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树木盆景鉴赏(学生案例)(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2: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树木盆景鉴赏

肖晓阳

盆景是以树、石为主要材料,经过艺术加工,在盆中微缩地再现自然界美景的一种陈设品。这种“以小见大”的“盆中景”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它既体现作者的栽培制作技术,也体现作者的艺术修养。根据所表现的景观不同,可把盆景分为树木盆景(图1)、山水盆景(图2)、树石盆景(图3)三种。

图1直干式

图2山水盆景

图3 树石盆景

盆景是中国的国粹,但因其制作与鉴赏的专业性较强,所以这门技艺尚未普及。树木盆景是以“树”为“景”,摒去了其它参照景物,其“景”较为抽象,不如山水、树石盆景直观。而“树木”又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会欣赏树木盆景是提高盆景鉴赏力的关键,对盆景艺术的普及大有助益。

基本活动:阅读与探讨

一、认真阅读引言及以下有关树木盆景鉴赏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1.盆树自然美的构成要素

盆树之美有一定的要素可循,其人工之美在于构图,自然之美则由根盘、隆基、干形、肌理、枝态及花、叶、果的特征共同体现。

好的根盘应当是:树头四周有较多粗细适当的根,紧伏地面呈辐射状延伸,先端分出小根。美好的根盘不但使树稳固,还能展现盆树的“力度”,对作品的欣赏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隆基是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即“树头”部),它应相对膨大,与根部相接 成喇叭状为好。自然界的树木以“老”、“大”为美,它们都具

图4 有美好的根头。盆树的理想干形应是:近根部粗壮,愈往树梢愈细(俗称“收尾”),由粗而细自然过渡的圆形树干,对于任何形式的盆树而言都是最佳干形。至于收尾的快与慢,干形的修长与矮壮,将形成不同的风格,并无优劣之别。根、头、干的状态如图4。

肌理指树干表皮的纹理,因树种不同而异。山松呈鳞甲状肌理、柏树呈丝状肌理、榆树呈石状肌理。这些肌理能增加树的苍老古朴美感。

枝态之美以岭南盆景的“脱衣换锦”法的展示最为突出,其法是将树叶全部摘除,以展示落叶后的“寒树”相,而后又能陆续观赏到新叶初萌的春树和枝繁叶茂的夏树。摘叶观赏必使枝的优缺点暴露无遗,所以必是形态优美之树才可行。好的枝态能提升树的形态美,它应当是粗细长短合适,生长情况正常,疏密得当。至于枝的造型则属人工美的范畴,“枝法”是盆景的高级技艺。

盆树之叶以小为好,叶子宜平展、有光泽。叶色鲜艳会使盆树更悦目,槭树就是以赏红叶为其特色。盆树之花以形简、型小、色鲜、气馨为好;果则以色艳、形美、型小为好。

2、树的基本形式

盆树的常见形式主要有:直干式(图1)、斜干式(图5)、曲干式(图4)、文人式、卧干式、临水式、悬崖式(图7)、双干式(图8)、丛林式(图10)、附石式等。

图5斜干式 图6悬崖式 图6双干式 图6丛林式

3、盆树的构图要领 枝的布局与形态

(1)树干上下枝在形态与布局上的差异:一般是下粗上细、下长上短、下垂上翘、下疏上密。 (2)从正面投影上看,干上的枝自下而上大体呈一左一右交替布局的“互生”状态。枝的伸展方向除了向左右以外,还要有前、后、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的方向枝。但前后枝一般少用,用这两种枝时,一般都要向侧偏,

(3)从侧视看,枝片上方大体呈馒头形,

图9 从俯视看,枝片的外廓如同一片叶子,主脉(最大枝条)与次脉(主脉上的侧枝条)的延伸方向也与叶脉的伸长方向相似,见图9。

树冠的形态

一枝中的各枝条及叶子连缀成片,称为枝片。各枝片连缀成冠状,称为树冠。从正面看,树冠以斜三角形构图为宜,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以角度小的一端居下为妥(见图10)。从俯视看,树冠外廓约呈鸡蛋形,纵向窄、横向宽。树冠虽呈斜三角形,但其外廓线不可平直圆滑,而应有曲折变化。树冠的大小应与树干的粗细成正比。

树冠的虚实布局

树冠的布局讲究“虚实聚散”。密为“实”、疏为“虚”;有物为“实”、无物为“虚”;枝片间相连或相近为“聚”、相离为“散”。枝片有疏密聚散的变化才能富于韵律美感。树冠布局应避免两个极端,其一是将所有枝叶连成一片,不露空间,形如戴帽(日本盆景常如此),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其二是将树冠分解成若干个独立枝片,互不关联,形如云朵或云片,给人以做作、匠气之感,见图11。

图10 图11 图12 “空间”是“虚”的具体体现,应作为盆景构图的一大要素加以研究。树冠内的空间有三种:开放型空间(与树冠外空间相连)、封闭型空间(空间四周被枝叶包围)和散漫空间(稀疏枝叶间透出的支离散漫的空间),见图12。

要使盆树富有灵气,应使这三种空间在树冠中的运用善于变化。以开放型空间为例,不宜左右对称,否则将使树冠断层,极不自然(见图13);也不可数个开放型空间上下均匀排列,而显刻板。上述两例的空间位置如无法改变,那就应使空间在大小、形状或空间类型上作变化,见图14。

图13 图14

图15 枝片应有大小疏密的变化。对于大的枝片同样不能一片茂密,其外廓线也要有曲折变化。因此应在大枝片中的适当部位疏剪枝叶,产生散漫空间或封闭型空间。或者通过剪扎造型,在大枝片中分解出一个小枝片来,使“片中有片”,这样就可消除臃肿笨重感,并使外廓线曲折生动,见图15。

树冠布局应先从大处着眼,避免琐碎,关键是把握好“连断互用”,即既有独立枝片,又有合并

3 枝片。上下枝片间的“连”有三种:全连(连成一片)、半连(部分相连,留有空间)、散连(通过稀疏枝叶相连,似连似断)。通过这三种相连形式,使各枝片之间产生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一、分组探讨下列问题。

1、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各有何异同?

2、随便在盆中栽棵树或种些草能称盆景吗?为什么?

3、好的盆树,它的根、头、干应具备什么样的形态?

4、为了使盆景能“以小见大”,树种要求“叶小节密”(节 密是指枝条上侧枝的间距短)。那么,什么是“以小见大”? 它与“叶小节密”有何关系?

5、阐述图例所示的几种主要形式树木盆景的造型特征。

6、图

1、图

16、图17均为直干式盆树,请鉴别它们的优劣, 并加以评析。

图17 图16 拓展活动:佳作收集大比拼。

一、分组查阅有关刊物或相关网站,看看盆树的形式都有哪些,并设法获取相应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在班上交流。

二、各组收集佳作的,从中筛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上展示、评析。

三、评出班级收集的最佳盆景图片若干,写出评析文章,以此材料办一个专刊。

创新活动:请你参与设计

一、树木盆景最好“按图制作”,对不良的作品也可“按图改造”。图19即是根据图18改造设计的。请你谈谈图18的优缺点?图19有何改善?

二、分组讨论图 20与图21作品的优缺点,尝试绘制这两件作品改造后的成型图。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盆景前言

政绩盆景

盆景学

学生诗歌鉴赏

音乐鉴赏教学案例

插花论文盆景

盆景池导游词

盆景作品介绍

盆景研究小结

盆景学教学大纲

树木盆景鉴赏(学生案例)(全文)
《树木盆景鉴赏(学生案例)(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树木盆景鉴赏 学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