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历史文化作业三

发布时间:2020-03-03 05:08: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帽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明朝时候,称为梓潼庙文昌宫,清朝时称为帽儿胡同。文昌宫是供奉文昌帝的地方,文昌帝即文曲星,是神话传说中掌管文运的神仙。现在,建在文昌宫的基址之上的是帽儿胡同小学。帽儿胡同的9号和11号是可园,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35号和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除婉容之外,这条胡同还住过很多名人,比如明代将领洪承畴、北洋军阀冯国璋

帽儿胡同是当今北京城十大胡同之一,排行第四。帽儿胡同位于北京老城区鼓楼和地安门之间呈东西走向。全长585米,宽7米。帽儿胡同没有平常老街旧巷的落寞。它两端与繁华热闹的大街相接,内里不时有各色轿车穿梭,浓密的林阴道下,时尚的跑车与古老的三轮车交错行驶在红门灰墙间,隐隐中透着帽儿胡同的非凡地位。想当年,当末代皇帝无比隆重地从这里接走他的16岁新娘时,帽儿胡同何等风光!帽儿胡同里出生长大的婉容,即便不幸成了“末代皇后”,也曾使她的门庭蓬荜生辉。时隔近一个世纪,她的娘家故里依然是这个胡同里的亮点。街边的棋局,永远是胡同中的一道风景线。没有硝烟的战场,有的是厮杀,欢笑和畅快淋漓!胡同的院落里,总有那么一棵不知活了多少岁的老树,或是枣树,或是柏树,或是槐,阳光烈烈的夏日,摇着蒲扇的老人们坐在树荫儿里扯着闲篇儿,孩子在院门口三五嬉戏,生活在那一刹那定格,幸福便是此时的闲淡吧!帽儿胡同剪影

(一)(20张)帽儿胡同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地区。帽儿胡同现存完好的四合院有:帽儿胡同5号、帽儿胡同9号(可园)、帽儿胡同11号(文煜宅)、帽儿胡同13号(冯国璋故居)、帽儿胡同21号(梓潼庙文昌宫遗址)、帽儿胡同37号(婉容故居)、帽儿胡同45号(清提督衙门、民国保安队部)等。在帽儿胡同的开头,还和有名的南锣鼓巷相交,过去一点还有著名的菊儿胡同,当年的军机首辅,大学士荣禄的府第就在那。尾上那边有出名的烟袋胡同,所以您要是想来此游览,感受老北京城的那种气息,帽儿胡同是不错的选择哦。

帽儿胡同的相关资料帽儿胡同旧迹多、名人多、故事多,咱们按门牌拣几个说吧。 帽儿胡同5号、6号、7号(今7号、9号、11号、13号、15号)原来是两个宅第连成的一组建筑群,东、西两个宅子各有一个花园。东园就是可园。可园是清光绪年间武英殿大学士文煜的私家花园,是个仿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的大四合院。全园南北长不过100米,东西宽不过30米。前园疏朗,后园幽曲。入可园南门,只见翠竹掩映的假山、曲曲弯弯的小径,山洞横石上刻着“通幽”二字。“曲径通幽处”,过山洞,豁然开朗,满园花草。透石、日晷、剑石点缀松槐浓荫之间。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名“可园”。冯国璋当民国代总统时,从文家买下了这两处宅子。1918年冯国璋下台后,就困居在帽儿胡同。1919年12月28日,因伤寒不治,冯国璋在帽儿胡同去世。经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批准,为冯国璋举行了国葬,全国下半旗哀悼三天,在北京公祭一个月。后移灵至故乡河北河间安葬。冯国璋死后,他的家人将宅子的一部分(今帽儿胡同13号)出租末代皇帝博仪之皇后郭布罗婉容婚前住所给朱家溍的父亲朱文钧。1922年至1929年,朱家溍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朱家溍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世孙,当代著名学者、考古专家、清史专家、戏曲研究专家。其父朱文钧早年留学英伦,是故宫博物院创始人;而他本人,则被喻为“文物界的国宝”,在文物收藏与鉴定方面的造诣堪与张伯驹比肩。帽儿胡同21号,原有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文昌帝君庙。当年有山门、前殿、中殿、后配殿及东跨院等建筑。前殿为“魁星阁”,供奉“魁星点斗”像一尊;中殿为“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座像一尊。文昌帝君就是民间传说的文曲星,掌管人间功名、禄位的神仙。当夸奖某人文思机敏时,就说“文曲星下凡”。不过,现如今文昌帝君庙早已荡然无存,原址已成为帽儿胡同小学。帽儿胡同小学的学生,恐怕都是“文曲星下凡”吧。帽儿胡同45号在明代是北镇抚司的所在地,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北衙门”。到了清朝,这里先是礼部的会同馆。乾隆二十一年,又成为步军统领衙门(负责管理北京社会治安的部门)。直到1924年修改清室优待条例后,步军统领衙门才撤销。民国时这里作过保安队部,现在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所在地。这里小小的剧场,上演了很多真正称得上有“实验精神”的戏剧。新与旧,土与洋,传统和现代,安静和热闹„„帽儿胡同丰富的历史,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江苏历史文化旅游作业

作业三

作业三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企业会计作业三

行政处罚法作业三

摄影测量学作业三

管理学作业三

婚姻法作业三

历史文化作业三
《历史文化作业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