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家访手记:勇敢自己

发布时间:2020-03-03 21:46: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家访手记

只想做自己

玉珍

走访她我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因为我在她手下曾是个败将——她在我千方百计之后,依然我行我素:拒绝紧张有序的课堂、忌惮做作业、讨厌写字、做试卷;有时软硬不吃、油盐不进。若不是良心索是我早就放弃她了,教十个也没教她一个累,心累!而我是老师,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所以我要走访她,走访朱宏泽。

她家住在天亿阳光。爸爸妈妈都是工薪阶层,算得上知识人。加上爷爷奶奶组成一个很温馨的五口之家。一进门家人很热情,(她爸妈都上班去了)奶奶赶紧让朱宏泽和我打招呼,她撮起嘴笑了笑,拖起音很乖戾的说了声:“你来了”。奶奶很窘迫的赶紧招呼坐下,很歉意的说起孩子的不乖:不学习,让老师操心了。孩子不愿做作业,每次都要连哄带揍闹半天。要不就得通过买衣服、吃肯德基等方式来哄着做,别人半小时的作业,她常常磨磨蹭蹭拖到晚上11点左右。“上来阵谁说都不听,打滚哭闹什么法子都会使,经常撂挑子 ,很累人。”一旁的爷爷也很愁闷的说。一边的朱宏泽看爷爷奶奶说的不好听,就把脸扭到一侧,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等了半天看我们没有和她搭话的意思就开始不安静了。这儿搬搬椅子,那儿拖拖玩具,很想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问:“朱宏泽,你想过将来吗?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象科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我可不做他们,那样很不快乐,我就要做我!”她很不以为然的说。爷爷奶奶很是不满孙女的回答,责怪孩子的不懂事,少有教育。可是我却很为自己刚才的话而感到羞惭,是啊,干嘛非要做那样的人啊,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不同的。有的擅长想象,有的致力创造,有的喜欢阅读,有的乐于写作,有的偏爱美术,有的喜好歌唱。好的教育应该适合每个人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育也因此而风格迥异,各有特色。学校不是工厂,孩子不是产品,需要整体划一。他们要各具特色,才能丰富多彩,干吗要学别人?教育拒绝大同!这个看似行为怪诞的孩子用弱不禁风的语气狠狠给我补了一课:只做自己,不做他人!

可是,生活中我们却在想尽办法,花大力气去教他们套上别人的标签 ,譬如考名牌大学生,当公司总裁, 经理、银行主任等等,不管孩子资质如何,喜不喜欢,做不做得到,一律抬高要求,好像不这样要求孩子就落队了,由此可见会使孩子们承受多少苦恼和不满,进而带来不少孩子开始厌学。我们为什么不教他们成为自己制造标签的人呢,比如成为动漫作家,做个徐霞客,做游戏软件开发,让他们去做想做的,更适合去做的,教育是不是就会变成自觉,甚至是主动?教育者应该是天使吧,天使应该教给孩子去体会美好吧,是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温暖、希望、快乐和欣喜吧。 我怎么就让她在如此美好的旅程中感到痛苦了呢?于丹说: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一个人生命的成长需要担当、感恩、快乐、分享,比起这些分数就显得微不足道。不要把孩子的成长捆绑在成绩这一个指标上。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体味到幸福,并成全他们的幸福。所以我想换个教育目标:让她感到幸福。针对她的情况,降低要求,加大鼓励,一旦有所表现立刻表扬。使她树立学习的信心,引导她发现自身的优点,需找成功的突破! 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所以学着换个角度看孩子,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智慧,不做别人,只做自己,在做自己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体味幸福。孩子们幸福了,我们不就快乐了吗?

所以我告诉自己:

去做孩子生命里的一缕温暖的风,不疾不徐,侵入心灵。 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束阳光,不骄不艳,寂静欢喜。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勇敢自己
《家访手记:勇敢自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