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也谈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9: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也谈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江阴市陆桥中学 顾 青

[摘 要]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教学反思这个老话题增添了新的内涵。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对物理教学反思的认识,以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为标尺,对教学的各个环节作细致的分析和思考,总结得失,揭示了教学反思的意义,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字] 教学反思;新课程;教师;学生

新课程带来了新理念,提出了新目标。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其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从教多年,可总觉得自己在教学上还不是得心应手,还有着许多困惑,有时候一节物理课下来,自我感觉不太好,因此常会深深地自责,有种负疚感,要郁闷一阵子,总是忍不住要反思总结,是强烈的工作责任心驱使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关于教学反思,笔者有一些个人的见解和想法,本着与同行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撰写了此文‥‥‥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是一项持久反复的系统工作,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事情,要常抓不懈,及时总结得失,适时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而进行的有关教学方面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思考总结,反思是为了提高,是为了使教师教得更好、学生学得更好。好比走路,每走一段路,我们要不时回头看看,所走过的路是不是正确?有没有走弯路?怎么走更好?

反思是一种智慧,会反思的人是充满理性的智者,会反思也是成熟的一种表现,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业务上更快进步、更快走向成熟的重要形式,使教师由苦干型向巧干型、由辛苦型向科研型转化。在20世纪70年代,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教师要在教学上多作研究多作反思,去争做智慧型的老师,只会埋头苦干而不会作教学反思的教师永远只是个教书匠。[1]同时,在一次次的教学反思过程中容易形成本质性、规律性的教学理论,而归纳得到教学理论再回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成功的经验要及时总结,失败的教训要及时吸取,使教学工作精益求精、事半功倍、高效优质。

二、物理教学应反思什么?

新课程是一面镜子,对照它教师可以对自己上过的每节课进行全面审视,评判优劣,总结得失。

要反思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贯彻和达成新课程的三维 2 教学目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它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使物理教学的重心从强调知识的传授向强调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2]

教师要以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为标尺,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刻细致的反思,不仅要反思教学中的“得”,更要反思教学中的“失”。 1.对教学内容及其安排进行反思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新课程大纲,有没有抓住重点、分化难点。在新旧教材交替之际,往往有教师舍不得割舍一些旧教材的教学内容,如:补充过多的有关液体压强的计算、补充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并作计算训练、托里拆利实验研究等等,使得上课容量太大,上课时间显得很紧张,并且因为内容太多太杂,教师为了赶时间,课上不停地讲,面面俱到,结果上课往往本末倒置,失去了教学重点,也影响了上课的进度与效果,所以要严格依照新课程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大胆取舍,该讲的一定要讲,不该讲的不要去讲,可讲可不讲的作机动处理,教学容量要控制适当,难度要适中。

3 2.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组织是否合理有序,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用语是否正确得当,板书是否规范精当,上课时间是否分配合理,由于物理课上经常有实验活动,很多教师由于时间把握不当,上课往往有前松后紧的毛病,有的课虽然教学设计很精妙,但是如果上课时间控制不好而造成拖课的话,那也是失败的课。

要反思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否和谐,课堂的提问时机、提问方式是否恰当。譬如有时教师上课讲得太多,不信任学生,双边活动少,提问面窄,几乎成了老师的一言堂,课堂上势必气氛沉闷,学生毫无压力和动力,不肯动脑子思考,显得焉焉的、没有生机和活力,学生积极性不高,很被动地接受知识,简直成了冷漠的看客,学生的主体地位无从谈起。

为了省事,有时教师很少对学生单独提问,喜欢让学生“大合唱”,“大合唱”是一种很不好的形式,它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却培养了部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实话说,我曾经喜欢当这种课堂“大合唱”的指挥家,课堂上热热闹闹,可教学效果却不理想,作业情况差,好多课上反复讲的内容学生还不懂,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好像没讲过似的,后来,我进行了反思,都是“大合唱”产生的后遗症。

相反,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特别在探究课上)频繁提问,经常提一些重复的、不着边际的问题,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相距较远,偏离主题;提问没有层次,没有梯度;提问语也不言简意赅,学生不知所云,无法回答;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对否,

4 对课堂上学生的即兴提问不理不睬;不能灵活应答,缺乏课堂的驾驭能力。有的老师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上挖空心思玩噱头,例如滥用多媒体,在课件里插入了很多对上课没有多大帮助的动画,并且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是学生被动画里搞笑的情景和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却顾不上听老师讲课,忽略了课堂教学应掌握的知识,真是华而不实、本末倒置,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分拘泥于形式,而忽视了实效,空热闹,哗众取宠,同样是不可取的。

要反思教学手段是否太单一,教学方法有无创意灵感。有的课堂设计过于平铺直叙,缺乏悬疑,不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与辩论,或物理解题或说理过分强调统一而忽略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否决了学生的批评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样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还要反思物理教学有没有理论联系实际,有没有贴近生活,有没有渗透人文精神等等,有的教师上课不重视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表述,只重视计算,把物理当数学去教,导致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缺乏深度。

另外,教师还要反思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怎么样?听其他教师的课,也可以引发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3.对物理实验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保证实验的成功率,提高实验的清晰度,注重探究实验的过程体验。

5 ①要反思演示实验是否成功,是否清晰可见,能否改进以求更好。

回想起我上课曾经有过的尴尬时刻,那次上课,由于我思想上重视不够,实验准备得不充分,还忽视了一些偶然因素,导致实验失败,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来要演示气体扩散实验,我为了图省事,没有事先制取二氧化氮,而“聪明”地以溴水代替,想蒙学生,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由于那天上课时气温较低,溴水蒸发很少,在瓶内根本就看不到棕色的气体,实验进行不下去了,我也懊脑不已。原本那节课教学设计得挺好,可是我偏偏忽视了实验这一环节,实验上受挫也影响了我之后上课的情绪,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希望自己能吸取教训,之后每每要准备实验,我总是想起那节课,提醒自己教学上一定要实事求是、精心准备,不要去误人子弟,可以说,教学反思使我工作上变得更成熟。

②对探究实验的过程体验进行反思。

对于实验探究活动,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既有经验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想”的活动中体验、发现和解决问题。[2]在新课程背景下,让学生经历并体验探究的过程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是不可替代的。

而有时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甚至以播放多媒体视频来代替实验活动,或者为了减少所谓的“麻烦”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大包大揽,为学生设计好全部的探究过程,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

6 程序进行“探究”,名为探究实验,实则为验证性实验,虽然课堂的进程很顺利,但是却扼杀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减弱了活动的乐趣,只重视实验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忽略学生小组的讨论交流,即使安排学生讨论也只是盲目地讨论,搞形式走过场。

有的教师为了得到预想要得到的实验结论,牵强附会,编造实验数据,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由于时间的关系,有时一节物理探究课下来,经常连实验结论都得不到,作业不大好做,为此,有些教师非要草草地、生硬地给出实验结论,接着再布置作业,好像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做作业。这些做法都没有摆脱传统实验教学的思想束缚,必须进行洗脑并加以整改。

有的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探究活动放得太开,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一头雾水,不知道干什么,也达不到理想的探究效果。

4.对总体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根据学生当堂反应、实验效果、作业情况、检测情况等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诊断分析,进行教学反思,特别是如果总体的教学效果较差,教师除了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以外,还要这样去反思:课后辅导是不是放松了?师生关系怎么样?为什么学生爱抄作业?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得如何?作为教师,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把握准确?

当然,反思也要居安思危,不要等教学成绩差得不可收拾的时候才想到去反思,要主动反思,及时反思,定期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三、反思的操作形式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多总结、多反思,最好一节课后一反思,可以与同事们口头交流,每一个阶段后要来个较大的反思,要争做有心人,把平时日积月累的点点滴滴定期汇总,以成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写教学随笔,格式可以很自由,篇幅可长可短,文字也不必刻意修饰,但一定要真实及时有效,教师把教学中的一些感受、思考、困惑写下来,定期整理,既记录了教师的成长历程,也可以为撰写论文作积累。现在是网络时代,教师还可以写博客,通过网络平台与更多的人交流讨论,实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实时交互性,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当然,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后,要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必要时甚至可以把原先的方案推倒重来,及时弥补不足,尽量挽回教学上的损失。

总之,教师需要加强反思意识,要常反思,会反思,主动反思,定期反思,让反思成为伴随整个教学生涯的一个好习惯,上上下下形成积极上进、自加压力、自我鞭策的良好风气。反思,使你积蓄了力量,反思越深,蓄势反弹会越强。反思,使你多了一份睿智与冷静,少了一些浮躁与莽动,在通往教学成功的大道上少走了弯路,走得更轻快更稳健,以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炳昇 《继承与创新》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

[2]马建明《物理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策略》·《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9期

也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也谈反思

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也谈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也谈初中物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