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际经济合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0: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际经济合作要点

1. 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协作活动。 2. 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的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合作。 3. 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在生产领域的相互协作。 4. 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5. 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间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6. 国际经济合作应包括国际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国际协调。

7.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内容。

8. 生产要素是指具体的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须的各种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 9.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分直接移动和间接移动两种形式。 10.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都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11.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共性:都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12.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中存在的所谓“C规律”是指:竞争——矛盾——冲突——合作。 13.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以生产要素国际移动为本质内容的,主权国家间的经济协作活动。 14. 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除国际商品贸易和金融服务以外的国际间经济协作活动。 15. 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特指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两项具体方式。 16. 宏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政府之间及不同国家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以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协作活动。 17. 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指不同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活动。 18. 多边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一国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以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协作活动。 19. 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一般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国家之间、科技及装备水平差异较大的厂矿企业之间或商品生产前后的产品生产企业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20. 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一般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国家之间、科技及装备水平接近的工矿企业之间或商品生产处于同一产品阶段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21.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不同:第一,研究对象不同;第二,所采取的方式不同;第三,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可以获得独特的经济效益,发挥国际贸易难以发挥的作用; 22. 国际贸易研究生产要素间接移动的规律性(商品的进出口),国际经济合作研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进行直接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的规律及协调机制。 23. 国际贸易所采取的大多是买断方式,国际经济合作大多采取的是项目合作方式。 24.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国际信贷合作、国际投资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土地合作、国际信息与管理合作、国际发展援助、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 25.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特征:第一,国际经济合作所反映出的是一种新型的国家间关系;第二,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全球性、经济性和持久性,合作范围大、领域宽、方式灵活多样;第三,合作过程中种类生产要素常常结合在一起发生一揽子国际转移;第四,合作中充斥着斗争和竞争,又合作又斗争,斗争中求合作。 26.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有九大类:第一,国际信贷合作;第二,国际投资合作;第三,国际科技合作;第四,国际劳务合作;第五,国际土地合作;第六,国际信息与管理合作;第七,国际援助;第八,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九,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 27. 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1)国家间的协调行动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直接移动与重新配置实现了各国之间在生产数 1 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互补,促进了国际间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 28.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生产或经营,并掌握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29. 国际直接投资三种表现形式:(1)投资者在东道国境内单独出资或与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创建新的企业;(2)投资者增加投资扩展自己在境外的原有企业;(3)投资者收购或兼并东道国的现存企业。 30. 国际直接投资的突出特征是投资者对所投资企业拥有有效的控制权。 31. 对于直接投资者所需拥有的最低股权比例,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 32. 企业直接投资的动机:(1)开发和利用境外自然资源;(2)保护企业原有的出口市场或开拓新市场;(3)利用境外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降低综合生产成本,维护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4)取得和利用境外先进管理、技术、工艺、设备的知识追求型投资;(5)分散和减少企业风险;(6)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7)实现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 33. 国际投资环境是指能影响国际投资活动的各种外部情况和条件的综合体。 34. 国际投资“硬环境”是指能影响国际投资运行的外部物质条件,如能源、交通。 35. 国际投资“软环境”是指能影响国际投资运行的社会因素,如政治的稳定性、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社会文化。 36. 国际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方法主要有:(1)障碍分析法;(2)冷热国对比分析法;(3)多因素等级评分法;(4)机会——威胁分析法;(5)动态分析法。 37. 投资障碍分析是依据阻碍国际投资运行潜在因素的多寡与程度来评价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障碍少的国家被认为拥有较好的投资环境。 38. 投资障碍包括:(1)政治障碍(2)经济障碍(3)资金融通障碍(4)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短缺障碍(5)国有化政策和没收政策障碍(6)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歧视政策障碍(7)政府对企业过多干预障碍(8)普遍实行进口限制障碍(9)实行外汇管理和限制汇障碍(10)法律和行政体制不完善障碍。 39. 冷热国对比分析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述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价方法,热因素多的国家投资环境优良,亦热国。 40. 冷热因素包括:(1)政治稳定性(2)市场机会(3)经济发展状况(4)文化单元化(5)法令障碍(6)自然环境障碍(7)文化差异。 41. 多因素等级评分是一种评价投资环境的综合方法,列举影响因素,以表格的方法逐级确定分数。 42. 斯托伯评分法中共选取八大因素:资本抽回、外商股权、歧视和管制、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关税保护、当地筹资、通货膨胀率。 43. 机会——威胁分析法是一种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评价其跨国经营环境的方法。 44. 动态分析法是指分析过去、现在的同时,预测将来可能产生的变化。 45. 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是:(1)境外企业创建,包括创建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2)境外企业收购,包括境外企业兼并。 46. 国际独资企业指某一外国投资者依据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47. 国际独资企业的形式主要包括境外分公司和境外子公司。 48. 境外分公司指一家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或经营范围在东道国依法设立的,并在组织和资产上构成母公司一个不可分割部分的境外企业。 49. 境外子公司指母公司投入全部股份资本,依法在东道国设立的独立企业。 50. 国际合资企业指由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者为共同经营一项事业,联合出资,依 2 东道国法律在其境内设立的独立企业。 51. 国际合资企业可分为股权合资企业与契约合资企业两种基本形式。 52. 股权合资企业是建立在股权分享原则之上的典型国际合资企业。 53. 股权合资企业是国际上最为普遍的合资企业形式。 54. 国际契约合资企业是建立契约规定的合作条件基础之上的一种形式灵活的国际合资企业。 55.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一种契约式的合资经营企业。 56. 海外投资企业是指我国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经批准在境界投资兴办的企业。 57.

58. 合营企业合同是指合营双方为设立合营企业就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文件。 59. 合营企业协议是合营双方对设立合营企业的主要要点和原则达成一致后订立的文件。 60. 合资企业章程是指按照合资经营企业合同规定的原则,经双方一致同意,规定合营企业宗旨、组织原则和经营管理方法等事项的文件。 61. 国际企业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依法取得东道国某企业部分或全部所有权的行为。 62. 企业收购过程中,采取主动行动的一方称为收购公司,而被动的一方为目标公司。 63. 企业收购的主要方式包括:直接收购、间接收购、杠杆收购。 64. 直接收购指收购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提出拥有所有权的要求,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磋商,共同商定条件,根据双方商定的协议完成所有权转移的做法。 65. 间接收购指收购公司并不直接向目标公司提出拥有所有权的要求,而是通过在市场上收购目标公司已发行和流通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票,从而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66. 杠杆收购指由一家或几家公司在银行贷款或在金融市场借贷的支持下进行的企业收购。 67. 企业收购的主要办法包括:现金收购和股票收购。 68. 现金收购是一种单纯的收购行为,购买者支付了一定数量的现金后,就取得了被收购企业的所有权。 69. 股票收购是批投资者增加发行本公司的股票,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70. 国际投资机会决策是指投资者对具体投资机会进行研究和确定的过程。 71. 投资决策要有一定的程序。首先是确定决策目标,其次是寻求可行的方案,第三是对方案进行评价,最后是选择满意的方案。 72. 国际投资决策包括机会选择、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评价、项目实施等全过程。 73. 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和技术方面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74. 财务投资决策的核心内容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75. 资本筹集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股本筹资,二是债务筹资。 76. 债务筹资是指以各种借贷方式取得资本。 77. 股本筹资的形式既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实物或无形资产。 78. 间接投资是指通过金融证券市场进行的投资。 79. 有价证券是表示一定财产权的证书。 80. 有价证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证券资本的收益性;(2)证券资本的风险性;(3)证券资本的变现性;(4)证券资本的波动性。有价证券的主要类型包括:(1)中央政府 3 债券;(2)地方政府债券;(3)公司债券;(4)公司股票;(5)商业本票;(6)投资公司股票和债券;(7)可转让大额存款单。 81. 广义的有价证券指信用证件。 82. 狭义的有价证券专指证券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证券。 83. 货币证券是对货币有请求权的证券,如汇票。 84. 资本证券是能按期从发行者领取收益的权益性证券,如债券。 85. 商品证券是为证明领取商品权利的证券。 86. 通常意义上的证券一般指狭义的有价证券 87. 证券资本的主要特征包括:收益性、风险性、变现性和波动性。 88. 中央政府债券就是由中央政府或中央政府有关机构出面发行的债券。 89. 公司债券是工商企业或财务公司对外借债的一种债权凭证。 90. 证券投资风险就是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之间的离差。 91. 证券投资中的非制度性风险的特点包括:(1)由于特殊因素引起;(2)影响某种股票的收益;(3)可以通过证券的多样化来避免。 92. 国际证券投资中非制度性风险的主要来源:(1)市场风险(包括股票行市风险、市场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2)企业风险(包括倒闭风险、政府干预风险);(3)购买力风险及其他风险。 93. 国际证券投资中非制度性风险的主要来源:(1)市场风险(包括股票行市风险、市场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2)企业风险(包括倒闭风险、政府干预风险);(3)购买力风险及其他风险。 94. 证券投资选择对象应符合收益率高、付税低、手续费低、安全性好等原则,同时考虑其期限、变现、便利、价格。 95. 证券投资开户是指投资者同经纪商签订规定有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委托契约。 96. 证券投资委托是指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投资需要,向经纪商发出的具体交易指令。 97. 证券投资过户是指变更证券所有权登记的行为。 98.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证明其股权并作为分配股利和剩余财产依据的有价证券。 99. 股票期货交易指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后,双方约定将来某一时间为交割期,到期必须办理交割或清算的交易。

100. 股票期权交易根据与专门商签订的合同,规定在一定期限内,按双方商定的“协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101. 债券是指政府及民间发行的各种债券的总称。

102. 债券所含的基本要素包括面值、价格、还本期限、还本方式及利率等。 103. 证券投资交割是指交易的实际履行,对投资者而言就是交票或付款的行为。

104. 证券投资场上交易是指经纪商在交易所内的代表具体实施投资者交易委托的行为。 105. 间接利用外资主要指借用境外贷款和国际证券融资。

106. 我国规定企业境外上市的一个必备条件是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人民币。

107. 在我国市场发行外币股,如B股和H股,也属于国际证券融资的范畴。 108. 国际证券投资中制度性风险的主要来源有:(1)市场风险,包括股票行市风险、市场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2)企业风险,包括倒闭风险、政府干预风险;(3)购买力风险等。

109. 国际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是国际证券投资,包括:(1)外国债券;(2)欧洲债券;(3)公司股票;(4)商业本票;(5)可转让大额存款单。

4 110. 外国债券指A国发行人在B国发行的以B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111. 欧洲债券指在面值货币所在国以外的国家发行的的债券。

112. 猛犬债券 Bulldog Bond 指由非英国本国企业在伦敦发行的英镑债券

113. 扬基债券是在美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即美国以外的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国际组织在美国国内市场发行的、以美元为计值货币的债券。

114. 武士债券是在日本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是日本以外的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国际组织在日本国内市场发行的以日元为计值货币的债券。 115. 龙债券是以非日元的亚洲国家或地区货币发行的外国债券。

熊猫债券是指由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在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是一种外国债券。 116. 对外加工贸易是指由国外厂商提供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由国内企业按对方要求的规格、质量和技术标准装配为成品或半成品,并按约定标准向对方收取工缴费的做法。

117. 补偿贸易是指在信贷基础上由国外厂商向国内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或设备,投产后国内企业在约定期限内以产品形式偿还技术、设备价款的做法。

118. 我国对外投资企业选择境外投资机会时一般应坚持的原则包括:(1)充分考虑本企业的经营优势;(2)以东道国规定的优先发展领域为首选;(3)优先考虑选择设备材料出口和劳务输出的投资机会;(4)优先考虑投资少见效快的投资机会;(5)优先选择新兴产业和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119. 我国所指的外商独资企业是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境外投资者所拥有的企业。

120. 技术转让是指技术持有者通过各种方式将其拥有的生产技术、销售技术或管理技术及有关的权利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121. 国际技术转让是指国家间以技术买卖为目的的特殊交易。技术转让的主要内容是(1)专利使用权;(2)商标使用权;(3)专有技术使用权。

122. 许可贸易是指交易双方以签订许可证协议形式进行技术使用权的让渡的交易方式。 123. 技术是指人们应用某种方法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系统性知识。 124. 专利是指政府主管部门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人的一种法定权益。 125. 专有技术是指未申请专利的技术。

126. 商标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为自己商品所加上的文字、名称、图案、记号或综合标志。 127. 商业性技术转让即技术有偿转让。 128. 非商业性技术转让是指通过政府援助、技术情报交换、学术交流和技术考察等形式进行的技术让渡。

129. 独占许可是指技术许可方给予技术受让方在合同规定的地区内享有使用某种商票或技术,制造和销售相关产品的独占权利。 130. 排他许可又称全权许可,是指技术许可方给予技术受让方在规定在规定的地区内使用某种商票或技术,制造和销售相关产品的全部权利。

131. 普通许可是指技术出让方给予受让方在规定的地区内使用某种商票或技术,制造和销售相关产品的权利。

132. 分售许可又称从属许可,是指技术受许可方将其从技术转让方得到的权利再转让给第三者的交易方式。

133. 互换许可又称交叉许可,是指技术许可方和受让方将各自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和专有技术的使用权提供给对方。

134. 许可使用费是指许可证协议中的价格,也即技术转让的价格。 135. 技术转让的标的是专利使用权、商标使用权和专有技术使用权。

5 136. 国际技术转让谈判一般包括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两方面的内容。 137. 国际技术转让谈判在先后次序安排上一般是先技术谈判后商务谈判。 138. 国际技术转让谈判中技术谈判的内容包括(1)拟引进技术的范围;(2)提供技术的方式和途径;(3)技术的规格质量;(4)技术考核;(5)技术的效保证。 139. 国际技术转让谈判中商务谈判的内容都有:(1)价格;(2)支付方式;(3)税费;(4)履约保证;(5)适用法律;(6)仲裁;(7)索赔;(8)侵权与保密;(9)不可抗力;(10)合同生效;(11)技术硬件的包装、运输及保险。

140. 技术贸易不仅仅是交易双方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更应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关系。 141.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综合性商务活动和国际经济交往活动。 142. 国际工程承包属于一种通过国际间的招标、议标或其他协商途径,由国际承包人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设备、材料、管理、许可权等,为工程发包人实施项目建设或办理其他经济事务,并按事先商定的合同条件收取费用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 143. 只有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才能实现世界银行关于国际竞争性招标的“三E”原则 144. 国际工程项目建设通常采用的国际招标方式有:(1)公开招标,即招标人通过公共媒体发布招标信息,所有合格承包商均可报名参加投标,条件对业主最有利者中标;(2)选择性招标也称邀请招标,是一种有限制竞争性招标;(3)非竞争性招标即谈判性招标,也称议标。

145. 国际工程承包中的“施工索赔”是承包商向业主索赔。 146. 按索赔发生原因划分的国际工程承包中的施工索赔包括:(1)设计变更索赔;(2)工程变更索赔;(3)施工条件变更索赔;(4)业主违约索赔;(5)业主原因造成延误工期的索赔;(6)拖期支付工程款的索赔。

147. 国际工程承包活动中的“一揽子合同”又称之为交钥匙合同。

148.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内容通常是关于业主和承包商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一般无统一规定。合同双方可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用一些国际性组织机构编制的“标准合同”(即范本),如FIDC合同(“国际顾问工程师联合会”编制的合同)。

149. 按照国际惯例,在索赔事项发生后28天内向工程师(并抄送业主)提出正式书面通知。

150. 按照国际惯例,承包商在发出正式索赔通知后的28天内,提交索赔报告。

151. 对外派遣的人员在劳务合同期间,连续工作1年以上者,当其连续工作满11个月后,应有一次回国探亲1个月的假期,费用由业主负责。

152. 若因对外派遣的人员死亡或生病不宜工作达四个星期以上者,派遣方因自费提供替换人员。

153. 我国派出劳务成本中的国外开支包括:(1)国外服装零用费;(2)膳食费;(3)住宿费;(4)国际旅费;(5)保险费;(6)应纳税款;(7)劳保用品费;(8)医药费;(9)餐饮具费;(10)公司国外管理费(交通费、办公费)。 154. 我国派出劳务成本中的国内开支包括:(1)国内工资;(2)国家给劳务人员的各种补贴(劳保费、医疗费);(3)制装费;(4)出国前集训费;(5)回国后待分配的工资;(6)出国前、回国后和回国休假的旅费;(7)公司国内管理费。 155. 对外劳务报价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成本与利润的确定应随行就市,灵活掌握。(2)在计算成本和利润时,要考虑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合同期限、风险等等;(3)对外报价应留有余地,偏高和偏低都不可取;(4)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业主、不同项目,具体定价。

156. 国际租赁业务的主要特点与作用是:(1)当事人至少有出租人与承租人两个,一般合作期限较长;(2)既解决了设备需求企业生产的需要,又缓解了其资金短缺的困难; 6 (3)有利于设备生产企业打开或扩大市场,绕过贸易壁垒。 157. 国际租赁业务的主要方式包括:(1)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2)节税租赁和销售式租赁;(3)杠杆租赁和单一投资者租赁;(4)直接租赁、转租、回租。 158. 融资性租赁是一项至少涉及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的三边交易。 159. 融资性租赁是不可撤销、完全付清的融资行为。

160. 经营性租赁是可撤销、不完全支付的短期融资行为。 161. 节税租赁在美国称为真实租赁 162. 非节税租赁在英国称为租购

163. 杠杆租赁是一种采用“财务杠杆”方式组成的融资性节税租赁

164. 回租后的进口转租赁下,实际是由国外租赁公司向供货商支付租赁设备的价款。 165. 回租后的进口转租赁下,国内租赁机构与国外供货人的购货合同签订后,作为国内租赁机构来说,并不转让其执行购货合同的义务。 166. 风险投资者之所以选择风险投资的原因是:(1)来自经济方面的原因在于高风险带来的利润一般都比较丰厚,且高风险背后可能隐藏着的机遇;(2)来社会方面的原因在于高自风险项目一旦成功后带来的社会尊重和个人的满足感、成就感。 167. 导入期的风险投资的特点是:(1)该阶段经费投入显著增加;(2)该阶段风险仍主要是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且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开始凸现。 168. 成长期的风险投资的特点是: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不再是技术风险而是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加大,一方面由于技术已经成熟竞争者开始效防会夺走一部分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多源于技术背景的企业管理者在技术先进和市场需要之间的取舍不当。

169. 风险投资不同于一般投资的特点主要是前者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开发与运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其追逐的是高风险后所隐藏的高额回报;后者追求的是平均风险下的平均利润。

170. 种子期的风险投资的特点是:由于该阶段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且不易测评,因而种子期的风险投资会面临三大风险,一是高新技术的技术风险,二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三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风险。

171. 种子资本是指高新技术产业种子期的风险投资。 172. 导入资本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导入期的风险投资。 173. 成长资本是指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期投入的资金。 174. 成熟资本是指高新技术产业成熟期的投入的资金。 175. 高新技术产业种子期的主要风险是不确定。

176. 高新技术产业导入期的主要风险是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177. 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期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178. 风险投资计划书是指创新企业向风险投资者提出的双方共同合作赚取利润的项目建议书。

179. 风险投资公司筛选目标创新企业应考虑的因素有:(1)创业者素质;(2)市场;(3)产品技术;(4)目标创新企业公司管理。

180. 创新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技术失败或缺乏后续资金而无限延迟;二是未选好投资合作伙伴;三是往往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技能而行动市场。

181. BOT是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译意为“建设一经营一转让”。 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182. BOT项目风险是指BOT项目中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183. 不可抗力是指包括火灾、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罢工、战争、*等社会政治因素。

7 184. BOT特许权是指BOT融资项目业主国政府给予项目公司在一定期限内的项目建设权和项目经营权。

185. BOT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包括:(1)避免或消除某些风险;(2)制定降低某些风险可发生和严重性程度的方案,将风险降到最低点;(3)通过风险定价和投保转移风险损失;(4)接收剩余风险分配给项目中最有能力者。 186. 国际BOT项目中投资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1)投入了大笔前期开发经费,却无法达成协议;(2)不能取得满意的投资回报;(3)合作者出现经济、财政问题;(4)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技术、管理问题;(5)项目进行中政策、法规发生变化;(6)市场风险;(7)所在金融环境发生变化。

187. 国际BOT项目中消费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1)对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增长无能为力;(2)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得不到保障。

188. 国际BOT项目中地方政府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1)对于投资者的选择不善;(2)由于复杂谈判增加的政府财政负担;(3)由于BOT项目不达标给政府带来的补亏投资负担;(4)被中央机构取代对BOT项目控制权的风险。

189. 对政府来说,以BOT方式融资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项目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影响,使政府能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上马一些基建项目。政府可以集中资源,对那些不被投资者看好但又对国家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进行投资。BOT融资不构成政府外债,可以提高政府的信用,政府也不必为偿还债务而苦恼。

(2)把私营企业中的效率引人公用项目,可以极大地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政府也将全部项目风险转移给了私营发起人。

(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吸引外国投资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东道国长远的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90. 国际发展援助是指发达国家或高收入的发展国家及其所属机构、有关国际组织、社会固体以提供资金、技术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具体活动。 191. 国际发展援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援助的主体既可以是发达国家,也可以是高收入的发展国家,还可以是有关国际组织、社会团体;(2)受援助的对象是以展中国家;(3)援助的手段既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物质、技术、设备。 192. 国际发展援助援助机构包括:(1)联合国发展援助机构;(2)国际金融机构;(3)区域性援助机构;(4)主要国家的援助机构。

193. 国际发展援助协议是指国家政府及其指定的机构、国际组织或社会团体之间,就有关优惠性贷款、无偿援助、各种形式的赠予及援助的执行等问题所签署的一种外交文件。其内容一般包括序文、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94. 世界银行贷款的发放程序被世界银行称之为项目周期,也即世界银行发放项目贷款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1)项目的选定;(2)项目的准备;(3)项目的评估;(4)项目的谈判;(5)项目的执行;(6)项目的总结评价。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公共关系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国际经济合作复习

国际经济合作复习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国际经济合作试题

国际经济合作考试题

国际经济合作要点
《国际经济合作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