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0:41: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单元

识字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2. 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 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江南,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 二.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 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2. 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 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5. 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 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 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

一、

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3.点名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齐读。

五. 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 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具准备

美丽的水乡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 金秋 烟波 水乡 夕阳 归舟 渔歌

芦苇 菱藕 荷塘 枫叶 灯火 月光

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感悟 1.激趣促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互说互读。 4.反馈指导。

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语速较慢。

(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一幅“渔歌唱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 ),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

a,自读,再口头填空。 b.反馈说,评议,再说。

C,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指导熟读 1.体会押韵。

一、

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 2.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3.练读全文。

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朗读。

四、练习造句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五、指导看图说话

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 2.多媒体课件出示金秋的水乡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听。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5)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你想发出什么赞叹? 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

(6)指名说,比赛说。

六、学习生字 指导描红、书写。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

2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3、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4、学会书写“桥、检、陆、礼、炮”这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 3月8日 5月1日 6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显示**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

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上空绽放礼炮及**升旗仪式插图。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阅兵式插图,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2)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 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巩固学习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广场的节日欢庆气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显示) 城楼 红灯 金水桥

大典 检阅 海陆空

礼炮 焰火 狂欢夜

神州 腾飞 中国

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 3.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读韵文。

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3.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

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

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学生评价

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我边读边想像**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

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 7.指名读,评议,再读。 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把剩余的生字一齐学完。 2.读读这些词语。

3,看看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互相交流。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g”(反犬旁),笔顺是:

第二笔“)”像动物直立微微点头的样子。

焰:右上方是“*”第二笔是不带钩的,下方的笔顺为:“‘r门n闩臼”,其中第

四、五的两笔短横等横且不相连。

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

笔顺是广J:>州丹州。

5.你觉得这些生字怎样写美观呢?好好观察一下。 6.重点指导;

州:是“川”加三点,“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 7.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放轻音乐。

8.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

四、指导说话

1.看过国庆节时,**广场那热闹的场面。回忆一下,我们这儿是怎么庆祝的呢? 2.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穿着什么?脸上怎么样?街上有着什么? 3.同座位互相听,互相纠正。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教师还可提示:我们也能在说的时候把韵文中所学到的词语用进去。 5.说得这么好,写一定不会觉得困难的。

学生写话,教师相机巡视。 识 字 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意识字,激发学生学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两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3。

2、引导自学。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他有点像?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图: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小结:

(1)这“笔、尖、看”3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3个字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先看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三、学习3个生字:灶、歪、尾。

1、出示“灶”图。 (1)先看图,这是什么? (2)想想:砌灶要用什么?

(3)再看字:“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

2、出示“歪”图。

(1)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

(2)出示“歪”的字卡。领读、指名读。

3、出示“尾”图。你怎样记住它?

4、巩固复习。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找朋友。

5、学生看笔顺图描红。要求:看一看,描一个,笔笔到位。

四、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3、“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指导背诵。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教学新偏旁。

3、学生看笔顺,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认读课后词语。

识字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重难点、关键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区分‘描、瞄、喵、猫、锚”这5个形声宇的异同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学会1个;偏旁。

2.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字卡)苗,这是什么字?齐读两遍。

2.“苗”能跟许多部首作朋友呢,我们快去看看。

二、学习形声字

1.(出示)看一看,“苗”跟哪些偏旁部首作朋友了啦?

(芎、韦、口、目、宁)。

2.组合后的字都有“苗”这一部分,读音也跟‘苗”相同或相近,“苗”是声旁,“孑、韦、口、宁、目”就是形旁,表示与字的意思有关的,“描、瞄、喵、猫、锚”都是形声字。 3.学习“苗”。

(1)“苗”的偏旁是什么?你想想这与什么有关?

(2)你们见过什么植物的苗? (3)读准字音。 (4)能为它组组词吗? 4.学习“描”。

(1)“描”为什么用提手旁? (2)谁能给“描”扩扩词? (3)齐读生字两遍。 5.学习“瞄”。 (1)读一读字音。

(2)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读一读“瞄准”。这里“准”是翘舌音。

6.学习“喵”。

(1)“喵”谁会读?这种声音是哪种动物的叫声?

(2)为什么是口字旁呢? 7.学习“猫”。

(1)“猫”的偏旁是什么?这与什么有关?

(2)读准字音,齐读词两遍。 8.学习“锚”。

(1)你们见过铁锚吗?(出示挂图)看,轮船停泊时,用来稳定轮船的,一端上

有两个带钩的爪儿。想想看,为什么这两个字都是金字旁呢?

(2)读一读词语,指读,齐读。

三、巩固练习

1.转动字盘,分成组来认读。 2.开火车读拼成的形声字,分别组词。 3.总结。

通过对这5个形声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形声字的特点,老师这儿还有首小儿歌,专门来介绍形声字的。

“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掌握规律性,困难变容易”。

4.学生念儿歌,激发他们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说话练习

1.你能用书上这6个词语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几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2.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苗、猫、铁、描、准”,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怎样才能把它们写美观? 2.指导。

“苗”:“仆”的横要比“田”略宽,字形才能美观。

‘猫、描”:左窄右宽,右旁“仆”的“一”要收,不能超过“田”,这样整个字看起来

才能美观。

“铁”:最后两笔竖撇和撩要分开,整个宇才得舒展。

“准”:第四笔要写在竖中线上。 3.教师书写示范。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的生字词,巩固学过的生字,并能分辨几个形近音近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 2.你是怎样区分这些形声字的? 3.齐读书上的词语。

4.我们书上把有些形声字还编成儿歌呢?快读读吧。

二、学习儿歌

1.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师生纠正。

(相机出示)瓜”,读翘舌音。“两”:是边音。

“停”: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两、偏、淆”,都有三拼音节。 4.指导朗读.

(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5.指导背诵。

(1)谁能背得准,背得快?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比赛背。齐背。

三、学习生字

1.读准“两、脚,停,英、偏”的字音.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脚’:是“月字旁’.以前古人写“月”时与“肉”有关,因此人体上的大多数器官都带有月字旁. 4.指导写字。

“两”:里面的“从”应分别写在竖中线两旁。

“脚”,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窄些、紧凑些,中间的“去’与左边的“月”略微提升点,右边的“p’与中间的“去”的第三笔持平。

‘英”:中间的“曰’要写扁些,下面的“一’要写得最宽。

5.教师边指导边示范书写. 6.学生描虹、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练习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2、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3、熟记4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4、动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2、学会祝贺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此项分布到各课教学中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指导朗读字母的呼读音。 (2)教唱《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好的同学。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烟 陆 铁”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棉”。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二、教学《秋天到》。

1、审题。 指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②第

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5、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审题。

1、揭示言语交际的话题。

2、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观察图片,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是怎样做贺卡的.

(2)你把贺卡送给了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会怎样呢?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句式练习。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训练。 找老师

①那天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的? ②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③老师一大早就这样认真地为大家工作,你有什么想法?今后怎样学习?

④把“找老师”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送贺卡

①你找到了老师,送贺卡,当时你是怎样做的?

②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③把“送贺卡”的经过连起来说一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4、练习说一段话。

(1)我们按“找老师、送贺卡、收贺卡”的顺序讲情了给老师送贺卡的经过。 要求:连贯通顺。

(2)个别练说,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5、作业:

(1)完成书本练习。 (2)写一张贺卡。

第二单元

1、秋游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前面练习1中所学过的《秋天到》,你们还会背吗?请同学们齐背一下。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秋天庄稼和果子长得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秋天这么美,你们喜欢吗?想出去看看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出去秋游。

二、板书课题

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秋游上哪儿玩?他们看些什么?玩些什么?)学生一边提问题,老师一边在课题旁打“?”)

三、指导看图

1.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

2.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又在于什么呢?(引导学生用(f有的„„有的„„有的„.””来回答问题)

四、初读指导

L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 (1)标上小节号.

(2)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不错,看看你们画的词与老师画的一样吗?

(出示)凉了 郊外 一望无边 几只 绵羊 忙着 追逐 叫喊 (1)自己先读读这些词语。 (2)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字音:

凉:是边音,不是鼻音。

追、逐: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凉、望、羊、忙:都是后鼻音。 (4)同学们讲得不错,指名读词,开火车读词。

(5)现在老师把拼音擦掉,你还会读这些词吗? 自读,指读,齐读。

(6)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一个词或组一个成语,或说一首带有生字的诗? 3.同学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字词,你们会读吗? ’

(出示二类词)绵羊 稻子 高粱 棉花 打滚儿 逮蚂蚱 嗓子

(1)“高粱、逮蚂蚱”中“粱”、“蚱”字音有什么区别? (单独读“粱”是第二声,“蚱”是第四声,读成词时读成轻声) (2)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3)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4)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也会读吗?齐读。

4.把生字词带人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

五、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了什么问题?(教师指题目旁的小问号),现在你们能回答了吗? 2.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每节的意思,但是已打乱了顺序。 (出示) (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 )农田丰收了,非常美丽。 (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秋游。 ( )天空一望无边,非常好看。

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如果想不出,可以再读读课文。 3.指名回答。

4.同学们已经初步把课文读懂了,让我们齐声再把课文读一遍。

六、教学生字

1.读生字,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

3.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凉:两点水旁,与“冷”有关,不能写成三点水旁。

4.刚在描红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助这些同学。 5.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郊:左边的“交”捺改成点。

望:左上方的“亡”第三笔是“’”(竖提),下面是个“王”,不能写成“土”。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7.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8.反馈,让学生评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积累词汇。

3.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教师故意读成:天气渐渐凉了,秋风起了„„)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读?

(因为是秋风先起的,天气才变凉的) 3.出示:天气凉了。 天气渐渐凉了。 (1)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2)第二句加了“渐渐”,好在哪里? (说明天气并不是一下子凉的,而是慢慢变凉的。) (3)作者用词多么准确,让我们齐声有感情读这句话。

4.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

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二)教学第2~3自然段。 1.自读2~3自然段,想想天空、农田美在哪里?还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

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3.在学生自由评说交流时,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

(1)“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望无际蓝蓝的天空。

你们还可以为“蓝蓝”换个词吗?(蔚蓝、碧蓝、瓦蓝) (2)天空还是怎样的呢?(一望无际) 还有哪些词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

(出示)一望无垠 无边无际 一眼望不到边

齐声读读这些词语。

(3)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样的?读读书上的句子。(出示句子)看,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继续想像,或根据你刚才看到的画面,用“有时像„„有时像„„”把白云姿态继续说下去,看谁说得更美、更生动。

(4)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进行指导、纠正。

(5)可真美呀!我们也要把这美景读出来。

注意:“蓝蓝的”、“白”这两个写色彩的词要读重音,“一望无边”、两个“有时像”要读得慢,读出同学们正驻足细看的

神情,“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的心情。

学生自读,指读,评析,齐读。 4.农田也很美,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出示:稻子黄,高梁红,棉花白。

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1)这两句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两句话的意思有点不同:上面一句只说了庄稼的颜色,下面一句除了说颜色,还有表示这些庄稼都成熟了).

(2)庄稼丰收了,此时农民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5.稻子、高粱、棉花在秋天里干什么呢?

秋天,农田里的景象(插图) 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农田里,稻子( ),高粱( ),棉花( )。

(这里引导学生描绘景物,不仅可以用上表示颜色的词,也可以用上表示事物状态、动作的词)

过渡:刚才是同学们亲眼看到的秋天的天空美,农田的美,那么他们玩得怎么样?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 (三)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这一段里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是“向着天空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

4.指导朗读。读好“打滚儿”、“逮蚂蚱”,同学们多么高兴啊!

教师引读:大家„„多开心啊!(第二句话)

5.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了“大家„„”。想一想:虽然都是写同学们高兴,但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呢?

(先具体后概括) 6.指导朗读。

第4自然段中的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要逐次加快,最后一句中的“大家”、“多开心日”要重音轻读。读得缓慢,充分表达孩子们尽情玩耍时的兴奋心情。

师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秋天的郊外多美,同学们玩得也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留在脑海中,好吗? 3.齐声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3.会模仿课文写一篇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能读读描写美丽的秋景的课文《秋游》? 2.谁能读出更好、更美的感受?

二、指导背诵

1.读得真好!愿意把这美丽的秋景永远留下来吗?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2.可以看板书或看图背诵。 3.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三、指导仿写一段话

1.再读第4自然段,体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先具体后概括的写法。

“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2.提供句式说话。

(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 ,玩得多开心呀! (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多 ! 3.学生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事物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这种先分后总的写法来写? (1)讨论交流:农贸市场 商场里 过年家里热闹的景象„„

(2)自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 (3)指名说。

四、指导小练笔

1.同学们,你们在春天或秋天时出去玩过吗?

2.可以仿照课文由景到人,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写你所看到的景象?我们来

评评谁写得最好!

五、教学生字

1.读生字,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

3.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喊:左边的“口”字要写得窄一点,与独体字的“口”不一样,右边的笔画较多,更注意匀称,也应写得左窄右宽。 4.刚在描红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助这些同学。 5.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7.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8.反馈,让学生评析。

2 再见了,北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2、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我和你》,师: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或:这首歌是活动的主题歌?)生:北京奥运会

2.说说对奥运会的认识。(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举行的,历时17天。2008年8月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 3.出示鸟巢图片,师:为什么加双引号?2008年8月24日晚,在鸟巢里,我们就要说——再见了,北京!(生齐读) 4.奥运会闭幕式上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仔细地读一读第2课,注意把字音读准了。 二.初读感知

1.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思考:两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内容? (2)教学生字词 A出示第一批生字词

北京 时间 五环旗 表演 几名 飞机 场上 运动员 朋友 外国

B领读,指名读。注意“京,名,场,朋”是后鼻音。

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北京时间:我国的标准时。

五环旗(插入图片):奥运会会旗,旗面白色,上面有五个环,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区:蓝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州,红色代表美洲。五个环套在一起说明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C逐排出示第二批生字词 帷幕 舷梯 仿佛 燃烧 熄灭 留恋 不舍 绚烂 抛向 卓越 友谊 尊重

侧重读音指导。词语了解一下意思,不需要深入解释,在下面的学习中再学习。

2.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 A 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

B 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

C 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 3.齐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4.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 )。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 )”。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 )了。 学生根据朗读与预习填写。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三个字

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重点要记住右边的笔画,右边的第一个笔画是横折折钩,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撇。

名:共六画,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起笔是撇,第二笔是横撇,第三笔是点。 米,共六画,独体字。 2.其他着重要描红的字。 国:共八画,全包围结构。

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最后一画的名称是横折弯钩。

3.描红,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举行的,历时17天。2008年8月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再见了,北京!》,学生齐读课题。配乐朗读课文。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奥运会有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 )。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 )”。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 )了。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自然段的一二两句,指名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闭幕式的时间,地点,奥运会历时17天) 2.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舷梯”视频,学生观看。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课文“表演台上„„渐渐熄灭”) (2)出示:表演台上„„渐渐熄灭。 (3)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一找。

找出课文中表达人们心情的词语。逐字逐词地理解“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无:没有。尽:完。无尽:没有完。形容很多。

不舍:舍不得。

留恋:不舍得,不想离开。

(4)带领学生品读第二至五句,品味每一句话中的“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A.学习第二句时,让学生读,说说哪些词语看出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这种感情?学生很容易找出“缓缓”。但是这里写五环旗慢慢落下,不是写人们,为什么也看得出这种感情呢?这个问题当时学生没有反应过来,由老师来一句带过:“因为人们望着五环旗缓缓落下,代表着这届奥运会即将结束,所以很不舍得,在这里‘缓缓’就代表着人们的这种心情。

B.学习第三句时,学生能抓住“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来理解这种情感,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代表了什么?学生能答代表了奥运会,代表了中国。我顺势说奥委会主席的评价“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没有哪个国家举办的奥运会能达到这个水平这个程度这个规模。看出北京奥运会办得怎么样?——生:很成功,令人满意„„我问学生知道我们中国人为此做了哪些事情吗?学生不知,就由我来简要介绍。而后再读第三句。 C学习第四句时,反复读歌词。 师:世界各国人民永远是一家人,追求和

平是人类共同的心愿,也是举办奥运会的一个目的。 生:再读歌词。

师:一家人就要分离了,怎能不带着—— 生:读板书——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师:连高达8米的奥运圣火也被此情此景深深感染了——

生:读第五句话,“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渐渐熄灭。”

师:人们在心中默念,指课题: 生:深情读课题。

学完第一自然段,老师深情总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圣火熄灭时的场面,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板书:圣火熄灭) (5)配歌曲《我和你》,学生齐读二至五句。

3.自然过渡:

(1)师: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另一个场面,板书:人们狂欢 同样也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一起来读读。

(2)出示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绚烂的烟花)

(3)出示:这时,北京城礼花四起,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理解“如同”。读句时,读出狂欢时的高兴与兴奋。“抛”字在此理解。

(4)出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感染着全场的每一个人。

A.理解“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在电视里看到奥运会上有中国人,有外国人,外国人还有很多黑人。在历史上的奥运会曾发生过种族歧视事件,从1904年开始,政府就规定,黑人运动员不得进入赛场。1912年第五届瑞典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索普因为是印弟安人而被取消了金牌。而我们的北京奥运会没有歧视任何人,人人平等,只要通过你的努力就能拿到奖牌。所以说不分肤色。奥运会会不仅年轻人喜欢,老老少少都喜欢,所以说不分年龄。 B.读第二句,问有几个“啊”,看出了什么?学生能很明白地说出人们狂欢时的激动、开心、兴奋。通过朗读来感受。 C.读第三句。重点理解三个词“卓越”“友谊”“尊重”。

师:“卓越”就是非常好,非常棒。这届奥运会就办得非常好,是一届卓越的奥运会。奥运会追求的是卓越的精神,要求大家“更快,更高,更强!”比如运动员们不断拼博,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追求的就是这种好了更好,非常好的卓越的精神。

“友谊和尊重”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再读读《我和你》的歌词。 生:读文中歌词。

师:看,我和你是朋友,一家人,心连心。这就是说世界各国人民都很友好,和平相处,这就是友谊和尊重。这就是奥运精神。 生:再读第三句。

(5)出示: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 A.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再回到板书“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理解“留恋“和”“停留“,前者表示心情,后者表示人本身。

B.人们为什么不愿离去?(因为奥运会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人们不想结束这种欢乐。)让我们在《我和你》的歌声中再次去体会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快乐,齐读课文。 三.总结升华

虽然北京奥运会闭幕了,但他不会离开我们,让我们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在相见吧!

四、学习生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4.师范写,生描红。 5.反馈检查。

3.英英学古诗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重难点,关键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o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反馈检查。

5.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松。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谁? (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 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古诗《静夜思》。 2.再学几首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能用书上对话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诵《静夜思》. 2.谁能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呢?

二、拓展知识,积累古诗

1.这首古诗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细致地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思乡的深情,其实我国不少诗人都写过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呢,你知道吗?念给大家听一听。

2.老师这儿也有两首思乡的古诗。(显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曰忆山东兄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教师范读诗。 (2)学生熟读古诗。

(3)教师简介两首古诗的背景及诗意。 (4)有感情练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1.你可以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找一个同学合作,仿照本课对话形式,把这首古诗意思、作者说出来。 2.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评选最佳。

四、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交流。

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反馈写字情况。

4 乡下孩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第

2、3小节。 课前准备 词卡。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4、乡下孩子。

2、乡下孩子:农村里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曾 曾经 未曾

编 编织 编写

含 含义 含笑

挖 挖土

挖苦

猪 猪皮 小猪

串 一串 串门

3、理解词语。 欢唱:欢乐地唱。 编织:本课指编成故事。

含:将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各人练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含:上部“今”,不能写成“令”。 挖:右下部不能写成“九”。

串:下面一个“口”应比上面一个“口”宽些。

偏:左窄右宽。

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四、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怀( ) 灶( )扁( ) 坏( ) 肚( )编( )

3、完成习字册上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书空下列字的笔顺。

串 猪 曾 编 挖 含

2、说出下列偏旁的名称及含有该偏旁的字。

二、分析理解。

(一)

1、指名读。

2、理解“曾是”。(曾经是,以前是)

3、“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说明自己在幼年时就会在妈妈怀里唱歌了。

4、“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这也是比喻,指自己幼年时就被爸爸背着到处跑。

5、野菊开在什么地方?

6、齐读。

(二)

1、指名读。

2、看图:女孩身旁空中飞舞的是什么?它们飞舞的姿态怎么样?为什么捉一只蝴蝶,就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呢?

3、指导读。突出“捉蝴蝶”“编故事” “含草叶”“吹歌曲”。体会孩子嬉戏时的活泼愉快和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

1、指名读。

2、“撑圆了小猪的肚皮”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逮了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乐坏”是什么意思?

4、这一段体现了乡下孩子什么样的特点?

三、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1、

2、3自然段。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坏( )出( )里( ) 开( )动( )上( )

四、课后作业:完成习字册上词语书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读课文第

一、

二、三自然段。

2、用“编织”造句。

二、理解分析。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为了说明乡下孩子这么聪明能干的原因是在于他们生长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爱到了培养的锻炼。)

3、齐读。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讲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成长起来。

四、指导背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背诵,同学练背。

3、同桌互背,教师指名背。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交流。

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反馈写字情况。

六、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用“动听”说一句话。

3、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串 片 只 头 篮 朵 条

一( )菊花 一( )黄鹂 一( )小鱼

一( )小猪 一( )草叶 一( )野菜

练习2 教学要求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3、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4、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5、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读拼音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各自试读题目。 (2)引导学生分角色读。

(3)引导学生将形状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4)根据对话整理出模样差不多的大写字母。

O--Q U--V E--F

C--G M--N B--D

(5)整理不像的字母。 (6)其余的字母你如何记呢?

3、练习。 (1)在书上练习

(2)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 Z M Q S F D B N

w m g s f d b n z q (2)指名对照认读。

(3)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M( ) Q( ) D( )

4、反馈 (1)分小组竞赛 (2)大小写字母配对子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清楚本题要求。 (2)复习写字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动、散、都”3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式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出“动”。

出示“动”字,学生观察,注意观察走的起笔和收笔。

(4)指导学生写“散、都”。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1、熟继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2、学习《三字经》摘句。 (1)、审题。 ①指名读练习要求。 ②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教师范读 ④讲解意思 ⑤教师、学生读 (3)练习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4)反馈 ①检查朗读 ②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学生把课前观察到的有关事物,用自己的话说说。

(2)出示题目:秋天到了,你发现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汇报)

(3)练习:画秋天,边说边画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借助拼音读题目

2、当我们有事,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想别说呢?

3、李燕在背诵古诗时想请奶奶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他可能会对奶奶说什么呢?

4、小组讨论 试说

5、集体汇报交流

6、小组分角色表演

7、创设情景

在我们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事情?当你遇到时,该怎样与别人交流,怎样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请求呢?

第三单元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春二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二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