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积极探索乡镇职能转变的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5: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积极探索乡镇职能转变的新路子

作者:李忠华

为真正实现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步伐,太山庙乡从今年初开始,在辖区内积极实施了以干部包联群众和便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 “连心工程”。经过3个月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建立起了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和便民服务体系,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转变乡镇职能中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开展连心活动,突出服务职能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对农业和农村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的职能和重点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于这些悄然发生、影响深远的种种变化,乡镇政府的管理方式、服务方式还不很适应,突出体现在:干部到群众家去的少了,干部不知道群众需要哪些服务、群众不知道干部可以给群众提供哪些服务。长此以往,干部群众间的感情有了距离,加之部分干部的政策水平、服务能力、责任心差,甚至还出现部分群众对个别干部有抵触情绪的现象。这就需要乡镇干部深入农村,密切联系农民群众,了解农民需求,创新工作,突出乡镇的服务职能,为农民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实施“连心工程”,可以使影响干群关系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与解决,增强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任和理解。太山庙乡把实施“连心工程”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率先在全县开展试点。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一名领导、机关干部、村干部所联系的对象,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全体乡村干部共同抓的工作机制。

二、创新连心载体,丰富服务内容

结合乡情实际和干部队伍现状,在推进“连心工程”中,太山庙乡紧紧围绕 “加强党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主线,把“三联五民十上门”和便民服务代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连心工程”的载体,采取“送下去、带回来”的方式,丰富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内容。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支部,乡站办队各联系1个村,每名干部联系确定20到30户“连心”农户,重点听民声、察民情、排民忧、帮民富、暖民心,干部围绕乡镇职能上门开展宣讲政策法规、指导铺设致富门路、兑现惠民政策、办理证照审批、叮嘱安全生产、调解邻里纠纷、劝返辍学学生、料理红白喜事、解答疑难问题、消解干群隔阂等为主要内容的“十上门”服务。在“三联五民十上门”送下去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搭建便民服务平台,扎实开展便民服务。对农民群众需要办理的林木采伐手续、招商引资有关手续、个体工商户有关证照、建房审批有关手续、户口转迁及新生人口上户手续、计划生育相关手续、党团关系转接、农村低保、五保金及困难群众的粮钱物补助、惠农政策款物兑现、招商引资有关证照、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及“三农”法规政策服务、就业信息、科技、政策、法律咨询等13项合法事项,采取乡、村两级代办,在乡政府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由乡对口机构相关人员负责办理;在村设立便民服务室,由村文书每周两天坐班,负责接办村级代办事项。形成了乡、村两级便民服务网络平台,以无偿代理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与此同时,合理确定了参加人员范围,细化了“连心工程”目标任务。乡党委、政府和站所的全体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人负责联系20到30户农户,乡站办队各联系1个村,乡党委、政府领导既负责联村工作还承担联户任务。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村重点抓两委班子建设;乡站、办、队各联村结合业务推动中心工作任务分解落实,促进产业发展;联户干部每年到各农户家中不少于6次,为农户提供政策宣传和办好事、解难事,帮助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三、落实连心措施,提高服务水平

为推动 “连心工程”深入开展,采取发放连心手册、民情日记、设置连心榜、连心卡和建立便民服务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水平。要求干部将每次到农户家中连心的情况记入连心手册和民情日记,由农户签字,乡党委书记、乡长的连心手册和民情日记每月底由领导小组审阅;乡镇其他干部职工的连心手册和民情日记月底由乡镇党委书记审阅。统一印制了干部连心卡,将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农户的基本情况、服务内容及要求印在卡上,发放到所包农户手中,便于群众联系。在乡政府和村委会分别设置连心榜,乡连心榜公示站所联村情况,村连心榜公示干部联户信息,接受群众监督。乡上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建立了便民服务首问首办责任、便民服务承诺、便民服务限时办结三项制度,严格按照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规范操作。从相关站所抽调工作人员实行集体办公,确保每天都有干部值班,时时有人为群众服务;在各村设立了便民服务室,由村文书具体负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了群众。农村群众通过村便民服务室和乡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有关事项的同时,还可以委托联户干部代为办理。在要求干部经常进村入户了解民情,记好连心手册和民情日记的基础上,定期每月召开一次民情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归类、分析、处理。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干部对农村现状的了解,而且还增强了干部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的自觉性,尤其是年轻干部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农村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适应联系农户提供服务的需要。全体干部利用掌握农村优惠政策快、信息相对灵通的优势,积极给予包联农户政策、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和扶持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做好联系户的思想工作,准确掌握农户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农户反映的问题,积极协调排查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四、建立连心机制,务求服务实效

为确保“连心工程”真正取得实效,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探索,由一次性送温暖转变为经常性关怀,由面上推动转变为抓点带面,由短期集中活动转变为经常性工作,真正使其成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速器”。本着“严明纪律,严格程序、严把质量、严格要求”的原则,制定出台了“三考三评”考核机制(“三考”,即知晓农户姓名、知晓农户基本情况、知晓为农户要办的实事;“三评”,即干部自评、交叉入户发放测评表民主测评,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讲评),所有测评的内容全部采取“听、看、查、访”的形式进行,即听群众的评价,看活动现场,查想关记录资料,走访党员、群众核实情况。最终考评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并与个人年终奖、评优评模、职称晋升、后备干部的推荐等相挂钩。干部不断地深入到农户家中,感情上进一步贴近了群众,增进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干群之间沟通交流时间多了,相互理解也就多了,群众对干部的心理偏见逐渐消除,有问题愿意找干部倾诉和解决了,干部也能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的沉下身子为民办事。现在,上班时间大部分干部除了有工作任务在机关外,其余时间全部都用在了进村入户为农户服务中。“一站式”的面对面贴心服务、“直通车”式的政策传达等,使群众与干部的距离更近了,政策宣传更直接,避免了政策传达、执行走样,从而增加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广大群众亲切的称乡干部为自己的“贴心人”。 联村站办队和领导组织村民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对重大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集体研究,增强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开展政策、法律宣传和形式任务教育,营造了平安、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

浅谈乡镇职能转变

浅谈乡镇职能转变

浅谈乡镇职能转变

浅谈乡镇职能转变

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

仙居县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一体化新路子

乡镇职能转变调研报告

乡镇职能转变调研报告

乡镇职能转变工作实施方案

积极探索乡镇职能转变的新路子
《积极探索乡镇职能转变的新路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