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3:22: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李前勇

最近拿到一本书,名叫《玫瑰与教育》,心想:代表着浪漫气息的玫瑰花怎么会与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呢?就这样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正是窦桂梅著《玫瑰与教育》。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两点:一是窦桂梅写的,曾有幸听过她课,感觉她对教育的真诚朴实;二是因为书名,以为作者要写的内容与爱情多多少有点关系吧!

拿回家翻阅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浅薄。玫瑰与爱情没有一点关系。玫瑰只是窦桂梅教师的网名而已。

说实话,现在的名师越来越多,读他们的书,看他们的成长,总会感觉自己的微不足道。很少的时候会发现一丝惊喜。今天,看到这本书时,看到里面的小故事时,我想,其实我也很不错。就像学生们的作文“我发现了„„”一样,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名师的想法也有相似之处,只是自己做得不如她们好。

《玫瑰与教育》描写了窦桂梅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记录了“玫瑰”——窦桂梅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发了她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

窦老师在自序中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挤”时间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要立足课堂——读有字的书,也读无字的书,即“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并且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得。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我省察。这样才是逼迫自己坚持实践,勤于阅读,深入思考的的强劲动力,是一种让我们反思着的存在。

书中的第一文章《小红花的背后》,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今后的课堂上,在关注表现突出的孩子的同时,更应该去关注那些需要老师激励的学生。课堂学习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鼓励和抚慰的。而且,那些通常在老师眼里不积极的学生更应该得到鼓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孩子。我们没有权利用成人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的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就像今天我在课堂上对马文昊一样,不要过于激烈,平和一点,再平和一点,给他机会,也给自己冷静的思考。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强烈地感觉到了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快乐的,正是她的这种

快乐溢于言表,感染着我。因为我老是感觉自己在每学期开学初能做得很好,平易近人,亲切和蔼,课堂上学生面前,我微笑快乐。但半期一过,我的激情没有了,快乐消失了,微笑也淡去了。是的,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堂课不难,通过磨练上堂好课也不是很难,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上课的老师都是快乐的。窦桂梅老师的快乐是一种单纯而高尚的快乐,一种在平凡中演绎精彩的快乐,一种生命与童年相约的快乐,是一种缘于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真诚的爱的快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爬上心头,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在前段日子,我正有一种奇怪的想法,我和学生们就像是恋人一样,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为他们的苦而苦恼。当有别的教师比我做得更好孩子更喜欢别的教师时,我会有丝醋意;当看到我的苦口婆心之后仍无济于事会伤心不已,当看到孩子们„„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的,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有欢笑,有痛苦,有欣喜,有伤感,有成功,有失望。《玫瑰与教育》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让孩子在成长中能感受我们给予他们的那种关爱,让这份关爱跟随着他们,散播在他们的生活里,那不是更好吗?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全文]

玫瑰芬芳——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窦桂梅《玫瑰与教育》有感

玫瑰芬芳——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今年的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夜莺与玫瑰》有感

玫瑰香夜未央——读窦桂梅《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