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7: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医学院校的学生及医学专业人员的外语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是医学院校英语的教学效果与国际接轨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大学英语教学面临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实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评价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中国的卫生教育事业也逐步与国际接轨。这就势必对医学专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必然会阅读一些有关医学动态和最新发展的文章,而很多此类文章是以英文撰写的。同时还要听懂外国专家的讲座和外教的讲课;能用英语书写实验报告、临床病历、医学学术论文。所以,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但在现今的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阻碍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想浅略地探讨一下如何更好地从事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 上好第一堂课

学生刚从高中迈入大学的时候,往往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崭新的生活,他们对大学的一切都有些不适应。笔者认为,第一堂课就讲课本上的英语知识是不妥当的。老师应该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可先用浅显的英语介绍自己,谈自己当初刚进大学时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然后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再谈谈他们关心的问题。老师要始终保持友好亲切的态度,让学生乐于交流。当气氛活跃起来后,再对学生介绍一下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及一些要求,包括如何复习学过的知识,如何预习新的单元知识,对作业和考试的各种要求。这些内容往往是最重要、但也是学生多多少少有点惧怕的,所以老师要用幽默的口吻传达自己的意图。比方说,“刚才我们谈了很多,也逐渐了解了彼此,我越来越爱你们了,你们爱我吗?”(Just now, we talked a lot and knew something about each other.You know I love you so much, how about you ?)学生一定是充满激情地回答“我们也爱你”(I love you, too.);然后接上去“爱我就完成作业吧。”(love me, finish your homework, ok?)这种效果就比说“你们一定要完成作业,否则„„”(You must finish yourhomework,otherwise„„)要好很多。

2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常常会出现不爱主动回答问题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不管你如何鼓励他,他也不回答。据笔者调查,80%的学生认为是高中时养成了老师不点名不回答问题的习惯,认为主动回答问题会被别人嘲笑。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很多老师采取了对子活动(pair work)或小组讨论

(groupdiscuion),但由于学生交际面狭窄,因此,羞于主动进行活动。经过笔者的实践,采取国外的做法是很可取的,即自由组合围成圆圈形状,人数只需稍加限制。这样,学生与自己选择的伙伴进行协商讨论,就会心情放松、无拘无束;然后自行推荐成员向全班阐述本组的观点,老师要尽可能给予积极公正的评价以示对学生能力的肯定,或者课后单独纠错,其效果自然是非同一般。

3 精心营造语言环境

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英语角(English corner)。一般情况下,英语角刚创办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很多人参加,并主动寻找话题进行交流。但一段时间后,由于学生重视医学专业水平的提高,就会产生忽视英语的倾向,加上英语听说能力偏差,好多学生就不再参加了。为了让学生能坚持下去,我校采取的措施是,英语角活动的时间是每周的周

二、周

四、周六晚上从七点到九点,并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参与,互相

结成对子,有目的、有组织、有导向地开展英语活动。我们常开展一些话题讨论,如family, holiday, hobby, a wonderful day等等。我们要求学生提前有所准备,然后互相交谈,这就大大激发了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组织老师与外教分批参与。同时,我们还定期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及时寻求有效的方法克服不足。除了英语角,我们还时常组织各种竞赛,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如短剧表演(role play)、辩论赛(debate)、全班性的英语演讲比赛等。话题应是学生较感兴趣而又有意义的,这样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4 注意课程的合理安排

2007年第2期游英慧:浅谈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大多数院校每周会安排两节听说课,两节精读课。医学院校也是如此。如今新颖的教材很多,采用比较多的是《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及视听说教程。每套教材都是四册。有些学校为了赶进度,不管学生是否能消化,有的甚至一周讲一个单元。比较合适的速度比如精读课,应6个课时一个单元。笔者觉得,应该注重的是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学了多少。即使一个学期只讲了半册书,学生都掌握了并有所提高,也比学了一册却不知学了些什么要好。我们期望能有符合非英语专业学生一学期一册书的教材早日出现。在现今的情况下,我们采用了这两套教材,对内容进行了取舍,取其精华。例如《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第四册有些单元术语特别多,比如说第二单元第二部分listening task中,老师在备课中尚需要借助上网搜索、教师间互相讨论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术语,如this 23-year-old parked in front of a flat-screen monitor; café-iris; namesake roll; a cup of joe; The Globe;Bohemian Bagel; Krakatit, etc。而学生若课堂上没有上网的机会,只听老师解释一遍,自然听起来特别吃力,大大挫伤其听英语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简略的讨论一下相关内容。仍拿上面所述例子来说,第二单元的话题是open to ev-erything,我们可以选一个小问题进行讨论,如how to deal withdifferent lifestyles?或者干脆把这个单元舍弃。为了不与提前设定的教学进度相冲突,我们可以在此阶段选些课外材料,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英文歌曲作为听力材料并予以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优美之处;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易懂的英文电影,例如《狮子王》、《海底总动员》、《音乐之声》等等;可以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可以选一些简单的托福、雅思、疯狂英语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可以经常向学生阐明英语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艰巨性和渐进性,不断地鼓励他们克服有碍正常发挥的紧张焦虑情绪所产生的恐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若有的单元确实很好又没按进度表讲完,我们不妨把部分简单词汇、部分练习题移到课后,让学生自主学习。[1]

5 讲究课堂提问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不愿主动回答问题,但用点名提问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要讲究提问策略。心理学实验显示: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持续15-20分钟,随后降低。所以,教师讲解应以20分钟为一段,适时嵌入2-3分钟的提问练习。在讲解中,审时度势的提问往往能使学生集中精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议教师不要按名单或座位顺序提问,以免学生养成偷懒不动脑的习惯。为了避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教师可事先向全体同学提出几个问题,然后把学生分成自然小组,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个问题考虑,并告诉学生教师会从每组里抽1-2名学生提问,或者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做“主题回答”。一些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因紧张或时间短,语言组织不够严密,逻辑性不强,此时,教师可请1-2名学生进行补充,对该同学的回答做出评价,即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集思广益,并且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会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学生因观点不同使辩论趋于激烈,这样可使学生对该问题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另外,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教师讲授新课时,不要直接讲解课文中的单词、结构和句子,而是通过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师

导入时要选用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或某一相关话题,提问式地导入课文;另外遇见一些与学生以前学过的相同的、相近的或相似的单词、短语、结构和句子时,教师要设计提问,以唤起学生的记忆,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联系的方式积累知识的能力。精读教学相关论文除了对单词、结构和句子的表层理解外,还需要借助于文章中的句子、段落,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判断理解。在文章中,有些观念,作者没有直截了当地表达,往往采取迂回曲折、比较隐晦的方式表示。类似这样的文章,需要教师提问点拨,不要直接给出答案,以使学生根据上下文逐渐分析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6 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004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其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上来;将单纯依靠课本、粉笔、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教学三位一体、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2]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媒体于一体,用于辅助教学能够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教与学的不和谐。有些老师把一个单元的所有教学内容一股脑做成PowerPoint,一张接一张地放,学生要么是走马观花,记不清内容;要么是难以理解,来不及思考消化。有的老师为了讲解一个新的章节,一会儿听课文的MP3,一会儿欣赏图片,一会儿观看录像,一会儿利用光碟讲解背景知识,其结果是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无法得到语言能力的有效训练,所获得的知识是零乱的。有些教师为了防止操作失误,常常将课件制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轻点几下鼠标,课件便像流水一样淌过。这样的课件非但没有以语言交际为目的,反而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及思考与提问。同时,由于多媒体的介入,教师将精力集中在课件的顺利衔接上,黑板板书量相对减少,这无形中也妨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3],因此,课件的表现形式不能过于繁琐,应适当插入动画及声效,目的是突出教学主题。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在每堂课的重难点词汇、难懂的语法现象、文化背景和语篇结构的教学上。例如讲词汇,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授如何运用以及英语构词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派生法,即由词根添加前缀、后缀而构成单词的方法。通过构词法的介绍,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师生互动,老师要多提问,多组织课堂听说活动,也可让学生制作PPT并在课上展示。这期间教师要面对面地指导,发挥自身的教师特质。[4]

7 保证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是传统评价模式,即终结性评2007年第2期游英慧:浅谈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价,就是每学期举行一次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听写、出勤状况、作业情况确定,而少数教师只根据学生印象打分,因此平时成绩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公正性、公平性。期末考试常采用标准化题型,重考试结果,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评价。这两种倾向都应避免。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ement)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及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能力。它主要是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交流、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演讲、朗诵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方式为:1.教师课堂教学记录。内容有: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英语的使用能力等。2.学生写journal,教师留言评价。要求学生根据一段时间内所学内容按教师的要求写journal,教师对journal写评语作出反馈,评语重在鼓励。3.学生演示。老师预先布置,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pre-sentation,上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教师和学生共同制订出评分标准。4.学生档案评价。学生档案评价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类归档,并据此评

价学生。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将每学期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汇总做出综合性评价。比如,学期开始,教师给每一个学生建一张卡片,附上学生最喜欢的格言和本学期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有进步时,就让学生把取得的进步写到卡片上,以此激励自己。学生档案可以包括:学生阅读英语书籍的读后感、学生英语作品、考试试卷及其成绩,在英语竞赛、英语角、英语晚会中的表现等。因此,要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全面、健康的发展,就应该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5]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论文写作与研究出版社,2003.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洁亮.多媒体英语教学中“两个不和谐”的思考与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

报,2006,(2):73-75.

[4] 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1983.(英)马丁韦德尔.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曾祥发,张芬.对医学生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现状的调查和思考[J].西北医学教

育,2006,(8):447-449.

医学院校英语自我介绍

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大学实用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分析

大学开学典礼老生代表讲话(医学院校)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医学院校求职信

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