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6: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教学改革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这是加强学生经济概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建筑工程投资的构成及土建各分项工程成本计算及控制,学习具体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方法及文件编制,工程结算与概、决算审核的一般知识。本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建筑工程索赔与结算能力;预算软件应用能力以及运用工程造价新技术能力。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将使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能贴近实际,贴近市场,实现人才的“零距离”培养,最终形成全面顶岗就业能力,这将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的具体内容和结果

围绕本次教改的目的和内容,我们对目前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最新政策、规范及计算方法和具体情况进行了市场调研。

1、清单规范的变化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并计划于2013年1月正式执行,这是继2003年正式发布清单规范以来,第三次发布清单规范。在2003年之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行的是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适应的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即以预算定额为依据、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标底为中心的工程计价模式和招投标方式(即定额计价方式)。这种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痕迹的模式无法体现出招投标竞争的核心竞争-价格竞争,其弊端是遏制了竞争的全面性,为了适应建筑业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我国工程造价的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3年2月公告第119号文,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并于200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期经过几年时间,结合过程中的实际工程的佐证、调研、论证和修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12月1日实施了《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用于指导后期的计价工作。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业务在不断发展,在执行08版《规范》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鲜事物以及新政策,相关部门又收集了广大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些宝贵建议和经验,推动了新清单规范的修订。新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由计价规范和计量规范两部分内容组成,计价规范主要完善了工程计量、工程变更、合同调整、中期支付竣工结算等部分的条款;重点完善了合同各方的权、责、利的相关规定,指导性增强,更便于操作。完善了招投标、价款支付及结算的报表格式。 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 专业划分会更加精细

“新规范征求意见稿”里,将原2008清单规范中的六个专业(建筑、装饰、安装、市政、园林、矿山),重新进行了精细化调整,调整后分为九个专业。 其中,将建筑与装饰专业进行合并为一个专业,将仿古从园林专业中分开,拆解为一个新专业,同时新增了构筑物、城市轨道交通、爆破工程三个专业。

② 责任划分会更加明确

“新规范征求意见稿”里,对原2008清单里诸多责任不够明确的内容做了明确的责任划分和补充。

③ 可执行性更加强化

“ 新规范征求意见稿”里,对一些不够明确的地方做了精确的量化说明和修改补充,原清单规范里对工程量偏差的说明,只是给出了解决方式,但未明确给出调整的比例和计算过程,“新规范征求意见稿”给出了明确的计算说明等。

2、识图方法的变化

由于国家标准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2011年7月1日颁布执行,抗震规范、高规相继实施。新规范在钢筋牌号、保护层、锚固长度、构件节点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11G101系列新平法图集应运而生。2011年9月1日执行并全面取代03G101系列6本图集,原图集废止。新图集修改132节点,新增36节点。

3、市场需求

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成熟,建筑工程造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改革现行建筑装工程定额管理方式,施行量价分离,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参与国际惯例的做法制定统一的计价规范,为在招标投标中推行全国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提供基础,特别是国家逐步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就是鼓励企业自行组价,制定企业定额,反应企业个别成本,挖掘企业巨大潜力,从而确定出科学合理且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建筑产品价格。因此,如何运用各种经济规律和科学方法,合理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科学的掌握价格变动规律,就成为本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随着招投标制度应用越来越深入,竞争越来越来激烈,施工企业对造价人员具体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技能要求。施工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最新的清单规范和对于合同别更、签证、索赔、造价调整等具体业务技能准确算量、计价又要能找到相应的依据等,所以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国家和本地政府的最新相关规定。

三、调查结论

针对以上两个方面,即教改的目的和目前建筑市场的最新动态,并结合学校“六结合”方针,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我们对这门课程创新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把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基础理论到最后的软件应用,实践环节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紧跟国家新标准、新规范,删除陈旧内容,引进新技术、新方法,适应清单计价带来的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重点增加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教学内容。

(3)实行工学结合的创新改革,主要体现在加强实践并在教学中通过理论知识与真实工程案例相结合进行讲解,大型案例贯穿教学法,实现从“工程教育”到“工程训练”的转变;同时结合项目管理和招投标课程,把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让学生提前进行培训和演练。模拟工程项目从工程中标开始,到工程竣工结束的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其间学生将考虑如何做工程计划、业务操作,如何整合利用资源等决策,并且伴随其中有计算机软件协助老师进行过程控制及结果分析,使学生在巩固、提高造价计算知识的同时,了解、体验和理解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流程加深实践技能的锻炼,使学生尽量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2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要求

造价员考试《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要点总结

9月份考试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第一次作业

9月份考试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第二次作业

预算定额

土木工程定额与预算复习题

a 预算定额学习心得

上海预算定额问题解答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调查报告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