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绵阳交通状况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5:59: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绵阳交通状况研究报告

摘要:交通系统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主要通过完成社会商品流通和产品周转的运输任务。交通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现代化交通事业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能力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促进自身发展。但过快的交通发展,跟不上的交通管理,常使得交通出现混乱,交通事故频繁。

关键词:绵阳 交通

正文:随着绵阳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快速形成,城区车辆拥有量的大幅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对内影响城市效率,对外影响城市形象,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已成为市民最为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大城市的普遍现象高峰时段机动车的平均时速低至10 km/h极大地妨碍居民的出行速度和效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总量严重滞后,结构比例失调。

市民认为造成绵阳交通拥堵的主要症结在于车辆太多,行人不遵守交规,互通式立交太少,交通节点瓶颈制约,道路基础设施落后,执法不严,占道停车,大型商业、学校、医院过于集中对于如何促进畅通绵阳建设,在调查中有61%的市民认为应提升城市公交舒适和便捷度,优化公交站点及通行道路;有49%的市民提议变更平面交通为立体交通;47%的市民倡导人们多以步行、自行车出行;43%的市民提出加强文明行车、行人教育;41%认为应改善道路条件;35%的市民认为该分路段、时段设置车辆限行;24%的人认为应加强城市组团发展,完善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配套建设;21%的市民表示要加强道路交通执法;15%的市民建议减少或禁止左转;12%的人表示要限制私家车增量和使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过境车辆入城,驾驶员不遵守交规等。

城区交通压力迅速增加,特别是高峰时段部分路段超过了最大承载力。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624853辆、平均每个工作日增加342辆,其中绵阳城区208967辆、平均每个工作日增加210辆。城区与市域内外周边城市每天进出车流123000辆。在如此大的车流中,设计时速为60公里的城市主干路,实际通行时速仅为24公里左右,高峰时段时速不到14公里,由此堵点不断增多。同时,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位仅有2万余个,而实际需求5万余个,因“停”致堵,城区交通压力不断增加。

城区路网结构不完善。城区支路路网密度明显偏低,每平方公里仅1.45公里(国家标准在3-4公里之间)。城市多中心、组团式格局尚未形成,组团之间缺少便捷的联系通道,交通出行均要穿过城市中心区,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交织混杂,增加城区交通负荷。城区路网缺乏各种等级道路的合理搭配,支路与主干路直接相接,主干路两侧单位出入口交通组织不合理,对主干路交通影响较大。部分道路标准与其在路网中的地位不匹配,绝大多数主次干路交叉路口没有立交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降低了交叉路口运行效率。涪江、安昌河上的桥梁较少,过江交通不畅。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大容量轨道交通。公交出行分担率低,全天平均满载率为54.3%,部分线路高峰时段满载率超过100%,公交线路配置仍需优化。商业中心及人流集散点缺少公交枢纽,部分公交站台设置不合理、设施落后、站点信息不完整,搭乘、换乘不便。没有公交车专用道,公交车行驶缓慢,平均时速15公里(国家标准为40公里)。公交车舒适性、安全性普遍较差,市公交公司200多辆达到了报废年限的公交车仍在运行。城市交通现代化综合管理有待增强,交通信号灯未联网,运行效率低,路口交通流发生变化时依靠路面民警手动调控。GPS移动警务尚未启用,无法及时调动一线警力处置应急情况。部分交通标志、标线等技术设施不规范,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不够。部分路外停车位规划设置不合理,组织管理薄弱,经常引发交通拥堵。

交通参与者不良行为习惯突出。部分驾驶员、行人无视交通法律法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与现代化大城市交通不相适应。

解决措施:做大城市公共交通

目前解堵的有效之策是做好城区交通的全盘规划,通过多种手段来调整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改善中心城区的车流量和流向。

要规划先行,重视并严格执行规划紧密结合现代化大城市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原则。

要加快建设,夯实畅通绵阳建设基础。近期在中心城区尽快启动实施一批节点改造、人行天桥建设、路口渠化等立竿见影的治堵项目,有效实现人车分流,提高车辆通行能力。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在建的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南环段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尽快实施剑南路(包括东方红大桥)、长虹大道中段(包括安昌河大桥)的改扩建,火车站至城南新区直通道和一环路南段建设,以及涪江、安昌江沿江通道部分路段提升改造。及早修建桑林坝大桥和桃花岛至沈家坝大桥。组织建设城市周边货运、客运停车场,有效迟滞高峰期车辆入城。切实加快推进各个组团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以及组团之间快速通道建设,引导中心城区产业向组团转移。

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系,逐年增加公交车、出租车数量,优化公交线路结构和站点设置,建设公交换乘枢纽站,试行公交专用道。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搭乘舒适度,吸引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公交出行分担率逐年提高。

要加大投入,多渠道保障资金需求。政府财政资金预算要向基于缓解交通拥堵的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管理倾斜,并逐年增加。对中心城区内的堵点改造、重要道路桥梁建设、管理技术设施装备配置要给予全力保障。

提升管理,适应现代化大城市发展需要。规划、住建、交通、公安、宣传、教育、司法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作用,齐心协力推进畅通绵阳建设。教育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出行习惯。进一步设置和规范道路交通标志、标牌、标线,确保交通指向清楚明白。加快城区信号灯、监控系统全覆盖建设和中心城区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建设,构建起与中国科技城相匹配的现代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加强执法管理,加大交通违法违规处罚力度,清理整治停车场位违规占用、车辆乱停乱放,减少或取缔商业核心区周边道路停车位,提高中心城区停车场收费标准,增加机动车入城成本。引进城市交通管理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强化制度保障。加快畅通绵阳建设。

市政府要针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发展等问题,尽快出台关于建设畅通绵阳治理城区交通拥堵的实施意见,明确组织领导、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将建设畅通绵阳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明确到年度,分解到市级部门、涪城游仙区政府及园区,落实到人头,每年考核通报。城市交通组织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确保交通建设管理项目顺利实施。尽快建立并严格执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减少和控制中心城区高强度开发。抓源头,高度重视交通需求管理,引导市民科学安排出行时间,错峰出行。

结论:通过这次调查让我对绵阳市的交通状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现在,导致徐州市的交通堵塞是由于公共交通系统特别是公交车系统的不完善、立体交通设施的缺失、道路设施不足、路网布局不合理、市民交通违规现象较多的因素。在未来绵阳市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将会严重影响绵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也对现代化城市的交通现状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将不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电力为供应能源的交通工具在逐步增加。

绵阳师范学院.doc可行性研究报告

临夏州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临海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嘉兴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交通状况调查

绵阳中学

绵阳卫生

绵阳特色小吃

绵阳交通状况研究报告
《绵阳交通状况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