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划题范围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2: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划题范围 基础知识

1 第一章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基础知识(重点)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重点)

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职业性

(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重点)

由于各种职业的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

(3)较强的适用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不是普遍的、无限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 (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职业道德的作用(了解)

(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

(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3)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

(4)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5、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2)热爱本职,钻研业务,保持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勤业

,是指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相反的态度和作风,就是玩忽职 守、敷衍塞责,不把工作职责当回事,工作马虎,应付凑合,上报材料数据,胡编乱造; 脑门一拍,数字即出;或是上班办私事,消极怠工。总之,不能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劳动保障协理员想做到勤业,就必须懂政策、懂业务,做到热心、细心、脑勤、嘴勤、腿勤。

(3)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做到文明礼貌,优质服务;

(4)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工作上相互支持配合;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5)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第二章劳动就业

1、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2、失业的特征:失业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分产物。

一是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

二是失业人员有工作要求,但受客观因素影响尚未实现就业。

三是虽然劳动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3、失业的主要类型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季节性失业

4,周期性失业

5,隐性失业

6,自愿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现象。

4、残疾人就业的方式

1,集中就业(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

2,分散按比例就业

3,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

4,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劳动 第三章 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2、社会保险包含以下构成要素:

社会保险的主体是国家,是由国家依法建立的;对象是全体劳动者,以劳动权利 为基础;目的是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其基本生活;采取的方式主要是 经济手段,提供物质帮助。

3、社会保险的分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强制性、预防性、补偿性、福利性、共济性、责任分担。

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权利和义务相相应(3)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4、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保障的一般特征。社会保险事实上构成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主体。 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1)对象不同 2)目标不同

3)享受待遇的条件不同 4)经费来源不同

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1)性质不同2)对象不同3)实施方式不同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5)保障水平不同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 7)经营主体不同8)经营目的不同

6、养老保险

概念: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

特征:

1)普遍需求2)地位特殊3)长期积累4)管理复杂

种类:

1)按覆盖对象分类: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 2)按性质和功能分类: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7、失业保险 概念: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

8、工伤保险

概念:工伤保险也称为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9、医疗保险(重点)

概念: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医疗服务,对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给与适当补偿,已恢复和保障参保人或公民身体健康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属于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范畴)

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保障事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管理;

②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其委托的银行、邮局等机构发放,医疗保险待遇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等单位结算;

③社会保障对象中的退休人员等由社区组织统一管理。

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性质: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概念: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重点)

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完整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应形成以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框架(重点) 涉及的 4项内容:

1)落实社会保险待遇 2)开展党组织活动 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组织文化体育活动

5、街道社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四项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

二是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

三是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

四是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第五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1、劳动法的特征 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2)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

3)保护法益的倾斜性(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同时,总体上向保护劳动者倾斜,是劳动者的保护法)小重点

4)调整内容的综合性(劳动关系协调与劳动标准的结合)小重点

2、就业促进法

立法宗旨:一是扩大就业,创造就业条件;二是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错误选项:实施积极的就业工作政策)重点

3、劳动合同法 ①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②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期。

④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4、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5、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

2)实际履行原则

3)协作履行原则

6、社会保险法的原则(一般)

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2,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

4,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

5,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7、社会保险法的主体(一般)

1,国家或政府

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

3,用人单位

4,劳动者及其家庭

8、劳动监察的特征(一般)

1,法定性2,行政性3,专门性4,唯一性(错误选项:倾斜性)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重点) 劳动争议的四种处理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注意顺序)错误选项(调停)

第六章社区工作与社区劳动保障工作

1、社区的概念(一般)一般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具有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构成要素(一般) 1)人口要素 2)地域要素 3)组织结构要素 4)文化心理要素 5)公共服务设施

3、按功能特征考察,社区的类型可分为专能社区、综合社区和边缘型社区。

4、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点)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权责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错误选项(统一领导,快速推进)

5、社区服务的内容(重点) 1)政府公共服务

2)社区居委会的社区服务

3)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

4)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的社区服务 第七章统计与社会调查

1、统计的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2,统计调查 3,统计整理

4,统计分析(重点是工作的流程步骤,最后一步都是以报告、跟踪、回访、反馈作为结尾)

2、统计调查方式(重点)

统计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统计数据的审核☆(重点) 1,数据的完整性 2,数据的时效性

3,数据的准确性(错误选项:单一性)

4、社会调查过程 1,调查准备 2,调查实施

3,调查总结(注意的也是流程步骤)

5、劳动保障统计的工作过程 1,统计调查方案拟订 2,信息采集调查 3,信息整理分析 4,统计信息上报

第八章公务礼仪与人际沟通

1、礼仪的原则礼仪原则主要有遵守原则、敬人原则、从俗原则、适度原则、沟通原则

2、礼仪的分类: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劳动协理员的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精)

劳动保障协理员四级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协理员_基础知识部分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协理员(四级)基础知识试题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基础知识整理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划题范围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划题范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