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一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6: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一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欣赏欧洲民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一)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

(二)能够感受、体验 《伏尔加船夫曲》、《伦敦德里小调》及《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小提琴、西班牙吉他的音色,初步了解有关吉他的音乐知识。

3、情感目标

(三)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能为聆听到的音乐画旋律线或图形谱。感受欧洲的音乐及所表达的情感。

(四)学唱一段《 伏尔加船夫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聆听、歌唱、感受、欣赏、讨论等音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感受浓郁的欧洲音乐作品的美,从而对富有欧洲风格音乐特点的歌曲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2、难点:如何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在歌唱及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教材分析】

(一)《伏尔加船夫曲》2010年10月18日潘国恒

1、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为b小调调性,适合男低音演唱。《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二)《伦敦德里小调》

伦敦德里又名“德里”,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个小城。

《伦敦德里小调》又名《伦敦德里之歌》或《爱尔兰民歌》。它是根据流传在伦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因告别》改编而成的。原曲采用单二部曲式写成,大调式、4/4拍。其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见课本旋律线图)。其旋律纯朴动人,充满了温柔平和的气氛。其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乐句组成(见课本旋律线图下两行)。其旋律显得高昂、色彩较为明亮、带有明显的颂扬性。整个音乐充满了热爱生活以及憧憬未来的美好感情。

小提琴曲将原曲在高低音分别呈现一遍,然后加以变化后重复,最后回到原来的情绪上结束全曲。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歌唱性强的优势,因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1、中世纪时,由阿拉伯及北非侵入西班牙的摩尔人,在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城建立了格拉纳达王国。摩尔人在格拉纳达山丘上盖起了阿尔罕布拉宫。在这座中世纪的宫殿里,珍藏着闻名于世的壁画——这是古代伊斯兰文化的宝贵遗产。15世纪时,西班牙人开展复国运动,摩尔统治者被赶出了西班牙。但是,格拉纳达王国的遗址及阿尔罕布拉宫中珍藏的壁画却成为后世旅游的胜地和观光的对象。

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塔雷加(1852——1909)曾到阿尔罕布拉宫游览。他对那古老的宫殿建筑和华丽的壁画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而在1896年创作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首传世之作。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结构形式是:A+B+尾声(即单二部曲式带尾声)。

2、吉他。中世纪时,摩尔人将一种拨弦乐器传入西班牙。随后,逐步定型为今天的西班牙吉他(简称吉他)。与它同类的乐器还有意大利吉他、班杜里亚琴、西滕琴、班卓琴、夏威夷吉他(横置在膝上演奏的吉他。用金属按弦器代替手指按弦,并在琴弦上滑动奏出旋律)。

【教学方法】

《伏尔加船夫曲》

一、对作品应完整地聆听,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艺术整体留有深刻的印象。

二、要抓住以下重点:歌曲的主要艺术特点(如:力度层次的演变特点、劳动号子式的固定音型、男低音的音色……),歌曲的主题思想(踏平世上的不平路)。

三、聆听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参照列宾的油画,讨论歌曲的内容。

(2)利用歌曲片段引导学生做即兴表演。

《伦敦德里小调》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一)、对每个作品都应完整地聆听,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艺术整体留有深刻的印象。

(二)、聆听《伦敦德里小调》时,可先唱一唱原曲。在此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分析讨论其结构形式,高潮在哪里,最富激情的乐句是哪一句,为聆听完整的乐曲打下基础。

在聆听全曲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原曲重复了几遍;每次出现时音乐的表现方式如何。(是哪个音区?是单旋律还是有和音?是连音奏法还是有断奏?)

四、聆听《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聆听全曲,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音乐情绪、乐曲结构等。其中,应注意两段旋律呈现的次数,尾声与前两段旋律有什么联系,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轮指奏法、分解和弦伴奏)。

(3)引导学生检索、讨论有关吉他的文化知识

小结:本节课通过老师的讲解多数同学掌握了本课的重点,但在音乐的学习方法方面还需加强和提高,总体来说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和目的。

欧洲风情

桑塔露琪亚教案(第三单元欧洲风情)

《桑塔.露琪亚》教案(第三单元欧洲风情)

欧洲风情教案

主题单元标题 初一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欧洲风情展策划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小结

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初一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学设计
《初一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