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佛学的得与失

发布时间:2020-03-02 06:52: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佛学的得与失

在哲学上说一切事物都是有两方面的,佛学自然也是如此。那么自佛学东进到中土以来,对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那?

首先我们要了解佛学的最基本的教义。根据原始佛教的经典《阿含经》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和八正道(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五蕴(色、受、想、行、识)、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的修以及因果报应的理论。根据这些理论,佛教在中国哲学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而且因果报应及三世说的建立更是为封建统治者所采纳作为统治中国民众的工具,结果才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盛行!佛教到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那?

首先,从好的一方面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及“六度”中的布施使人们以行善为修行的方法,使善美的基本道德理念深入人心,为社会的和谐、邻里间的和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佛教是人本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那样是神本的。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于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在今天,佛教在我们现实人生中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实,只要三宝还住世,只要寺院还存在,即使不能为社会做点具体的工作,但至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提供一个精神的休憩之所。我们每天在外面忙忙碌碌,有机会到寺院来静一静,反省一下,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使社会中的贫富现象越来越悬殊,很多人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如何使社会的财富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使用?如何使那些有钱人象菩萨一样慈悲众生呢?如果我们通过政府的力量来行使这样的职责,目前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宗教团体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僧尼是独身,没有家庭拖累,不必为自己的生计和名利奔忙,可以更投入地做慈善事业。台湾的证严法师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慈济在台湾有四百多万会员,无论是赈灾扶贫,还是发展医疗事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说,佛教对社会道德的重建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宗教的内涵,道德更是建立在宗教的理念之上。为什么说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石呢?一方面,宗教使人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宗教强调因果观念,如果没有这两者作为行为的约束,人们就会报着侥幸的心理去犯罪,使社会失去基本的制约。的确,法律能够解决部分的问题,但执法者的能力和廉洁又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效用,而且,即使法律能对罪犯绳之以法,但破坏已经构成了,而宗教的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却是防患于未燃,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有关现代人心灵健康的问题、环保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在佛法中都有非常好的、智慧的指导方式。就像现在,社会的浮躁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是层出不冲,而佛家却可让人们心平气和,放弃争执。就如寒山、拾得两位高僧所说的那样:“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贱我,如何处之?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然而,佛学的到来也起到了“狼变羊”的作用!从秦时明月的铁血大秦到明末的“嘉定三屠”汉人的血气在佛音的熏陶下,放下了战刀。结果却是“崖山之后无中国,阎吏之后无汉人”! 而且佛学思想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不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而是要通过政治的中介作用去完成自身的思想主张,成为政治的一种补充;也可以通过思想文化去影响广大基层,可以自下而上的对政治产生影响。通过政治的中介作用去完成思想文化理念的传播,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活动;通过对广大民众思想文化的传播,去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改变人的思想风貌,推动民族文化整体提高,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往往会出现思想文化越位的现象,直接参与了政治活动。以团体的形式参与政治活动,这是政党的行为,不属于宗教范畴;以民众的方式参与政治活动,要么推动政治向前发展,要么走向它的反面,成为邪教,与政权对立或者是对抗,成为打击的对象。

佛教传入中国,先是自上而下,后是自下而上,两种方式交替进行。东汉初期的明帝是主动的引进佛教思想,派人到印度去学习和迎请佛教学者来华讲经说法。这一时期的佛教思想有利于当时的政治统治,它的劝恶行善的理念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而在唐代,佛教文化变成了自下而上的传播,唐朝立国的统治者来自陇西贵族,是突厥人的后代。关内的贵族看不起他们,出现了“皇帝女儿也愁嫁”的局面,同时也不利于政权的统治。唐朝统治者挖空心思攀结远亲,把老子李耳认作是自己的祖宗,又因为老子是道家的代表,所以把道教定为国教。我们所熟知的唐僧取经,也就是玄奘西行求法,当年是一种私人行为出关,严格说来是一种偷渡行为去印度学习佛法的。随着大唐政治局面的稳定,它需要一种宗教思想作为立国的指导思想,吸收了佛教文化。这是因为佛教文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但太宗和高宗两代皇帝都有着冷静的头脑,客观的看待佛教,当广大民众对佛教尤其是对玄奘无比崇拜的时候,玄奘法师上了一道奏疏,请求将佛教定为国教,遭到了高宗的严辞拒绝。但在唐代中期佛教鼎盛时,出现了失控的局面,这时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人已经明确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提醒皇帝不加限制的佛教信仰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危害。但他遭到了各阶层甚至是最高统治者的排斥和打击,多次遭到流放。事实也正是如此,唐中期以后,佛教确实带了很多问题,危及国家政权。它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影响,僧人、寺庙侵占了大量的田产,造成了大量的农民无地可耕、无家可住,成为社会动荡的爆发点。另一方面,佛教的精神崇拜是酿成邪教的政治土壤,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各种道门*,基本上都与佛教有关,不是观音下凡,就是弥勒再世,全国各地到处狼烟蜂起,*不断。政权统治者面临着来自佛教的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动用政治手段镇压佛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打击最重的是唐武宗的“会昌法难”,佛教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它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消极的影响。

佛教的消极影响还不仅仅如此,它的宽仁忍让思想具有化解矛盾、包容一切,完成政治平稳变革的作用。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不破不立,只有破才能有真正的立。自佛祖以后,佛教在印度得到空前的发展,在这种思想文化影响下,丧失了

抵御外族入侵的能力,整个国家和佛教文明遭到了毁灭。再来看看今天的印度,它倒很少有来自自身的大的政治变革,也就难以获得新的生命力。所以,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那么在政治制度方面呢?最早提出众生平等思想的是印度的伟大思想家,可是它没有惨烈的变革,至今还存在着富人阶层与贱民阶层的社会现象,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种怪胎。而在西方和中国等国家,由于经过剧烈的政治变革,真正的打破了等级制度,实现了在政治上的人人平等。

佛教思想在瓦解和破除封建等级制度具有积极意义,但真理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在佛陀时代,由这样的思想文化完成政治变革,破除封建等级制度,它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理。而随着社会进步,政治变革的方式也将随之而变化,法国大革命时期正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思想开明的人物,推动了变革的进程,实现了民主和自由,以及人民在政治权利方面的平等,他们所代表的就是那一历史时期先进的思想。

佛学的好与坏究竟如何,我想只有三藏法师所说的那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佛学

佛学

得与失

得与失

得与失

得与失

得与失

佛学心得体会

佛学题目

佛学经典语录

佛学的得与失
《佛学的得与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佛学与佛教 佛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