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0-03-02 00:03: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征、模式

及问题

周海平

一、基本特征

近几年来,我国广大德育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工作,使德育工作呈现出了重实效、分层次、多样化的特征。

(一)重实效

从点滴开始,从小事入手,不高谈阔论,重养成教育,重实际效果,是当前德育工作的大趋势。各地兴起的礼仪教育、孝心教育、公民教育、手拉手献爱心活动等都是针对当代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开展起来的活动。由于切入点准,起点和要求符合实际,这类活动蕴含着极大活力,深受师生和广大家长的欢迎。

(二)分层次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规律,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另一大趋势。

辽宁省大连市在实施中小学“八八二”德育工程中对“勤”字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就分三个层次。低年级要求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完成作业不拖拉;中年级要求为集体做事主动勤快,有较好的劳动习惯,珍惜时间,勤于思考;高年级则要求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劳动,合理安排时间,做事讲效率。 在做人教育中,江苏省梁丰中学把要求定为三个层次:做一个合格的梁丰人(文明学生);做一个好的梁丰人(三好学生);再做一个有用的梁丰人(梁丰中学的骨干,将来社会上的有用之才)。上海市大同中学也把做人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做一个文明人(这是最基本要求,在校做文明学生,在社会上做文明公民);做一个爱国的人(初步具备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观点,具有一定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一个现代人(具备进取意识、时间观念、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各种适应下世纪挑战的素质)。

(三)多样化

各地各校根据自己的特点,以一点或几点为突破口开展德育工作,形式各具特色,这是当前德育工作的第三大趋势。

河北滦县第二实验小学以“手拉手”为主要形式贯穿一切德育活动。1995年,他们与天津实验小学开展手拉手“迎世乒、银球传友谊”活动,两校共同绘制的34幅祖国美景图被世界乒联收藏。1996年该校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所联谊校开展了“手拉手喜迎香港回归”活动,很成功。

浙江杭州四中的文明用膳制度,上海大同中学的值周班制度,浙江桐乡高级中学的“卫生一刻钟”?制度,?河南中原油田中小学的“小交警”等活动都坚持了很长时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模式

各地在德育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好做法和好模式,除成人仪式、手拉手活动、升国旗制度等形式外,在全国影响较大的还有:

(一)值周班制度

值周班制度是由上海大同中学创建的,已有10多年的历史。该校规定学生从初二开始,有责任也有资格参与校内值勤工作。每周有一个班受校长委托,负责检查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工作,称之为“值周班”。具体操作是值周班出40名同学,每人负责一个班,跟班检查这个班学生每天进校、早操、上课、课间、午饭、会风、离校等七个方面的情况,做好记录,周未最后一节课,每位同学对所负责班讲评一周工作。一周结束后,每位同学向值周班主任汇报工作。在周一晨会上,值周班主任讲评全校上周工作的学习情况。值周班40名以外的同学,每天在校门口迎接师生上班、上学。值周班每位同学都肩负“检查、学习、示范、劳动”四大任务。

这一模式首先在上海得到推广。现在全国各地许多学校部在结合本校实际,开展这项活动。

(二)义务社会服务

许多学校每年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公共场所等地搞义务让会服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活动在前一段结束的“两会”上,被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周铁农充分肯定,并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他认为每一个青少年在13岁至22岁的成长期内,通过每年的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或其它的特定时间,以逐步累计的方式,完成共计6个月或一年的义务社会服务工作。?活动的范围与内容主要有助老敬老,助残扶弱,扫盲扶贫,保护环境及其它各种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他还建议在条件成熟

时,制定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法或条例。这一建议经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后,引起各地积极反响。

(三)南模的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开展德育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该校有90多年的历史,科技人才辈出。他们进行此项教育主要从三个渠道进行。第一以“勤俭敬德”为校训,要求学生在就学时代勤奋、刻苦;生活俭朴;敬师敬人,特别是敬业,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信誉第一,忠诚守信。第二坚持多年开展《睁开你的眼睛》的美育课程,从艺术鉴赏到伦理道德,对学生进行气质、性格、礼仪等全面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第三要求学生爱国要落在实处,在校期间就应拿出实际行动来为祖国所需做一两件事。这种人格教育扎实有效,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诞生。

(四)民主自律模式

让学生当校长是上海剑平中学校长冯恩洪的创举,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魏书生所带的班上变成现实。这一南一北两位校长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自律能力方面做出的成绩在全国很育影响。

冯恩洪聘请学生做校长助理,让其享受助理津贴,为其规定两项职责:一是作为沟通校长和学生的桥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二是作为学生代表和校长参谋进入学校最高决策层为校长出谋划策。在这种浓郁的民主氛围中,剑平中学的学生自己创作校歌、自己设计校徽、平等参与学校管理、修正完善改革方案„„魏书生任校长,还代语文课兼班主任,在他频繁地出差外他讲学、做报告期间,他的学生能自己管自己,一切工作有序进行,的确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现在许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借鉴这方面经验,广泛深入的民主自律活动到处兴起。

(五)杭州四中的“四名”教育

渗透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各地创建的各种渗透教育模式中,杭州四中的“四名”教育独树一帜。

杭州四中把“名著、名曲、名画、名影视片”纳入了“四名”德育规划中,以不朽的艺术作品产生的强烈感染力向人们展示美与丑、善与恶。

杭州四中办公楼、教学楼内到处挂着名人及山水、鱼虫等画作,高二开设美术欣赏课;校电视台每周播放一首名曲或名歌,周未播放经典名片;高一开音乐欣赏课,每天安排午间音乐欣赏;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定期举办“室内音乐会”。

学校每个年级每个学期读不同的名著,学校开列名著目录单、名影视片单。 学生在中学阶段有计划地看完50余部名著和40余部名影视片,对于开列的名著,在期中、期末的语文考试中进行考查。

“四名”教育使健康、高雅的文化气息遍及整个校园,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三、共性问题

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德育“中性”化倾向

德育从小事抓起,低起点起步无可非议,但有的学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德育无难度、无坡度的局面。强调做人教育而放松政治教育,造成了德育“中性”化倾向。做人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和起点,但不是德育的全部内容。有关部门重申高扬“五爱”旗帜,把“五爱”做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应引起各级德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渗透教育不力

美国人对在学校开设道德教育课持怀疑态度,他们更相信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的渗透教育。许多出国的人也认为西方搞德育比较巧妙。他们更多地是在设置一种环境,创造一种气氛,让受教育者自然融化进去,自觉地受到浸染。

(三)德育工作随意性较大

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搞德育还是跟着形势走,随意性大。为克服德育工作的随意性,有的学校搞特色活动,有的学校设计详细的学期、学年德育系列化方案,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德育要摆脱随意性,必须把德育以某种话动形式固定下来。三十年来的学雷锋做好事是全民德育活动固定下来的活动形式,现在各地各校创建的成人仪式、不入三厅两室签名活动、向不良行为告别仪式、军训、远足拉练、业余团校、业余党校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各校若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把一些好的活动形式固定保留下来,德育工作就有了骨干,有了核心,不会再追波逐流。

(四)德育的研讨和队伍建设落伍

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德育工作的研讨相对落伍。一 些困挠德育工作者的问题长期搁浅,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

亟侍提高。有的德育工作者对一些问题自己都认识不清,如何能教育学生?应把德育师资的培训提上议事日程。另外,许多好的德育经验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交流和学习,也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

(五)德育的考评与量化有待改革

德育工作如何考评、能否量化对一线工作的德言工作者关系很大。目前各地推行的德育量化是考评的主要依据,但量化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操做性有待进一 步完善。不少老师反映,德育工作量化评比失当,便很可能导致人们弄虚做假、做表面文章、钻死胡同,从而把德育工作引上歧路

东坡区实验中学针对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管理系统化、德育途径网络化、德育方法多样化的\"四化\"德育模式。

一是德育目标层次化。该校将德育目标分解细化,制定分年级的思想道德建设层次化实施方案、递进式评价标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精心编制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德育校本教材, 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要求。

二是德育管理系统化。建立\"校长、德育副校长、政教处、年级组、团委、学生会、住宿部、班主任、团支部、班委会\"一条龙德育工作体系,统一领导、协调和实施全校德育工作;抓好德育的基本队伍建设(政教处、政治教研组、年级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门卫保安),强化全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加强德育研究, 优化学校整体育人功能。

三是德育途径网络化。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结合,形成立体化、多维互动的育人网络。首先是强化德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采取传统激励、正面灌输、榜样引路、学科渗透、德育活动、美育熏陶、自我启迪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等品质。其次是建立德育的辅渠道--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沟通思想、调整双边的教育方式,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联系社会教育:请进来,走出去,重视社会教育的德育功效,经常聘请公、检、法、派出所和科研院所等各单位的同志来校作报告,常年聘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师办家长学校,办后进生心理辅导室。再次是挖掘德育的隐性渠道--校园文化建设。

四是德育方法多样化。每年定期举办4个素质教育活动周,即:3月的 \"科技创新周\"、5月的\"文化艺术周\"、9月的\"法制教育周\"、11月的\"体育健康周\";每天坚持开设20分种的思想教育课;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辅导员;充分利用东坡区法制教育基地开展法制教育;精心设计打造花坛文化、橱窗文化、长廊文化、装饰文化、公寓文化等系列校园文化;全面实施\"任课教师与个别学生一对一教育、优秀班主任与其他班主任一帮一提高、名教师、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帮一进步、全校教职工对贫困生一对一扶助\"的五个一工程。

中小学德育工作

中小学德育工作

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征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