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什邡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03:27: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什邡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 什邡市蔬菜花卉研究所 喻在军(高级农技师)

什邡市是全国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之

一、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市之

一、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县。什邡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清代农学家张师古在收集总结了什邡蔬菜种植技术后撰写了《三农记》这部著名古代农业科学著作,这部书两百多年来对川西北地区蔬菜生产技术有着深远的影响。蔬菜产业是什邡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有助于保障市场有效供给,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对我市现代蔬菜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来抓,着力推进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的集约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有效供给、功能多样、优质高效的现代蔬菜发展新格局。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市高效农业中发展最活跃、效益最明显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成为了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产业载体之一和全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增长。2013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蔬菜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31.5万余亩、80万吨和20亿元,比2006年的23.3万亩、55万吨、12亿元增长35%、45%、67%;其规模和产值位居全省前列,德阳市第一。并与邻近的广汉市、彭州市构成了西南蔬菜金三角。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14.5%,蔬菜产业与粮食产业、畜牧业一起构成了全市农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地形成。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禾丰镇、双盛镇的辣椒、茄子、甘蓝、大白菜、韩国萝卜、莴笋,马井镇的莴笋、西芹、黄瓜、苦瓜、大白菜、韩国萝卜、豇豆,回澜镇的番茄、西芹、侧耳根、豌豆苗,南泉镇的甘蓝、莴笋,洛水镇、湔氐镇、灵杰开发区的大蒜、夏芹菜、洋蒜苗,皂角、元石城市近郊的应市叶菜、调味菜等,山区镇的山野菜、高山蔬菜,湔氐镇、南泉镇、洛水镇的食用菌等一大批规模种植、配套齐全、优势明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多镇一业的特色区域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产量已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80%以上。

(三)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种体系逐渐优化。稳产高产优质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不断增加,蔬菜产业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3年底全市大棚蔬菜栽培面积达1.5万亩,其中大中棚面积1.4万亩,比2002年增加2倍。科技进步加快,什邡市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出叶类菜、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新品种100多个。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150多个,新技术5项。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台湾千芳西芹、台湾碧秀苦瓜、佳禾八号莴笋、什邡红秀辣椒、巨无霸五号辣椒、蓥峰早茄6号、红优石头番茄、寒将军甘蓝、春福皇大白菜等品种70多个。在以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什邡市蔬菜花卉研究所、马井镇蔬菜协会、回澜镇西芹协会、禾丰大棚蔬菜协会等单位的共同协助下,大棚、两网一膜覆盖、育苗盘育苗、瓜类嫁接换根、配方施肥技术等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以及蔬菜优良新品种得到大力推广,蔬菜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四)加工龙头企业壮大,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全市现有规模以上蔬菜加工企业16家。2013年,全市蔬菜加工量5.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产品精深加工和外向度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达到39个,带动6.5万农户从事蔬菜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五)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品牌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监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优质、安全、生态的蔬菜生产大幅提高,到2013年底,全市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4个,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数10余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26万亩,占常年性蔬菜面积的82%。“蓥峰”、“京什”、“什马”蔬菜、“澜丰”蔬菜、“灵杰”大蒜、“马井”泡菜等一批全国和地方著名品牌,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当前什邡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现代设施化生产程度太低。块状产业带优势不突出,设施栽培面积小,政府财政对蔬菜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大棚蔬菜设施简陋,目前我市95%大棚还是竹架大棚,全市钢架大棚不到300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科技设施滞后,生产基本处于粗放经营,无公害、标准化缺乏保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直接影响蔬菜产业发展后劲。我市无公害生产绿色防控植保设施普及面积太小,在蔬菜基地没有成片的安装杀虫灯和粘虫板。

(二)主导产品市场依赖性太强。我市主导产品依靠西北市场程度太大,容易受到气候和市场影响,如西芹面积每年大约30000余亩,主要市场在西北地区。产品品种多样性、季节供给均衡性与市场需求尚存差距,蔬菜产业结构仍需大力调整。

(三)蔬菜精加工滞后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蔬菜加工龙头企业还偏少且带动力不强,品种单一,加工能力弱,精加工层次低,竞争力强的产品品牌不多,加工企业与菜农没有形成良好的产销关系,企农相互诚信度不高,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发展。

(四)市场集约化程度低。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服务体系不健全,土地流转效果不佳,规模化发展速度偏缓,集约化经营程度偏低,产业

规划滞后于我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规划引导产业集聚的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三、加快我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加快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是保障城市生活必需品有效供给中带有全局性的大事,是构建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应该抓住成绵高速复线和成兰铁路对什邡的便利条件加大蔬菜基地的建设。当前我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蔬菜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大提升。

(一)确立发展目标,推动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为总揽,围绕我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和发展定位,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立足大平衡、面向大市场、推进大生产、打造大品牌、促进大流通、实现大提升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供给、助农增收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壮大蔬菜产业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强核心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实现基地规模化,产品优质化,加工龙头化,经营产业化,营销网络化,服务社会化,将蔬菜产业打造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初步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具有什邡特色的现代蔬菜产业,逐步成为全省现代蔬菜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基地,优质安全蔬菜产品生产基地。

到2014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将突破32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60万吨,商品率达到70%;初级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蔬菜加工能力突破6万吨。尽快建成产业支撑服务网络和技术体系,争取尽快向国家申请“地理标志”如:什邡西芹、什邡莴笋、什邡蒜薹、什邡番茄、什邡辣椒等,向外树立

什邡蔬菜品牌。蔬菜基地的年生产水平领先全省,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实现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加工增值的三大目标。

(二)创新发展理念,打造蔬菜产业发展新优势

--用科技兴菜理念保供给,打造蔬菜生产新优势。大力发展我市蔬菜设施栽培,尽快建设蔬菜科技园区,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依靠科技优化蔬菜产业布局和结构,增加优质特色蔬菜供应,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由粗放种植模式向集约高效种植模式转变。

--用工业化理念促增效,打造产业经营新优势。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三位一体”联动,培育发展一批整体实力强、带动作用大、机制灵活、盈利能力强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扩展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为主、多方参与、多样合作、自愿组合、民主管理”的原则,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竞相发展,走规范化提高、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完善蔬菜专业市场信息网络,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实行连锁配送,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打造优质蔬菜加工、外销大市。实现由传统园田式自产自销向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转变。

--用标准化理念求提升,打造质量管理新优势。推进蔬菜品种优质化,实现生产标准化,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蔬菜产业标准体系。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流转,优化蔬菜土地资源配置,提高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坚持“商标兴菜”、“品牌兴菜”,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蔬菜品牌化发展新格局。实现由数量型向优质安全型转变。

--用社会化理念强服务,打造促进发展新优势。探索推进蔬菜协会与专合社强强联合,强化体系支撑;抓好各类服务载体建设,强化服务支撑;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抓好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蔬菜产业的技能培训,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实现蔬菜协会由松散型服务向体系型服务的转变。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蔬菜均衡供给

1、优化三大重点区域布局。坚持“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并举、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增强常年均衡供给的能力。一是近城区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在元石镇、回澜镇、皂角街道办等地,建设兼具保障供应,满足市民农业认知、观光休闲、农事参与,发展集研发、展销为一体的现代蔬菜科技示范基地,推广无公害栽培、无土栽培等新型栽培技术和高产优良品种,提升蔬菜产业档次。二是远郊蔬菜生产基地。马井、隐峰、南泉、禾丰、湔氐、洛水等镇基地面积大、分布广、总量多、品种丰、条件好。按照“百亩起步、千亩连片、万亩发展”的标准和无害、营养、时鲜的要求,重点推进设施栽培,扩大优质、高产、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生产。三是周边地区蔬菜供应基地。围绕成都经济圈建设,发挥成都市场、技术等优势,加强与周边广汉、彭州、旌阳、绵竹等地市合作,共建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2、打造两个特色蔬菜产业带。本着因地制宜、凸显优势、优化生态、促进增效的原则,一是在元石镇剑台村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观光为一体的蔬菜产业带,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提升。二是建好成青路沿线和106川西环线蔬菜产业带,将马井镇、隐峰镇、禾丰镇、师古镇蔬菜基地新老连片,扩点成带,巩固老基地,联动新基地,建成绵延20公里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带。

3、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坚持“稳定总量,提高质量,保障本地,扩大外销”的原则,把品种调整与农民增收、市场均衡供应和增强蔬菜产品综合竞争力结合起来,优化我市蔬菜品种和种植结构。根据近年来西北地区的形势我市的西芹种植品种要有所改变,不能依赖于西北市场,要向北京市场需求进军,按照品种结构的季节均衡分布和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的要求,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突出特色,筛选宜种品种,抓好冬春季大宗外调蔬菜、夏秋季反季节蔬菜、早春季大棚蔬菜、秋冬季间套轮作蔬菜的生产,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

认真抓好种苗和良种选育,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注重培养科技骨干,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搞好协作,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和蔬菜发展动态,积极进行蔬菜新品种的研究和试验推广工作。

4、多措施保障均衡供给。一是实行错时播种,适当延长播种期,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均衡和拉长上市时间。二是兼顾鲜销和加工,防止出现蔬菜过度集中上市。三是运用现代科技和设施条件实现蔬菜淡季上市。四是结合蔬菜产业的发展,同步配套推进蔬菜气调(冷藏)库建设,避峰上市,延长蔬菜供应时间。逐步实现蔬菜供给的“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四)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产业规模经营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种植总量的率先突破。必须以扩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不同层次的蔬菜生产基地为突破口,不断扩大规模生产,增加种植总量,转变生产方式。

1、蔬菜科技园区建设。尽快规划建设蔬菜科技示范园和蔬菜产业园。蔬菜科技示范园,发挥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示范推广作用,配套建设保护地栽培设施(不少于栽培面积的60%)、喷滴灌设施、育苗设施、培训设施和科技示范试验及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园,运用工业开发区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基地设施建设配套,引进蔬菜生产、加工、科研企业和种菜大户进园生产,使之成为蔬菜科技示范基地、产业集聚的平台、带动农民增收的载体、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

2、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建设10万亩高标准的蔬菜生产基地,基地建设达到水、电、路、沟、渠配套,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杀虫灯和田间主干道硬质化,方便生产和运输,实现规模化生产,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3、蔬菜设施栽培建设。因地制宜,我市应着力发展和推广单体钢架大棚、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栽培,提高产量、增强抗灾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结合生态旅游,发展融生产性、休闲性、生态性、寓教性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型

和种植、采摘体验型的蔬菜产业。结合城西什邡景观大道建设、乡村田园化道路及水渠建设改造,探索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优美、农民收入增加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蔬菜种苗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我市蔬菜种苗繁育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市蔬菜种质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整合蔬菜科技创新力量,以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什邡市蔬菜花卉研究所等为核心,加快推进蔬菜新品种选育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以及尽快将蔬菜应急育苗场实质性的利用起来,并支持专业合作社成立蔬菜专业育苗场,加速蔬菜育苗工厂化生产,增强供苗供种能力,壮大什邡蔬菜种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蔬菜种资源基因库与品种创新基地建设,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立足我市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和特色,着眼国内外市场需求,采取招商引资、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综合措施,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拉动力强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起点高、规模大、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带动基地扩张,增加生产总量。

把蔬菜加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快发展优势蔬菜产品精深加工,主攻产品增值,努力形成多元化、系列化、专业化的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产业集成度。重点抓好什邡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和培育,蔬菜精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支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拓展加工项目,促进增资增产。

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动标准化入户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蔬菜基地建设和品牌认证及地理标志申请。加大主导产业品牌建设力度,整合现有产品品牌,引导已形成产业规模、知名度较高、特色鲜明的源产地产品申办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对开发名牌产品突出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从而创建多层次品牌体系,放大品牌效应,提升我市蔬菜产业的竞争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要求,把规范、培育和壮大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蔬菜协会、蔬菜经纪人等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行为,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增强凝聚力,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行之有效的蔬菜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融合,互动共赢关系,发展“订单蔬菜”,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六)构建新型流通体系,提高蔬菜市场化水平

按照“整合资源、强化功能、提升档次、规范管理”的要求,发挥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什邡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强化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使之成为保障成都市场、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大型现代化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依靠社会力量,吸纳各种资本,投资流通领域,改善农贸市场蔬菜经营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全市蔬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发挥调节蔬菜供求、质量引导、预测预报等作用。依托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等,加大蔬菜冷链建设,构建城市蔬菜直销配送体系,加快蔬菜产品销售向净菜化、速食化、包装化和超市化方向发展。鼓励和支持专业合作社搞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网店,达到质量、品牌、设施、标准四个统一。从而构建以批发市场和加工物流配送企业为枢纽,各种零售店、专卖店和集贸市场为终端,现代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为支撑,高效畅通、便民利民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

(七)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产业安全发展

1、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在认真实施现有国家、省市蔬菜产业标准的同时,按照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并重,尽快完善与蔬菜质量安全有关的各项地方标准,

重点制定和落实生产技术规范,大力推行产加销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形成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蔬菜标准化体系。

2、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支持蔬菜科技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目前在全市各镇成立了“镇级科技工作站”,更进一步的为全市菜农服好务,并大力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生产、流通各环节及各类蔬菜的科技含量。加强同相关科研院校、种业公司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寻求智力帮助。强化技术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蔬菜技术人员和菜农进行培训。加强科技示范,组织市、镇农业技术人员定点指导帮扶,强化示范引导,加快蔬菜产业建设步伐。

3、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尽快建好市级蔬菜检测站,强化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检测工作,完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推行产品分级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促进蔬菜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检测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实现蔬菜从菜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提高我市蔬菜的应市能力。

(八)完善发展保障机制,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坚持把做好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放在保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和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性保障的战略高度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发展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商业、经贸、工商行政管理、卫生、质检、金融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合力,促进我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

2、科学实施规划。根据我市的地理优势认真研究本地资源、区位和布局特点,按照市场需求规律,制定合理的蔬菜生产发展规划,明确分阶段的实施重点和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年度发展任务,抓好分布实施。突出蔬菜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什邡市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护办法》,把我市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和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外资投资蔬菜产业开发,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园区建设。建议市财政每年单列一定比例的扶持资金,重点加大对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奖补力度,使其做大做强,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另外,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有关促进蔬菜产业的项目和资金,健全蔬菜产业发展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有关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引导种植大户、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蔬菜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促进蔬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加快蔬菜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进程。

4、建立保险机制。尽快将政策性商业保险引入蔬菜生产和销售领域,建立蔬菜产业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协会和农户广泛参与的蔬菜保险保障体系,防止菜贱伤农。不断创新蔬菜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尽快促进银会合作,共同研究相关担保和贷款办法,解决专业合作社和蔬菜大户融资难的问题。

5、突出应急保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蔬菜供给应急保障机制,完善蔬菜市场有效供给应急预案,认真落实预案的各项保障措施,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建立蔬菜市场异常波动防范制度,构建反应及时、处置得力、防范严密、化解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应急时调得出、运的进,努力维护蔬菜市场供给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稳定。

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

什邡市蔬菜花卉研究所

喻在军(高级农技师)

2014年3月16日

吕梁市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双柏县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某县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对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合川市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水塘镇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什邡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资料
《关于什邡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