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浙江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3: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浙江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

招工难、用工贵问题一直是困扰我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省内外部分先行企业通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来代替繁重的手工操作(以下简称“机器换人”),不仅缓解了劳动力短缺压力,而且实现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机器换人”工作摆到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工作的首要位置,作出了全面推进“机器换人”的工作部署。最近,省经信委政研室在全省范围内对企业“机器换人”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涉及通用设备、纺织、汽摩配、金属加工、电子通信、电器机械、医药制造等多个领域,实地调研了制造企业10余家,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567家企业的情形进行摸底, 共收回有效问卷515份。

“机器换人”的原因及成效

当前,我省工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综合考虑发展阶段、装备水平、劳动力成本等多重因素,“机器换人”的条件基本成熟。对于企业来说,是否开展“机器换人”取决于对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问卷调查表明,促使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用工难、用工贵。在参加调研的515家企业中,高达77.7%的企业表示存在用工缺口, 其中有30%的企业用工缺口率在10%至20%之间,7.3%的企业缺口率在20%至30%之间。从短缺工种来看,74.3%的企业缺少熟练工人,25.7%的企业缺少普通工人。近年来,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从2005年到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由14847元/年增加到41370元/年, 年均增长15.8%,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前列。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也反映,2012年一线员工的年平均工资达4万元左右,近三年一线员工年平均工资增幅达10%至15%。用工成本增加迫使部分盈利能力不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得不用机器来替代人工。在515家被调查企业中, 高达75.7%的企业把“用工成本高”列为开展“机器换人”的首要原因。 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操作水平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手工操作比自动化生产更容易出现产品瑕疵,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功能和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问卷调查表明, 有高达68.5%的企业主动开展“机器换人”的原因,是因为“产品质量要求提高”。

行业准入标准提高。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落实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新要求,国家加快调整主要行业准入标准。绝大多数新的行业准入标准都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工艺、装备水平等提出明确要求,如规定“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节能环保的设备,主要设备参数应实现在线检测和自动控制”等。30.1%的被调查企业表示,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是开展“机器换人”的重要原因。

政策激励。各级政府采取的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政策的激励作用也不可忽视。问卷调查表明,大约有28.7%的企业因财税优惠政策而开展“机器换人”工作。此外,还有接近4%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安全生产率等其它原因。

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对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前后生产经营情况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机器换人”在以下方面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

降低了用工及生产经营成本。生产一线员工比重大是当前浙江省制造企业人员构成的重要特征,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一线员工人数占到了企业职工人数的73.4%。据已经完成“机器换人”的企业反映,“机器换人”有助于大幅减少一线员工、优化企业人员结构。开展机器换人后,有61.5%的企业减少一线员工超过10%。以此推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减少用工70万人以上,仅2013年一年就可节省用工成本290亿元以上。调查还显示,68.9%的开展“机器换人”企业生产成本下降5%以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意味着企业利润增加1个百分点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是企业反映开展“机器换人” 后出现的明显变化之一。据统计,有27.3%的企业“机器换人” 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以上; 有16.6%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至30%;有29%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20%。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后,伴随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还有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据对已经开展“机器换人”企业的统计, 接受调查企业中有51.7%表示企业生产周期缩短10%以上。

提升了产品品质质量。由于机器操作具有手工操作难以企及的精度和准度,因而“机器换人”在提升企业产品品质质量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如位于嘉兴的晋亿公司引进德国库卡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后,机械手的定位误差不超过0.1厘米,企业产品不良率降低30%以上。晋亿公司并不是个例,调查结果显示,在已经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中,24.8%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20%以上,12.9%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15%至20%,6.6%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10%至15%,23.7%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5%至10%,30.3%的企业产品优质品率提高5%以内。

减少了能源消耗。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可以有效调节设备合理进行,从而大幅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对浙江晨丰灯头有限公司的调查发现,企业采用多工位连续模冲压设备和玻璃一次熔化工艺技术后,用电减少40%。在问卷调查企业中,高达86.3%的企业表示开展“机器换人”后能耗下降,其中14.7%的企业能耗降低超过20%,11.1%的企业能耗降低15%至20%,9.5%的企业能耗降低10%至15%;20.5%的企业能耗降低5%至10%;30.5%的企业能耗降低5%以内。可见,“机器换人”是破解浙江省能耗约束、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减少了生产事故。“机器换人”后,许多具有危险性的操作开始由机器承担,因而极大地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以五金加工知名集聚区海宁盐官镇为例,以往每年发生手轧断等工伤事故100多起,开展“机器换人” 后现在已下降到20多起。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开展“机器换人”后生产事故降幅较大,近20%的企业表示安全生产事故降幅明显,其他被调查企业认为安全生产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一线工人的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淘汰了落后生产设备。开展“机器换人”一个较为直接的影响是, 企业落后生产设备的淘汰速度明显加快。这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规模开展“机器换人”,被调查企业中生产设备水平处于行业领先的企业数增加到248家,比开展“机器换人”前增加165家,装备水平明显提升的企业数占比由原先的21.8% 提高到65.3%。

企业开展“机器换人”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当前浙江省工业企业对于“机器换人” 工作总体上积极性较高,特别是部分企业取得的巨大成效,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不同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对于部分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而言,要开展“机器换人”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成本较高。成本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被调查企业中,约有71.1%的企业认为,当前开展“机器换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成本太高。具体来看,一是投入成本高。据对已经完成“机器换人”改造企业的调查,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因而“机器换人”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加之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上升,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息支出增幅达21.2%, 今年前四个月融资成本仍在高位振荡。因此,企业要开展“机器换人”,必须突破当前信贷资金总体偏紧、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二是设立专门运营维护机构开支大。上马的新技术装备,需要培养专门的操作运营和日常维护人员,这笔成本对很多企业来说难以承受。三是资金投入回收周期长。调查显示,已经完成“机器换人”改造企业中回收期在4年以上的企业比重高达36.8%。四是部分装备性价比不高。由于部分机器装备只是对某些环节人力的简单替代,导致装备性价比不高,用工仍比用机器便宜。

满足企业迫切需求的装备供给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有38.6%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还面临着买不到本企业所需的“机器换人”设备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尚不发达。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但发展步伐缓慢,到201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只有14978台。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将是制约浙江省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的重要因素。二是通用技术装备供给不足。目前来看, 我国工业机器人多被用于搬运、装卸领域,虽在汽车、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少数行业的应用正在深化,但其作为通用装备的作用远未发挥,智能化、数字化的的价值还未充分挖掘出来。三是“机器换人”后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除了对“工业机器人”的巨大需求外,还有对第三方设备服务的巨大需求。在需要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中,部分已拥有国际先进的单机设备,但设备维护及各种设备系统化的服务尚难以满足需求。

企业自主进行系统化改造能力不足。自主研发设备是颇受企业推崇的“机器换人”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浙江省许多企业并不具备自研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的能力。这一状况也在问卷调查中得到了体现, 有35.3%的企业把自身没有能力研发“机器换人”所需的设备作为目前制约企业进行“机器换人”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应该说,企业的这种反映是与浙江省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实际相符。据统计,目前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有科技活动, 不到19.8%的企业有科技活动机构。

综合运用“机器换人”政策激励的能力不足。调查显示,企业对现有的相关优惠政策缺乏了解。目前各级政府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已经不少。但企业缺乏足够了解。在515家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了解进口设备免税政策、设备购置增值税抵扣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相关政策的企业占40%左右; 了解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优惠政策的企业比例更低,分别只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26.4%和31.1%。在具体政策运用上,企业对相关条件和规则不熟悉,政策运用能力较弱。另外, 缺乏具有直接针对性的政策,以及相关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不够,也是影响企业综合运用各种优惠政策的重要因素。

此外,企业还提出了新设备培训和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需求和困难,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面临的繁琐审批等问题提出了意见。

全面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的建议

“机器换人” 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在全省全面推进“机器换人”这一惠企利民的工作,当务之急需要从营造氛围、强化推力入手,切实把“机器换人”转变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进。

创新对企业“机器换人”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现阶段推进企业“机器换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借鉴国内外经验,进一步创新鼓励企业“机器换人”的税收政策。一是参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对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在现行规定的折旧年限基础上, 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二是参照国家鼓励外商投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的政策,允许地税管理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购买省产设备,其购买省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购置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三是适当扩大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领域的研发活动纳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应纳税所得额范围。四是合理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计核范围,通过改进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可允许将中小企业购买技术、发明专利的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纳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范围。

用足用好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已有政策。加大对现有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加强企业综合运用现有政策的能力。一是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做到应减则减、应免尽免,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和设备改造。二是落实设备购置增值税抵扣政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者自制机器设备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按规定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三是落实进口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税政策。对从事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所需、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设备,在规定范围内免征进口关税;对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而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按照相关规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四是落实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优惠政策。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按规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五是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六是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强化金融机构对企业“机器换人”的支持。金融支持是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衔接,鼓励银行加大小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股权质押、仓单质押、排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专利权抵押等担保方式;定期组织重点“机器换人”项目推介、银企洽谈等活动,推进银企互动合作。二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办法,更好地激励和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企业“机器换人”项目的融资担保服务力度。三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采用设备融资租赁、股权融资、发行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机器换人”项目资金;积极利用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信托等融资工具,引导浙江省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机器换人”项目。 加快探索建立“机器换人”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离不开完善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审批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寓管理于服务,为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把机器人产业提升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加快调查研究和制定出台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以“机器换人”对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装备制造企业集中力量开发出一批企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为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提供设备保障。二是探索成立产业技术服务联盟。结合广大中小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过程中的大量个性化需求,抓紧培育发展一批能够为企业“机器换人”提供方案设计、设备采购、装备开发、安装维护等专业服务的产业技术服务联盟。三是重视现代产业工业队伍建设。针对企业实施“机器换人” 后对一线工人提出的新要求,加快培训一批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

浙江机器换人 政策[材料]

机器换人

机器换人

东莞企业“机器换人”问题调查

“机器换人”如何实现

机器换人工作实施方案

三问“机器换人”

2浅谈机器换人

珠三角机器换人成本账

机器换人主要问题点

浙江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
《浙江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