚、门边包石用红砂岩,连磨砖对缝的清水青砖墙也用红砂岩包角或者有立起的隅石。在珠三角许多地区,一来因为红砂岩较易风化,二来因为更加坚固的花岗岩开采技术日趋成熟导致开采和运输成本下降,清初之后红砂岩逐渐被花岗岩取代,但在横坑,红砂岩的广泛使用一致延续到清末民初。这应该说与东莞盛产红砂岩有关,在燕岭有很大的红砂岩采石场,因而其成为建筑的常用材料,加之红色比较吉利,因此红砂岩的大量应用就成为横塘建筑很明显的特征。在红砂岩的勒脚上方,是磨砖对缝的青砖墙,其厚度可以达到40 cm甚至更宽,其构造方式是:两层承重墙、中空部分用三合土填实,外饰砖用青砖磨砖对缝,并用全顺的砌法。

另外一个与珠三角常见的祠堂建筑的平直屋檐不同的是,四座祠堂的屋檐中部有略微的下凹,形成柔和的曲线,连檐下的灰塑也在视觉上造成向中间倾斜的印象。

横坑村的格局尚能保持,但是宗族的消解仍在继续,所以我们看到了历史建筑日渐荒芜的景象。对横坑村的格局、建筑和民俗活动的研究还有待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各种方式留下来的修缮记录颇有益于了解与建筑相关的历史变迁、建造习俗、工艺传统、审美偏好等,本文仅以几个浅显的话题,作为讨论的开端。□

钟氏宗祠测绘:钟家栋,孙博怡,吴炅;易斋公祠测绘:沈煜然,张彬;南沼公祠测绘:林晶晶,彭俊杰;北菴公祠测绘:胡蓉,蔚俊杰;测绘指导、插图整理:冯江,阮思勤,徐好好。

本次调研得到吴庆洲教授的指导以及王世福博士、寮步镇建设办、横坑村委会和村民的帮助,祠堂由华南理工大学2002级部分同学测绘,谨致谢忱。

本文根据发表于2005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会议的论文《基于田野调查的东莞寮步横坑旧村及祠堂浅析》修改。

注释

①《花笺》、《二荷》均为康熙三十二年出生的钟氏十四世映雪公所创作的民间通俗弹唱木鱼书(又称摸鱼歌、咸水谣)名篇,传唱至今并被译为英、德等多国文字。东莞民间有谚云:唔怕傻,读《二荷》;唔怕颠,读《花笺》。

②根据目前能够获得的部分资料判断,乾隆至道光年间对旧祠堂的修复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例如钟氏祠堂、易斋公祠都是在这个时期修缮或者扩建的;而到了清末民初,钟氏传至十

九、二十代时,新的建设又纷纷出现,如小坡公祠、碧江公祠、北菴公祠、石塘公祠,这一点同样可以从建筑形制和装饰细节上得到印证。 ③引自钟映雪所撰《重修钟氏祠堂碑记》。 ④见祠堂内的《重建易斋祖祠碑记》

⑤这里的高度采用室内地平至脊顶的距离,宽度采用前檐滴水到后檐滴水间的距离,以下同。

⑥钟氏祠堂的屋面和脊饰经过了不当修缮,并非原貌;北菴公祠的屋面被覆盖了板瓦;易斋公祠和南沼公祠的装饰亦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但这些不影响文中所说的关于地方性特点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东莞市寮步镇横坑村村民委员会,《横坑村发展史》编写小组.东莞市寮步镇横坑村发展史——自元朝延祐年间至2003年.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 2005-09-09

1 横坑旧村航拍图 2 横坑旧村格局分析 3 四座祠堂的规模与平面格局 4 四座祠堂沿纵向轴线的剖面 5 钟氏祠堂的柱础 6 四座祠堂的正面

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

广府春

田野调查操作方法

田野调查操作手册

田野调查重要性

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感悟

田野调查手册

调查问卷个案

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
《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