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中国最美湿地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中国最美湿地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工作报告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鄱阳湖东岸,江西省鄱阳县境内,规划面积3628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35116.1公顷,占总面积的96.8%。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公园于2008年规划建设,当年批准为国家级试点,2011年9月正式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园已成为鄱阳湖生态建设和鄱阳湖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先后荣获“江西省先进湿地公园”、“江西先进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目前正在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现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立足“生态保护”核心,认真履行湿地公园的保护职责,努力打造鄱阳湖湿地保护样板地。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湿地生态资源是湿地公园建设的首要职责。

1、大力建设湿地功能区。在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建成了融湿地保护、科普、科研、游学于一体的鄱阳湖湿地科学园,通过修建湿地宣教馆、湿地植物园、鸟类救护站等,开展湿地保护科普宣传。在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保育区,启动了公园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工程,通过划界立标,加强日常(特别是候鸟迁飞季节)巡护,设立水禽避难所和野外补食点,营造良好的水禽栖息环境,维系湿地生态平衡。在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通过退田还湖和对湿地植被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发挥湿地水质净化作用,减少河流对湖泊水质污染。在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

通过对面源污染行为控制、污染源治理、湖面养殖方式调整、周边农村污水垃圾的综合治理,实现对珠湖水质的保护。

2、严格防治水资源污染。一是环湖建设生态渔村。在公园环湖村庄,启动了“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四大工程为主的生态渔村建设工程。对乡村污水处理采取了“生活污水厌氧池+人工湿地降解+农田灌溉”的三级生态降解模式。二是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投资1.2亿元建成了日处理4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5000万元,正在实施公园核心区域污水管网工程,并与城市污水管网并网。对公园较分散旅游项目,采取“分体式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降解”双保险模式进行分散处理。

3、强化湿地生态管理。组建了公园管委会,突出了三大职能:一是管理职能。设立了湿地保护科,主要负责鄱阳湖生态湿地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建设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生态治理工程,监测鄱阳湖湿地生物、水质等动态变化,协调湿地保护日常性工作。二是执法职能。根据《江西省湿地保护管理条例》,率先推出“部门委托执法、专业队伍综合执法”模式,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并与公园派出所合署依法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行为。三是救护职能。在鄱阳湖湿地科学园成立了珍稀动植物研究与保护中心,并与专业研究所、高校等机构合作,建立鄱阳湖珍禽研究和救护基地,对天鹅、白鹤、东方白鹳、江豚等鄱阳湖国家珍稀保护动物进行抢救性保护。

第二,立足“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两大基本点,牢固树立“保护—利用—提高”的建设理念,努力推进公园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保护与利用并进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湿地公园建设的基本主题。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秉承了“保护—利用—提高”

相结合的理念,公园共分为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其中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占总面积的6/7。在保护的同时,依托鄱阳湖良好的品牌和生态资源,全面开启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开发,通过旅游产业找到了公园建设保护与利用平衡点。

在旅游发展理念上,以湿地公园为平台,着力推动鄱阳湖的生态价值转变为旅游价值,生态高地转化为旅游品牌高地,实现 “从世界生态名湖到世界旅游名湖”的价值升级。

在形象品牌定位上,由于湿地是孕育地球生物的母亲,是保护地球生态的卫士,全新塑造了“地球上最美的母亲——鄱阳湖”的品牌形象,呼吁全人类都来呵护“地球母亲〃鄱阳湖”。

在建设思路目标上,创造性地提出“湖(鄱阳湖)城(鄱阳城)一体”的理念,利用“湿地科普与展示+城市旅游综合体+半岛度假综合体+低碳生活示范园”开发模式,逐步把公园打造成为“鄱阳湖之心、江西迎客厅”。

第三,立足“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全民参与”三大要素,逐步健全公园建设保障体系,努力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较为合理的建设保障机制是支撑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政策支持上,一是实行高位推进,以公园建设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列入鄱阳县四大工程之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力推进。二是实行项目整合。将污水处理、新农村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公路码头等项目向公园倾斜。三是实行三位一体。成立了管委会、运营公司,与原有的保护管理站一起形成“行政执法、市场运作、生态科研”三位一体运营机构。

在资金保障上,实行“政策支持为主,直接投资为辅”,“自

我积累,内部循环”的基本运行方法。由财政资金、上级资金、银行融资、政策返还构成公园资金保障体系。鄱阳县政府每年安排湿地生态建设预算资金600万元,公园收入县级所得部分全部返还。同时,以运营公司为平台,通过盘活公园综合管理区周边土地资源进行融资,累计银行融资达2亿元,为前期公园基础设施和基础功能区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在全民参与上,一方面,积极实施“与公园一起改变”行动计划,鼓励渔民洗脚上岸,采取转捕为养、渔俗表演、创办渔家乐等方式实现渔民转产转业。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并对困难渔民实行补助。另一方面,依托公园宣教功能,建立鄱阳湖生态游学基地,通过举办中华龙舟大赛、湿地帐篷观鸟季等活动,唤起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在宣传口号上,注重保护形象宣传,形成了以“一湖清水,为世界守护”和“地球上最美的母亲”相互映衬、相互承接的形象宣传口号。在生态公益活动上,注重公众的引导,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城市行动,创立了鄱阳湖自然之子俱乐部,提升公众对湿地生态关注度。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上)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 上 90分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受教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湖北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新洲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用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古都、美丽中国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中国最美湿地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中国最美湿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