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2 21:36: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本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应加强固定资产使用的监管、使用效果的考评、闲置、报废资产的及时有效处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确保单位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一个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对单位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财务、后勤及相关的使用、管理等部门,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协作参与管理。尽管各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都下了很大功夫,但或多或少还有一些缺陷如下:

1、管理制度不健全

(1)购置环节:在购置资产时,不按政府采购的要求,不搞市场调研,私下交易、人情交易,不按规定寻找合格供货方,不能比价比质,特别是有关大宗商品的采购未能履行集体决策,没有购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没有从源头上把好关,使国家和单位蒙受巨大损失。

(2)使用环节: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的领用、保管台账或记录不健全,无定期盘点制度或长时间不进行盘点,不进行清查,摸不清楚家底;固定资产调换转移不及时记录,导致资产损失、流失而无法找到相关的责任人员。还有部分单位虚增(减)折旧,虚列维修费用支出等方式导致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影响领导层的决策。

(3)处置环节:固定资产闲置不处理,造成固定资产报废。未能按照账务管理规定程序处置国有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价值贬损,资产流失。许多单位闲置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按国有资产处置程序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等部门报告,采取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固定资产,导致大量资产闲置的同时,既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也是对社会资源的闲置,是社会财富的极大损失。

2、责任人管理机制不到位

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业的事业单位都注重对有严格财务开支标准或定额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如差旅费,取暖费、职工的劳动保护等),固定资产的管理除做出购置决策后的各环节都或多或少落实得不彻底。有可能出现物质实体同账面记录不一致,或者物质实体已处于不正常使用的状态,或者被遗忘的可能性也较大。

3、缺乏有效的使用考评机制

由于大部分行政事业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用核算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导致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长期被忽视,即使被人为损坏也未能及时查清责任,不能及时掌握相关固定资产的状况,如需要还是不需要、使用状况如何、利用率怎么样、是否长期超负荷运转、是否长期闲置不用、是否投入已超过产出不再适用,造成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核算投入与产出,为决策者正确决策提供辅助信息。

相关对策及建议

1、强化、更新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1)领导人员应提高认识,提升管理水平,从上至下形成合力,常抓不懈。

(2)培树节能减排,节约型单位的意识,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就是创造新的财富,形成共同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价值观。

2、明确岗位分工

为了加强控制,各项业务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如固定资产的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的取得、处置与相关的会计记录等职责均不能由一人独自完成。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购置、使用、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有明确的规定,形成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各环节如采购、验收、登记、维护、保管、使用的责任人员,明确责任人的权限,并形成相互牵制的制度,确保各环节不出纰漏。

(1)应当制定固定资产的目录,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保证每项固定资产标识清晰,身份准确。按照单项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核算折旧的单位)、盘点等相关内容。

(2)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固定资产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还应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保证培训后上岗,确保安全运转。

(3)鼓励员工技术改造,不断促进技术升级,适时淘汰落后设备,保证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还要考虑单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前瞻性,切不可固步自封。

(4)处置闲置固定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另外事业单位无论是出租还是出借固定资产,其资产的所有权性不变,仍归国家所有,所形成的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5)报废的固定资产的处置更应慎重,因为一旦处置后其行为将不可逆。当固定资产严重损坏,没有维修利用的价值时,应由固定资产使用的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的申请,交相应部门审批后,再进行处置,账务处理应同步进行。

4、建立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制度

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应由负责保管、记账等不同职能的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共同担任,有廉政监督员的单位可让其一同参与。盘点的结果记录在盘点清单上,盘点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别、编号、存放地点、目前使用状况和所处状态等。

(1)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备的盘点清查制度,明确清查的时间、方法、范围、流程等相关内容,核查固定资产数量,使资产清查工作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及时处理,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要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除了进行全面的固定资产彻查,还要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以防止有关人员弄虚作假做假,堵住国有资产流失、损坏的闸门。

(3)建立离任核查制度,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离职时要组织核查,查清其曾经使用或管理的资产,并办理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确保资产账目清晰,资产实物安全完整。特别是涉及到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产权或使用权转移的资产,更应在查清楚之后,再按要求妥善处理。

5、提高全员素质

提高决策者的素质,单位的决策者要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做好带头作用;提高使用人员的水平,合理安全使用固定资产,保证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只有全方位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专业素养,保证资产信息完整,资产管理得当,资产利用充分,才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

义务教育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