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强化宗旨服务,联系服务群众讨论

发布时间:2020-03-01 15:55: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一、学习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各,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二、查摆问题

(一)在一切为了群众方面,思想意识上存在脱轨问题 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党员干部思想深处应该牢固树立的第一理念。但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内心深处却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背离,在思想上出了轨,缺乏“三种意识”。一是缺乏宗旨意识,与群众路线的出发点脱轨,存在官僚主义问题。二是缺乏使命意识,与群众路线的目标脱轨,存在形式主义问题。三是缺乏忧患意识,与群众路线的实质脱轨,存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

(二)在一切依靠群众方面,工作落实上存在脱钩问题。 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它要求党在一切工作中,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却缺乏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与群众脱了钩,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是依靠干部力量多,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少。二是依靠物质驱动多,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少。三是被动依靠群众多,主动依靠群众少。

(三)在从群众中来方面,工作决策上存在脱节问题。 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从群众中来,是保证一切决策科学合理和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但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在做决策、定工作过程中,不注重汲取群众智慧精华,忽略群众因素,存在严重脱节问题。一是全局观念弱化,与群众期望相脱节。二是民主意识淡漠,与群众意见相脱节。三是决策公开梗阻,与群众权利相脱节。

(四)在到群众中去方面,作风上存在脱离问题。

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工作方法,是党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维系鱼水深情的唯一途径,是党在作风建设上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然而,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却和群众渐行渐远,在作风上严重脱离群众,在情感上疏离群众,甚至由“鱼水难离”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严重破坏了党的形象,危害了党的执政基础。一是工作上不深入,远离群众。二是生活上不接触,偏离群众。三是情感上不融合,背离群众。

三、努力方向及措施

(一)把思想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长抓不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启示我们,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持抓好思想教育,让党员干部形成高度的思想自觉,深刻认识联系服务群众是党的形象、党的生命,只有先解决了思想问题,才能确保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位。一是实行民情教育抓“促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党员干部民情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走访贫困户、参与信访接待、观看民情专题片等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入到弱势群体、矛盾纠纷中,亲临其境直观感受群众所苦、所思、所盼,克服“官贵民轻”思想,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和联系群众的自觉性。二是开展案例教育抓“改进”。要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群众工作正反面典型案例,改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三是强化主题教育抓“提升”。要借助党的“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积极组织开展“干部修身计划”、“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等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坚持理论教育抓“改造”。要系统地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立场、群众路线教育,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纳入各级干部培训必修内容,通过上党课、组织宣讲团等举措,引导党员干部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二)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管理方式,为党员干部下基层创造条件。 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改进党员干部管理方式,让党员干部“走下去”,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和群众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一是精减会议改进会风。二是改进考核评价方式。要把考核评价的权力交给群众,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干部工作优劣,凭群众“打分”说话,考评结果纳入干部年度考核捆绑使用,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注意力吸引到联系服务群众上来。

(三)以实现好群众利益为根本目的,把办实事好事作为党员干部工作出发点。服务群众,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的工作出发点和归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

(四)建立健全且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制度化、常态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结合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在坚持常态化、长期抓上下功夫,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党员干部动真的,来实的,不拉花架子。一是建立导向引领机制。要改变干部政绩评价标准,把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责,纳入到考核评价之中。注重在群众工作一线考察干部,根据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困难问题等方面的表现选拔任用,用导向转变带动作风转变。二是完善载体推进机制。要从创新创建载体平台入手,用载体推进保障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三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要完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相关制度,要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为群众表达意愿、参与重大决策提供平台。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一、学习感悟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致胜的法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认真学习《摘编》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克服“四风”,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存在问题

(一)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二)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三、努力方向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

强化宗旨意识,把握正确方向。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党员干部对这些重大问题必须再认识、再明确、再强化,始终做到在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本色、政治纪律上不变、不移、不偏、不松。牢记宗旨,就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落实在行动上。

坚持群众路线,切实为民服务。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做好各项民生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转变作风,积极作为,齐心协力为各项事业做贡献、聚力量。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群众立场是党员干部最根本的立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各项工作都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是“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服务群众是“最大责任”,伤害群众是“最大罪孽”。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总之,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增强宗旨意识,不仅要把握宗旨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实践宗旨,更加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始终以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立足本职做出一流业绩的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研讨材料

一、学习感受

近日,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关于“人民”的论述至今记忆犹新。他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品味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由联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俄罗斯人在述说》,该片生动讲述了苏共和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历史真相,深入剖析了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更看到了一个党脱离人民群众、腐化变质带来的严重后果。俄罗斯人的述说再一次警醒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共是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起家并发展壮大的,但在长期执政之后,苏共特别是个别领袖人物,逐步丧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宗旨意识逐步淡化。当苏共不再是苏联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再是苏联人民利益的代表者的时候,苏共也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苏共垮台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二、主要问题

对照区委关于“四查四看”的要求,自己认为在当前的学习和工作中,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和鲜明的群众立场,能够立足工作岗位,主动进村入户联系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努力解决群众问题,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对照,对广大群众期盼我们提高服务质量的强烈呼声对照,自己仍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一是联系群众不够密切。主要表现在:对机关的部分年轻人多限于被动地安排工作,主动交流谈心较少,关心帮助不多。下村入户多限于村干部家和自己所包抓的几户贫困户,对其他群众的需求和疾苦很少了解。对自己所包抓的贫困户帮助不够。

二是服务群众不够有力。主要表现在:对待群众有时缺乏耐心,尤其是面对个别“难缠”群众,有时简单敷衍回应,有时避而不见。服务群众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面对农村个别复杂的矛盾,只是简单地命令式要求,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担当精神不够强烈。主要表现在:受周边环境影响,对有些工作有“慢一慢、等等看”的思想,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自己决心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努力整改。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通过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民情怀,进一步理解掌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同时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区委出台的“激励鼓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精神,切实解决担当精神不够强烈的问题。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驻镇值守的时间,以爬山、散步、打球等娱乐健身活动为载体,主动与青年干部谈心交流,共同提高。多下村入户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困,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尤其是定期去所包抓的贫困户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帮助其按期脱贫。

三是努力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毛泽东同志说过:“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都要以群众需要出发,而不是从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这些话语给了我们深刻地启迪。自己决心在认真学习这些工作方法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锻炼,积极主动地处理群众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在实践中检验方法,在实践中历练本领,在实践中实现价值。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一、学习感悟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强化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健全工作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铸就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正是因为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对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党才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意愿、更好实现人民利益的生动实践,也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局面。

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定的群众立场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石。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制定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正确对待事业、对待群众,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当前和今后,必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群众的就坚决支持,不利于群众的就坚决纠正。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实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会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会有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自觉。要把群众观点贯穿到加强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群众观点学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程,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的自觉意识。要把尊重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把握群众思想的脉搏,在深入人民群众中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诚情怀。

科学把握群众方法。科学的群众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使群众工作常做常新、充满生机活力。当前社会成员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法制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运用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帮助群众提高认识、化解疑虑,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要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群众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丰富与群众联系沟通、互动交流的载体,畅通群众表达意见诉求、参政议政渠道,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事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健全群众工作制度。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既需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也需要依靠制度来规范、来约束。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是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在落实好已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完善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体系。要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制度,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要健全信访制度,保证群众提出的重要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宗旨意识不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更没有掌握邓小平同志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二是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未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没有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没有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一名人民警察的根本要求。具体到自己身上,就应当始终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做好所担负的工作,并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改进、提高自己工作的标准。但是自己的这种观念树立的并不牢靠,在工作上、学习上、作风上不能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自己、改进工作的紧迫感、责任心还不够强,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使自己看清了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要求我不仅仅是查找了问题,分析了原因就行了,关键是今后怎样按照《党章》的要求,按照党性的要求,特别是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在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督促自己拿出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群众的能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学习和领会,才能融会贯通,把握其精神实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政治上更加成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在服务群众上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工作中,我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勇于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

以上是我本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对自身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剖析,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及时批评指正!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一、学习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党的根本任务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掌握丰富的物质资源,应当而且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党存在发展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离开了人民,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天也不能生存。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革命战争年代,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强敌,取得执政地位,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善于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要求全党增强忧患意识,很有针对性。

二、查摆问题

影响群众工作和党群干群关系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就从事群众工作的主体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立场问题。立场问题主要是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一些干部的群众立场不稳,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不相信群众,把老百姓看成是刁民。二是不依靠群众,不攀穷亲,热衷于傍大款。特别是在发展问题上,不发动群众,不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三是不为群众,看问题、作决策,不是看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而是站在自身、小团体、少数人的立场上。

感情问题。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反而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反而难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有些干部整天在忙,但往上面跑得多,往下面跑得少;往发达地区跑得多,往贫困地区跑得少。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对群众缺乏感情。一

利益问题。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维护。利益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决策偏差和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如收入分配不公。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和单位与民争利,如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三是部分干部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如低保救灾资金确定、保障性住房分配、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监管、强农惠农资金发放等方面容易出问题。四是群众利益遭到不法侵害时,一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没有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三、努力方向及措施

(一)要把增进感情放在群众工作的首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为民所系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础和前提,对待群众的感情反映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我们要深入开展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要清醒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基本问题,始终把群众当作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是最讲感情的,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尽心尽力,感动群众,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来对待,把我们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二)要把办实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群众是最朴实、最讲实际的。办实事才能赢得民心。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家门口,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三)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仅靠传统的群众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要把实践作为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第一课堂,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长能力。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协商、疏导、服务等办法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善于运用网络媒体提高群众工作实效。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

一、学习感悟

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报告要求,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针对当面临新形势对党的群众工作提出的重大部署。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业务知识不足,理论业务学习不够。参加工作以来,本人虽然一直比较重视学习,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业务水平,还远远未达到新时期人们警察的要求。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应付目前的工作了,满足现状,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求精求深不够。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同时,我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甚至不学。学习停留一般化,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一般通读多,重点精读少,虽然能完成读书笔记,但不够主动认真。平时虽然经常学习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书籍,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脱钩,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够牢固。没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认为共产党人要为人民服务,但不可能全心全意,更不会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认为自己虽然是一名共产党员,但能力有限,职位有限,只能过一种平平静静、平平安安、平平淡淡的日子,只能是既没有大作为,也不会轰轰烈烈。政治思想认识不能紧跟形势的要求。每次除了参加上级和单位组织的学习外,只是看文件,连报纸,电视新闻等也很少顾及,更谈不上学习政治理论书籍。因而,世界观的改造也就不能及时与党的理论要求相结合,存在的私心杂念也就不能及时清除。因此,在工作生活中虽然与民警 职工们有一定感情,但亲民爱民的思想树立得并不牢固。不能始终与群众心贴心,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不能牢记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变成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时不时也在想着用自己这点权力为个人和亲戚朋友办点事,为单位谋点利。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够,领导艺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本人以前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主动考虑工作还有欠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系统的考虑和研究;在处理领导与同志们的关系方面,为顾及面子往往自我批评多一些,忽视对同志的批评,存在“老好人”思想;埋头干工作多,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少;与同志们谈心交流不够,谈思想、交流业务较少。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三、努力方向

(一)必须要树立群众观念,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在思想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同志讲,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二)必须要时刻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清楚认识“我是谁”的问题。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像舟和水、鱼和水,像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等比喻,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尊重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营养,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谋划工作、制定规划、都要尽可能地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三)必须加强勤奋务实的作风建设。提倡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使务实成为一种风尚,端正工作态度,以实际行动体现在作风转变上。带领干部职工切实解决庸、懒、散、奢不良风气,行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一、学习心得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容和载体是不同的。现在我们处在新世纪新阶段,当大多数农民群众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他们的需求便发生了变化;城镇居民基本实现了初步小康之后,他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基层党组织应当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而提供服务,随着人民群众的需求的改变而改变,以更好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二、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

三、努力方向

第一,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时俱进,应当在实践中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联系服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对象是“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面临的问题、需求,不是静止不变的,是会随着情况的变化、时代的变迁而会不断变化、日趋复杂。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服务者们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和解决人民群众新情况、新形势下的问题和需求,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落实中央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孙政才同志通过对联系点的实地走访调研,收集和听取各方意见,交流分析全面总结而得出结论: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人民群众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应当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应摆脱以往单一的、至上到下的管理方式,利用基层党组织分布的广泛性、深入群众的优越性,全方位宽领域感受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全新的影响力吸引群众、团结群众,实现在服务中凝聚群众、在引导中带领群众、在示范中组织群众。这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之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在如何把握群众的需求,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上应当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在方式方法上要既依靠群众又教育和引导群众,不断提高群众的觉悟,坚定群众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根本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实践活动精神。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但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对联系服务群众实践教育活动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这些都是形式化、走过场,不当回事,不放在心上。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健康发展。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一、学习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各,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二、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有些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是刁民,怕接触群众、对话群众,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与民争利,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在阵营上推开了群众,虽然,这些现象仅在于党内少数成员身上,但“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汤”、少数“坏马”祸害“马群”,这些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三、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有关部署,着力提升自我完善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干事创新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立足工作岗位,为群众解决难事、办好实事,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促进我们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要善于学习思考,提升自我完善的能力

学习是我们增加知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补思想之“钙”,筑思想之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着学习“浮躁症”,平时忽视学习的重要性,很难静下心来系统地去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常常以浏览网页、看手机新闻等方式来替代学习,或者是对一些理论知识浅尝辄止,在工作中常常是书到用时方去读,读的时候也不求甚解,只求够用。

(二)要勤于深入基层,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遵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层级下移、点多、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有更多交集,也承载着群众的更多期盼。突出服务群众,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服务到位,是中央和省上领导对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出的要求。可以说,这也是对我们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大检验。

(三)要勇于改进作风,提升干事创新的能力

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严肃工作纪律,改进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要把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利用更多的精力去谋求发展,拿出更大的魄力去狠抓落实。

要把为群众谋福利这一要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敢于同不正之风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真正以改善民生和保障群众权益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树立风清气正、务实为民的良好政府机关形象。要敢于冲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束缚,坚持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特点、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努力归纳提升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努力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敢于负责,不怕担风险,看准了的事就放手大胆地去做,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要严于修身律己,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

廉洁是做人的道德基准,是共产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手中都多多少少掌握一定权力,面对社会上多元、开放的价值观以及形形色色的诱惑,这权力便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就可以施展才干,造福于民;滥用手中职权,必然祸国殃民、危及自身。要常摒非分之想,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欲,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要常修为政之德,时刻牢记自己的权利来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要以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首要任务,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唯一标准,坚持把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党的奋斗目标紧紧联系起来,在为群众谋利益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一、学习感悟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铸就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正是因为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对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党才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意愿、更好实现人民利益的生动实践,也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局面。

二、当前我们在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观念淡薄 。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工作中不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事,而是为自己着想、为政绩着想,群众利益与地方发展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二)工作方法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多元化,群体利益多元化,利益冲突增多,解决难度增大。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不加强学习,缺群众工作的本领,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方法简单粗暴,喜欢命令式强迫群众服从。在信息化背景下,有的党员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不会协调群众利益。少数党员干部不会协调群众利益,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办法,既:遇到难题绕着走,任期一到,拍屁股走人,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群众前门来,领导后门溜,群众烦心事,一躲了之;怕暴露问题,影响升迁,掩盖矛盾蒙混过关;对群众的诉求推来推去、转来转去,让群众跑来跑去。

三、努力方向及做法

(一)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定的群众立场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石。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制定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正确对待事业、对待群众,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当前和今后,必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群众的就坚决支持,不利于群众的就坚决纠正。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实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会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会有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自觉。要把群众观点贯穿到加强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群众观点学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程,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的自觉意识。要把尊重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把握群众思想的脉搏,在深入人民群众中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诚情怀。

(三)科学把握群众方法。科学的群众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使群众工作常做常新、充满生机活力。当前社会成员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法制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运用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帮助群众提高认识、化解疑虑,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要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群众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丰富与群众联系沟通、互动交流的载体,畅通群众表达意见诉求、参政议政渠道,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事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四)健全群众工作制度。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既需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也需要依靠制度来规范、来约束。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是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在落实好已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完善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体系。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一、学习感悟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弱变强,是因为我们老一辈的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信念,为广大穷苦百姓打天下,谋福祉。当我们党执政60年后,党内少数领导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极少数党员干部更是见利忘义,贪污腐化,鱼肉百姓,站到人民的对立面。

(二)作风飘浮脱离群众。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深入基层的扎实工作作风。一些干部工作在县里住在市上,或者工作在乡镇住在县城,下基层也是车来车往,蜻蜓点水,干部不认识群众,群众也认不到干部。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工作作为负担,觉得群众素质低打交道麻烦,看见上访群众就头痛。遇到群体性事件,就束手无策,举措失当,驾驭不住局势。一旦为群 众做了点应该做的事就大肆宣传,自以为是。群众形象地说:交通便利了,干部离群众反而更远了;通讯发达了,干部和群众的交流反而更难了;干部文化水平高了,群众工作水平反而降低了。

工作目标错位漠视群众需求。发展是第一任务,但也不是经济繁荣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今经济发展了,一些地方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却降低了。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在抓发展时牺牲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甚至漠视群众利益,与民争利。所以有识之士指出:干部在GDP的迅速增长中陶醉,而群众却在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的不断下滑中埋怨。当前,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加强烈,希望党和政府化解他们因收入差距拉大导致的被剥削感,不公平竞争导致的被侵害感,社会保障有限导致的不安全感。作为执政党,我们不能回避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

三、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有关部署,着力提升自我完善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干事创新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立足工作岗位,为群众解决难事、办好实事,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促进我们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要善于学习思考,提升自我完善的能力

学习是我们增加知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补思想之“钙”,筑思想之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着学习“浮躁症”,平时忽视学习的重要性,很难静下心来系统地去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常常以浏览网页、看手机新闻等方式来替代学习,或者是对一些理论知识浅尝辄止,在工作中常常是书到用时方去读,读的时候也不求甚解,只求够用。

(二)要勤于深入基层,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遵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层级下移、点多、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有更多交集,也承载着群众的更多期盼。突出服务群众,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服务到位,是中央和省上领导对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出的要求。可以说,这也是对我们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大检验。

(三)要勇于改进作风,提升干事创新的能力

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严肃工作纪律,改进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要把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利用更多的精力去谋求发展,拿出更大的魄力去狠抓落实。

要把为群众谋福利这一要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敢于同不正之风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真正以改善民生和保障群众权益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树立风清气正、务实为民的良好政府机关形象。要敢于冲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束缚,坚持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特点、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努力归纳提升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努力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敢于负责,不怕担风险,看准了的事就放手大胆地去做,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要严于修身律己,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

廉洁是做人的道德基准,是共产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手中都多多少少掌握一定权力,面对社会上多元、开放的价值观以及形形色色的诱惑,这权力便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就可以施展才干,造福于民;滥用手中职权,必然祸国殃民、危及自身。要常摒非分之想,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欲,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要常修为政之德,时刻牢记自己的权利来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要以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首要任务,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唯一标准,坚持把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党的奋斗目标紧紧联系起来,在为群众谋利益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一、学习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一文中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仍然要讲奉献,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仍然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为我们牢记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二、存在问题

现实生活中,部分个别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没有真正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那就会谋事不实,脱离实际,贪大求功,劳民伤财;那创业不实,碌碌无为,得过且过;那做人不实,以权谋私,见利忘纪。这样的党员干部,就会打铁不能自身硬,在干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就会失去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歪风邪气就不敢理直气壮地去抵制,也就不可能能干事、会干事和干成事。

三、努力方向

(一)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自觉以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先贤先辈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低级趣味和歪风邪气的侵入。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慎独慎微,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是要牢牢铭记党的宗旨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坐上了“位子”,就要对得起信任;握住了权力,就要担得起责任。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三)是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常思我是谁,常想为了谁,常问依靠谁;时时心中装着群众,事事一切为了群众,置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 一要不追名逐利,不好大喜功,实实在在为百姓的实事着想,踏踏实实为群众的实利谋划,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和追求;二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三要对中央和上级的方针政策、制度规范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落实到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无论面对怎样的矛盾,多大的问题,都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让真正顺民意、得民心、惠民利的措施落到实处;四要以远见卓识的目光、纵览全局的思路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不在乎流言蜚语的滋扰,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言,真正“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一文中这样写道: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群众利益无小事”,柴米油盐等问题对群众来说就是大事。老百姓可能不关心GDP,但他们关心吃穿住行,关心就业怎么办、小孩上学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老了怎么办,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切实把发展的理念转变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一定要服务群众并教育群众,努力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尊敬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践行“两学一做”,争当“四讲四有”共产党员。工作上扎实苦干、务求实效,学习上精益求精、学以致用,生活上严谨正派、勤俭节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脱贫攻坚、人民幸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尽心竭力、出力流汗。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他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当前,在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强化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把“两学一做”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落到实处,做践行群众路线的表率。

一、学习心得

(一)党的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并把它作为自己全部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载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可见,能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直接关系到党能否保持自身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保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一旦淡化或背弃了这一宗旨,就意味着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共产党也就不成为共产党了。 中国共产党员的发展历史充分表明,党的宗旨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党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有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不断促进事业发展。因此,我们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要求,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对全体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党的宗旨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同时也依赖于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去实现。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党的十八大修改了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

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经验表明,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胜利,靠的就是群众路线。只有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共产党人才立得住。现在,无论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工作的内容、形式、任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不能变。因此,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终身牢记,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特别是在国际环境复杂、国内社会矛盾特点突出、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共产党员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根本上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二)践行党的宗旨就要自觉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改善党群关系的现实需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纵观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只要党能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向前发展,就会走向胜利。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们党长期执政和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群关系面临很多新情况、新挑战。虽然党群关系的整体情况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让党群干群关系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加上一些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缺乏坚实有力的保障;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不强,造成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全体党员干部的行动上。如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淡化,一些法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问题频繁出现,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因少数事件处理不当造成群众对当地党委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势必影响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影响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共产党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求,更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践自己的宗旨,总是和自己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今天,我们实践宗旨就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为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因此,共产党员必须切实增强党的宗旨意识,自觉实践党的宗旨,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上。我们党在密切党群关系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采取了许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措施,做了大量惠民利民的工作,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党员、好干部。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带头联系服务群众,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做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带头实践,为各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因此,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联系服务群众,自觉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并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着力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加强新时期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必须针对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存在的诸多不足,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促使每个党员干部都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进一步强化党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定不移地把党的群众路线和思想路线贯彻始终,自觉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增强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把握群众所盼所忧,解决群众所需所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满意。本人虽然在基层待着,但是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还有不足,在一些事情上没有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如在扶贫产业发展上,抓的不力,使扶贫产业单一,脱贫缓慢。今后要多努力工作,使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研讨材料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学习感悟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定宗旨意识,保持血肉联系。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增强宗旨观念的应有之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存在问题

(一)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三、努力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第一,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

强化宗旨意识 联系服务群众

强化宗旨意识 联系服务群众

强化宗旨意识 联系服务群众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讨论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发言稿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发言稿

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 联系服务群众”学习讨论发言稿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研讨材料

强化宗旨服务,联系服务群众讨论
《强化宗旨服务,联系服务群众讨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