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红色考察感想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1: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考察感想

秦明月

今年夏天,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红色考察,参观了许多革命遗址、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8月10日,我们到达重庆,第一站参观渣滓洞、白公馆。在车上,导游告诉我们当时国民党为了从共产党员口中获取情报所采用的一种最残酷的刑罚——“披麻戴孝”,就是用皮鞭、烙铁、竹签、老虎凳等刑具将人弄得遍体鳞伤,然后往身上泼上盐水、辣椒水,用一种美国特制麻布将人像木乃伊一样裹起来,扔进牢房里十天左右再托出来,一块一块地将麻布从身上撕扯下来。其疼痛可想而知,听得我们不寒而栗。即使遭受如此残酷的折磨,仍然有一些坚强的共产党员未向敌人吐露只言片语,真是令人敬佩啊!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集中营。该集中营三面靠山,前临深沟,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监狱分为内外两院,外院是办公室和刑讯室。刑讯室里摆放着老虎凳、铁锤、铁钩、铁链等刑具。内院有一排一底的男牢房十六间,女牢房两间。牢房里光线阴暗,只有睡觉用的破席子和旧被子。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韵(江姐)、黄绍辉、邓慧中(“双枪老太婆”)等先后被囚于此。虽然在这里,共产党人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连饮用水都要受限制,但他们的革命意志、理想和信念却没有丝毫减退。在1949年的春节联欢会上,他们成立了“铁窗诗社”。随着三大战役捷报频传,他们热血沸腾、欢心鼓舞,写下了“只为祖国不为家,消灭群凶与爪牙;正气歌声振寰宇,要叫铁树开红花。”“对敌斗争靠大家,酷刑难熬紧咬牙;蒋贼兵败末日近,坐穿牢底戴红花。”等充满爱国热情和英雄无畏主义的诗篇。但令人叹惋的是囚禁在此的200多位革命志士没有迎来“戴红花”的那一天,在重庆解放前夕就惨遭屠杀,仅有15人脱险。

白公馆位于重庆沙坪坝郊区,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秘密监狱。监狱背靠歌乐山,四周高墙、电网密布,墙外制高点上有岗亭和碉堡,狱内有牢房20间。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

曾被囚禁于此。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城楼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特大喜讯传来,罗广斌、陈然、丁地平等狱中难友决定:自制一面五星红旗,在重庆解放那天,打着红旗冲出牢门,迎接胜利。他们拿出自己的红色绣花被面作旗面,找黄色布头做成五角星。根据想象,将一颗大星放在中间,四颗小星放在四角,象征全国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然而,这面红旗未能如愿打出去。在重庆解放前夕,大部分难友含恨饮弹。在白公馆,我们看到了这面保存下来的沾染着烈士斑斑血迹的红旗,内心感慨万千。重庆解放后,白公馆大屠杀脱险者罗广斌、渣滓洞大屠杀脱险者刘德彬以及曾在渣滓洞关押过的杨益言等人,以难友为原型创作了《圣洁的血花》、《锢禁的世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等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中国青年出版社大力帮助作者进行主题提炼和艺术加工创作,出版了罗广斌、杨益言署名的小说《红岩》,曾经风靡一时,影响、教育了许多青年人。

下午,我们还参观了红岩村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1939年初,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重庆成立,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同年5月因原办事处被日机炸毁,迁往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办公大楼是一幢外看二层、实际三层的深灰色大楼,占地800平方米。底层是公开机关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皖南事变前新四军驻重庆办事处也在此办公)。二楼是南方局机关和领导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卧室是南方局负责同志常开会、作出重大决策的地方。三楼是南方局、办事处的机要科和秘密电台,主要负责与延安及各地有关电台的联系及机要文件的传送。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也曾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在国民党“限共”、“防共”政策下,南方局和办事处经费十分困难,办公大楼里的家具都很简陋,只有一部破旧的电话机与外界联系。办公人员连吃饭、穿衣都很紧张,四个人一顿饭只有一个菜,八年中每人仅发过两套衣服。但即便如此,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他们为巩固统一战线,推动南方各地党组织的发展,扩大共产党的社会影响做了大量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8月11日,我们到达贵阳。首先,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这里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是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

峨。遵义会议的召开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这里参观,我们也都怀着深深的敬意在这栋楼前照相留念。接着,我们还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室,陈列室的陈列内容有红军长征,进军贵州;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之战三个部分,展出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图表资料有236件。红军长征时用过的草鞋、水壶、腰带等破旧不堪,足见当时的艰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我们参观了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的息烽集中营。它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而设立的关押中共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了1200多人,被秘密处决和折磨致死的就有600多人,人们熟知的罗世文、杨虎城、杨拯贵、宋绮云、小萝卜头、黄显声、马寅初等都曾囚禁于此。“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的儿子,八个月时随母亲被捕入狱,入狱前长的又白又胖,后来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慢慢长成了一个头大、身子细小、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他非常懂事,经常帮大人们传递信息,也被难友们称为“小小邮递员”。可惜的是国民党在溃逃之前,将年仅9岁的他残忍地杀害了。杨虎城将军一家住过的牢房里有杨虎城将军和妻子谢葆贞、儿子杨拯中的照片。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被迫出国考察。“七七事变”后,他为了投身抗日战争,抗令归国,不幸在南昌被抓,之后被囚禁了长达12年,1938至1939年被囚于此。他的妻子和儿子探监时也被囚禁,在囚禁期间他们还生了个女儿名叫杨拯国。1949年他们一家四口全被国民党杀害,当时杨拯中年仅19岁,杨拯国年仅8岁。可怜的将军一家原本可以过着令人羡慕的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为了民族大义,却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想到这里我不禁肃然起敬、热泪盈眶。随后,我们还参观了“猫洞”,即原来关老虎,后来用于严刑拷打犯人的刑讯处。这里还保留着铁炉、烙铁等国民党用的刑具。讲解员介绍说里面原来是水牢,就是一个有腐蚀性的大水坑,里面飘着许多腐烂的共产党员的尸体。把人扔到里面十几天,拖出来身上的皮一碰就会往下掉。后来,国民党溃逃时用它活埋了很多被抓的共产党员。我不禁感叹: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幸牺牲的数不尽的优秀的共产党员,真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8月14日,我们来到长沙,参观毛主席铜像广场和毛主席故居。毛主席铜像广场坐落在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前的开阔地带,周围青松翠竹掩映,群山拱护。人们来到广场主要是为了瞻仰毛主席铜像,追思、纪念毛主席。听导游介绍说,1993年12月,毛主席铜像运抵韶山纪念广场时,附近山上的杜鹃花竟然在寒冬开放。铜像揭幕的一瞬间,出现了太阳和月亮同时分别出现在铜像后左右上方的奇观。来到广场远远地就能看到高大伟岸的毛主席铜像,来此参观的人还真是不少。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铜像。毛主席铜像高6米、重3.7吨,坐西南、朝东北,是按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形象设计的,身着中山装,双手握书卷,双目炯炯,微露笑容,神采奕奕。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周围放着很多人们敬献的花篮。我们也以学院的名义敬献了花篮,并向铜像鞠躬致敬。之后,我们又来到毛主席故居参观了毛主席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毛主席从小就与众不同、气质不俗,曾写下“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诗句。少年时的他就非常有主见,反感封建教育,经常让老师和家长头疼。老师和父亲追打他时,他就跳到学堂或家门前的池塘里,因此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他的父亲毛顺生曾想让他去经商,而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他离家外出求学前写了一首《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毛主席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导游还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毛主席年少时的故事,使我更加增进了对主席的情感。

今年夏天的考察真是不虚此行,令我回味无穷,使我深深地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我将带着这次考察的收获和这份热爱投入到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影响更多的青年学生,也使他们加深对党的历史的了解,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红色纪念地考察

铜川红色考察

红色考察催人奋进

考察感想

考察感想

红色之旅感想

红色之旅感想

红色之旅感想

红色之旅感想

红色之旅感想

红色考察感想
《红色考察感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红色考察心得 感想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