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班额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3: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班额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强化和落实,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不断转变,城郊的年出生人口不断减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班生额大幅下降。现在城郊小学的班生额已经由原来的

三、四十人减少到现在的十几人,甚至只有几个人。针对这种情况,城郊学校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改变是势在必行。如何改变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呢?现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促进教与学的和谐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总是围绕老师的教。老师一板一演,学生一唱一和。课堂教学在师生一问一答或老师的喋喋不休中结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总是无法跟上教师讲授的节拍,这样严重影响到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首先转变教学观,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自主学习”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转变。生员少了,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时间更加充裕。教师能够更加自如的融入学生之中组织教学,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可以搭建在学生不断质疑、释疑中完成,在师生的游戏中完成,在学生的集体板演中完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老师可以是一个搭台者,一个导演,或一个观众。教与学自然就顺畅了,师与生也就和谐亲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就将得到全面提高。课堂练习可以由单一向多样性转变,如同在黑板上练习同一道题,同时练习不同的习题,学生练

习时,老师重点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巩固已学知识和未把握的内容。采取课内一对一互助活动,让成绩好的学生配合老师对中下生同时进行辅导,同时把收集到的掌握不到位信息进行反馈,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讨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将知识能够学透、学好。

二、区分课型,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落实“小步子、快节奏、勤反馈、多练习”的教学思路

(一)数学学习概念习题化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公理、数学思想和方法),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使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我根据教材的小步子、及时强化、变式和目标值得测定等心理学原理。通过反映数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变式习题演练,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问题解决智能化。“问题解决”即善于解题,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它与知识、技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即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而问题解决则是知识、技能学习的结果。 如何把“问题解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

1、把“问题解决”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即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解决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2、突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只有把概念、法则和定理等知识的提出、形成和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究过程等问题,让学生彻底了解,才能把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使学生由“学会”提高到“会学”的层次。

3、重视解题后的反思。解题过程包括从审题开始的预测,直到一种解法完成的延续这样一个思维的全过程。

4、善于把问题进行转化。数学教育的核心是数学思维教育,而数学问题的解答则是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素质的主要途径。为此,我们的数学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够通过恒等或同解等方法,将问题转化,由繁到简,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训练方法科学化

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课堂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为此,教室可结合教学内容分阶段进行,随着学生对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2、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

3、习题的编排要体现出教育性原则,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内、外两方面强化学生的求知欲。

4、针对习题,精选习题。例如:为引入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

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5、注意评价激励,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成绩与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发现错误,要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及时改正。对学生既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使学生在不断提高的学习成绩鼓舞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三、夯实学生的基础,重视复习课的教学

(一)以题代纲,梳理知识

对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以达到深化、固化之目的,是复习课的重要环节。我们通常利用填空、填表、框图、知识树等形式引导学生填充回忆、整理复习内容,但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从较高的角度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是单纯的讲述,那学生的认知模式就错过了重组的时机。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数学复习课上的概念的简单重复是枯燥的、低效的,而“以题代纲”要好得多。所谓以题代纲就是不经过列知识框图,直接将复习的有关定义、定理、公式等编成练习题,让学生见题想概念、定理、公式。此时题目要简单一些,但要求覆盖面要广,重点要突出,条理性强。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回顾、整理学过的基础知识,完成配套练习,实现了网络基础知识和熟练基本技能的双赢效果。

(二)查漏补缺,讲练结合

对学生掌握较好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复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强调复习课还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讲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练要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四、用爱心,耐心赢得学生的进步

变换角色,是改变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走下讲台的老师地位、角色改变了,成了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近了、多了,学生就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真实的告诉你。教师也更能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学习差异设计教学方案。上课时不是高高在上,而

是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质疑,帮助理清思路,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心,耐心,从而寻找解题的最佳途径。

总之、小班额教学是农村学校今后教学的必然趋势,我们的教学应在巧、灵、活中入手,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少教、多学、愉快”,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动手、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潜能得到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汇源小学 张丽敏 杜梅 2012-5-8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

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参与度

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课参与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深化小班额教学

论文小班额教学

小班额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小班额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