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运河趣味六法

发布时间:2020-03-02 06:28: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运河趣味教学六法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科研中心 陈春云

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是隋唐史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大运河的教学。下面介绍六种趣味便捷的教学方法。

一、数字法

即用自然数字

1、

2、

3、

4、

5、6来归纳有关知识要点。

1、一个皇帝──隋炀帝;一个长度──四五千里;一个中心──洛阳。

2、两个年份——605年到610年;两个端点──涿郡(北端)和余杭(南端)。

3、三个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乘龙舟巡游江都。

4、分成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经六个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该法使记忆化繁为简,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字头法

大运河自北往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运用字头法,即将四段名称的首字抽出来组词造句如下:“自北南往,永通邗江”。这样便很容易地记准了四段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地理位置。

三、谐音法

大运河四段的起止,并不是以五大河自然划分的。永济渠是从涿郡到沁水入河,通济渠是从洛阳到盱眙入淮,邗沟是从山阳到江都,江南河是从京口到余杭,这是记忆中的难点。我们可以谐音法记忆如下:“君(涿郡)请(沁水)罗姨(洛阳、盱眙)先讲(山阳、江都)鲸鱼(京口、余杭)”。此法风趣幽默,........趣味性极强,仅一句话便牢牢记住了四段的起止所涉及的八个地名及其先后顺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四、图示法

为了加强直观教学,大运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图示法。除借用教材上的“示意简图”外,还可以作如下设计:

该图示一方面突出了大运河的知识要点,一方面又体现了思维和设计能力,其教学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五、比较法

与郑国渠(秦国开凿,全长300多里)、灵渠(秦始皇时开凿,全长60多里)、广通渠(隋文帝时开凿,长300多里)、会通河和通惠河(元世祖时开凿,长度分别为250多里和160多里)等进行比较,说明它们都是人工运河,但隋大运河是中国最长的运河,同时也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和长城一样,千百年来饮誉世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六、诗歌法

唐朝诗人皮日休写有《汴河怀古》一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在教学中可以引用这首唐诗,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大运河的认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诗人用“二分法”看待隋炀帝凿运河,认为凿运河不是隋亡的根本原因,并评价说凿运河之利远大于弊。这种认识是较客观的,在当时也是高人一筹的。

作者简介:陈春云,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科研中心历史教研员、科研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潍坊市终身历史教学能手,潍坊市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全国优秀教研员,《新课程》编委,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管办学术委员。已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研文章350多篇,主编参编教学用书31部;获省政府和教育厅教学成果奖、教科研成果奖3项,市政府和市区教学成果奖3项,市教育局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成果奖、金点子成功案例奖、创新工作项目奖7项;多次参与全市中考命题工作。被省内外同行誉为“教学法与命题研究”专家。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简介

中国大运河

阅读教学六法

大运河漫步诗歌

记叙文开头六法

朱熹读书六法

读书六法(定稿)

技师沟通六法

蚯蚓挂钩六法

大运河趣味六法
《大运河趣味六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