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杨贤江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1: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杨贤江教育思想

杨贤江(1895-1931年),又名李浩吾,浙江余姑人。他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是杰出的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是中国现代教育理论家。

1、教师的历史使命

关于教师的阶级属性问题,杨贤江明确地指出:\"教师是工银劳动者\"(即工资劳动者),\"他们属于被支配阶级而不是立于支配阶级\"。他通过历史的考察与对教师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的分析,指出教师不占有生产手段,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教师\"毕竟是和其他劳动者一样,同为受人的支配而生存的:因之他们就也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终于脱离不掉被支配者的地位\"。杨贤江没有把教师及其他知识分子当作一个独立阶级来看,而是把教师归属于被雇佣的劳动者,即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属于被支配阶级。所以,他认为教师是革命的依靠力量,不是革命的对象。他特别指出小学教师出身于社会贫困阶层者较多,他们的生活条件不比民众生活条件好,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必须参加革命工作。\"教育者帮助受苦难的民众,谋苦难之解决,实际也就为自己谋解除苦难。\" 杨贤江从教师的职业地位与阶级地位出发,指出了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他认为,在社会 变革的现阶段中,教育者所负的使命非常重大。教师为了很好地担负起这个使命,自己对革命必须有所认识,了解教育与革命事业的关系,所以,“教育者自身也要受他们所不可不生活的事情的教育。”由于教师的职业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不仅自己要研究革命理论,还要把革命的道理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实际,参加革命工作,培养他们对革命的认识。他还认为,教师的工作不限于此,教师对民众也有应尽的责任,教师\"应从讲坛上解放,向着社会民众走去,参加甚或领导社会民众运动。\"他认为学校不仅是儿童的学校,还应当成为当地文化的中心。

教师要很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决非单凭个人分散的力量所能办到的,教师应\"把自己这一集团的力量完全积聚起来,形成为一种社会势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必须结社。他认为,教师的结社运动,其性质与工会组织运动的性质相类似,因为教师也是属于被支配的劳动阶级,是工银劳动者,是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杨贤江认为,教师结社运动,其积极意义是从经济斗争转为政治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 。

他认为教师结社运动的目标是\"争取彻底的民主主义,获得批判的自由与生活的安定。\"具体地说,在思想上,要取批判的态度,把封建思想、改良主义的思想彻底扫除;在政治上,要争得诸种自由,以解除权威的压迫;在经济上,要保证生活的安定。

2、对青年的指导

杨贤江一向关怀青年,他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对青年们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指导。他不仅在大革命时期,通过刊物发表文章宣传革命理想,指导青年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的年代里,仍然通过文章和著作给青年以宝贵的启示。他对青年的指导是多方面的,综观他的指导思想是指导青年冲击帝国主义、国内反动派以及吃人的旧礼教的重重包围,要注重青年身心的全面发展,要使青年成为一个健全的完人。他认为健全的完人应\"有强健的身体及精神,有工作的智识及技能,有服务人群的理想与才干,有丰富生活的好尚与习惯。\"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应培养出这样的人。

他指导青年应有正确的人生目的。他向青年指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青年的头等大事,他说做人\"第一要做的,就是对于人生间题总该有个确定的观念。因为人的生活要有意义的,有价值,必得先定个人生观\"。他指出,\"人生的目的,在对于全人类有贡献,来促进人生的幸福。\"他认为具有这种人生观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他向青年指出,现代中国青年就站在被压迫阶级方面,并为被压迫阶级谋解放,应献身于社会改造和民族解放斗争。他要求青年要有理想,\"理想高尚者必能向导意志,不趋歧路,必能规正感情,不流偏激,发而为事业又必能改良文物,增进公利。\"杨贤江对青年的学习有详细具体的指导。他指导青年要树立正确的求学目的,他指出,人生的种种活动,无非是为人生的改进,离开了人生的关系去求学问,究竟能学成些什么?学了又有何用?他认为,求学的目的在于学习做人的基本条件,青年们不应为狭隘的个人目的去求学,应为谋人类的幸福、谋人类的进步而求学 。

他强调自学,强调培养青年的自学能力,他反对限于词章和经学的学习。他要青年破除\"唯有升学才算求学\"的观念。他列举了许多名家自学成材的事例,以此向青年们指出,有了自学能力的青年,走上了自学成材的道路。他还指出,不仅失学的青年需要自学,在校的学生也要有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会受益终生。

杨贤江对青年的指导是多方面的,他在青年的职业问题、体育卫生问题、恋爱问题等方面,也都有指导,他是青年的杰出导师。他把青年人的正常生活概括成四种特性:活动性、奋斗性、多趣性、认真性。他说,\"身体发达,耳目聪明,感觉敏捷,是活动性的表征。勇敢有为,反抗强暴,扶持弱小:是奋斗性的表征。天真烂漫,\"爱好艺术,富有滑稽意味:是多趣性的表征。热情恳挚,真情实感,绝无遮饰委曲,是认真性的表征。\"杨贤江用以指导青年,反对当时青年中的不良习气,如身体虚弱、感情迟钝、旨趣卑鄙、精神萎靡、苟且偷生,敷衍了事等等。他特别要求青年重视体育锻炼,他说经常锻炼身体可使人\"感觉灵敏,姿势优美,筋肉发达,内脏完整,动作敏捷,精神充实;是要使天然的一架人间机器,能运用得法而且充分,能常保光泽而且结实。\"·他还说:\"盖惟有强健之体格者,始能运用精神以成学间事业。\"这些思想,至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

实践杨贤江教育思想的探索

方国祥

杨贤江出生在慈溪,家乡人民对他有深厚的感情,从很早起家乡就传颂着他的事迹,1981年8月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纪念杨贤江逝世50周年大会以后,他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更成了家乡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慈溪市实验小学在教师各自研究的基础上,于1992年成立了“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在养成教育中的运用”课题组。之后,“杨贤江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实践研究”、“运用杨贤江倡导的自学

理论,加强学法指导的研究”相继列入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并被推荐申报省普教课题。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些课题认真开展了杨贤江教育思想的实践活动。

一、把杨贤江教育思想运用于学校的整体改革

我校早在1962年就命名为实验小学,开展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教改实验。1986年起,在继续深化单科单项实验的同时,开展了整体综合实验,被列为省“七五”教科项目。至1991年,第一轮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获得省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

面临世纪交替之际,如何继续深化学校的整体改革?我们认为主要是按照跨世纪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整体索质,着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和初步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即振兴中华的爱国意识、自强自律的生存意识、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和追求真知的创造意识以及生活、劳动、服务和创造的能力。这是符合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更明显地体现了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精神,也与杨贤江教育思想高度一致。杨贤江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正确指导下,不仅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教育本质论问题,同时在教育经济论、德育论、教学论、教师论、学生论等方面,也都有许多精辟论述和创造性见解,对我们深化学校整体改革,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的整体素质,不但在理论上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实践上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为此,我们明确提出,第二轮整体综合优化实验要以实践杨贤江教育思想为鲜明特色,并把此精神贯穿于学校每学期的工作之中。几年来,我们不间断地开展了学杨师杨活动。多次请宁波市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专家、教科人员来校作《杨贤江的教育思想》、《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和学习经济论》、《杨贤江自学理论和学法指导》以及其它教育理论的讲座,指导课题研究。同时,组织教师学习《杨贤江教育文集》、《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杨贤江传记》和《杨贤江一生》等书籍,以及散见于报刊的研究杨贤江教育思想的论文,使老师们明确了:“造就良好之国民,促进一国之文明”,小学教师肩负着打好最初的坚实基础的责任;要使我们培养的人成为“能适应当代及最近将来社会的人,同时又不可不为具有现实能力的人”,全体老师须有理想,有改进,对学生像“家人子弟般相待”,随时随地实施“微妙的感化”、“心灵的暗示”;要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实行“全人生指导”。杨贤江教育思想和教育科研理论的普及,使“教育思想的引导”得到了真正落实。1992年开始,我们建立了每年审定校级课题的制度。1992年度立项19个,结题10个;1993年度立项21个,结题12个;1994年度立项10个。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共24个。我们对结题的课题论文进行评奖,在大会上交流推广,在评奖时还请专家对论文给予评点,不少课题还升格为宁波市、省级课题。

二、把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运用于养成教育

“全人生指导”是杨贤江提出的一条重要的科学的教育原则,是贯穿于杨贤江有关青年教育、青年修养论著的一个基本思想。它要求教育者不能仅对青少年的一事负责,而要对他们全面负责,进行全面指导;还要求教育者不能仅对青少年的一时负责,而要对他们的一生负责。杨贤江主张教育不应当是单纯的书本知识,而应当是“人生教育”,要使学生有圆满的人生活动。他在《学生生活改造论》中指出,一个人要过圆满的生活,“应当有强健的身体及精神,有工作的智识 及技能,有服务人群的理想与才干,有丰富生活的好尚与习惯”。我们认为,这段话概括了全人生指导的核心内容,应认真付诸实践。

我们认真指导学生养成“强健的身体及精神”。老师们努力上好“体育与保健”课,“把体育卫生的利益普遍供应全体同学”,使“学生获得关于日常个人的及公共的卫生应用知识”;早操、眼保健操每学期从不脱落一次;体育“达标”工作效果好,年年被评为省先进。在中国少年报社举行的“全国少年儿童健康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20名。我们把“强健”的“精神”理解为心理健康。杨贤江曾把二十年代的青年问题归纳为11个方面予以指导,单在《学生杂志》上就答问1650条。我们为杨贤江的精神所感动,两年多来坚持心理咨询服务,征集并回答了学生的问题近300个,以启迪学生正确把握自己心理发展的趋向。如1993年12月,一位学生拾到一封宣传封建迷信的连环信,信中要她抄40份寄发。父亲说不用理睬,她就没抄没寄,可是小伙伴说她不寄“会死的”,所以心理压力很大。再加上该生平时沉默寡言,而且在最近的一次难度较高的数学综合练习中成绩不理想,心理压抑就更重了。通过前后13次的谈心、分析、疏导,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变得愿意和我们交谈了,有时谈起来还滔滔不绝,后来还把教科室的两个老师当成了知心朋友,一年多来一直过着“健全”的生活,各方面进步明显。

我们认真指导学生获得“工作的智识及技能”。杨贤江认为,真切的知识,获得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如观察力、创造力),以及实践认识的能力,是构成人生实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应“有独立思想,能力谋进取”。对此,我们深信不疑,并常抓不懈。如我们让学生做贺年卡,做不倒翁,编手抄报,鼓励学生采访全国文艺界名星刘晓庆、毛阿敏等,采访我省教育界专家朱作仁、沈大安、汤仁祥等。五年级学生宓玮写的《采访刘晓庆》还发表在《浙江少年》等报刊上。不少学生开展了养蚕、养鸟、种花活动。三年级学生徐展雄在养蚕时,写下了28则观察日记,详细描写了蚕的蜕皮、吐丝、结茧、变蛾等成长过程,全国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会会报《小学生拼音报》以大幅版面刊出了《徐展雄养蚕观察日记选登》。四年级学生孟艳还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独立为塑料厂设计了取名“绿丝丝”的冷菜盒商标,并获正式注册。

我们认真指导学生养成“服务人群的理想与才干”。我校一贯坚持德育首位,重视理想教育,大力提倡学杨贤江、学雷锋、学徐洪刚,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让学生过好“团体生活”。小队、中队、大队活动均由队员自己设计、自己主持。值周中队、值日学生轮流检查同学们热爱组织、遵守纪律、讲究卫生、文明礼貌的情况。学生们经常捐款援助各方,打扫公共场所,搀扶盲人过街,为陌生人指路,为邻居看小孩、取牛奶、浇花、晒谷,去敬老院送温暖,上街表演书画为群众献艺等。从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锻炼了才干,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在1994年3月的一次调查中,有一栏《你现在学习是为了什么》,除1名学生选择“报答父母”外,其余学生全部选择了“为人民服务”。不少学生还把已有的才干和“服务人群”的理想结合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有个学生想发明“免痛针”:它的针头就像蚊子一样细,病人打针一点也不痛。有的学生还真的发明了“遮阳防雨两用座套”等,四年级学生史建成的“新母子雨衣”还获得了省小发明二等奖。

我们认真指导学生养成“丰富生活的好尚与习惯”。杨贤江主张大力“提倡课外活动”,“以弥补学校教育之不及,以完成教育之使命”。我们对原已形成的第二课堂特色,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加以完善、发展,形成了班级、年级段、校级、校外的兴趣小组网络,其中包括声乐、舞蹈、口琴、二胡、绘画、摄影、演讲、书评、卫生、编报、软硬 笔书法、田径、体操、武术、小发明、小记者、英文打宇、电脑、数学奥林匹克、珠心算等兴趣小组。各小组都能做到指导老师、时间、场地、经费四落实。不少小组的学生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英文打字、书法、小提琴、珠心算等组的学生还实行等级(段位)考核。我校的体操、书法、绘画、数学、作文、编报等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和国际奖,1994年下半年声乐组代表宁波市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爱祖国爱老师”合唱录像比赛又获二等奖。四年级的张一超练习小提琴一年多就通过了7级考核,为同龄儿童中所罕见。四年级学生丁丹妮几年来不但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国画《红梅报春》在日本展出并被收藏,而且和小伙伴一起表演芭蕾舞获得省一等奖,钢琴已通过5级考核,当了《小伙伴》报小记者,发表了《存美元》等习作,还和河北省涞源县小学生郭奇锋结成“手拉手”对子,经常通信,寄学习用品、衣服、食物等。她的事迹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过报道,1994年第2期《小学生时代》还刊出了介绍她的事迹的通讯《名气挺大的小不点儿》。此外,我们还对诸如使用煤气灶、折被子、整理学习用品、过马路左右看、节约用钱、守时、有规律等习惯予以培养,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把杨贤江自学理论运用于学法指导

杨贤江的教学观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自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他认为教师首先应明确的是让学生“自力”、“自动”地学习,“要求各科教师除在各科知识加以指导外,更应对于一般的读书方法及各科专门的学习法随时指点”。为此,我校各学科都展开了学法指导实验,如“语文学法指导科学化”实验,注重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使用价值的认识,自如地运用学习方法。为了避免报章书刊到手即看,没有次序,不分轻重,浪费光阴的毛病,语文阅读教学常常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进行指导,其他段落则略讲。如课文《猫》第一段三个小节结构相似,都是从相互矛盾的几个方面写出猫古怪的性格特点,于是教师就采用一“教”二“扶”三“放”的教 法,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用第一节的学法学习第二节,再独立运用已掌握的学法学习第三节。我们还把杨贤江关于教学中必须贯彻学、思、行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于作文指导。要求学生把学到的观察方法和生活本领在课堂内、课堂外,家里、社会上进行运用,注意发现家庭的变化、家乡的美、世界的美,享受玩耍的乐趣、劳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与此同时积极思考,写自己想写的话,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从而写出了大量的好文章,两三年里就在报刊上公开发表了一百多篇。杨贤江指出,没有任何两组学生 “能以同等的速率进步,能以同样的方法从事等量的课业,且获得怡巧相类的成绩”。因此,他主张应该在智力测量的基础上,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施以差别教育。特别强调对才能较高的优秀学生以特别的教育,提出“教师对于智力优等的儿童必须设法把他们从深坑中救拔出来”。在杨贤江上述精神指导下,我校提出了“面向全体、培优补差”的口号,特别要求“心中有优生”。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求各科老师在分析学生情况时不仅要列出后进生的名单,还要列出优等生的名单。不少任课老师采用了杨贤江所说的“能力分组”的方法,按班级中各组学生的程度指导学法、布置作业。学校还组织力量对优等生精心辅导,并对各班推荐的优等生实行单独命题考试,培养了一批学习上冒尖的学生,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大面积质量的提高。如九四届毕业生在学制短一年的情况下升入初中后,优等生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学校,获得了地方政府和当地中学、群众的充分肯定。

几年来,我校在继承原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认真实践杨贤江教育思想作为深化整体改革的突破口,指导学生学习做人,指导学生掌握学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成为跨世纪人才所需要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具有参与、发展和研究这三大意识和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继1991年1名教师评为省教坛新秀后,1994年又有3名数师荣获省教坛新秀称号。继80年代3名教师评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后,近两年又有2名教师获得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993年,学校评为省先进学校,并在宁波市各小学中第一个被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文明单位。

(《浙江教育科学》1995年第3期)

杨贤江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核心素养的探究实践

杨忠贤事迹

杨贤耀董事长新年贺词

贤江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慈溪市贤江小学减负工作方案

杨江街道教育现状与发展建议

杨贤学习人防知识心得体会

杨贤江中学运动会闭幕词

城关汇报材料(杨江)

城关汇报材料(杨江)

杨贤江教育思想
《杨贤江教育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