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发布时间:2020-03-02 23:46: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一、民主推荐。民主推荐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基础环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都必须经过民主推荐。

(一)民主推荐的两种情况:领导班子换届推荐、班子缺额推荐

(二)民主推荐的一般形式:采用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是按推荐主体分类的。《干部任用条例》中所规定的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两种形式,是按推荐方式分类的。二者并不矛盾。

1、基本程序:(1)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用条件、推荐范围,提供推荐单位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2)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3)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4)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2、参加对象:一般为本单位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直属(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根据各自情况需要参加的其他人员。如本单位人员较少的可以由全体人员参加。

3、结果的使用。推荐人选必须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方可列入考察对象,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三)民主推荐中要注意的问题:

1、确定的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2、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

料并署名。

3、民主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二、考察。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考察准确,才能用人准确。

(一)考察形式:等额考察、差额考察

(二)考察内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考察其工作实绩。对于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审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三)一般程序:

1、组成2人以上的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2、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3、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

4、采取多种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5、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交换意见;

6、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领导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向派出考察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汇报、经组织人事部门集体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向本级党委(党组)报告。

(四)基本方法:考察可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表、自测评表等方式,同时可采用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同考察对象面对面谈话等方法一并进行。考察的真实性,取决于找谈对象和考察组成员双方的沟通。考察组要由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同志组成,考察人员既要出于公心,又要善于

运用好的方法,在考察中要善于引导找谈对象说出真实想法、善于辨别表象与本质、善于判断主流与末节。

(五)个别谈话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上级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本单位全体领导成员、单位中层及直属(下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视其情况还可以向纪委、监察局等工作部门征求意见。

(六)考察材料: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后,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建立完善的文书档案。考察材料必须务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包括下列内容:一是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表现和主要特长;二是主要缺点和不足;三是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

(七)考察反馈:考察中还要注意用好考察反馈制度,考察中了解到的考察对象的表现情况,一般由考察组向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和本人反馈。

三、酝酿。酝酿是讨论任用领导干部前的一个必经程序。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考察前,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应当充分酝酿。一般情况下,酝酿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班子成员中进行,有的还要征求上级领导的意见。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应当事先征求协管方的意见,进行酝酿。征求意见一般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协管方自收到主管方意见之日起一个月内未予以答复的,视为同意,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正职的任免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协调,副职的任免由主管方决定。

四、讨论决定。讨论决定是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一)坚持集体讨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在党组织讨论决定任免事项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要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表决时,以党组织应到会成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二)基本程序:(1)由党组织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逐个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2)参加会议人员进行讨论,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必须持明确态度;(3)进行表决,形成决定。

(三)表决方式:表决可以采取口头、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等表决方式。今后,我们将逐步向票决方向努力。

(四)材料要求:(1)需要报上级党组织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本级党组织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民主推荐材料和党委(党组)会议纪要、讨论记录,以便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查、备案。(2)讨论干部任免时,必须作详细的会议记录。按照省有关文件规定,从现在开始统一使用规范的《党委(党组)讨论任免干部会议记录簿》,这种记录簿已经发到大家手中了,请大家严格遵守记录簿首页所印的有关纪律,规范记录内容,我们将对规范记录情况进行抽查。

五、任职。任职是选拔任用干部中的最后一道程序。

(一)要坚持三个制度:(1)公示制。除特殊岗位和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在公示期间,如接到举报信息,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调查结果不影响任职的,方可办理任职手续。(2)试用制。对非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要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限一般为一年。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现职的,才能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级安排工作。(3)聘任制。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要实行聘任制,每个聘任期不超过五年,对工作优秀的可以连续聘任。

(二)进行任前谈话:对决定任用的干部,由党委(党组)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与拟任人选进行沟通,提出要求、希望等。

(三)任职时间的确定:领导职务的任职时间非选举产生的领导职务自任命或决定任命之日起计算;选举产生的领导职务自当选、任命之日起计算。

六、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对需按有关章程选举产生的干部,要积极做好推荐、提名、协商工作,确保既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又坚持依法办事,还做到尊重民意。

怎样跑官

在中国,跑官不是什么新名词,套用一句名言:跑官本来不是一个词,但是,跑的人多了便就成了大家熟悉的词。很多地方(注意我不是说中国所有的地方),官几乎都是跑出来的,会跑的人,一年一小步,两年一大步,从低到高,步步高升;不会跑的人,一年原地不动,年年原地不动。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生命在于运动”,人不运动当然没有活力,跑官也是一种运动。

其实,本来没人想跑官,但当看到别人的官是跑出来的时候,想跑的跑,不想跑的也得跑。

官也不是想跑就能跑,有的人跑成了,有的人跑不成,有的人跑一次成一次,有的人却一次没跑成。为什么?方法对错之分。做什么事,方法对了,则可事半功倍,方法错了,则一事无成。

跑官的第一步,是要选择跑的对象,所谓跑的对象是指他可以帮你达到目的的人。

一、跑的级别

就县里的各局、各乡镇来说,首选当然是县里掌握干部任免大权的领导,主要是书记,想当单位正职(包括个别要害部门的副职)没有他点头是绝对办不到的;其次是组织部长,平级调动,不是太热的部门,找他就可以。这一级离的近,跑的成本比较低。其他常委一般都只要表决的权利,在目前一把手说了算的年代,没人会同一把手唱对台戏。所以,这些人礼节性的打点一下也不多余。第二级,应该把对象选在市以上的机构的实权人物,最好是主要县领导的顶头上司或利害关系人,比如说,市组织部门的领导,因为这些人掌握着县领导个人的任用大全,他们的“招呼”,县领导是不会不考虑的。再比如说纪检、检察部门的领导,这些人虽然不给县领导“发帽子”,但是,却可以摘他们的“帽子”,就现在的领导而言,没有几个是经的起纪检、检察机关查的,不查都是廉正干部,一查就不好说了。所以,这些人的“招呼”,他们也不能不考虑。如果在以上部门找不到跑的对象,那就只好越级跑了。听起来好象矛盾,怎么省一级还不如市一级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县官不如现管”,再则,省一级跑的费用自然要大的多,再说,省一级还得通过市一级打招呼。第三级,以上这两级部门,是于县领导个人有厉害关系的,可以叫做“跑私”。如果没有找到你跑的对象,那就只好“跑公”了,所谓“跑公”,就是在财政扶持、项目扶持等方面可以给县里带来利益的部门中找,这些部门一般都有审批权限,掌握着关系到一个县发展的大权,因为,县领导总还要政绩,所以,这些部门领导的招呼,一般也有作用,当然在效力上要比一类低了不少,因为,政绩和个人帽子相比,当然分量轻的多,正所谓,没有政绩事小,没有帽子事大。

二、跑的对象的种类

1、自己的亲戚、同乡、同学、战友;这一类关系最密切,成本最低。

2、父母、爱人的亲戚、同乡、同学;

3、同事的亲戚、同乡、同学、战友;

4、曾经的同事、老上级。

5、曾经一个系统的朋友。这些都没有的话,那你就得白手起家了:在以上三级中,选定目标,从生到熟,最后成为“朋友”。

三、拿什么跑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无非是钱和物。数量麻,不好说,一个地方一个行情,不同的职位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四、怎么跑

临时抱佛脚是不灵的,一定要把功课做到平常,常绷跑官这条弦。节日、领导的生日、领导家属的生日、领导家的红白事、领导或其亲属住院等等,凡是领导家有事了,都可以成为跑的时机。当然,领导家没什么事也可以跑,没事可以找事,但,这要功夫,不是人人都能想得出来的。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

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程序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1

干部选拔任用考察工作程序

干部选拔任用

干部选拔任用

科队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制度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