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9: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 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极大障碍。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建设, 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合理规划村庄建设和产业布局,促进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破坏;治理;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关乎着整个国民生活安全与生产发展,也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将必然成为整个国家生态环境防治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了诸多具体的治理措施。但是,我国农村地域宽广,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生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了各地方对待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不一。此外,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环境保护和治理意识淡薄, 政府缺乏优秀的环境管理人员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加上原来的治理中心放在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环境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治理滞后,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显得尤为艰巨。所以,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环境,极大程度满足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考量和议题。

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战略意义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受制于生态系统, 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对我国来说,生态环境建设尤为紧迫, 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极大障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在田头、路旁, 甚至抛掷到沟渠、水塘,影响环境卫生和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排沟渠、水塘。乡镇工业布局不当,工业污染突出。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造成的局部地区面源污染突出。综合利用措施滞后, 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凸显。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广大农村, 是淡水、耕地、林地、草原、生物等资源的最大腹地,是承载人口的主要场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依托。同时,与城市比较, 农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于环境治理线长面广,环境问题原因更为复杂、危害更为严重、治理更为困难。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标志着国家适时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的主战场放在农村。但是,问题在于这一事关全局的大战略还远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 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和全社会的发展。很多人, 特别是城里人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抱以漠视的态度,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农村的事、是农民的事,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然而, 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有毒大米等一些列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一浪接一浪的爆发, 城乡居民健康程度下降, 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每年? 出生的残疾孩子数量不断上涨, 其原因主要是农产品使用了过量的农药和化肥。医疗保健成本大幅度上升,已经为城里人敲响了警钟: 农业还具有生态功能,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直接影响到了城乡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保护农村生态, 最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农民,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 2.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呈现的特点

1)环境保护与治理意识有显著增强

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国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不再是农民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当仁不让的环境保护的 关键因素。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是工作的重点。只有加大宣传的力度,丰富宣传的手段和方式,以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接受环境保护知识。同时,要加大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使人民群众了解破坏环境的各种后果以及在维护合法权益中利用法律武器;只有人民群众明白了环境保f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使他们自觉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只有人民群众了解了环境保护和自身生活质量提高的内在联系,才能积极主动的处理好环境保护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够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农村环境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农—村环境防治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农民是农村环境的护卫者和直接受益者,因此,农民是农村环境保护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深入的了解了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将环境保护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参与环境的保护。只有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才能自觉的约束破坏环境和行为;只有农民群众的保护环境意识提高了,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只有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才能积极的行使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只有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才能够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大踏步前进。

二、环保政策与实际情况反差巨大

第一,农村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首先,由于产权不清晰和兑现程度低的问题,人们对投资环境资源缺乏信任,因此导致短期行为;其次,农村资源市场不健全,价格机制不完善,从最大利益的角度出发,唯利是图,牺牲环境而不愿意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第二,政策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主要是在政府转型时期制定的,因此,不能够完全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环境保护,强制性的罚款、限期整改等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破坏的问题,并且成本巨大,往往出现经济发展得不偿失的状况; 第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统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各地政府对GDP数据的追求,而将环境保护等问题抛诸脑后。加之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存在偏颇,没有把环境质量这一重要的项目纳入到经济活动的成本之中,导致地方经济指标偏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因此削弱。

第四,环保制度设计不周密。由于环境保护制度的设计方面存在务种影响因素,导致制定出的制度本身就存在低效率和低约束力的问题。加之,有些环境保护部门不能够确保环境保护防治资金的落实,甚至从中克扣,对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置之不理,加重了一现象的存在。 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够稳定,由于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有些政策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使得人民群众无所适从,久而久之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因而在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等出台和执行的时候,群众并不积极的实施,不放心自己的血汗钱投入到长期的项目中,使得环境保护的有益措施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造成了的环境保护主要依赖国家补贴的局面。

三、区域差异的非均衡性特点

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问题解决进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了区域差异的非均衡性特点。据统计,2001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不足2%,到2004年却超过5%,增加了近二倍,但是与同时期的城市居民增长相比,就落后了,城市居民收入却达到了9%:2005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了 3.22倍。与城市居民相比,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处于相对下降中,农民子女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支出比重较大,农民的生活负担较重。农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于城市居民持续下降,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大项支出更使其感到生活艰难。?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优越条件,中、西部地区不仅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而且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手段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过剩人口众多。 “贫困一人口增长一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中,加剧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②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畜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还不能全面的取代传统的粗放的生产方式。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反单位GDP消耗的资源率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让人更为担心的是带来了环境的破坏。有关专家估算,我国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为特点的发展模式,使得环境治理的成本高于发展带来的利润,经济发展得不偿失。以云南省的漠池为例,由于周围农田和化工厂的污染,滇池的许多种鱼类和微生物已经灭绝,水质已经变为劣五类水,如果只单单将水变回二类水这一项将投入几百个亿,以前发展得到的几十个亿的利润己经不值一提了。 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的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那么,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环境污染仍在肆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07年仅粮食种植面积就高达10553万公顷①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使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大量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农田多有留守的老人和妇女耕作。由于留守人员的素质不高,加之政府农业技术部门在技术宣传、优质品种的推广等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使农业仍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不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甚至于由于农药滥用等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 第一,农作物稻杆污染严重

农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曾经作为生活燃料的农作物稻秆已经普遍的被煤球,天然气等替代。另外,由于农村词养规模的有限以及词养伺料业的发展,稻秆作为词料消耗也急剧的减少;再者,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稻秆还田的运用不多。以上的几个原因直接导致了結秆的过剩,无法处置。在农村普遍采取的措施就是直接燃烧,这样的手段一面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带来火灾隐患,一面还会影响周边城市航空业、公路交通业的安全等。例如,2007年在南京到合肥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 60辆车连环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调查得知主要原因是稻杆焚烧导致烟雾弥漫,大大降低了空气透明度,影响了路面交通视线。 第二,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相关研究表明,一个有2000头猪的猪场规模,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相当于10万人口当量。近年来,集约化畜禽养殖模式发展迅速,但由于其管理技术的不完善,给环境带来了超重负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本人调查发现,在集约养殖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是主观方面。一,在集约化养殖与环境影响的相互关系上认识不全面,没有处理好实际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关系,比如设备器具清洗不合格、蚊幡多、氨臭味严重等;二,没有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未执行等;三,养殖过程中忽视卫生指标,滥用人用药、原药和违禁药。其次是客观方面。一是养殖模式布局不合理,不仅区域划分不合理、区间距离不符合要求,还将养殖区设在了居民点;二,加工处理技术不成熟,畜禽粪便不能脱水除臭制成商品肥料或进行综合利用,粪便等废弃物排放不符合标准要求。 第三,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丛1978年党的H届三中全会来,我国乡镇企业飞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为乡镇企业数量较多、能源消耗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大多数企业无防治污染设施,使污染问题较突出。据1997年的报告《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染调查公报》可知,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己达全国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至1/3。现在,乡镇企业污染在整个工业污染中的比重己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 —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己接近甚至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当地农村环境被如此庞大的污染物污染的程度不言而喻。

二、受地方经济制约环境治理难获得有利的物质支持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渐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新房、新村、新镇”建设中,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能达标,许多地方只重视城镇总体建设规划的编制,忽视了把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因素联系起来,导致缺位或不协调,加上管理缺失,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染物直接排人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SL、差”①的现象。环境问题从源头上大致可分为生产型环境问题和生活型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显而易见的是我国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保功能相当缺乏,致使环境的综合质量差。综观我国农村发展过f呈,农村往往是率先启动和发展住宅、商业、服务业等基础设施,将有限的财力集中于道路、房屋、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建设,而诸如垃圾处理、排 水和污水集中处理、消烟除尘、噪声隔离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根本就不为人所注意,更谈不上发展。目前全国共有2万多个建制镇,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跟不上乡镇的发展速度。有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我国环境基础设施水平中自来水普及率仅为70.7%,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平均每个建制镇还没有一个供水站,致使饮用水供应紧张。建制镇的人均城建资金仅为城市的20%,即只有每人150.9元。资金不足使得小城镇的道路铺装率不足50%,人们出行很不方便。也使得60%以上的地区都是雨污合流更不用说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之类的了。 - 第二,乡镇环境管理滞后

乡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剧主要是由于环境管理意识淡薄,生态环境管理投入少力度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粗放等造成的。由于缺乏专门的环卫机构和专业的环卫队伍,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得不到保障。据了解,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发育比较成熟的苏南地区,仅30%的乡镇有工业废水专门处理装置,超过50%的建制镇居民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第三,能源结构欠佳,污染空气环境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仍然是城镇的主要能源,1998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煤结构中,煤炭占61%以上,部分小城镇生活用煤还是以薪柴、稻杆为主。工业用能的煤炭比重还要高于生活用能,而且优质煤比重明显偏低,缺少清洁能源,使煤烟型污染成为小城镇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政府的“爱莫能助”与民众的信心缺失导致治理动方不足

“任何一个组织体系,都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组织运转。环境组织管理也如此。它主要包括环境监测、规划、监督、环境管理及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管理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组织机构合理性,管理权限确定性,组织机制科学性” [21] ①。从横向来讲,环境组织管理机构应当有环境监测、监督、事务处理、执行等机构;从纵向来讲,环境组织管理机构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但是,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环境组织管理机构都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在环境组织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权限划分不明。目前,我国环境治理的政府主导部门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各省、市级政府也设置相关的环境治理机构,而到县一级地方政府,通常只在工业密集、工矿企业比较多的地区设置专门环保机构。从中央到地方,这种垂直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起到集权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而环境管理机构一般隶属于本级政府,往往屈从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对环境问题置若罔闻。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往往连片存在,跨地区,跨行政区域,因此若按照行政权限有地方政府操作,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由于执法主体较多,权力过于分散,造成权责不明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常常引发行政部门横向层面管理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尤其是当污染区域跨地方行政区域,导致存在管理空白的可能,而一些地方环境治理机构沦为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没有独立的调查立案权。例如在环境监测方面,环境部有权管理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全国环境信息网,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放水污染 .物排放许可证的职能;而水利部的水资源水文司也有监测江河湖库的 水质、审核水体纳污能力的职能。换句话说,水文监测也是环境监测的一部分。另外,在规划职能方面,环境部具有“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国家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的职能;而国家发改委的农村经济发展司也具有“编制和实施全国生态 环境建设规划”的职能,两者职能的交叉和重叠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环境主管部门独立性不强。《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虽然如此规定,然后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笼统和模糊的嫌疑。没有相关配套的法规明确环境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及管理幅度。当环境问题爆发时,主管环境单位必须上报给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地方的声誉,不希望信息传播到中央,因此有可 -能责令环境主管部门私下协调解决。也就是说,环境主管部门独立性不强,往往依附地方政府权力而存在,难以实现独立自主解决环保污染等问题。 第三,基础环境管理机构薄弱。

农村基层环境治理,具体由基层的环境管理机构负责实施,以微观管理为主。一方面由于资金、编制、人员等有限,环境治理机构不能渗透到基层;另一方面,缺乏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往往流于形式,在执法过程中体现出软弱,妥协,甚至利用权力寻租。当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制止,群众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助长了环境污染者气焰,起不到惩罚、威慑作用,导致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第四,管理配套机制缺乏。管理目标的实现,不仅依靠法律强制力保驾护航,同时需要领导者管理方式灵活多变。如何使得管理成本投入小,产生的效益最大?在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公用地悲剧”:“当众多消费者在共同的、向公众幵放的草场资源饲养牲畜的时候;必将出现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现象,因为草场是公共的,畜群是私人的,每个牧民都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养更多牲畜,跟本不在乎公地退化”。?农村环境作为公共资源,对于农民来说,环境是进行农牧业生产的基础。如果大家都不顾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那么环境势必承受不起污染之重。因其公共性,个体不愿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愈加恶化,进而,生产方式不能持续进行。出台相应的鼓励机制、协调机制,通过利益均衡的途径,号召农民一方面维护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引导群众,加强环境污染的问责机制,对造成污染事实的企业或个人追究其责任,起到惩治的效果。 第五,环境执法者素质偏低。目前农村环境执法者的数量不足,并且由于准入标准较低,其素质普遍偏低。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训练和相关技能考核,基层环境执法者的能力有待加强。当遇到污染环境的具体情况时,不能合法、高效、准确执法,从而影响环境治理的权威性,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甚至导致居民的非议和不信任。因此,基层环境执法者素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薄弱环节,需引起重视。

4.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1)制定相应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措施

政府应该给予生态环境保护以特别的关注,在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保护和治理的问题上给予高度重视,并就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目标与原则。

2)明确农村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和任务

(1)农村生活垃圾整治。

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采用集中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理,降低处理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市场运作的农村垃圾处理运行机制。

(2)农村水污染整治。

为了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治理,永州市总体规划,并要求与督促各区(市)县城区和所有乡镇做好农村污水处理的规划,并分步严格落实,依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为了实现规划的制定与认真落实,永州市水务局牵头、市建委配合,不仅帮助各区(市)县政府做好县城和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而且还对各区(市)县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时限,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建设完成。同时,市政府还加大了对饮用水的保护,特别是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在科学规划水源区的同时,对水源保护区的排污口予以坚决取缔、从而预防和处理水污染事故等。另外,加强各渠系、河道的整治,现已基本完成。 (3)农业资源污染整治。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污染超标耕地综合治理。全面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逐年削减化肥施用量,基本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搞好农作物稻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 (4)空气污染整治。

加强对废气的强制处理,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的废气排放。鼓励农村的中小企业集中发展,敦促废气排放完全达标,并对没有遵循相关条例危害农村生活环境的中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禁止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的生活垃圾,保证农村空气质量。 .(5)农村建筑和道路垃圾整治。

农村垃圾随处可见,随处堆放,从生活垃圾到建筑垃圾,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规范管理或者属地管理的标准。由于垃圾乱象影响村容村貌,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道路安全埋线了隐患,因此需及时清理农村建筑和道路垃圾。 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机制创新

迫切需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战略位置上来抓。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及基础体系建设。“十一五” 期间, 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发展阶段, 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 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 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 并作为实施的重点,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抓紧制订 5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6, 并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 规程等相关标准、规定。以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政府要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系,充实农村环保机构的力量,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 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对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力度,制止城 市、工矿 企业向农村排 放/ 三废0。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实行党政一把手 / 亲自抓, 负总责0 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任务重, 涉及部门广, 各部门要通力合作, 齐抓共管。环保部门负责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 农业部门具体负责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指导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水利部门负责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工作; 建设部门加大对农村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林业部门负责农田林网和湿地保护等工作; 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科技投入;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安全农产品系列标准的发布;计划、财政、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 达到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和谐。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相关产业发展, 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良性循环。应用农业循环经济理 念做到产业间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的高效、清洁生产,延长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链, 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可以有效缓解生活用能,改善农村侠生状况, 防止环境污染, 保持村容整洁。建立集约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的 / 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0 发展模式, 可以既实现对已有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也避免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的污染。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应充分认识生态农业的公益性,在税收、银行贷款和产品标识等方面制定更优惠的专项扶持政策, 以降低生态农业改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提高生态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促使农业产业化, 使现代农业与生态型 农业有机结合,达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与农业经济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合理规划村镇建设和产业布局, 严防新农村建设导致新一轮的生态破坏。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专门 编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把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统筹考虑农村的村镇布局, 发展中心镇、中心村, 萎缩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村, 统筹考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 按照资源有效配置的理念, 将交通、教育、医疗、环保等优先配置中心镇、中心村,要将环保基础设施和饮用水源建设等作为重要内容; 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 按照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理念, 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区、规模养殖小区和保护小区, 为各业持续发展提供空间。

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是在新农村建设中, 一些地方忽略生态环境保护, 存在着 / 一刀切0的错误倾向, 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的农村建成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居民点, 使农村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优势。这种倾向必须防止和客服,绝不能让一些地方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 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 田防护林建设。 5.结语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展及效果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农村生态环境报告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的建设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