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生产实习实习日志

发布时间:2020-03-02 09:4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实习日志

姓名:何功庆学号:0917020112班级:材料一班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

今天是生产实习的第一天。

说起来非常惭愧,都马上大四的人了,还真没有真正到工厂里面历练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话没错。得知要到恒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实习,心里非常激动,今年认识实习的时候来过这家公司,庞大的规模和盈利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午坐车远远地看到路旁在建大楼前的恒基字样,车拐进恒基工厂场地,场地里一辆一辆混凝土运输车异常壮观,混凝土灌装塔高高耸立瞬间让人热血沸腾。

首先恒基商混实验室王主任带领我们一行参观了实验室,介绍了实验室的相关情况。紧接着在会议室王主任和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王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恒基的业务开展、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及和同行的竞争情况,在谈到恒基的发展历程的时候,王主任还深有感触地回忆起08年的一次市场洗礼,让我们对市场的无情考验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我们也介绍了我们的专业和所学的课程,同时也表达了在恒基学到更多知识的愿望。在交谈期间,无意间提到了混凝土拌制中的常识性问题,如减水剂的使用,磷酸钠的作用等等,很明显我们不大能接得上话,还是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牢靠以至于在运用的时候后悔以前没有认真地学习混凝土知识。在后面的日子里要多多地向恒基里面实验室主任以及其他前辈师傅学习,他们有丰富的一线经验,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值得我们钦佩。

今天由于管线被挖断恒基停水停电停止作业,很遗憾没能够在第一时间到作业现场参观,明天要好好熟悉恒基的整个作业流程,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东西。

2012年8月21日星期二

今天是实习的第二天。

其实昨天根本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到处看了看,熟悉了一下恒基的基本情况,对后面要进行的实习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今天恒基实验室主任为我们一行六人安排了分组,两人去往成型室,两人分到搅拌现场,我和顾朋留在质保室进行相关的材料检验试验。

混凝土相关检测试验在学校的时候接触的比较多,课上老师讲了又讲,参加创新训练也是一做再做,所以在实验室看到水泥浆稠度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等设备的时候也是格外的亲切,有一台设备之前没有见过,是利用负压虑过粉体测定其细度,初看比较新奇,在看过操作员进行粉煤灰细度测定的操作后就能迅速上手了。后面的试验还有很多,要多多向他们学习,不要怕因为无知被他们取笑,学到真正的本事才是最重要的!

上午实验室王主任安排了测砂子细度模数等一系列试验。这些在我们材料学子来看都是最最基本的试验了,虽不是闭着眼睛也能做出来也算轻车熟路吧,但是也不能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做得完美才行,不能出一点纰漏,给学校给学院丢脸啊。在王主任带领下取了样之后后面所以的步骤都在我们自己手中

了,取全套的方孔筛,下雨的缘故砂子含水率太高不利于筛分,还得进行炒砂,待砂到饱和面干程度停止进行冷却,然后进行筛分,记录数据。

下午尝试拌制水泥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定配合比,润湿试验用具,一步一步将水泥浆拌制出来。就可能是用水量控制得不够严格,最终得到的水泥浆分层泌水现象比较严重,赶紧调整配合比,再次的试验结果就理想多了,没有休息的工夫立马马不停蹄地进行水泥净浆相关性能如稠度、流动度的测定,总的来说操作不是特别的复杂。下午同组的顾朋也被抽调到试件室去了,只留我一个在质保室,质保室这边每隔一刻钟左右就会有其他地方送货过来,我和质保室的一位前辈负责检验样品然后签单接收货品,事情不对但是要抱着对客户和公司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做到滴水不漏。记忆深刻的是,某地方送来的粉煤灰进行检验,第一次做完试验鉴定为二级灰,当时送货的司机就急了,说:“我这可是一级灰!”,于是重新测定才知道确实是一级灰险些造成冤案,由此我也知道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不能掉以轻心哪。下午大雨,灰取样过程中容易受潮,于是我们更加严谨,遇有拿不准的还要进行烤制除潮处理。

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每个平凡的岗位也要拿出最大的责任感来。

2012年8月22日星期三

今天是实习的第三天。

上午在质保部操作员的带领下做了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是先前几家公司送过来的矿粉制作的试件。这也是在学校做过的试验,但是具体的操作还是不太熟练,在操作员做过一次后就完全明了了。一共两组试验,结果出来发现利用矿粉制作的试件的抗压强度远远高于水泥砂浆试件,操作员跟我们说这样的结果出来一定会挨领导的骂的,说:“怎么做的试验啊,怎么出来这么离谱的结果!”,很惭愧,我和顾朋二人赶紧大幅度地修改了试验结果使得矿粉试件的强度低于水泥砂浆试件操作员方才满意。怎么说呢,我对这样的处理方式保留意见,因为我参加过创新训练,也送了些样品到实验室去做,如果我的样品是经过这样的处理得到的话,那我真是悲剧了,别想得当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了。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可能,这家公司新研发的矿粉就是追求高强度的,我们这样的修改会不会让他们怀疑自己的产品和设计思路呢,这样的话我们真是罪人了。

做实验,最重要的就是要如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当然在这里不否认操作员他们经验丰富,熟悉大量的实验数据,但是面对未知的材料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必须的。我以后做实验的时候就一定要坚持原则记录最真实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够不错过科学上的发现机会。

希望我们在操作员的指导下做了砂浆的实验。这个实验涉及到了很多的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包括水泥砂浆搅拌机、振动台等等,好多仪器还是使用得不太熟练,看操作员操作的那么流畅不禁佩服异常,于是加紧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当拿着刮刀刮平模具上的砂浆时默默地想:即便是这样简单的实验也不可等闲视之,实验室的操作员进行过成百上千次的实验,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简便的操作只有实地做过以后才知道,以后碰到的时候就直接这样做了。

虽然混凝土这个行业准入门槛特别低,学历无论多高都能上手,但是无论在怎样的岗位上都要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就是了不起的。

2012年8月23日星期四

不知不觉生产实习已经过去四天了。

这些天一直在质保部里面做实验,实验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觉得学到的东西还是不少的,确实是这样的,在生产上面我们就是把每一个一线多年的师傅作为我们的老师的,总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他们很长时间甚至走了许多的弯路才总结下来的经验和教训都学下来,这样才不枉此行哪。

今天上午做了一个实验——确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附带着测一下所选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我们选用的小野田水泥,说起小野田我们认识实习的时候还去过的,我和顾朋二人立马清洗实验用具,称量水泥、水,然后在水泥净浆搅拌器中进行搅拌,搅拌妥当过后移到水泥稠度测定仪上测定水泥净浆的稠度。无奈一开始调制的水泥净浆的稠度无法达到标准稠度,这在实验中也是常有的事,不过当时还昏头了居然减少了水的用量,其实应该是增加水的用量减小水泥净浆的稠度才对,现在想来太不应该了。于是我们赶快增加用水量,从原先的130g增加到132g重复前面的步骤,结果还是没有达到,如是再三,终于在加水140g的时候稠度终于达到规范中规定的:距底板6±1mm。然而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就在我们把剩余的水泥净浆满心欢喜一股脑倒进垃圾筒的时候,质保部操作员王姐忽地想起来还要再做体积安定性的实验,没有办法只能后面再做了。但是我们还要测定初凝、终凝时间,隔半个小时测一下针入度,细针针入到达距底边4~7mm就算已经初凝,粗针针入完全无印记记为完全终凝。第一次侧过细针针入后就到吃饭的时间,吃过饭又测过一次,还是没有初凝,于是我们放心地回宿舍睡午觉了,下午一点半到实验室的时候再测水泥已经初凝,于是你猜对了初凝又只能后面再测了,有点失落但却没有办法后面一定要注意了。

下午在实验室王姐的指导下我和顾朋把昨天做了六组试件进行了拆模,又选用小野田的水泥和其他品牌的矿粉、粉煤灰另外做了六组试件。轻车熟路没有什么难度,只是一些细节方面有时候还是做的不好,比如说抹平试件,拆模,组装磨具等等,也都是熟能生巧的事情,不能偷一点懒,真的是感谢王姐和实验室另外的师傅不厌其烦地教我们,我们有做错的地方也不怎么批评,只是让我们后面注意做好就是。

今天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一件事要事先做好安排,考虑到各种各样可能的突发情况,让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是非常了不起的,与君共勉!

2012年8月24日星期五

掐指数算,来恒基生产实习已经第五天了,现在想想这些天在实验室跟着几个实验员学到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其实在这边能学到的东西挺多的,但是原材料的检测就有一二十个实验,若是通通做熟练了,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呢,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有一丝懈怠的念头,就是抱着谦逊的态度向他们学习。

今天我们和其他组换班了,我们到质保部隔壁的试件实验室去了,我们主要的职责就是制作试件(150mm×150mm×150mm的混凝土试件)、拆模、搬运、养护、强度测试、扔掉等等。上午我们在另一个实验员的带领下搬了两次试块,也不是简单地搬试块,要将同一组的摆放一起,用小推车推到养护室再次排放整齐,每一个标号做了两组,分别用来做7天和二十八天的强度,那边的老师傅给我们解释了半天我和顾朋也没有理解出个所以然来,后来在我们堆放的过程中突然醒悟到应该怎么摆放,于是没有办法要将之前放错的从架子上拿下来重新放,

等我们全都堆放好以后坐在地上休息的时候才总结道任何事情都是有道理的,理解之后做就算慢一点也不胡乱地开始要高效得多。

在工作之余,我也友情客串了张明、刘枫琦他们一组的外援指导,因为前两天刚刚做过,流程和具体操作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于是耐心地给他们讲,遇到不易懂的地方还要亲自示范,好在他们二人也是悟性极高的人(跟我一样,哈哈),很快就把整个流程掌握了,我也乐得逍遥了。在教他们的时候,真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之前做实验总结的所有经验,吸取的所有教训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我想当初他们实验员也是这样教给我的。

下午呢,我们从养护室的架子上搬了好几车的试块出来测其强度,压力试验机的操作也不是很复杂,很容易上手,剩下的就是机械式的重复了。不过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一组试件的强度测出来比其他组都大了很多,我暗暗地想,高强混凝土,要么是水灰比的控制,要么是高效减水剂的使用,要么二者兼而有之,于是在测完之后将这一组的实验配比记录了下来后面慢慢研究。

探索精神很重要,遇到一点疑问都不要放过,非得研究清楚不可,另外单单一个人是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绩的,要善于和别人合作,分享经验,分担教训,通力合作才能达到事业的高峰,这是我今天的感悟。

2012年8月25日星期六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经是来恒基实习的第六天了。

今天做的工作跟昨天差不了太多,还是给试件脱模,搬运试件到养护室,从养护室取试件出来测7天或者28天强度,测完了将压坏的试件用推车推到垃圾堆倒掉。

这两天下来,我发现整个实验室的工作分工非常明确,而且事情处理起来也是井井有条的:先是控制室确定一个初步的试配配方交给下面质保部进行试配,配方经过实际检验合格后交到实验室进行制样,测7天28天强度,然后出货。整个流程下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无处不学问啊,比如说,混凝土倒模,事先每组倒六个模,待测7天的、28天的各三个,到养护室,试件堆放也有讲究,不是随意乱放一气,要7天的、28天的分放一栏,便于测强度是取样方便,不至于混淆了。而且每组测定的3个强度值也不是简单取一个平均值就可以的,首先要看数据的离散程度,数据较集中的直接取平均值就可以,若存在某个超过另两个数据平均值15%的数据,然后取平均值,若两个数据均超过平均值的15%,则该组实验值无效,需要重新进行。

2012年8月26日星期日

休息一天„„

2012年8月27日星期一

实习的第八天了,休息回来,两天的试件量等着我们搬,等我们去压,真是压力山大啊,不过还好,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没有出现手忙脚乱的局面,也就是今天,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气泵给试件快速脱模,以及如何快速给模具刷黄油,如何倒模等基本的技能,感觉非常充实。

2012年8月28日星期二

今天是实习的第九天,我们再一次换班了,我和顾朋两个换到了楼上控制室

的班,据前面去实习过的同学讲上面真是极尽无聊之能事啊,不过前几天班导张风臣姐姐过来给我们提了许多要求,其中就包括在控制室实习要尽量将他们混凝土的配方搞到手,方便以后在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实验,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临时客串一下技术间谍了,嚯嚯。

不过等我们到三楼控制室的时候,上面又是另外一幅景象了,控制室里面各式各样的屏幕是厂区各处的监控录像,整个厂区一览无余,一大清早,上面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负责调度的师傅在拿着对讲机大声地指挥着,配方控制的师傅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生怕出了一点差错,还有来往送送货单的师傅,总之是忙碌异常啊。我和顾朋呢,东瞅瞅西看看,说实话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门道来,只能是看个大概而已。好在是顾朋脸皮比较厚那么一点,直接问那师傅有什么配方我们可以抄一下的,我听得脸上都觉得挂不住了,于是旁敲侧击地请教那边的师傅平常控制配方的方法等,那师傅也乐得告诉我们,于是我们算是达到了此行的目的了吧。

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

实习的第十天,今天我们还是在实验室三楼的控制台,上面工作人员依旧是异常的忙碌,没工夫搭理我们俩,不过我们也不能干坐着,趁着上面师傅空闲的间隙和他们攀谈,详细询问操作台上按钮的具体作用,控制厂里面所有设备的运转,混凝土生产的所有环节。

在一位空座位上,有一台电脑正在运行整个公司的配合比管理系统,当时记了一下网址是192.168.1.10,后来拿手机登陆了一下发现那个是其公司内网并不对外公开的,于是希望从外表访问的希望就破灭了。不过我们是真心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配方,于是在那边工作人员的允许之下我们就调出来一下有代表性的实验配比(从C25到C55)各拍了一张照片。在后面的谈话中我们得知像公司里面的配方一般都已经沿用二三十年了,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变动,最多不过是对新开发的添加剂进行相应的适配实验,这给我什么启示呢,混凝土行业没有想象中那么艰深,明白一些常规性的东西比书本上的死的知识在现实的生产中更为重要,我们目前对一线施工的知识了解的还是太少了,这样是不行的,如果再不跟进学习的话以后很有可能会吃很多的苦头。

2012年8月30日星期四

实习的第十一天,工作地点仍旧是三楼的控制室,郑盛双、郭建光在楼下实验室做胶砂等试验,张明、刘峰琦在养护室搬运试块、压试块等等。大家都基本对手头的工作有了充分了认识,相信这几天下来也各自有许多感慨吧。看得出来,后面几天搬试块压试块的任务都挺重的,在那边的两位虽然口头上有些怨言,但还是能够在实验员的带领下按时完成实验任务的。

今天主要是请教了那边工作人员配合比的设计与修改过程,虽然在课本上也有学到过配合比设计的相关过程,但是在工程中实际操作略有不同,工程上积累的数据较多,有先前大量的实验数据可以借鉴,而且恒基这边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形成数据库,查询检索非常方便这是无可比拟的优势。记得之前蒋林华教授也曾说过有一个河海的博士生将混凝土配比做了一个大型的数据库,非常有价值,个人觉得这也代表了未来的一个方向,那就是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大大降低研发的成本,减少研发时间,当然如果这些能够共享,至少是部分共享的话,对整个建造行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另外,今天我们也学习到了单据的各种规范,各种原材料的简称等等,这又设计到另一个工业制高点——标准的制定,在行业地位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谋求制定自己的规范,然后让别人来和自己接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2012年8月31日星期五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了,最后一天剩余的任务也不是特别的多了,但是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那就是将实习评价表的信息填好后交给恒基那边的负责人盖个章,然后我们的实习就算是告一段落了。细细地回顾在恒基实习的这些天,还是遗憾学到的东西太少了,没有充分利用好在恒基实验室和整个厂里面的时间更多地向那边的师傅请教他们的工作。

恒基这样一个搅拌站在整个南京来说算是规模相当大的了,不过和里面实验员、司机等等师傅聊天过后发现普通的薪水不是特别理想,甚至是什么状况呢,恒基里面的工资发放都严重滞后,譬如这个月才能发放五月份的工资。我倒不是害怕在施工单位工作辛苦,只是我觉得在工作初期学到本事是最重要的,至于待遇福利那还是其次的,然而工作的长期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工民建行业呢,资质非常重要,我如果想在这个行业有较长远的发展的话,考取相关的证书就显得尤为紧迫的了,因为我没有考研的打算,公务员正在准备,找一份工作是必然的选择。

总体来说在恒基的实习日子是有意义的,让我明白了外面的世界不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无论干什么工作,脚踏实地都是需要的。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生产实习日志

生产实习日志

生产实习日志

生产实习日志

生产实习日志

生产实习日志

生产实习日志

生产实习日志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日志

大学生产实习日志

生产实习实习日志
《生产实习实习日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