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8、《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19:45: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8.小猴子下山

霍山县白莲岩中心学校

朱长红

教学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看图片及做动作来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动词,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培养学生读书圈画的习惯,感受文章的构段方式。

4、通过学习课文,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学情分析:

本课图文并茂,前四个自然段构段方式一样,孩子们只要读懂了第二自然段,后面三个自然段很容易读懂,这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好读易懂,孩子们非常喜欢,而且这几个自然段中用了很多的动词,这些动词的细微差别孩子们可能不太懂,所以课堂上老师应尽量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和动作演示帮助孩子们理解从而积累运用。对于本课所揭示的道理(即做事要有目标,有始有终)应是本课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入境体验得出。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语言概括能力有限,因此让学生自己总结明白的道理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应该适当引导。

教学重点:

了解本课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会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难点:

总结故事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猴子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贴小猴子图片,师板书:18小猴子下山,生跟着书空,并齐读课题两遍。

2、回忆:你们还记得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吗?生答师板书:玉米地

桃树下

瓜地里

3、出示课件:填量词。

一(

)玉米地

一(

)桃树

一(

)瓜地里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玉米地图片)师:小猴子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了什么?指生答,适时板书:玉米又大又多,提醒学生注意“结”的读音,必要时师教读。小猴子看到玉米后是怎么做的?相机板书:掰、扛(出示小猴子掰玉米、扛玉米的图片),指名一位同学上台做一做掰饼干的动作。其余同学在位子上做一做掰和扛的动作。小猴子看到玉米后心情怎样?(生:------)那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小猴字的高兴心情读出来吗?师相机指导。

2、(课件出示作了圈画的第一自然段课文)师引导学生理清层次。“—”画的是小猴子到的地方,用“

”画的是小猴子看到的,用“○”圈的是小猴怎么做的。

3、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学第

2、

3、4自然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清文章层次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4、生汇报交流: 第二自然段:

小猴子走到(

),看到(

),就(

)。 师相机板书:桃子又大又红

课件出示小猴扔玉米和摘桃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扔”和“摘”的意思。 第三自然段:

小猴子走到(

),看到(

),就(

)。 师板书:西瓜又大又圆

摘 第四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往回走

5、师生边做动作边讲这个故事。

三、指导朗读悟理。

1、分自然段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注意指导并及时评价。

2、引导学生思考(出示小猴空手回家图):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手回家去?(出示扔玉米、扔桃子、扔西瓜的图片)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四、巩固“又( )又( )”形式的词语。

1、师指板书“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生读。

2、生练说。

3、加大难度再练。

(什么)又( )又( ),师指导。

五、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两题任选一题)

1、回家把《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以《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为题创编故事,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板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桃树下

瓜地里

往回走

玉米又大又多

桃子又大又红

西瓜又大又圆

小兔子蹦蹦跳跳

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课文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结合,形象生动。由于本课没有要求认识的生字,所以教学重点不是识字。由于本课出现了几个“又(

)又(

)” 形式的词语和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所以我把重点放在这些字词上,让学生能积累并运用。同时让学生结合插图、板书,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懂得做事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教学本课,主要想体现以下几点:

一、由扶到放

课文结构相似,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重点指导第一自然段,通过由指导到扶再到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第一自然段中重点教学“又()又()”的词语,通过朗读“又大又多的玉米”和“玉米又大又多”让学生体会词语的灵活运用。通过做做动作,让学生理解“掰”、“扛”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通过朗读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这样由细节到整体剖析课文第一自然段为学生学习二至四自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本课的课文语言结构相似,这为语言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运用很重要。本课我通过“小猴子走到(

) ,他看见(

),非常高兴,就(

)。”的句式反复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说完整,从而为他们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做铺垫。我还不断总结、提醒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迁移运用,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着较多问题:

评价语言过于平淡,教学机智缺乏。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能给学生信心,也能调动课堂气氛。在评价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更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质量和语言规范,引导他们说好语文,用好语文。

并列式课文上到后来往往会出现单调、乏味的现象。本课教学也出现了这个现象。在

三、四自然段中可以变化一些形式,如结合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让学生演一演来反馈他们的成果。

在课堂中不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我太急于求成,只要有一个学生回答到点上,我就马上把他的思维拉到我这里来,以至于忽视了其他孩子的想法。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牵着他们走。

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8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

18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