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遏人情消费 促真情回归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3: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遏人情消费 促真情回归

11010040116 鲁新英 摘要 :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如何既保持传统熟人社会体现中国温情的交往方式,又形成符合道德、法律的新型消费文化,是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越来越雄厚的物质基础给“人情消费”提供了适应的温床,细分析“人情消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金钱、物质的极大浪费,更折射出社会风气的败坏,更严重的是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简朴的和美关系转变成虚伪的物质、金钱关系。为此,党的十八大以后倡导的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目前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更是力图形成现代文明风尚。

关键词:人情消费人情礼尚往来

俗话说得好:“人情不是债。”在当下,古时遗留的那种纯洁的人情关系已在经济格局的大变革中慢慢异化,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的一种“工具”,“人情消费”也日益演变成为一种“毒瘤”,让很多人后悔遗憾终身。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熟人好办事,哪怕是混个脸熟在有求于人时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大量的金钱来维持自己浩大的面子工程。近年来,整个中国吃请送往,收受礼金、攀比浮夸之风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有权有势有财之人假借春节、职务升迁、乔迁新居、老人过寿、家人生辰、小孩升学,婚嫁丧葬等等名目收受礼金,已成奢靡腐败之风,逾演逾盛。普通人家为面子、为弥补“人情投资”而攀比跟风之势不减,已成负累。人情消费成了整个社会“心照不宣”的敛财手段,无论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乐于为之。到了谁不迎合它,谁就白白吃亏。于是乎,国土上的大小酒楼灯红酒绿,食客如云,一派“和谐、太平”景象。但在这过程中,人情消费透支自己的腰包,成为一种负担的现实却让人们颇感苦恼。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网络调查显示,受访者(5795人参加)的每年人情消费数额主要集中在1000元-6000元,更有19.1%的受访者每年人情消费超过了6000元。不难看出,人情消费已经成

为了中国人心头一项难以言说的压力,红白喜事,求人请托,添丁增岁,各个师出有名,令人难于招架。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人之常情,是好的传统。适当的“人情消费”,无可厚非。可当“关系学”盛行、“面子论”风靡,拼派头、比阔气的风气日盛,礼数变成了钱数,礼仪只剩下礼物,这种毫无限制的“人情消费”也就让人不堪其重了。人情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我国,由于人情的干扰,少数官员的意志变得薄弱,思想发生动摇,自然而然也就由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变成了与自己血缘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代表,官员的服务也就分成了三六九等,腐败便产生了。人情模糊了官员行为的是非标准。由于人情的存在和几千年形成的中庸思想,使全社会的人对于官员的行为标准发生了模糊,对于什么是滥用权力认识产生了偏移,人们的潜意识中似乎已经认同并容忍了官员在一定程度上为了个人或者某些人的利益服务。

春节期间,我参加了一个同学的婚礼,婚礼在山东的一个小镇,家庭并不富裕而婚礼的宴席却十分铺张,“霸王别鸡”、中华鲟这种奢侈菜肴都搬上餐桌,流水席连摆三天,一家冒烟,全村熄火。让我不由感叹奢侈浪费之风已深入乡间村落。不难想见全家的辛勤汗水都流于席间,同学也无奈地表示,全村都是如此风气,不大办就会失了面子让邻里乡亲笑话。可以显见,小到乡村大到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人情消费的不正之风。人情消费之风在整个社会的蔓延,使得一些本该按程序办的事,若不送礼便很难办成,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有甚者,利用权力之便假借名目将人情消费作为敛财手段,滋生了权钱交易,助长了腐败行为。把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友爱、关怀异化成了物质和利益的交换,把人与人的情谊捆绑到了权钱关系的链条之上,成为一颗社会毒瘤。

2000年,重庆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调查显示,全市居民人均非消费性支出794元,其中人均赠送支出有364元,同比增长了11.4%,高于同期可支配收入7.1%的增幅,更远远超出同期消费性支出5.3%的增幅。而2000年重庆市户均赠送支出为993.80元,比1999年的924.19元增长了7.5%,高于同期可支配收入6.4%的增幅,更远远超过同期消费性支出2.3%的增幅,占2000年的16.8%。虽然重庆市居民在消费支出上增长缓慢,但人情债的支出却是"可持续"的高增长。到了2005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赠送支出(主要指人情消费)

达到了1100元,而当年重庆市居民人均年收入才刚刚超过1万元,人情消费就占了其中的1/10。纵向比较,人情支出已经翻3倍了。几个区县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日渐高涨的人情支出。2004年,巴南区农民人均用于人情方面的现金支出达215.4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9%,占到了当年人均现金收入的7.39%。,有限的收入送了礼,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去年,巴南区农村人情消费已占农户生产投入的30.7%。到2006年,大渡口区人情支出大幅度增加,赠送亲友人均支出285元,占当年纯收入的6%。2008年,永川农民用于赠送亲友的现金支出占79.21%,比上年增长了19.6个百分点,人均人情消费436.29元,比例占全年现金支出近二成,人情消费成了农民家庭的沉重负担。 由此可见,人情问题已不仅仅是涉及到民风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政治问题,涉及到党如何执政问题,这并不是小题大做。从媒体公布的各种案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多少原本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干部都是被人情这个看不到的大手拉下了水;有多少曾经信守宗旨、意志坚定的官员没有过了人情关,成为倒在人情下的贪官„„等等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说,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节约之风,拒绝攀比之心,将“人情”从“认钱”中解放出来,使人们尽快的从繁重的“人情消费”中解脱出来。

今天,尽管中国已经进入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但我们仍要杜绝畸形的“面子消费”、人情消费。因为这种消费不是以日常生活消费为基础,由其所带来的增长成果,亦无法为普通国民所共享。我们提倡,要摆脱传统的人情消费文化,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消费中国特种装备网文明。即,一切的消费都是个人从成熟、健康的消费市场合法购买;所有的消费交易,都是交易双方在透明、平等、互信的前提下进行;即便产生人情消费,也是以正常人际交往为基础,属于亲朋好友之间的正常、理性消费。它所倡导的,是社会主流价值所倡导的文明消费之风。

当然,要形成一种成熟、健康的消费观,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风气之祸”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人情消费之风,就必须改变目前人情消费蔓延的社会环境,倡导移风易俗。事实上,如果不能真正控制住变味的人情消费,如果不用政治、经济、法律等中国特种装备网手段真正规范高档消费品市场,我们就不可能遏制日益蔓延的人情消费之风。从这个意义上看,党

的十八大以后倡导的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目前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更是力图形成现代文明风尚。

所幸的是,2013年中国高档消费品市场已经“闻风而动”。最明显的,就是国家部委高档消费品市场一条街的转型。健康的人情消费,不该是腐败的温床,而是构建现代社会人与人新型关系的媒介。在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既保持传统熟人社会体现中国温情的交往方式,又形成符合道德、法律的新型消费文化,这是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郑震;罗述权《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1997~2008年中国四大地区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1年03期

2.崔茜.遏制人情消费推进真情回归.陕西日报,2013年06月17日

3.马钰朋.莫让人情敲开权力后门.法制日报,2013年06月19日

让“人情消费”回归理性

人情消费自查报告

人情消费该不该

人情消费整改措施

中小学生人情消费该不该

人情消费 困扰你我他

职务消费和人情消费

作文,呼唤真情回归

农村人情消费大概方案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人情消费

遏人情消费 促真情回归
《遏人情消费 促真情回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人情消费看法 人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