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时期中华美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3-01 19:37: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时期中华美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与中华美德教育的整合

现代中学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这一代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那麽,如何看待中学生的道德现状呢?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思维活跃、信息丰富、视野开阔,独立判断能力较强,他们关心国家的发展,也关心自己的未来,这些都是他们得以成材的基础。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中追求享乐,彼此攀比,挥霍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些中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社会公德还不够完善。尤其是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国家和集体的情感冷漠,强调个人奋斗,认同个人中心,个别学生甚至称\"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在校园内有的学生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有的学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如何尊重别人。这种“受教育没礼貌,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应该是我们道德教育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将来都会成为未来社会的隐患。。

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在反思:现在的中学生为什麽在道德方面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呢?笔者曾经在班里搞过一个小调查,问大家,如何看待现在学生抽烟、喝酒、当众亲热的现象,没想到95%的学生都觉得很正常。为什麽老师、家长看不惯的事情孩子们却觉得很正常?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社会氛围中,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面对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速崛起,当代的孩子不仅要随时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同时也面对着伦理、道德、价值观的诸多考验。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发生着急剧变化,西方文化的侵入导致文化多元化,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后许多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的商业化等等严重冲击着孩子们的大脑,因此,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指导他们将道德规范、传统美德、伦理道德内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新时期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文明的、会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健康的孩子,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笔者所在学校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作为“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研究”的实验校,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新时期面对学生新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构建有效的运行模式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并接受进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呢?坚持方法创新,积极探索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时值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了新的课程结构,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究竟是什麽呢?综合实践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它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那麽,我们能不能把学校德育教育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呢?笔者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下面就对指导学生开展中华传统礼仪教育所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与体验,与大家一同来探讨一下。

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事求是地说在青少年学生中的确还有一些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不懂得如何交往,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唯我独尊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已引起我们的深思。笔者希望通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来达到让学生明礼于心进而行礼于人的教育目的,指导学生自主选题,自由分组,进行了一些综合实践研究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1、学生收集关于中华传统礼仪发展方面的材料——目的是让了解传统礼仪

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礼仪的发展,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2、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比较中外礼仪——目的是通过比较东、西方礼仪文化之后让学生自己明白不能盲目的学习西方人的礼仪习惯,明白不同的礼仪依存于不同民族传统文化之上,让学生明白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所在。

3、由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并分析现代中学生在个人礼仪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目的是找到中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4、学生到网上、图书馆查找现代生活中的礼仪标准——目的是使学生能主动的获取和掌握社会礼仪知识、标准,明确作为“社会人”必须全面了解和具备良好的社会礼仪常识。

5、学生在新浪网上建立一个网页针对中学生的礼仪问题、社会上的“失礼”现象进行网上大讨论——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所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自然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离不开互联网,在学生建立的这个网页上,学生还发动家长参与讨论,实现了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多方的互动。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多方帮助并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6、学生查找对联中的文化——引导学生由关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到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7、学生采访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来了解社会上对中学生在礼仪方面的希望与要求,同时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具备良好的礼仪风尚的重要性。

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中华传统礼仪问题上主动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礼仪不仅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了,逐渐地做到了明礼于心,行礼于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整个针对礼仪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了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并继承中华传统礼仪,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落实对中华传统礼仪的认同和弘扬。

这在今年3月份在我校举行的全北京市范围的“十五” 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研究” 现场交流会上,我班举行的“明礼于心 行礼于人——中华美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上得到了证实。当天,学生就所

关心一些礼仪现象和问题展开了积极、踊跃的讨论,问题比如:“同样是礼仪之邦,为什麽日本和韩国的礼仪教育比我们做得好的问题”、“新时期如何继承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礼仪”、“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必要让学生见到老师鞠躬90度吗?”等等。也许学生目前的思想、知识、阅历水平无法对以上问题做出准确、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但我们可喜的看到学生不论是站在自身还是社会的角度上是认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的,知道不论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还是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树立良好的礼仪风尚!当然这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给予学生知识和情感上及时地、必要地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除了具备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外,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表现在,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一点在那天的汇报课上学生的发言过程中也有很好的体现,例如查找中华传统礼仪发展问题的那个小组的学生提出,“传统礼仪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已经被废弃有一些还存在,其原因给我们的启示是:今天我们再来继承和弘扬传统礼仪的过程中要大胆的、批判的继承,一切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要大胆的抛弃!”;查找对联中传统文化的那一组学生,在由关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到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思考:“我们能不能用对联的形式来表达大家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礼仪呢?” 因此,他们自己创作并书写出了两幅绝好的对联“回眸历史礼运传承千年期盼未来美德流传万载”、“冬实秋收夏种佳运庆千载京城春满大地西风东渐北舞巨龙迎百年世奥南来中华”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老师的一致好评;采访小组的学生谈到,在采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为了完成采访任务,他们不得不想办法逐一地去解决,同时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在礼仪方面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学生谈到,这就要求自己去筛选和辨别„„这样的情景太多太多了,这也更加证实了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途径!也许我们现在所做的实验还很浅显,但我们要坚持的做下去,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清楚的看到了它的价值!

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教育手段,完全可以达到教育的时效性!在德育教育中我们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家庭与社会相结合,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在这样的方式方法指引下才会使我们的孩子把传统美德教育内化成为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高贵的品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它会更牢固以至于代代相传!

21 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21 世纪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创造的人,才能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界,这就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具有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和精神的能力。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具备有培养创新意识的能力,不断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书目

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N].2001-5-29(新华社).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 17号,2001-6-8。

②李臣之.活动课程再认识:问题、实质与目标[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1)。

③④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1,94-98。

⑤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复杂性与取向[A].课程专业委员会年会交流论文,2001。 ⑥Sylvia C.Chard.走进方案世界(1)[M] .(台湾)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63。

新时期中华美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与中华美德教育的整合

中华美德教育资料库

做好新时期物价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颂主题教育

新时期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思考

中华美德教育学校与家庭协作公约

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与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新时期中华美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期中华美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