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业孕育着文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1: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业孕育着文明》教学设计

张连松

一、教材分析:

《农业孕育着文明》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中主题三《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里的第一个小课题。本课之前承接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及主题二《在希望的田野上》,之后引领本单元《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一课。单元学习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态度。作为本单元第一课,《农业孕育着文明》是在学生充分了解农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后,进一步探究农业文明与人类其他文明发展的关系的。本课题将通过相关的史实资料来追根溯源,让学生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为人类所创造的一系列文明成果感到自豪。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故此,结合四年级上册《走进美丽的家乡》、《家乡的故事》及《家乡,我为你骄傲》三个主题来看,《农业孕育着文明》一课,仍将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及学习补充资料,了解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代中国等四大文明古国起源于各自的发祥河流,便于从事农业生产,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及伙伴合作探究,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了解“丝绸之路”和“中国茶文化”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通过古今对比,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及学习补充资料,了解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发展的杰出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2、难点: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及伙伴合作探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感悟到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搜集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2、学生准备:分小组收集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相关资料,以各种简单易行的形式展现。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农业。

五、教学过程:

(一)初探农业生产,感知文明。

1、课前抢答,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先跟大家做一个小游戏,考考你们! (1)一年有多少天?(365天) (2)一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 (3)每个月有多少个星期?(4个) (4)每个星期有多少天?(7天)

2、问题导思,设法解决:

师:咦,同学们,为什么“七天为一星期”?为什么“每个月要分成四个星期”?“一年365天,分成12个月”又是谁规定的呢?请大家打开书P20,边读书,边从书里找答案!看看聪明的你还能发现哪些重要信息,开始吧!

3、解决问题,感知文明: 师:你从书中都了解到什么?

(师生交流之后:出示P20文字资料——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涨落变化进行农业生产。他们根据河水的这种变化,把一年分为12个月,把一年定为365天,编制出古代的太阳历。我们现在沿用的公历,就是从这种历法发展而来的。”

“古巴比伦人在两河流域挖渠灌溉,发展农业。他们把每个月分为四个星期,以七天为一星期。这种星期的划分,我们直到今天仍在沿用。”)

师:从这两段话中,你能知道什么? (师生交流,板书:太阳历)

师过渡:太阳历,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阳历,也叫公历,用太阳历来说今天的日期应该是2015年11月25日,明天的日期是阳历多少?你看,有了太阳历,记时间多清楚,那么,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有自己的历法吗?

(出示P20豆博士文字资料—— “我国的农历,也是古代劳动者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与月球运动的规律编制出来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历。农历把农业生产的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更有利于农业生产。”)

师:读了这段话,你又知道了什么?

(师生交流,板书:阴阳历)

师:阴阳历,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阴历,也叫农历。一说起农历和阴历,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们中国人过阴历生日)同学们,古埃及,古巴比伦创造了太阳历,古代中国创造了阴阳历,这些历法的产生究竟是为了做什么呢?

(是为了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师:我国古代的劳动者为了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不仅制定了阴阳历,还根据农业生产的规律编了一首节气歌呢,读读吧——拓展“节气歌”!

师小结:远古时代的人类完全依靠大自然,猎狩是最重要的生产劳动,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发明。而在大约距今一万年前,人类开始由原始文明进入到农业文明,开始出现科技成果:青铜器、铁器、陶器、文字、造纸、印刷术等等等等。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人民正是为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才创制了自己的历法。种植农作物必须了解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此历法的创立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农业文明的伟大成果„„

(出示P21文字,齐读:我们的祖先在土地上种植,并获得衣食。人类的文明就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利、天文、历法、数学等科学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

师:说到水利,就不得不提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黄河不仅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如今在黄河上还有青海龙羊峡,甘肃兰州大砂沟项目,山西万家寨项目,河南小浪底等多项工程,继续为我们发电制造能源做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黄河流域的人类文化遗址有很多,其中世人皆知的就是半坡遗址!

出示:半坡居民图

师:通过观察图片,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生交流,教师引导)

师:据考古学家发现,半坡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弓箭。原始农业有了发展,开始有原始畜牧业。而且会使用陶器,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其实,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另外三个也有自己的母亲河,古埃及——尼罗河,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古印度——印度河。

出示:四大文明古国发祥河流

师小结:发祥河流有助农业生产,促进农业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历史的缔造者。

(二)再探农业文明,追根溯源。

(出示P21两幅图——埃及壁画,希腊陶罐)

师:看!这是什么?认真阅读图片及文字,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师生交流)

师: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动物,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动物,工具。农业有了巨大进步,我们中国又是怎样呢?

(播放中国古代农业耕作视频) 师: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法?

师小结:几千年前,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血汗,创造了无数农业文明,促进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你都知道哪些人类农业文明的成果呢?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金字塔)、古印度(阶梯井)、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古代中国(丝绸之路)。】

(三)走近东方古国,继承文明。

1、丝绸之路,传播农业文明。

师: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又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呢?我们还得从“丝绸之路”说起。

(出示:张骞出使西域走出一条“丝绸之路”的故事)

2、读了“丝绸之路”的故事,你都知道了什么?

3、同学们,你知道中国茶文化有什么讲究吗?我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一会儿请你来介绍,怎么样?

4、教师:东西方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交流。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外输出丝绸、茶叶等农产品,将中华农业文明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课堂总结升华,课后延伸。

师: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文明就是从农业开始,农业确实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孕育着文明。(师指板书,生齐读)特别是我们中国的农业为世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农业孕育着文明》教学设计

挫折孕育着成功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敬业尽责,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演讲稿文明着

水乡孕育的城镇教学设计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小编推荐)

初二作文散文:艰苦中孕育着快乐

农业教学设计

农业教学设计

《农业孕育着文明》教学设计
《《农业孕育着文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