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4: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前言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扩大“绿色奥运”成果,积极转变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0年3月,本市发布《“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实施一年多来,绿色北京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大体系初见成效,九大工程扎实推进,垃圾处理、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等阶段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和解决,绿色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为“十二五”绿色北京建设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五年,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立足首都发展新阶段、新要求,进一步深化部署绿色北京建设的各项任务,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本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综合专项规划之一。《规划》以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按照“统筹兼顾与重点突出相结合、降低消耗与发展促进相结合、过程改进与源头控制相结合、硬设施建设与软环境改善相结合、激励引导与强化约束相结合”的思路,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布局、设施建设管理、生产生活行为等因素,统筹“资源供给—消耗利用—废物排放”全流程,针对“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三大体系,系统阐述绿色北京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措施。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

4、其他相关规划等。

规划适用范围和实施期限:

规划适用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统筹考虑北京与河北、天津及周边其它地区的衔接关系。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

第一章 发展回顾与未来形势

一、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效

“十一五”时期,本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筹办“绿色奥运”为契机,加快推进资源节约、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广为弘扬,深入人心,“绿色北京”理念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本市以年均4.7%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4%的经济增长,万元GDP能耗降至0.582吨标煤(2005年可比价),累计下降26.59%,降幅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最低、唯一一个连续5年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省级地区。万元GDP水耗降至29.4立方米(2005年可比价),累计下降40.46%。再生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达到3.2%,比2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再生水已成为全市重要水源,年利用量达6.8亿立方米,利用率达60%,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41%,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二)设施承载能力实现跨越提升。

清洁优质能源供应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实施了陕京三线、官厅风电厂、金色阳光等一批工程,实现优质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70%,比2005

年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绿色交通运行能力大幅提高,建成了六环路、地铁5号线等一批重大工程,初步形成贯通南北、连通近郊新城与中心城的公路、轨道双层交通网络雏形,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中心城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1%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工作加快推进,日处理总能力由2005年的1.035万吨增至1.668万吨,焚烧、生化和填埋处理比例由2:8:90调整为10:10:80。城乡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5万吨/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5%,比200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领先地位。

(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

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至11.51万吨,“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39.73%超出国家下达任务指标19.33个百分点,减幅居全国首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至9.2万吨,“十一五”期间累计削减20.67%,超出国家下达任务指标5.97个百分点,减幅居全国第二位。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降至0.121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降低14.8%。

(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达78.4%(286天),比2005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创下连续12年改善以来的最好水平。城市、平原、山区三道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全市林木绿化率由2005年的50.5%增至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2平米增至15平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达到了良好级别。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境内3条河流

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五)绿色发展机制进一步创新健全。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完善政策环境,研究出台节能、污染减排、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多项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北京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法规,制定《“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和《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连续发布4个年度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和5个阶段性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构建了长期指导性与短期操作性相结合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考核引导,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制度,全面实施了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连续3年对区县和重点单位的节能减排年度目标进行考核。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组织系列品牌宣传活动,加大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绿色发展宣传动员体系。

专栏一:绿色发展

二十世纪70年代末,面对传统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模式一味追求大规模经济增长、盲目自我扩张与过度消费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从治标角度出发,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1985年,Friberg和Hettne等学者,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概念。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

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资源紧缺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的助推下,绿色增长、绿色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绿色北京”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标准与首都新一轮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绿色北京”建设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延续,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资源能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产业化支撑能力有待增强,科技北京与绿色北京建设的相互促进机制有待完善,打造绿色产业链、实现创新驱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三是作为一个特大消费型城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等阶段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缺水问题已成为了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城乡环境质量与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四是节能、新能源、碳减排等绿色发展领域的标准、统计、计量等基础工作尚不健全,相关领域法律、法规执行力尚显薄弱,相关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的建设投

入保障力度仍然不足;五是绿色消费尚未成为社会风尚,市民自觉、深度参与绿色北京建设的内生动力还不足,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二、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标准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必须增强危机意识,认清发展形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一)绿色低碳增长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

面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等更加突出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清洁技术革命、发展绿色经济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快速复苏、抢占发展先机的重点战略,全球掀起了一场“绿色浪潮”。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不仅是各国需共同面对的挑战,也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的动力,势必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突破点。

(二)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并在“十一五”已设定的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约束指标基础上,新增了氮氧化物及氨氮总

量控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等多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更加细化了绿色发展的目标分解,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机制。这都对绿色北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专栏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认为,地球如同宇宙飞船,依靠自身资源消耗殆尽后趋于灭亡一样,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资源终将耗尽,为避免这种悲剧,必须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从“消耗型”改成“生态型”,从“开环式”改为“闭环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二十世纪90年代后,面对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填埋场日趋饱和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实践循环经济理念,探索了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小循环,产业集中区企业间、产业间中循环以及社会大循环等三个层面循环经济的组织实施,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二十一世纪初,循环经济概念也开始在我国广泛提倡和宣传。2009年我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同时,我国还实施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分批在26个省市,33个产业园区和84个重点行业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未来五年,我国还将实施循环经济十大工程,创建100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培育10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2009年,本市发布实施《北

京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5个、市级循环经济试点24个。

(三)首都发展的资源供需矛盾依然较突出。

“十二五”时期,是本市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加速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产业发展规模和建筑规模不断增加,水、建设用地、能源等资源需求也将持续刚性增长。作为资源能源高度依赖外埠的城市,今后一段时期,首都将在资源能源供应安全、利用效率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与土地可用量不断减少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凸显,亟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市民对人居环境的改善需求持续提高。

本市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进入了中等富裕城市之列。“十二五”时期,随着首都进一步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诉求将由园林绿化、污染治理等基础领域逐步向森林固碳、绿色食品、生物质能源、康体休闲等新领域、高层次延伸。同时,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能源与水资源消费总量、机动车保有量、施工规模等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诸多因素仍将长期存在,进一步控制和大幅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及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压力持续增大。这些都对绿色北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五)首都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要求不断强化。

作为全国节能减排领域的排头兵,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起点,北京要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碳减排、污染物排放等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难题,除持续强化行政手段以外,还需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北京作为我国绿色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的地区,也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将绿色产业列入了未来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之列,这将为未来绿色北京的全面、系统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穿于首都整体发展,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深化内部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力,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和绿色环境体系,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在今后建设发展中,要切实坚持以下六项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降耗促发展。着眼于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更高标准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民物质生活环境,把降低资源消耗强度作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北京建设成为既服务于当代市民,又服务于子孙后代的宜居新家园。

——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促效益。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把培育发展绿色技术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重点解决好绿色发展中各领域、各环节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先进技术应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坚持结构优化,以调整促提升。坚持城市功能布局、产业发展结构与资源能源结构相结合的系统优化调整策略,强化从源头对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控制,降低生产活动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以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

——坚持节约优先,以循环促效率。针对首都资源紧缺、尤其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将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深入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及各领域,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着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坚持生态建设,以保护促开发。突出强调生态效益,以最大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生态环境建设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合理开发生态环境服务价值,打造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

质人居环境的宜居城市,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坚持多方参与,以共建促文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民多方力量,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增强部门联动协作,引导全民广泛参与,形成自觉自律、尊重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设目标

“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兵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面的要求,努力推动北京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内涵促降”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集约、高效、生态型绿色城市发展新模式,打造成为生产清洁、消费友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发展先进示范区。

专栏三: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出发,以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建立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高效、交通便利的生产、生活集中地区。其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绿色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应是“绿色经济”,即以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产业调整和升级,通过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清洁、高效生产和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其二,从生态学的角度,将尊重自然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理念,“绿色环绕”作为发展的目标,注重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即在城市化

过程中尽可能保护城市紧邻区域、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及自然环境,同时注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绿化和环境治理。其三,从城市规划角度,土地集约化、多样化使用及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四,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成为了居民的自觉行为。

——清洁高效的绿色生产体系基本确立。支撑城市高效运行的空间功能格局基本奠定,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功能得到有序疏解,产业发展更加集约集聚,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融合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率先形成,服务主导型产业格局巩固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品牌初步建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弘扬树立,清洁生产深度广度持续拓展,万元GDP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全市资源产出率显著提高。资源清洁高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优质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稳步提高,再生水利用规模实现新突破。

专栏四:资源产出率

资源产出效率是指消耗一次资源,包括煤、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稀土矿、磷矿、石灰石、沙石等,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简言之,资源产出率就等于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除以资源消耗量(万吨),该指标越高,表明自然资源利用效益越好。在计算资源产出率时,地区生产总值要按不变价计算,资源单位消耗量包括主要能源资源、主要矿产资源、木材和工业用粮,应注意区分与资源开采量的区别。

为深化循环经济建设,切实将其作为我国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资源产出效率列为一项重要指标,提出了提高15%的目标。

——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体系初步形成。绿色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住宅产业化模式加快推广,室内空气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及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市民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环保。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持续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显著提高,市民出行更加高效便捷。绿色环保型食品得到有效供给,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市民饮食更加安全健康。绿色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绿色典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市民消费的绿色产品比重持续提高。

——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国家首都的城市形象得到更好展现。城市固体废物的科学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从分类、收集、储运及综合处置的全流程体系更加完善、高效,设施布局更趋合理。基本建成“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城市绿色空间得到深化拓展,碳汇能力明显增强,生态价值持续提高,经济功能巩固增强。

——高效扎实的水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建成配置合理、利用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设施齐全的水务工程保障体系,健全安全清洁、健康自然的水源保护及水环境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有利于

科学发展的水务管理体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

——改革创新的绿色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法规政策更加完善,标准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目标责任制得到深入落实。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和生态补偿等机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计量、监测、统计等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对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财税价格调控作用更加突出,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市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机构培育壮大,服务机制更加健全。区域绿色合作力度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成功推进一批区域间合作项目。

三、具体指标

“绿色北京”建设指标体系主要由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三大类20项指标构成。

第三章 着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构筑绿色经济新格局

瞄准世界城市建设高端形态,创新产业发展绿色组织模式,积极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大力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全面推进企业生产全流程高效清洁化,提高产业资源组织活力和利用效率,形成绿色经济新格局。

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降低城市系统消耗

按照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生态功能有机融合的发展原则,科学规划不同功能区的发展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口分布与产业、生态、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从源头降低城市系统消耗。

(一)深入优化疏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

严格控制城市核心区新建住宅开发项目和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稳步推进居住、教育和医疗等功能向外转移,从源头解决中心城交通拥堵、资源过度集中等问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进一步发挥首都功能拓展区对首都“四个服务”的支撑作用,增强金融商务、决策管理、专业服务、文化创造等城市功能。重点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商务中心区(CBD)、奥林匹克中心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配置完善商务办公、购物娱乐、会议展览等服务设施。

(二)推进发展新区与产业布局融合发展。

统筹衔接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规划,将城市发展新区规划建设与产业布局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进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昌平、房山等新城建设,高标准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高水平建设生态环境,高起点规划产业功能区,鼓励就近就业、就近就医就学,增强新城对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有序疏解的承接能力。着力引导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在重点新城的集约、集聚、规模化发展,打造形成以亦庄、大兴为主体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以海淀—昌平为核心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顺义—通州装备制造业与现代商务产业集聚区、燕房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配套建设便利的基础设施,形成新的人口、就业承载功能区和区域发展增长极。

(三)加快推动生态涵养区绿色产业发展。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提高生态涵养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平原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的体育健身、文化创意、会议会展、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产业及高端产业后台服务业,着力打造一批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示范区。浅山区发展壮大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特色林果等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品牌沟谷,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深山区有序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养生等特色产业,切实保障森林覆盖率,强化生态保护功能。

(四)加强产业园区生态化与集群化发展。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设施和要素配置,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提高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6个体育产业集聚区、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四大物流基地等一批专业产业集聚区。积极引导企业间及企业与外部的物质能量耦合,打造一批生态工业园示范区。

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形成内涵增长模式

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针,将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提高产业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全面增强首都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首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道路。

(一)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驱动。

全面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落实“1+6”政策,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绿色经济发展。发挥地方大型企业、央企和研究院所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重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行业标准制定的研发投入,着力实施三网融合、云计算、电子商务、物联网、智能交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应用工程,提升首都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围绕绿色发展各领域,整合全市政策、技术、资金、服务等资源,发挥节能低碳发展创新服务平台作用,在节能、碳减排、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废气治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突破一批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和成套集成技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培育绿色增长点,抢占绿色发展高地,着力打造清洁技术创新策源地。

(二)深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型、生态友好型、节水节能型产业,构建高端低耗产业结构。实施首都服务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逐步壮大科技、金融、商务信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等细分领域,增加节水型低碳产业的比重,力争实现服务业占GDP比重达78%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70%。稳步推进制造业高端升级,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升级。立足大型城市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设施农业,提升农业的科技、生态、经济、文化附加值等多重功能。

(三)继续淘汰落后劣势产能。

按照首都产业功能定位的要求,适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格控制新建产能过剩和“两高一资”项目。加快阶段性劣势产能的淘汰退出,持续做好化工、电镀等行业“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搬迁退出。进一步淘汰水泥行业落后产能,“十二五”期末将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700万吨以内。研究制定落后机电设备的淘汰计划,加快低效的锅炉、风机、水泵、电机等设备的淘汰更新。做好工业遗留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引入一批高端替代产业。

三、深入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清洁低碳转型

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绿色高效”的原则,优化能源结构,探索多源供给,着力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提高电网输配效率,逐步构建多元、安全、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一)着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全面压缩发电、供热、工业及民用燃煤总量,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加快实施中心城大型燃煤热电厂、大型燃煤锅炉的天

然气替代工程,持续推进核心区非文保区平房、简易楼小煤炉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五环路内无煤化。严格控制新城新建燃煤设施,在具备条件地区,逐步推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面推进远郊区县煤炭的清洁集约利用,关停、整合分散燃煤锅炉,有序发展集中供热。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使用清洁优质能源。

(二)推动天然气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完善天然气供给及配送网络,建成陕京四线、唐山液化天然气、大唐煤制气等重点气源工程,新建高压外围大环,建成六环路二期等市内输配管网干线和配套门站,实现天然气门站年接收能力达到240亿立方米。着力拓展天然气使用领域,有序推动天然气在工业、制冷等领域的使用。扩大天然气使用空间范围,10个郊区新城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气,重点镇基本实现燃气管道化。推广实施热电冷联供,强化管理调控,提升燃气利用效率。到2015年,实现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20%。

(三)加快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重点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的开发利用,到2015年,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6%左右。积极推进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应用,全面实施金色阳光、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等工程,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5万千瓦,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达900万平方米。有序发展地源热泵,力争地热能利用规模达5000万平方米。因

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实现生物质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探索推动引进外埠风电、水电等“绿色电力”。

(四)试点建设智能电网。

重点推进未来科技城、延庆等智能电网试点建设,提高电力生产使用全过程的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全市电网的智能化,推广智能电表,完善电力控制信息系统,力争城市年户均停电时间不超过60分钟,城市核心区和重要功能区不超过10分钟。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鼓励企业创新管理机制,把绿色理念融入企业产品服务设计、生产、销售、回收全过程,着力降低企业产品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构建全流程绿色管理体系。

鼓励企业加强对从项目建设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回收处理等各环节的绿色化考虑,建立全流程的绿色管理体系。倡导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制定绿色研发规范,优化产品成分、结构和性能。鼓励企业实施绿色采购,构建绿色供应链条。倡导企业绿色营销,实行简单包装或可降解材料包装,做好绿色运输管理。鼓励企业建立产品销售过程跟踪指导与管理,销售合格的绿色产品,做好废旧品回收再利用。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标志认证,强化企业绿色管理体系建设。

(二)推动资源多级循环利用。

根据各环节资源利用品质要求的不同,围绕企业内、企业间两个层次,积极推进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培育循环生产型企业,鼓励企业设计改造工业链条,倡导企业内部集成能源流、物质流。探索建立地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倡导企业建立逆向物流,积极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积极推动企业间构建物质和能量代谢的梯级利用链条,实现相互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探索再生资源产品市场推广机制,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培育扩大再生资源产品市场。

(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积极扩展清洁生产广度和深度,着力推动产品(服务)生产过程的清洁化,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及污染排放强度。深入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审核,完成重点污染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实施中高费项目;加快工业企业节能、节水、污染减排改造力度,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1立方米以下。扩大清洁审核范围,积极申请国家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研究制定服务业清洁生产相关标准规范,完成住宿、餐饮、医院及学校等领域百家单位审核,实施一批清洁生产项目;积极推进农业、建筑等行业清洁生产,探索开展清洁生产后评价制度。

专栏五:清洁生产

二十世纪70年代初,随着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人民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审视大工业生产方式,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基于实践经验的不同,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其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提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但无论哪种概念,其基本内涵式一致的,即将预防污染的策略贯穿于生产、服务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第四章 努力构建绿色消费体系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

立足首都特大型消费城市特点,将生态文明意识渗透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充分调动政府、企业与居民多主体参与,强化源头减量、过程集约与排放控制全流程管理,积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引领消费新时尚。

一、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居所

按照“存量改造”与“增量提升”并重、“设计建设优化”与“运营过程集约”并重的原则,全流程推进建筑节能降耗,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态居所。

(一)积极推广绿色建筑。

严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准入制度,新建居住建筑实施75%的节能设计标准。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的新建、改建建筑和新规划的重点功能园区原则上全部采用绿色建筑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向园区集群扩展,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力争绿色建筑规模达到3500万平方米。

(二)深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垂范作用,完成2000家公共机构系统化节能改造,实现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比2010年下降12%。积极推动既有普通建筑包括墙体结构、供热系统、耗电设备等在内的一体化节能改造,完成60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完成20万户农宅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基本完成符合50%节能标准的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热计量改造,并实现热计量收费。加快供热锅炉和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实现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比2010年下降12%。

(三)推行住宅产业化和绿色装修。

持续改进建筑生产组织方式,积极推广房屋成套技术,扩大住宅产业化试点规模,打造一批住宅系统化集成应用示范,2015年实现产业化住宅面积占当年新建住宅面积比重达30%。适时修订本市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录,鼓励室内绿色装饰装修,引导开发商和市民选购高能效、环保装饰材料,强化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控制。

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扩大绿色出行

以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综合运用“设施网络优化、智能管理强化、绿色行为引导”等手段,逐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换乘体系完善高效”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全面增强城市绿色交通承载能力,降低交通领域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度。

(一)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全面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线网建设,同步启动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工程,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60公里,四环内市民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达地铁站点。深入挖潜既有线路运输能力,进一步缩小运营间隔,提高地铁运输能力。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的换乘系统,五环外地铁周边同步规划建设一批驻车换乘停车场。

(二)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和设施。

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和站点,优化地面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整体运行效率。在主要干道新增公交专用道150公里以上,2015年实现中心城公共交

通出行比例达50%(含地铁)。积极构建新城与中心城间的快速交通专线,实现最远新城到中心城(五环路)的平均出行时间不超过1小时,有效支撑中心城人口疏解。加快主要拥堵路段新改建,规划建设东、西二环等地下交通隧道,推进400公里次干路和支路等微循环道路建设,系统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

(三)逐步健全智能交通引导系统。

建立健全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化交通应急指挥和智能调度等系统,提升交通综合运行指挥调度能力。全面推行电子收费。加快道路信息诱导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和手机、车载导航等信息终端,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为实时、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

(四)鼓励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出行。

加大公交、环卫、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积极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达到4万辆以上。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改扩建熊猫环岛充电站,建成小营、南三环、四惠等充电站。积极鼓励市民自行车出行,将自行车纳入全市交通规划,完善部分道路和重点区域两侧非机动车专用道,增强自行车租赁服务,力争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小客车出行比例力争控制在25%以下。

三、强化食品安全供给,保障健康饮食

着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生产、供应体系,健全监管组织网络和责任追溯机制,切实保障居民饮食健康。

(一)完善绿色食品供应体系。

加强本地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质量控制制度化、产品流通品牌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到“十二五”末实现“菜篮子”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量比2009年翻一番。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京设立生产基地,形成食品优势行业总部集群。提升餐饮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水平,鼓励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网络营销。严格首都食品市场准入,加强与外埠主要食品产区协作,建设重点农产品种养殖基地,保障进京食品质量安全;严格食品经营主体的资格准入,强化经营环节食品安全管理。

(二)加强食品安全检测。

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全市设立3000个风险监测点,企业应配备与其生产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自检设备。加快食品安全监管装备标准化建设,为执法人员配备先进快速检测装备,具备对重点农药、兽药残留和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定性分析能力。有效整合检测资源,培育提升一批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和监测实验站点。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推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设,充实食品安全专家队伍。

(三)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统一追溯信息平台,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跟踪、伪劣食品可召回、储运信息可查询。利用物联网、信息记录、识别、追踪和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乳粉和畜禽、水产品等食品从养殖、收购、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全程追溯。通过标签、条码和电子台账,实现酒类、桶装水等重点预包装食品流通和溯源管理。建立重点食品供应基地溯源系统,在大型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和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食品信息查询验证系统。

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培育节约行为

着眼产品供给、市场流通、消费行为全过程,健全绿色市场服务网络,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努力培育绿色低碳的服务模式和消费方式。

(一)加强绿色政务垂范。

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引领作用,研究出台本市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细则,优先采购自主创新、节能环保、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和设备。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组织电视电话会议,实施无纸化办公,提高政府办公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倡导政府机构节约行为,制定政府机构节能节水规范指南,加强公务车日常管理。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耗水耗统计体系。

(二)推动绿色商务服务。

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品进商场、入超市,力争实现新突破。持续推广能效标识制度,鼓励商场、家电大卖场优先销售能效等级二级以上的家用电器。不断深化“限制过度包装”和“限塑”措施,鼓励企业在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产品包装回收柜台。鼓励净菜上市,引导宾馆饭店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供应。规范建材家居市场,鼓励企业加大健康环保建材、绿色家居的供应比例。加强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供应,在城市露天照明系统推广绿色高效照明产品和智能控制技术,基本淘汰白炽灯。

(三)培育引导绿色生活。

提倡节俭理性绿色生活方式,使资源节约利用和回收再利用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合理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切实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规定,营造健康公共环境。加强垃圾源头减量化管理,继续推动党政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机构或场所的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和居住小区、村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2015年基本实现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度零增长。探索实施“绿色电力”认购机制。鼓励市民购买各类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产品。

五、打造绿色发展试点,加强示范引导

统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从区域、领域和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层面,系统推进首都绿色发展各项工作,广泛树立绿色典型,着力打造绿色城市发展典范。

(一)系统建设绿色城市试点。

立足本市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基础,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信息、资金等资源优势,深化循环经济试点体系建设,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大都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低碳发展模式,探索北京低碳城市建设路径。

(二)全面推进绿色区域试点。

积极推动通州、顺义、平谷、昌平未来科技城等生态城规划建设,实现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交通网络、绿色建筑、生态景观等系统有效衔接。深化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全面建设2个试点区县、3个试点镇,加快建设50家试点企业。推进低碳试点建设,探索功能区、行业领域、社区、企业等不同层次的低碳发展模式。推进首钢厂区土壤修复、生态环境建设及高端替代产业发展,探索转型产业园绿色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延庆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三)广泛树立绿色消费典范。

开展绿色典范评选活动,在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单位中创建百家节约型公共机构,按照“绿色旅游饭店”标准,打造一批绿色酒店,新增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学校”,命名评选万户“绿色家庭”。

第五章 深化建设绿色环境体系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以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统筹大气、园林绿化、废弃物等环境因素,着力打造天更蓝、山更青的绿色环境体系,构建生态宜居新家园。

一、持续加强大气治理,营造洁净蓝天环境积

极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等为重点,坚持总量控制、协同减排、整体推进、齐抓共管,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让市民呼吸到更加清洁的空气。

(一)着力强化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

建立老旧机动车淘汰长效机制,力争淘汰40万辆。支持货运企业组建“绿色车队”,形成5万辆以上的规模。积极开展建筑施工等非道路用动力机械尾气排放检测和污染防治。加强在用机动车达标使用监管,强化路检路查,严格控制尾气排放超标车辆上路行驶。

(二)不断强化生产过程废气防治。

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保留的燃煤锅炉的排放监管,实施烟气脱硝治理工程。实施燃气电厂脱硝工程,开展水泥厂烟气脱硝示范。加快对年产量超过200万平米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的废气治理,全面实现达标排放。

(三)积极开展扬尘污染防控。

实施《绿色施工管理规程》,严格控制工地扬尘污染。加强渣土运输车辆全程管理,在重点地区、重点工地、重点路段建立渣土运输车辆监控系统。积极落实集扫、洗、收于一体的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切实保障道路机扫率。推进“黄土不露天”工程,积极开展裸地绿化、裸地治理、砂坑整治、污染源头场所道路硬化等工作。完善并推进实施大风沙尘天气扬尘污染控制预案。

(四)做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加大石油化工、涂料、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的污染治理力度,鼓励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产品。加强有机溶剂使用工艺过程的污染治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严格控制餐饮等油烟污染。

二、提高精细管理水平,美化城乡市容环境

以展现国家首都城市形象为核心,着眼市民身边的市容环境问题,持续开展精细化管理,全面系统打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市容环境。

(一)深化环境薄弱地区整治。

加大老旧小区的建筑、市政设施改造,对不具备拆迁重建条件的老旧平房区和简易楼房区开展环境整治,配套完善必要的安全环境设施,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继续深化二环路内胡同街巷整治,恢复胡同街巷历史风貌,消除城市环境死角。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等周边环

境整治。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力度,启动六环内行政村环境整治,完成五环路以内100多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景观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打造农村秀美景观。

(二)加大公共空间环境整治力度。

加强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高校周边的脏乱环境整治,着力解决乱搭乱建、小广告、非法经营等环境秩序类问题。加快城市标志性地区市容环境建设,完善永定门南中轴广场、中央电视塔周边等市民活动空间的环境建设,推进丰台丽泽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及首钢等重点产业调整区的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实现五环路内主要道路、重点地区和新城中心区架空线入地。

(三)开展噪声辐射污染防治。

落实交通设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围绕公路、城铁、铁路、航空等领域积极开展交通噪声防治工作。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监管,完善噪声补偿机制。加强工业、商业及室内装修等噪声污染控制。加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管理,对重点放射源进行全面监督和监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电磁辐射设施建设。完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体系。

三、推进废物综合处置,合理利用城市矿产

按照“减量化、循环化、资源化”原则,优化分类回收网络,强化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绿色产业链,构建“多源减量、逐级分类、统筹处

理、系统布局、充分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提升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能力,减少废弃物排放。

(一)促进源头分类回收。

强化固废产生源头分类与分流,逐步构建以生活垃圾与再生资源两大综合回收体系为主体,以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污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园林绿化废弃物等专项分流回收体系为补充的“2+7”收集网络。以厨余垃圾分类回收为重点,探索多样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加快垃圾分类容器、车辆等设备设施的配套。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实现社区物资回收站点100%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5%。

(二)加快处理设施建设。

按照“集中布局与原位处理互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批技术先进适用的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着力推进生活垃圾深度处理,建成一批焚烧与生化处理技术为主的处理设施,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达到3万吨/日,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填埋比例达到4:3:3。建成一批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900吨/日。加快推动京南、京北等建筑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80%。加大建设污泥综合处置示范项目,推进污泥在水泥掺烧、生物制肥等领域的资源化利用,力争实现全市污泥100%无害化处理,90%以上循环利用。以城六区为重点,推动一批园林废弃物堆肥与资源化处理设

施建设。实现医疗垃圾全部消纳处理,处理能力达到80吨/日。推进垃圾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

(三)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积极开采利用“城市矿山、城市森林、城市油田”。着力打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废纸、废聚酯、废塑料包装物、废橡胶、废旧家电、报废汽车为重点,扶持一批技术适用、模式先进的资源再利用龙头企业和项目。有序建设面向周边省市京郊大型静脉物流基地,着力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拓展固体废物消纳处理空间。

专栏六:城市矿产

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程度不断加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持续壮大,“城市矿产”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产生和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其利用量相当于原生矿产资源。“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其包括以废旧钢铁、废旧家电、废旧电池为代表的“城市矿山”,以废旧塑料、废旧橡胶为代表的“城市油田”,以废旧纸张、废旧家具为代表的“城市森林”。

目前我国在“城市矿产”开采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我国废钢再生利用率仅为20%左右,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60%的水平;我国废旧塑料及包装回收利用率不足10%,与日本等发达国家26%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芬兰等发达国家90%的水平。

为全面提升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2010年我国组织开展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计划通过5年左右时间,建成50个左右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示范基地,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根据首都自身特点,本市将围绕“回收→分拣→加工→处理→利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由龙头企业牵头和专业行业协会组成再生资源企业联盟,利用现代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区域及跨区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产业梯度衔接和行业专业合理分工,在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完善优势互补型的跨区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基地,探索大都市型“城市矿产”产业基地发展模式。

四、提升环境绿化水平,建设人文和谐园林

以提升生态功能为核心,全面扩大绿化空间,着力提升绿化质量,推动首都绿化逐步实现“由城乡绿化向景观美化、由生态保障向综合服务、

由区域突破向整体提升”转变,基本形成与世界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

(一)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体系。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为骨架,大力推进山区生态建设和森林健康经营,着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40%。积极推进与周边区域的生态建设合作项目,支持河北环京地区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推进京蒙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完成房山、门头沟等7个区县剩余40万亩荒山绿化,完成5.5万亩废旧矿区生态恢复。优化森林结构,完成150万亩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抚育300万亩中幼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托松山、百花山等六大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20个自然保护小区。

(二)构筑平原绿色生态网络体系。

沿主干道路、大中河道及部分铁路线,新改建12万亩通道绿化带,完善一批绿色生态景观走廊。加强城市绿色缓冲带建设,提质增效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大力推进10条沟通市区与郊区的楔形绿地建设。加快防护林升级改造,综合治理平原沙坑、荒滩、零星沙地和残次林,改造提升167万亩防护林。鼓励农民发展特色林果业等林木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功能林。

(三)完善城市绿色生态景观体系。

完善中心城配套绿色景观,完成3万亩代征绿地绿化,建设百余处精品休闲绿地,实现中心城80%居住区出行500米即可到达公共绿地。积极推动大尺度城市森林建设,打造南中轴森林公园。加快建设南海子等一批郊野公园,全面建成第一道绿隔郊野公园环。建成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积极推动大型公建屋顶、立交桥、建筑墙体和停车场车棚等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立体绿化,力争新增百万平米绿化面积。

第六章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夯实绿色发展的基石

把保障水资源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作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大力发展民生水务,不断深化水务改革,高标准建设节水型社会,打造中国特色的水务发展模式,夯实首都绿色发展的基石。

一、量水发展,高标准建设节水型社会

把节水作为解决首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性举措,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加快形成节水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节约用水的示范区。

(一)推行用水总量控制。

严格实行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建立覆盖全市各区域、各行业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逐级分解。严格推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实施重大项目用水筛选和评估制度。严格增量用水控制,对新增用户进行科学论证,强化节水措施。严格取水许可管理,有效控制全市新打水井数量。严格用水大户监管,对年用水量2万立方米以上用户进行跟踪管理,积极推行按计划指标供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和应急调度预案。实施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二)实施用水效率控制。

建立水资源经济社会评价体系,提高万元GDP用水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进一步细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和用水产品的定额指标。严格实施产业用水效率准入制度,定期开展重点产业用水效率评估,制定限制发展的高耗水产业名录。全面推行节水产品、器具的认证与市场准入制度,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器具。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计加价制度、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继续执行再生水利用低价制度。

(三)强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提高区域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排放指标和河道考核断面的控制指标。严格控制进入河湖的排污总量,严格排水许可管理,严禁直接或间接向河湖排放未经处理或未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污水。

进一步拓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定范围,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健全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强化水质达标评价管理,制定监督考核制度。

(四)全面推进各领域节水。

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推广渠道防渗、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例达到95%。深挖工业节水潜力,加快推进高耗水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淘汰更新一批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新增项目必须配建节水设施。围绕宾馆、饭店、洗浴等重点用水行业和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领域,推广先进适用节水产品、器具,实现全市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推进供水管网精细化管理,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输配水效率,城区自来水管网漏失率降至14%以内。深入推进海淀、大兴、怀柔等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广泛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社区、节水型家庭等创建活动。

二、优化配置,推进多路水源互联互调

坚持外部开源、内部挖潜、循环利用的工作方针,通过“集、蓄、拦、调”,多措并举,统筹调度,努力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的合理配置,加快构建多路水源互联互调、互为补充、安全可靠的首都用水保障格局。

(一)提高本地水源保障水平。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增强地下水资源的自身养蓄能力。狠抓城乡雨洪利用设施规划建设,筹备推进季节性地下储水设施建设,加强雨洪水集中储置和循环利用。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市内调蓄工程,实施南水北调水向水库、地下水源地补水。做好深层地下水、岩溶水的勘察工作,探明岩溶水储量和科学开采方式,增加水资源储备。

(二)提高外部水源调入能力。

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确保2014年后具备10亿立方米/年的调水能力。加强京冀两地合作,继续实施河北省水源应急调水。深化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与上游地区的水资源合作,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将海水淡化纳入首都水源供应战略,积极做好海水淡化前期准备工作,尽早具备启动建设条件。研究推进新的调水通道建设。

(三)提高再生水利用规模。

强化再生水作为首都重要水源的作用,加快推动酒仙桥、高碑店、清河等配套再生水输送骨干管线建设,增强再生水配送能力。优化配置再生水应用范围,扩大在河湖补水、环境用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和市政建设等领域的利用规模,2015年实现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上。

三、统筹兼顾,夯实水务设施支撑能力

按照“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的方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加快建设供排水、防洪水利等一批基础设施,扭转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加快城乡供水设施建设。

着力完善中心城供水网络,完成一批现有水厂及老旧管网改造,推进第十水厂、郭公庄水厂等新水厂及管网建设,新增143万立方米/日集中供水能力。加快新城骨干供水厂及管网建设,实现每座新城至少有一座骨干水厂,并实现管网互联互通。大力推进农村地区集约化供水工程建设,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偏远山区农民饮水保障问题。建立完善城乡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二)增强城乡防洪排水能力。

全面加强城乡防汛排水薄弱环节建设,加大排查力度,大力推进城乡排水河道、骨干道路积水点、地下空间排水系统、老旧排水管网和泵站等更新改造,消除防洪隐患,提高排涝标准和能力,做好城市地下空间防洪保安工作。统筹考虑城市开发项目与雨洪利用、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的相互关系,科学布局,同步规划雨洪收集储置设施,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完成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等五大水系干流堤防达标建设,完善蓄滞洪区的配套建设。加强山洪灾害和泥石流易发区避险设施建设,完善预警预报系统。健全防汛防洪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三)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完成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向再生水厂升级改造,实现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提高再生水品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加快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42个重点镇污水全部集中处理。积极推广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力争村镇污水处理率达60%。

(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与改造,完善农田灌排系统。加强旱地水源及田间灌溉设施配套,统筹配置水资源,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建立完善墒情、旱情预报、监测网络,完善农业抗旱应急体系,提高农业抗旱水平。

四、综合治理,构筑秀美河湖水系景观

以全面提升水环境品质为核心,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利用与回补并重的原则,推进城市河网水系建设,构建“一个内城水网、五大生态水系、多个湖泊湿地”纵横连通、交错分布的城乡水域格局,努力营造“水清、岸绿、亲水、怡人”的城乡水环境。

(一)加强水源地保护。

全面完成饮用水源地划定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防治点面源污染。科学规划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水源

地保护区整治力度,继续实施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

一、二级保护区治理,进一步加强水源地周边村镇污水集中处理。

(二)着力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

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北运河水质还清、潮白河综合治理等重点流域整治工作,构建各具特色的水域生态系统,发展水岸经济。加强紫竹院湖、团结湖等城市湖泊生态系统修复,进一步提升水质。加快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和水网建设,推进河道水系沟通、治污蓄清、配套绿化,全面建设生态河道。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推进汉石桥、野鸭湖等湿地保护区建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稳定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三)努力营造城市水体景观。

加强后海、北海等城内六海及与之连通的周边水系保护,构建体现老北京风貌的内城水网。加大城市水体疏浚治理力度,加强生态补水,强化雨水、再生水对城市河湖还清的作用。加快推进通惠河、凉水河、亮马河、清河等中心城河湖水系生态治理,合理规划河岸利用空间,打造十大城市滨水林带。

第七章 健全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全民广泛参与,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增强绿色发展能力。

一、强化法规标准引导

围绕产业发展、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污染物减排等方面,以加强源头准入和过程集约为重点,完善各项法规标准建设。

(一)强化法规约束。

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城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推进制定湿地保护条例,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研究制定产业集聚发展、绿色市场建设、绿色消费培育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二)加强标准引领。

积极贯彻实施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限值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严把地方产业准入门槛,研究相应的单位能耗、水耗、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土地占用等约束性指标。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行业、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健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地区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建筑施工扬尘、污水处理厂污泥、垃圾填埋场恶臭、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等系列环保标准,力争2012年实施机动车国V排放标准及相适应的车用燃油标准。严格限制氮氧化物排放,研究制定燃气轮机、工业炉窑等重点污染源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在国家统一协调下,推动区域大气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标准对接,建立长效的区域合作机制。贯彻落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鼓励新建建筑、大型公建、居住小区参与绿色建筑建设。

(三)实施总量控制。

实行区县、重点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实施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把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前置条件。

二、完善监督评价考核

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排放和氨氮及氮氧化物等新增考核的污染物减排及绿色发展精细化管理的高标准要求为重点,完善统计、计量、监察和监督考核等基础工作。

(一)提升统计计量能力。

进一步完善常规能源统计制度,健全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统计体系和调查体系。研究建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及重点指标调查方法,建立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细化能源消费统计内容,为碳排放及碳汇测算做好基础数据准备。推动循环经济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循环经济重点指标统计制度。配套新增的两大污染减排指标,落实国家氨氮及氮氧化物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要求。建立节能环保产业统计制度,增强对首都绿色产业发展管理的支撑能力。

(二)加大监督检查。

建成市、行业、区县统筹联动的“1+4+N”节能监测服务平台,为各区域、各领域评估与分析能耗状况提供支撑。加快建立碳排放及碳汇监测

体系,建立重点污染源动态监测平台,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垃圾排放统计监测和垃圾处理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加大“绿色北京”相关领域监察执法的统筹协调力度,尽快建立区县节能监察执法队伍。完善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制度,强化新建项目环评、能评、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试点实行能源管理师、碳审计师等资格管理制度。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及时有效控制能耗不合理增长。

三、深化财税价格调

控强化运用综合经济手段,充分发挥经济价格杠杆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绿色发展各领域的促进作用,推动“绿色北京”建设。

(一)稳步推进价格改革。

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强化价格杠杆调控作用。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全面开展热计量收费,积极推行落实差别电价、峰谷分时电价、随机变动天然气定价等制度,落实国家新能源发电价格补贴机制。研究制定重点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方案,鼓励居民公交出行。健全排污收费机制,理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收费制度,研究推行与总量控制相适应的排污权有偿分配及排污交易政策。

(二)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定稿)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北京十二五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特点

“十二五”时期电力工业规划发展思路白建华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