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四届道德模范事迹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1: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新疆模范事迹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26日下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张丽莉等54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王凤进等26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热汗古丽·依米尔、陈俊贵、林俊德、张耀华四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新疆籍道德模范数量再一次领先全国。

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汉语翻译专业学生、80后女孩热汗古丽·依米尔,“扎实工作,诚信待人”,带领农村姑娘走出家门勤劳致富,当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陈俊贵,为战友护陵守墓用一生书写感天动地战友情,当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研究员林俊德,为中国“两弹一星”科研事业建立卓著功勋,当选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兵团第三师五0团退休职工张耀华,39年悉心照料瘫痪妻子,用行动诠释真挚的人间亲情,当选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热汗古丽·依米尔:从打工妹到人大代表

乌黑的眼睛,长长的小辪,头戴小花帽,从纺纱女工到人大代表,24岁的热汗古丽〃依米尔在两会开幕以来成为媒体追逐的”明星”。

“奋斗可以改变命运”。7日,热汗古丽〃依米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6年前她的家乡新疆克州阿克陶县玉麦乡阿玛希村还非常保守,女孩子出去务工本来是正常的选择,但当时却是破天荒的大事。2007年初阿克陶县组织第一批初高中毕业生外出务工,报名时她的妈妈曾坚决反对,说女孩子出远门不放心,害怕吃住不习惯,担心到了外面学坏。

2007年5月热汗古丽〃依米尔来到了浙江省慈溪市宁波双源纺织发展有限公司做了一名纺织女工。“交流是最大的障碍”热汗古丽说同去的姐妹们汉语水平很低,不得不一边学语言一边学技术。由于吃苦耐劳、聪明伶俐,她3个月后凭娴熟的纺纱技术成为操作长,半年后成为车间主任助理,一年后,她因为流利的双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被厂家聘为新疆籍员工带队负责人。5年内她先后组织家乡1000余名青年到浙江务工,创出了新疆品牌。

从农民工转身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热汗古丽〃依米尔依然保持其认真、努力的风格。为了在两会上真实反映农民的呼声,她走访了离阿克陶县城500公里的偏远山区,将调研结果形成了建议。

她说,农民已经充分享受到了国家改革发展成果,在阿克陶从小学到高中不用交学费,农民盖起了安居房,但是海拔高、偏远的山区农民由于运费、劳务成本大增,90%的家庭还用当地的石头盖房,建议国家对安居房的补贴考虑特殊地理环境加大补贴力度。此外,这些地区的村干部条件艰苦每月工资只有600元,建议增加工资。 初中毕业的热汗古丽〃依米尔2012年圆了大学梦,考取了新疆职业大学。“两年后毕业,准备回家乡开办榨油厂、肥皂厂,建一座图书馆,让更多的姐妹靠劳动、靠知识改变命运”热汗古丽〃依米尔说。

陈俊贵:用一辈子践行一句承诺

一位名叫陈俊贵的退伍老兵,放弃县城的正式工作,在近30年的时间里,携妻带子,扎根天山,寄居阴暗潮湿的地窝子,自己开荒种地,过着清贫生活,只为给牺牲的战友护陵守墓,用一生的时间,书写着感天动地的战友情。

清贫的生活,忠诚的守望。天山脚下动人故事渐渐传开……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于9月26日揭晓,陈俊贵入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奉献”是军人永远的主题词。为了对得起军人的称号、对得起身上的军装,在天山脚下筑桥铺路的部队中,感人至深的故事浩如繁星。

“独库公路又叫天山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562.25公里,超过一半以上的地段在崇山峻岭、深川峡谷中。为修通这条公路,十年间,武警交通二总队数千名官兵受伤致残,先后有178名官兵长眠天山……”随着陈俊贵的回忆,时间悄然回溯到33年前。

1980年春,年轻的陈俊贵随部队来到新疆天山深处参加修筑独库公路大会战。因施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班长郑林书奉命带领陈俊贵等3名战士向驻守在山下的部队送信。不料被大雪围困。生死关头,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给了陈俊贵并留下遗言:“你年轻,坚持住,如果有机会,请你到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父母。”……最终,副班长罗强再也没有能够站起来。

陈俊贵和战友幸运地被当地哈萨克牧民所救。事后,被追认为烈士的郑林书与罗强安葬在新疆新源县那拉堤镇部队驻地附近的山上。腿部肌肉严重冻伤的陈俊贵在医院度过四年,成为甲级二等残废军人。

三年后,天山独库公路正式通车,成了连接天山南北的生命通道和经济命脉。 陈俊贵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娶妻生子,但始终没有忘记郑林书的临终嘱托。因为和郑林书相处仅一个月,陈俊贵不知道郑林书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而原部队已编入武警序列。多方打听毫无结果。

1985年冬天,陈俊贵做出了改变一辈子命运的决定,他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又回到了终身难忘的地方,来到班长和战友长眠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陈俊贵在大山里开荒种地,过着近乎原始的清贫生活,养活全家。 在20多年中,他每天都要到墓地转转,陪牺牲的战友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与此同时,他从未停止对郑林书父母的寻找。一名老战友来新疆为郑林书扫墓,陈俊贵终于得到郑林书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湖北省罗田县,寻找郑林书的家人。得知郑林书的父母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郑林书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2006年,陈俊贵将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的坟墓迁进了修缮一新的“乔尔玛烈士陵园”。

近年来,已年过半百的陈俊贵承担起了独库公路乔尔玛烈士陵园展厅讲解员的工作,给路过此地歇脚的游客讲解天山公路的历史。

日复日,年复年。每当傍晚送走一批又一批游人,他的腿部老伤隐隐作痛时,他就会坐在老战友们的身边,很坦然。今后的岁月里,他依然要在这天山深处,面对一个又一个大雪封山的秋冬季节,但能让更多的人们了解、铭记天山深处的那些活着与逝去的筑路战士,他说,余生足以欣慰。

林俊德:扎根在生命绝地的“马兰花”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

如同重伤的黄继光向着枪眼那最后的一扑,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后的冲锋姿态。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2012年5月31日21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 最后冲锋

林俊德院士走了,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那个冲锋的背影。

“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3天前,病情突然恶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拒绝了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一一交待给同事和学生们。 于是,西安唐都医院的病房中,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3天中,这位75岁的科学家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召集课题组成员交待后续科研任务„„对于自己的后事,院士只交待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一种在被称为生命绝地的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在那里,这位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与大漠为伴,与马兰为友,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是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培养成长的,我要对得起他们。”从52载藏身大漠献身国防科研到生命最后3天的奋起拼搏,支撑这位科学家创造一个个科研和生命奇迹的,是这样一颗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很难想象他当时忍受着什么样的疼痛„„那时他已腹胀如鼓,严重缺氧,呼吸和心跳达到平常的2倍,比我们一般人跑完百米冲刺还累。”西安唐都医院护士长安丽君说,当院士微笑着对护士们说“不用担心,我工作起来感觉不到疼”时,她们都哭了——作为医护人员,她们深知晚期癌症患者所承受的那种疼痛是如何的难以忍受。

作为医护人员的安丽君和她的同事们,很难理解林俊德在生命最后关头这种决然的选择:拒绝化疗,拒绝手术„„

已经忘我工作52年、在自己的科研领域立下了卓越功勋的院士,为何要在生命最后时刻,还要工作得这样匆忙?

核技术是国家安全的后盾。对于一生从事核试验工程研究的林俊德来说,有许多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林俊德的这些建议,直接关系着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长远发展,事关重大。

直到基地决定对他所提出的建议进行研究时,林俊德绷着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然而,关心和熟悉他的基地领导们,从他的笑容中看出了令人不安的憔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了人们心中的不安:胆管癌晚期!

同样令人震惊的消息还有:林院士拒绝手术!

“赶快安排我回单位,我需要一段时间把电脑里的材料整理出来,要不以后他们不好看懂。”面对试图说服他的医生和基地领导,林俊德说,“我的病情我清楚,要我活得有质量,就让我工作,我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下水一口气能游两个小时,去年还是研究室乒乓球比赛冠军的林俊德,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紧张了起来—— 技术方案需要梳理完善。关于基地建设发展路线,他陆陆续续、零零碎碎写下了许多思想片断,分散在电脑的各个文件夹里。如不抓紧形成系统化的总体方案,那些灵感将成为散落一地的珍珠,再也串不起来。

科研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包括学术思想、技术思路、实验总结和各种数据、图片、图表,都在电脑里以复杂的编号形式保存着。如不抓紧整理,诸多国防科研的重要课题、尖端项目资料将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中。

学生论文需要审改评阅。2名博士生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两个前沿课题的进度也将延缓。

手术可能延长生命,但,他可能再也起不来工作了。明白这一点的林俊德坚决拒绝了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为便于开展工作,5月23日,他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他诚恳地对医生说:“我是搞科学的,最相信科学。你们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3天后,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后,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角逐——一方是难以抗拒的无情的死神,一方是身患不治之症的垂危患者。然而,这位75岁的老军人,却以最后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在病房里发起他最后的冲锋,绽放出令人震撼的璀璨。

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再一次拒绝了:“即使手术能延长几天,但不能工作就没有意义。你们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由老伴黄建琴负责接待前来看望的人,即便是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看望时间也不得超过一分钟„„坐在病床上的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输液管等各种管子,争分夺秒地整理自己电脑里的资料。为了减少干扰,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病情,仍在继续恶化。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把办公桌搬进来,让我工作,我可能还能多活几天。”听到林俊德这句话,极度为难的基地领导挥泪同意了他的要求。

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 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仅余的生命在工作中飞速流逝。

此时的林俊德,意识已是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监护仪上,各项生命体征已濒临极限的边缘„„“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喘息,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生怕某一个瞬间他会突然倒下。”医生张利华说,从医30多年,从没有哪一位病人,如此地令他和同事们揪心和感动。

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在间或的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一生尽忠报国的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惊天动地事业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

封存在机密科研档案中的一个个闪光的签名,记载着这位院士在半个多世纪中对我国核试验工程所做出的杰出贡献——52载扎根大漠,他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领导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为铸就国家核盾牌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一鳞半爪的公开资料,我们可以窥见林俊德在我国核试验这一“惊天动地”事业中的所立下的汗马功劳——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深处,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 当蘑菇云在大漠中升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时,总理在电话中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指挥部顿时静了下来„„在放射性侦测数据等过硬数据一时还拿不到手的情况下,如何尽快确定是核爆炸呢?

“从冲击波数据看,这次爆炸是万吨级当量的爆炸,可以确定是核爆炸。”一个确凿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宣告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

而提供这组数据的压力自记仪,就是26岁的林俊德和同事们自主研制的。 上世纪50年代末,为打破西方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我国作出独立自主发展核武器的战略抉择。冲击波测量,就是研究核武器效应和确定核爆炸当量的重要手段。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他开始设计机械式压力自记仪时并不被看好,很多人倾向于采用西方已经成熟的电测方案。”曾与林俊德并肩工作的曹述生说,当时只知道国外的压力自记仪是用小型稳速电机带动的,但我国没有这样的电机,做了个电池带动的方案,结果操作不便,一个仪器要几个人才能抬得动。

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资料,甚至连压力自记仪该是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1963年5月,林俊德带着3位同事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但,不用电池,如何解决仪器的驱动问题呢?日夜苦思冥想的林俊德,在一次乘坐公交车时受到钟声启发——何不试试用钟表的齿轮、发条作动力呢? 没有气瓶和空压机,就焊个贮气罐用打气筒往里打气;齿轮不够精密,就一个齿一个齿地人工锉,在烈日下一蹲几个小时„„最终,这个独特地采用发条驱动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以抗核爆炸干扰能力强,轻便易携,测得的数据完整、准确,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事关国家民族安危的国防尖端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亲历第一次核爆后,林俊德感到肩上的责任突然重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平凡工作的意义,认识到个人成败与国家荣辱的关系,意识到荣誉背后的艰辛和责任。”

林俊德倍加刻苦顽强地投入工作。此后几年,吃着玉米面和榆树叶合蒸的窝头,喝着孔雀河里那令人肚子发胀的水,睡着冬天寒冷夏天苦热的地窨子,用垒土台当桌子,即使*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也没有中断科研„„林俊德和战友们坚守大漠,默默攻关,研制出空投自记仪、气球吊挂自记仪等一系列装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爆炸冲击波机测体系。这些仪器参加了我国后来所有的空中、地面核试验,实现了从爆心到距爆心数百公里的核爆炸冲击波测量,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我国大气层核试验的冲击波数据,为我国核试验安全设计、核武器爆炸威力确定和核爆炸效应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还在进行大气层核试验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地下核试验。为限制我国核武器发展,他们联合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的条约,我国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

较量,进入全新的阶段。相比地面和空中冲击波测量,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是一个新的难题。

这又是一次艰难的攀登。天山之麓,大漠之中,林俊德带领同事们从零起步,一点一滴地探索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在历经挫折和失败后,摸清了我国核试验场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的传播规律,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工程设计和试验安全评估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世界核爆史上,记载着这样的一组数字: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也进行了200多次,而中国,只用45次核试验,便实现了既定目辬„„这是什么样的神奇速度?

正是一代代像林俊德这样的人们,以他们的忘我努力托起了这神奇的速度。 一次次蘑菇云升起,一次次地动山摇„„在为国铸核盾、赶超世界核试验技术前沿的征程中,黑发青年变成了暮年老人,始终不变的,是那向事业巅峰不息冲锋的忘我激情。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林俊德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全面收集分析全球地震数据,开展了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条约谈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面对重大武器装备试验的迫切需要,林俊德倡导并组织开展某大型实验装备研究。在各种方案分歧很大的情况下,他带领攻关小组连续10余年集中精力,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最终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制出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

他还积极倡导核爆炸冲击波效应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发明了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研制的设备系统已装备于我国多个军兵种的武器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数十年隐姓埋名于穷边荒漠,在铸造大国和平之盾中立下大功的林俊德,最大的欣慰就是看着祖国在和平阳光下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核科学家,他深深了解大漠上这一次次核试验,对于共和国赢得和平发展机遇的重要意义。而对于自己的一生事业,他的结论却是如此的简单:“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难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从赤着脚走出福建永春大山深处的那个贫穷青年到从事“惊天动地”核试验的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走过的是一条非常单纯的人生路。

“他就像激光一样,方向性强,能量集中,单色性好。”追忆林俊德,同事们都这样评价。

“他能52年坚守岗位,取得那么多重大科研成就,就是因为他能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上。”基地研究所政委李文泉说,林俊德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除科研之外,别无所好,别无所求。

“为党和人民做事,是天经地义、天地良心。”曾经因贫寒辍学的林俊德,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学业。从此,这位质朴的农家孩子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工作后,单位安排他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核试验专业。两年的紧张学习之余,他凭着初步掌握的英、俄两种语言,把图书馆里美、英、苏三国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有关力学和仪器方面的期刊全部查阅了一辫。”老伴黄建琴回忆,“两年中,他连一场电影都没看过。”

“和老林生活了一辈子,我知道,在他心中,事业始终是第一位的,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核试验。”在黄建琴心中,相伴45年,“他去世前住院那一阵子,是我们俩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每天晚饭后,陪老伴散一圈步,然后老伴回家,他去办公室,工作到晚上。这,就是林俊德的生活常态——就是春节,他也只会让自己休息到大年初三。 上世纪生产的老式显像管电视,自己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而成的房灯,一大三小四个沙发,完全不成套„„走进西安郊区这个90多平方米的家,人们很难相信,这就是一位院士的家。

“沙发和床,都是他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的。”黄建琴说,老林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作人员:一个公文包用了20多年,已分辨不清颜色;手表用得磨手了,就用透明胶粘上继续用。

然而,生活中异常能“凑合”的林俊德,在工作中却始终恪守着一种异乎寻常的严谨。

“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要到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张博士说,每做一次实验,林俊德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不间断。同事、学生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老师的实验记录细致全面,令我们这些学生常感惭愧而敬佩。”

与林俊德共事20余年的王占河研究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为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的一个重大难关,年逾花甲的林俊德带着同事学生们在办公楼附近挖了一个大土坑,每天爬上爬下做实验,冬天寒冷刺骨,夏天闷热炙烤,一干就是300多天。“经常一身土一身泥,大家都笑称他是‘民工院士’。” 基地的同事都知道,举凡事涉科研,林俊德便十分“苛刻”。他曾在干部推荐会上直言批评一位候选人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也曾毫不留情地在答辩会上对自己的得意学生发难„„读他这位权威院士的博士,平均要6-8年才能完成学业,拿到学位。

“他要我们作为学术助手和他一道探索前沿课题。”直到林俊德去世后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唐博士说,虽然老师连过年都不允许学生拜访,却是一位内心有大爱的人。

“生病住院后,他叫我们去拷贝资料,我们才知道,他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唐博士回忆,从跟老师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老师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拷文件时,我们都忍不住哭了。”

唐博士自己的博士论文,就是林俊德在生命最后3天中批改完的。这份130页、8万多字的论文上,留下了林俊德338个颤抖的笔迹,这也是院士一生的最后手迹。

桃李不言。如今,林俊德指导和培养的23位学生,多数都已成为基地科研试验的学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

“他做人的原则始终停留在‘两弹一星’的火红年代。”基地副政委侯力军说,林俊德有“三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基地政治部原副主任成泽辉说,2001年,在林俊德当选院士的当天晚上,一位老朋友代表某学院邀请他出任客座教授,给他建独栋别墅,付年薪20万,一年只要去作一次报告即可。

类似这样跟自己学术无关的邀请,林俊德拒绝了太多。

林俊德同样经常拒绝的,还有荣誉——最近的事例是,去年基地两次准备为林俊德申报全国先进和何梁何利奖提名,都被他拒绝了。

“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52载饱经戈壁风霜之苦,52载肩扛攻关攀登重任,林俊德对自己的一生深感欣慰,“我们这代人留下的不是痛苦的回忆,留下的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 临终前的林俊德,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马兰,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块大漠戈壁。

在最终的遗言中,他念念不忘的也是马兰:“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

“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作西行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深情铸成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张耀华:以责任诠释人间亲情

张耀华,男,汉族,1948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〇团退休职工。

当年轻妻子不幸瘫痪后,张耀华义无反顾地履行了作为丈夫的责任。39年的悉心照料,15330个日日夜夜的呵护,用行动诠释了真挚的人间亲情。 1970年,分别从北京、上海来兵团农三师五〇团工作的小伙儿张耀华和姑娘王晓婉相恋结婚,第二年王晓婉怀孕后,感觉腰腿疼,有时候几乎连走路都直不起身子。1971年11月儿子降生,可王晓婉却怎么都下不了床。经医院诊断,她因患胸椎结核导致瘫痪。不久,孩子也夭折了,在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下,王晓婉整个人都垮掉了。张耀华带着妻子跑辫上海各大医院,可病情没有丝毫转机。为了治病,他们欠下了1万多元债务,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1万元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张耀华不得已,只得决定带妻子回五〇团。临走前一天晚上,张耀华的父亲对儿子说:“晓婉可怜,不管将来怎样,都不许你把她甩了!否则,一辈子都别进家门!”

父亲的忠告,男人的责任,使张耀华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王晓婉的爱。从那时起,照顾生病的妻子就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妻子大小便不能自理,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烫洗夜里弄脏的床单被褥。他知道妻子爱干净,准备30多块垫子、10多条床单、毛巾被,总把妻子弄得干干净净。王晓婉不想拖累丈夫,1978年夏天,服农药自杀,幸好发现及时。张耀华耐心劝说,让妻子树立起生活信心。知道妻子的手巧,他就鼓励妻子学编织;妻子喜欢琼瑶小说、喜欢花和鱼,他就把琼瑶的《窗外》、《金盏花》带回家,把鲜花、热带鱼带回家,哄她开心。五〇团的人都知道张耀华和王晓婉的事,有个姑娘曾经被张耀华对妻子的执著所感动,产生了想嫁给张耀华,跟他一起照顾王晓婉的想法。当时的工会主席知道了这件事,代姑娘转达了好意,并表示愿意去做王晓婉的工作。张耀华连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晓婉哪受得了这种事,求你千万别跟晓婉说,说了就是把她往死路上逼啊!”

王晓婉常对张耀华说:“你这辈子都让我害了,你太苦了。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还给你当老婆!”张耀华总对妻子讲:“你活着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如今,张耀华和王晓婉已共同走过了42年的岁月。

第四届全省第四届道德模范事迹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教育系统)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第四届道德模范名单及简要事迹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及颁奖词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第四届道德模范”观后感

道德模范事迹

道德模范事迹

道德模范事迹

第四届道德模范事迹
《第四届道德模范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