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2:37: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随着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增多,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小学高年段的英语教材中,阅读内容呈现出了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被重视起来并加以强化。

一、保持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保持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恰当的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现行的小学高年级英语教材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进行恰当的新课导入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按照所涉及的内容来讲,导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和背景知识相关的导入,一是和阅读具体内容相关的词汇、句型等知识性的导入。按照形式来分,常见的有:游戏导入、歌曲导入、悬念导入、直观导入(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头脑风暴(Brainstorm)等。

其次,要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保持学生的兴趣。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对事物的兴趣持续时间也较短的特征,在成功的导入后,如果教师不注意设计灵活多样的阅读活动形式以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成功的导入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再次,我们还应该注意创设丰富的展示平台,保持和升华学生的阅读兴趣。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这种思想在学生的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点滴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当自己的成功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时,小学生便会产生成功感,信心大增,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层楼。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收获。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并定期展览、交流;评选班级的“英语读书明星”、“英语故事大王”等;活动过程中,除了有鼓励之外,也可以有少量的物质奖励,高年级的同学对粘贴、印张等形式的奖励已经没有多大的兴趣,最后能够为学生准备一些浅显的英文读物,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自学阅读。

二、实现由“兴趣阅读”到“意志阅读”的过渡

“兴趣阅读”,就是让阅读从最初的因为兴趣而阅读,“意志阅读”是为了追求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而进行的阅读。

兴趣是阅读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是阅读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很少去顾及。而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阅读是不长久的,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些阅读材料,不一定是所有学生都感兴趣的,然而,这些材料对于提高其阅读能力又是必要的,是其必须完成,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就要求学生有高度的阅读自觉性、自制性,需要他们用意志去支撑,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一点来看,阅读指导不能完全迁就学生的兴趣,应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注重阅读意志的磨练,促使学生从兴趣阅读,跃升到意志阅读的阶段。

三、,把阅读活动扩大阅读量向课外延伸

扩大阅读量往往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对增强他们的语感、丰富他们的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有:

1、扩大法。有些课文是根据原作改编或节选的,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不妨把原作印发给同学,作扩大式的课内阅读。

2、注解法。有些课文,特别是知识性课文,往往会牵涉到许多相关问题,这也是学生最有兴趣想了解的知识。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编写成若干条注释,让学生自读,这十分有益于开拓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例如在学生学到“Christmas”、“Halloween”、“The Easter”等节日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四、把英语阅读教学应与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相结合起来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已经把学习策略的研究规定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它不仅包含了阅读中的一些技巧,还包含了阅读者为达到预期阅读目的所采取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阅读策略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阅读行为,发展到当今的激活背景知识、图式的认知策略以及帮助透彻理解文章的语篇策略等。关于阅读策略的训练,我们大致可以遵循如下的步骤:

1、准备阶段。本阶段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对阅读过程进行反思,提高他们的策略意识。英语教师可采取访谈、小组及全班讨论等形式组织学生反思他们是如何完成阅读任务,对提及的有用策略给予肯定。经过这一阶段,教师既可帮助学生识别他们已经掌握的阅读策略,诊断现存的问题及缺乏的策略以使训练有针对性。于此同时也可让学生看到策略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意义及价值,提高他们学习策略的兴趣和积极性。

2、呈现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具体讲解、示范新策略,学生对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的讲解应包括要训练的策略的定义,使用该策略的意义及价值,并结合实例讲解它的各种用法,和使用条件等发展学生元认知意识所必要的成分。在演示策略时应结合具体的阅读任务使学生体会到将策略系统地应用于目的阅读和学习所带来的好处。示范语言可用母语,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所示策略。示范也可用有声思维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教师使用策略的思维过程以便于模仿。

3、操练阶段。在本阶段教师提供有效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大胆练习、使用策略。学生首先在教师指导、提示下模仿教师所授策略及使用方法进行阅读完成练习并注意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教师逐渐鼓励学生独立结合阅读任务使用策略并提供每位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练习机会。教师也可组织小组阅读活动,例如同学间互相简单描述思维过程,互相解释、说明自己是怎样使用策略完成阅读任务的,同学间分享喜欢的策略以及共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等。

4、评价阶段。教师对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及运用策略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估。评价的方式很多如策略操练后操练后的询问、讨论运用策略时的心得体会以及调查问卷等。评估的内容包括通过训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能力是否增强,使用策略的频率是否提高,策略运用是否得当等。教师还应对自己所授策略的方式、方法进行自我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完善。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评估自己使用策略的结果,如何评定自己在实现自主阅读和策略阅读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提高策略训练的效率。

5.扩展阶段。本阶段的目的是为巩固训练成果,同时实现策略的迁移。教师鼓励学生课上、课下独立将所学策略应用于其他类似的阅读任务或听力、口语、词汇、写作等其他语言技能,并鼓励他们依照个人的认知风格和学习任务的需要选择有效的策略。

五、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说明知识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同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引导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身边有大量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语报刊,教师要适当引领小学生接触这些报刊中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泛读中扩大词汇量、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在读报过程中可以开展“读报摘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时适当背抄所读内容,可以摘抄学过的单词,也可以摘抄没学过的单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这些内容会成为了学生自己的知识,在语感方面一定会有加强,会话与写作能力也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高年级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体会

如何进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小学高年级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

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