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用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0-03-03 23:55: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用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

前段时间,笔者给学生做了一次小小的历史问卷调查,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围绕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回答。尽管因为个体差异,答案五花八门,但还是有几个声音的一致性非常高,值得我们老师倾听和关注。

从理论上讲,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求转换好师生的角色,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老师们在努力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势必更有利于真正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使历史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实施。

第一种声音“希望老师能多采用多媒体上课,最好还能结合一些影音资料。”

学生的这个声音一方面与历史学科的特点有关,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具有不可重演性,也就是说,历史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是过去的“时空”。今天的学生不可能随“时光隧道”回到已逝去的年代中去亲身感受或体验历史。此外,历史知识具体繁多,某些历史概念又比较抽象,这些都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或者不理解、难掌握。而多

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声音、图形、视频、动画和图像等结合起来,既能产生直观、生动、形象等声像效应缩短历史和现实的时空差,又能使枯燥、抽象、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历史事件变得具体直观、具有感染力,使得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从而有助于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

四第五单元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时,为了加深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录像,从而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前的政治状况,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哪些领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和澳门为什么会回到祖国怀抱?“一国两制”针对什么问题提出及其基本含义?我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进而高度概括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再比如学习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五四运动》的内容时,也可以配合用多媒体再现当时学生高呼口号,举者标语游行的场面,使学生如临其境、闻其声、见其人,感受时代氛围,进而认识当时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

但是,多媒体教学在让课堂更生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

明确,它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所以老师首先要明确好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梳理出教学重点、难点,并对教学的整个思路和教学细节要清晰。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与具体情况。要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一个小小的提问,一个无关痛痒的过渡都挖口心思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或为了追求课堂气氛处心积虑地把课本内容以声、音、像、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结果反而扰乱了学生思维,淹没了重点、难点。

第二种声音“希望老师能把课本部分内容适当地与现实相联系。”

不可否认,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从历史教学的角度上讲,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确实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现实,汲取历史的智慧,学会用全面、辨证、客观、发展的历史眼光看待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实事求是地分析事物。同时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适时、巧妙地把课本中的历史知识同现实问题相联系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是《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在分析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时,老师不妨结合现实中的实例来进行分析,可以从孔子2555周年诞辰纪念日

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同属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都组织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入手,让学生知道孔子及儒家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儒学所崇尚的“和为贵”、“己欲立而立人,己所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合观念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人与人、心与身的关系以及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方面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对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稳定、国际和平乃至推动人类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就是说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但在历史知识联系现实的过程中要避免:第一,直接说教。应该通过历史的叙述来阐明有关的道理,揭示有关的联系,让学生从历史的事物中有所感悟和认识,而不能采取贴标签的方式,简单地进行说教,机械地加以套用。第二,避免牵强附会。历史与现实通过实事求是的有机联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从历史的角度来日认识现实,而不能生拉硬拽。

第三种声音:“希望老师上课语言能生动、幽默些”。学生发出这种声音,是因为新历史课本尽管用专题史代替了通史,并用更多的图片资料来吸引学生,但由于篇幅的关系,大多数历史过程、细节被删,保留下来多半是纲纲条条。而现在的中学生多半在影视、电脑、漫画充斥的环境

中长大,教材缺乏生动性是不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工,充分运用课堂语言艺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必要。学生提到的“生动”,应该是指老师的课堂语言要有感染力,而不能平铺直叙。幽默是一种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既可吸引学生,调动学习氛围,又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专题第三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讲到革命爆发的背景时,老师不如用一个幽默小故事来进行引导:当时有个普通市民不小心掉进了沙俄皇宫边的河里,拼命喊救命,附近站岗的士兵充耳不问,视而不见,最后落水的市民急中生智大骂了一声:“打倒沙皇”,被救了上来送进监狱。学生们在哈哈大笑的同时理解了沙皇专制下人民的处境。

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确实直接影响到了课堂的学习气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的质量。但与此同时,应注意适当、适时,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丢弃历史课堂语言所应有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四种声音:“希望历史课多些老师和学生自由轻松的交流。”

学生所提到的“交流”也称为“互动”,也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在某些传统的历史课堂,学生几

乎没有自由阐释、自主评价的权利,主要责任是“听记”教师的的“分析”和“思考练习”,或者在教师的 “引导”下“复述”。好的情况下,学生至多是对“分析”和“答案”有所“理解”和“体会”。换句话说,是在重复和模仿他人的 话语,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我的 对话权。

根据新课标,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建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 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答不全或答不上;学生发表自己的 观点时,有时会冒出些所谓的 奇谈怪论,教师应该鼓励,继而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收获的 快乐和成功的愉悦。问题回答错了,不一定是学生错了,也有可能是老师错了,所以要慎重对待,错了不要紧,师生相互协商,共同探讨,找出原因,改而正之就是了。严厉训斥和高压政策只能适得其反。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 帷幕已经拉开,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的 我们任重而道远,毋庸置疑的是老师必须要改变陈旧落后的 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 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先进而科学的 课堂教学模式。正因为如此多去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多进行反思、多进行分析总结,也就更能加快实现新课程理念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用心倾听心碎的声音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仔细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用心浇灌,倾听花开的声音

倾听学生的声音

用心倾听

作文素材:倾听来自课文的声音

倾听声音

倾听声音

用心倾听每朵花开的声音

用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
《用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