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16:11: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体会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农民在全国人口总数中占有绝大的比例,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最低阶层。而农村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三农”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2004年至2011年又连续八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通过对文件的学习,了解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将各文件核心内容概括如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并继续贯彻执行;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2007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文件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通过对中央一号文件的学习,可以总结得出文件的重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调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两个重点和难点;二是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三是从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外部条件的角度,提出了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以及深化农

村改革的政策措施;四是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如果说20世纪八十年代的五个一号文件,重点是解决了农村体制上的阻碍、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大发展,进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物质和思想动力的话,21世纪关于“三农”的8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则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了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这些文件的颁布具有明显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它直接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使中国农民真正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深化改革中开拓发展新途径,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只有这样,“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才有希望。农业稳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制度与体制障碍,农村的落后与贫穷、愚昧和偏僻、偏执与保守,与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反差。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农业院校必须参与科技工作,尤其是要参与国家实施的重大专项中去,今年我校在国家实施的200多个产业项目中只参与了一项,科研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有些专业的教师应尽早准备转产业研究,要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搞功能型实验站,或者参与到他人的项目中去,争取参与到国家的大项目中去。

我校作为农业高等院校,定位强调以农为优势,学科发展不仅包括涉农的自然科学,还包括农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使之都能为“三农”服务,这才是农大的特色,不能把农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边缘化。我们要以农为优势,走不平衡发展的道路,强化农大的特色,正确理解办学定位,增强凝聚力,使服务“三农”的能力更强,为“三农”服务是农大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推广的关系,正确认识涉农专业的社会贡献和非农专业的经济效益的关系,对于涉农专业随着国家的“三农”政策倾斜,还要进一步扩大涉农专业建设。其次,学校还要为“三农”服务必须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2008年我校的工作重点是突出人才问题,我校教师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今后要提高博士的培养质量,要针对不同专业特色来引进人才,哪些专业重点要引进学科带头人,哪些专业重点是引进有水平、能干事的业务骨干,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尽快采取对策。学校的科学研究要与生产紧密结合,科研要从生产中找课题,科研成果要应用到生产当中去,提高成果的转化率,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第三,学校还应该加大为“三农”服务的政策引导。结合特色专业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给予倾斜,对推广中作出贡献的教职工在职称评定中给予优惠。学校应该采取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经济奖励措施,突出业绩。

第四,要切实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校要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人才,学科点和院系要成为举荐优秀人才的主体,设立人才岗位。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辅导员,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学习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学习,认真讨论,优化发展思路。全年级采取召开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学透一点”,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学习。真正吃透一号文件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等出台的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

件精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把握精神实质。从年级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抽调理论工作者,组建宣讲团,深入机关单位、镇村进行宣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握一号文件精神实质,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利解决城乡人力双重循环断裂问题等,把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精神在党员群众进行宣传,深入百姓心中。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