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2: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摘要】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存在。鉴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属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历史教师应从专业角度上出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什么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法律的教育,与德智体美劳有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学生德育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做到明礼诚信、敬业乐群、积极进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行一致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相结合的原则。

二、品德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诸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2.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以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少年期(初中)处在内部矛盾的状态,虽已初步具备伦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程度的动荡性。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1]。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三、德育渗透策略

1.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与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共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能够及早地进入人类文明的领先地位。我们的伟大祖国有许多震惊世人的方面:万里长城的修建,大运河的南北凿通,青铜器的铸造成功,李杜诗篇的光辉闪烁,丝绸之路的外界交流沟通,四大发明的创造……所有这些伟大成就无疑都展现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气势,这些就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所以,我们可以向学生进行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此引发他们强烈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等。培养孩子们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强、自立精神。让学生们举起爱国的伟大旗帜,树立爱国意识,对他们进行八荣八耻的教育。要通过大胆的创造和扎实的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再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它将为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一定能够强盛发达,并立志为实现祖国的腾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2.构建新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来提高德育实效。在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以创新能力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为宗旨,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努力向高中历史学科规律靠拢,大胆探索运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来实现德育实效性,初步形成了活动体验型、情境创设型、专题研究型、辩论型、历史现象与社会现实类比反思型、小品表演型、历史题材影视品评型等历史学科创新教学的新路子,实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3.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历史课应重视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树立共产党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历史教师,要经常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的本质,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观点等等,从而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联系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它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常遇到些困难,但由于党的领导,我们深信暂时的问题一定能克服,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实现。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程,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透过历史这个表面看到深层的本质,结合历史的各方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修养:的进取性、法律上的自觉性、政治上的客观性、心理上的成熟性,以21世纪复合型人才为标杆,促进学生小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瑞瑞.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德育与班主任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1.

[2]卢闯.论德育教育的泛主体及其特征 [J].山西教育,2010(ii):40―41.

[3]王楠,洪戎.论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契合 [J].才智.201i(24).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

在美育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材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