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农水可行性申请报告(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8: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武 汉 市 xxxx xxx小农水整体推进试点项目

可行性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年1号)文件精神,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各级政府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xx是xx的重点农业产品生产基地,xx是xx的水稻种植主产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项目区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符合《武汉市xxx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5)》, 符合xx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xxx村位于武汉新洲区的东北部,距xx区35公里。xx东抵xx,北抵舒祠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与丘陵岗抵地并存的行政村,以粮,棉,油为主的农村,项目区地处丘陵地带,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属亚热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3℃,最高气温39.7℃,多年平均降雨1202.2mm,适宜农作物生长。但由于水利设施和农业措施的不配套、不完善,使得良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优势难以利用。现有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抗旱标准低等问题,农业措施亦较差。为了达到“排得出、灌得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要求,确保农田达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图肥沃、作业机械化”的标准,急需对项目区进行改造、配套和完善建设。

1.2项目概况

xxx项目,位于新洲区东北部,到潘塘街2.5公里。全村版图面积5.32平方公里,下属13个自然湾,16个村民小组,拥有村民461户,总人口1986人,耕地面积1941亩,水田面积1376亩。村人均收入3000元,村民年纯收入共计438万元 。xxxx村是xx经济条件较落后的街镇,人平年纯收入低于其他街镇。项目区交通较发达,村内东环公路与京九铁路通过,交通方便,完全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交通体系。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2.2mm,雨量丰富,土层为小黄土含沙壤土,土层深厚,适合农作物生长。项目由xxxxx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协会现有理事17人,会员9597人,负责处理辛冲区域内有关用水的一切事宜,包括买水、用水收缴水费等事项。本次小农水建设工程,在对项目区进行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基本维持灌区现有渠系及其建设物工程的总体布局,只对排涝、灌溉渠道等水源工程进行改造加固,以及田间工程进行完善配套,配合节水技术和措施,进行续建配套工程的建设,提高其渠系水的利用率。 本项目主要内容:新建泵站1座、线路1km;新建U型渠2400米;塘堰改造4口。

1.3项目概算和资金筹措 工程投资50万元; 其中:

① 建筑工程投资48.5万元; ② 项目设计评审前期费1.5万元;

本工程项目统一由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和管理,水泥、块石、砂砖、U型渠槽等大宗建材实行集中采购,并实行报账制。xxx区财政局定期检查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向农民张榜公布,接受群 众监督。资金来源,财政补助50万元,主要用于新建泵站、新建斗农渠衬砌、塘堰改造及小型附建物的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大小技工资等。

1.4效益分析

项目区主要产品为农产品,经济作物有:双孢菇、红薯、花生、油菜、蔬菜等,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等,生产和销售情况非常好;由于产品质量好,销路也好,每年都有销售商上门收购。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交通的便利,商品信息畅通,农民可发挥双孢菇种植的优势,加大种植蘑菇、棉花和优质水稻等经济作物,更大地增加农民收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项目区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都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

项目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降水量1202.2mm,雨量丰富。土层为小黄土含沙壤,土层深厚,适合农作物生长。多年来,项目区渠道淤塞,漏水严重,灌溉水源无法保证,基本靠天收,因此,群众对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工程的建设,硬化了渠道,减少了水土流失,有利于水土保持,美化生态环境。将xxxx的水引到项目区,确保项目区农业生产有保障,群众生活 有改善,为项目区人民创造一个自然亲和环境。

项目建成后,亩均增产粮食60公斤,棉花10公斤,油料15公斤等,可增加产值26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40元,经济 效益明显,切实直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

2、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xxx2.5公里。全村版图面积5.32平方公里,下属13个自然湾,16个村民小组,拥有村民461户,总人口1986人,耕地面积1941亩,水田面积1376亩。

2.2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现有人口1986人,耕地面积1941亩,水田面积1376亩,旱地565亩。总版土面积5.32平方公里。

本项目区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兼种花生、红薯 芝麻、蔬菜等少量其它经济类作物。

xx街道地处xxx区东北部,项目去距今xx街2公里。自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村人均收入3000元,村民年纯收入共计438万元。

2.3基础设施现状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现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毁坏严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也日渐体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抗旱用水缺35万m³,直接影响到1500亩农田生产用水, 一般干旱年份群众生活用水也难保障。主要原因表现在:

①塘堰淤塞,从1978年至今,没有人挑塘泥清淤塞,蓄水能力不断下降,现在塘堰蓄水能力只有过去的30%。

②渠道弯曲杂草丛生,淤塞严重、险工险段多、跑、冒、滴、漏,水源浪费严重,渠道过水断面难以保证,渠系利用系数低,灌溉效率大打折扣, 从而延长了灌溉周期,使农作物难以保收。

③项目区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一方面塘堰淤塞严重,蓄水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土渠年久失修、损坏现象严重,跑、冒、滴、漏,水源浪费,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4水资源水利设施现状

项目区主要水利设施有,大小塘堰21口,有效蓄水量17.2万立方米,还有斗农渠18条,总长18540米,大部分严重淤塞,难以发挥效益。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水资源缺乏,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建国60年以来,xx街发生的旱灾有19次,平均2年一次,在旱灾中发生次数最多的是伏旱、秋旱和伏秋连旱,其中伏秋连旱 损失最大,大旱灾年有197

8、198

8、199

6、2000、200

1、200

6、2007年等年份,尤以2007年最为严重, 从6月23日至10月25日,124天无雨,全年降雨量仅666 .1mm,灾情损失严重,受灾面积占区域面积的90%以上,项目区内一部分早稻干枯无收,晚稻无法播种,引起市、区主要领导重视。

目前,项目区水源缺乏,水利设施及农业措施配套不完善是造成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水利设施老化,简陋、配套不完善及抗旱设施达不到设计标准,已完全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田间工程的不配套,频繁的水旱灾害依然是制约项目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危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罪魁祸首。因此,不配套田间水利工程,那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不过是空谈。

项目区日照充足 ,无霜期长,种植蘑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多年来,项目区没有进行规划开发利用,其内在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综上所述,xxxx区xx街道xx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带头项目区近两千余人民的安居乐业,事关社会的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项目区百姓迫切期待的。

3.2项目建设分析

本工程投资估算执行湖北省内水利厅鄂水利发[ 2005] 3号文颁发的《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根(估)算编制规定》(实行)的通知。

建筑工程执行水利部水总[ 2002 ] 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安装工程执行建管[ 1999 ] 52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施工机械采用水利部水总[ 200 ] 116号文颁发的 《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及其它有关定额。

本工程实施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工程对环境的有力影响是可观的,工程队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微妙的、短暂的,可以预防接收的。

因此,本工程的实施对环境评价是可行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4、工程规划设计 4.1建设标准

xxx市xx区xx街道xx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版图面积5.32㎞2 ,其中灌溉面积1593亩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 — 2000中规定, 灌溉面积小于 0.5万亩时工程等级为 V等 ,工程规模为 小(2)型。该工程水工建筑用途单一 ,则按所属等别确定其级别 ,即工程等级 为5级。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 ( GB18306—2001 )和xxx市建委五建设字[ 2002 ] 311号文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规定。xx市xx区xx街道xx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为0.05g。

设计依据

1、《xx市xx区小农水规划》(2006—2015)

2、《xx县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1997.8)

3、xx市xx区连江支堤提防整险加固可研阶段地质勘查报告》(2002.9)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6、《xx区xx街道农田水利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 4.2工程建设规模及布局

立足项目区现状 ,以环保型科技农业为先导、资源为基础 ,以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在开发新技术、引进示范新品种、推广种养模式、建立一个按生物链、经济链、产业链构造,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于一体的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业综合示范基地。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辛冲实现“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政治民主、法制健全、文化繁荣、环境优美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使之成为发展一块,带动一片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基地。

遵循“立足现状、合理布局,集中大片、重点突出 ”的原则,依据项目区地域特点、地貌条件和农业生产现状,工程总统布置,主要是水利设施工程布置。

本项目区版面积为5.32㎞, 位于xx街道xxx村。计划改造泵站1座、线路架设2KM, 新建U型渠2400米、塘堰改造4口 确保该村1500亩耕地灌溉用水。

4.3单项工程设计

项目区内水利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灌溉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工程设施均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运行已四十余年,工程效益由于建筑物毁坏、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诸多原因难以发挥。因此,本次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泵站1座,线路架设2KM、新建U型渠2400米、塘堰改造4口。

灌溉渠道工程

根据现有的地形条件,结合部分原有土渠道,将新建灌溉U型渠布置在地势较平坦部位,与村级公路、通湾大路路侧相邻平行布置,每块地设置分水剅,共设置分水剅45处,沿渠道方向 每200米间距设置人行桥,设置跨渠道机耕涵。渠道横跨村级公路、大小路设置过路涵,共设置桥涵2处。李店村主要灌溉渠道有18条。本项目区规划衬砌U型渠5条,总长2400米;U50型渠1400米、U80型渠400米、渠道平面布置详见xx区潘塘街道李店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图。

2、泵站改造及主要工程量

项目区新建泵站1座,线路架设2KM、新建U型渠2400米、塘堰改造4口。

本项目区两大工程项目,4个小项目,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回填11340m³,砼620m³、浆砌120m³、U50型砼衬砌渠道长1400米、U80型衬砌渠道长400m。

5、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5.1本项目区两大工程项目4个小项目,总投资50万元(详见概算表),其中:

1、建筑工程直接费48.5万元,按主体工程提供的工程量乘以相应的工程单价计算。

2、项目设计、评审前期费:1.5万元,按工程直接费的3%计算。

5.2资金筹措

xx市xx区xx街道xx村小农水整体推进试点项目计划在2012年实施;总投资50万元,资金全部由财政补助。建设内容,包括渠道衬砌、小型配套建筑物及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如;塘堰改造,具体内容如下:新建泵站1座,新建U型渠2400米,塘堰改造4口。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xxx街道农民用水协会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申报、建设和建成后的管护。工程建设用材,水泥、块石、砖、砂、U型渠槽等大宗建材,统一由农民用水者协会集中采购,实行报账制。有财政所专户、转账、专管。

6、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50亩,改善灌溉面积1850亩。将产生显著地经济效益,对稳定党的“三农”政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效益包括:

①节水效益,利用U型渠道输水,减少了在输水过程中的 渗漏和蒸发损失,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95,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和灌溉方法可以大幅度节约田间灌溉用水,缩短灌溉周期,提高水的利用率,确保农作物稳产高产。

③ 作物增产增收效益,尤其是对棉花生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先进耳朵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进行灌溉,可提高效率缩短灌溉周期,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经计算,考虑分摊洗漱后,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多年平均增加产值为26万元,项目节水率可达60%,增产率15%。

③节省了清渠堵渠劳动力投入,对长条斗农渠进行衬砌U型渠道后,再也不需要年年、季季清淤塞、堵渠道,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了抗投入,仅此项每年可节省生产费用3万元。同时又利于农民休养生息,提高了健康水平。

6.2社会效益

本项目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地社会效益。通过小农水建设,项目区农业条件明显改善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加,巩固完善了农村承包经营机制,为当地农民做出了贡献。对末级渠道进行加固、衬砌, 极大地降低水量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满足项目区人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修建本工程,是项目区人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好事,为促进当地农业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水环境,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社会效益将十分显著。工程的建设,硬化了渠道,减少了水土流失,有利于水土保持,提高了项目区的水的利用率。道观河水库的优质水源引到项目区,补充,稀释、净化该区域内的水源,使项目区水源有保障,水质逐步得到改善,改善水环境和生活环境,为项目区人民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6.3环境效益

本工程环境效益有影响的主要表现为:

①提高了项目区3㎞2范围内抗旱排涝减灾的能力,为促进项目区以及周围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该地区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②增强了项目区人民自力更生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稳定了该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绪,对该地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④ 脱了项目区灌溉水源分配不均的限制,兴建潘塘街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将为新洲区实现中等发达城市的宏伟目标,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④减少了灾害的发生频率。提高了该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了灾害的损失。给当地人们提供了合理的、稳 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对自然灾害的最大改善。

7、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7.1组织实施机构

本项目由xx市xx区财政局、xx街道财政所、xxx街道农民用水者协会共同组织实施。项目区基本上不占压耕地,施工条件较好,当地村委会和全体村民一定会积极配合,支持项目顺利实施。按照招投标办法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将采取投标方式,组织专业队伍承建施工,并签订承建合同。由xx街道水务服务中心负责工程监督和技术指导,xx村委会负责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协调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7.2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施工场地分散,主要呈两大块分布,一块是项目区塘堰清淤改造;一块是灌溉渠、分水剅、过路涵桥等项目施工,据现场勘查,项目区施工场地开阔,施工条件优越。本工程建筑材料及建筑设备主要有:块石、碎石、砂、水泥、模板、型槽等。块石、砂均可在本地区就近取材。U型渠槽要在预制厂定做,公路运输距离约12公里。

本项目区主体工程包括:U50型一条长2000米;U80型农渠一条长400米,新建1×30kw电灌站1座,线路架设2KM.塘堰改造4口。

上述各项工程均需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 进行施工和验收。

经计算,本项目施工主要机械计划如下:

斗容1.0m3挖掘机

2台

推土机

1台

5吨自卸车

6台 出料0.83砼拌和机

1台 斗容1.0m3自动翻斗车

3台 2.2kw插入式振捣器

2台 总平面布置的指导思想史:科学、合理、高效、安全,有利于施工现场的平行作业、交叉作业和流水作业等工艺,有利于施工现场的交通畅通,有利于各种临时设施的合理布置,有利于施工机械的布置和施工方便,有利于预制构件的制作与安装。

施工现场交通情况:项目区内还有多条通湾村级砼公路相通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施工场地十分开阔,施工用车进出极为方便。

建筑材料堆放地布置:本工程的主要材料有水泥、U型渠槽、块石、碎石、黄砂、砖等都可存放置各分项工程的周边开阔地区。 施工生活用房及仓库布置:生活用房及仓库,可就近租借xx村村部。

1、施工总进度安排原则

①充分考虑气候、季节等对施工工期的影响,合理、超前地安排工期。

②总工期安排以2012年11月30日完工为介质时间。

2、施工总进度计划

2012年8月15日—2012年8月20日按照本工程的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完成项目部筹措、工程“三通一平”、建筑材料 准备等前期工作。

2012年8月15日—2012年11月30日完成全部施工项目并通过竣工验收。

7.3运行管理

工程能否发挥效益,关键在于管理。节水灌溉也一样,一个良好的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农业节水增效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搞好节水灌溉项目区建成后管护工作,发挥工程节水效益。

1、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充分发挥项目区的试验、示范效益,真正成为一个集料研、培训、展示、生产、推广于一体的开放性的农田节水工程试验示范项目,确保项目区的良性运行和发展,项目管理法人机构为新洲区潘塘街道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体制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对大田示范为业务指导型,不统一经营。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

①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节水灌溉政策、法规,关晨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提高群众依法用水意识。

②通过在职学习和脱产培训,努力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③加强工程设施的检查、维修养护和技术改造,保证工程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④实行计划用水和科学用水。

⑤配合农业部门开展高产、优质、高效、节能的研究,做好灌溉试验和技术推广工作。

⑥做好绿化、水源保护、水土保持、防止污染等工作。

2、运行管理机制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利产业政策及其他配套法规的规定等有关政策,本试验基地用现代股份制企业的管理经营办法,本着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原则进行运行管理。

经营管理机制为以国家投资、农民投资、农民投资折资和以土地使用权折资为资本入股形成一个股份制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农民用水者协会运管机制。努力探索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经营管理和不断发展壮大探索新的途径。

xx市xx区xx街道农民用水者协会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小农水

小农水调研

自查报告小农水

小农水总结

小农水实施方案

小农水监理报告

小农水建设方案

小农水汇报材料

小农水设计总结报告

小农水安全施工方案

小农水可行性申请报告(定稿)
《小农水可行性申请报告(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