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曾家洼村支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乡土临朐】駢邑明珠:临朐东城街道之曾家洼村

该村位于临朐县城东1.5公里、东城街道办事处驻地北0.5公里处,弥河东岸;潍(坊)临(朐)公路从村南横贯,东(营)红(江苏红花埠)公路(外环)自村东纵穿;姚庄河、营子河环绕村东、南、西三面,自村西注入弥河。东与夏石庙村毗邻,西与城关街道粟山、兴隆、三元、太平村隔弥河相望,南界窦家洼村,北与大张家庄、武家道口村接壤。辖曾家洼、曾家店、贾家店、许家洼4个自然村。原4村俱有间隔隙地,20世纪80年代连为一体。村落呈长方形,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0.5公里,东略高于西。

曾家洼村,据《曾氏57派珎重修谱》载:明成化乙酉冬十月,宗圣57世裔孙曾拣‚以土地狭隘,生齿日繁,遂自黄山寨(今曾家寨)迁于曾家洼居焉‛。拣生五子:长宣、次敖、三玉怀、四珂、五宿。此父子六人为曾家洼立村之始祖。后裔代有迁出者,流寓寄迹涉本县十几村及青州、昌乐、安丘、诸城、胶南、莒南、沂水等地。

曾家店村,明万历年间,曾玉怀6世孙闻誉率二子贞常、贞经于曾家洼村北县城通昌乐驿道边开一小店并立村,名曰曾家店。

贾家店村,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贾姓从本县兴隆村迁弥河东,在曾家店北设立店铺并立村,名曰贾家店。

许家洼村,明朝中叶,许姓在曾家洼东南立村,因处洼地,得名许家洼。刘姓于清咸丰元年(1851)自泥沟村迁入,吴姓于清同治年间自吴家庙村迁入。后许姓子孙挥霍无度,没落失嗣,许姓衰,村名沿称。马、孙、魏姓于20世纪40年代迁入;后孙姓徙。1967年,昌乐县修建高崖水库,库区卧铺村(时属临朐县)张姓数十人根据政府安排迁入;李、崔、许、王、董、朱诸姓于20世纪下半叶先后入赘定居。

全村计有曾、贾、吴、刘、马、魏、张、李、崔、许、王、董、朱13姓,938户,3212口人,均为汉族,其中曾姓约占70%。

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忠善乡榆林社;1930年属第三区榆林乡;1948年4月临朐全境解放,7月村划入新建益临县,属营子区;1952年6月益临县撤销,复归临朐县,属十二区(营子)榆林乡;1956年区划调整,属营子区榆林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营子乡;是年9月撤乡成立营子人民公社,属之;1984年4月社改乡(镇),属营子乡;1993年6月撤乡设镇,属营子镇;2003年1月成立东城经济开发区,属之;2004年3月成立东城街道,属之。

全村耕地2600亩。村西为潮土土壤,村东为褐土,土质肥沃,为农作物高产田。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地瓜,经济作物以黄烟栽培为主,是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生产曾为营子公社每年的夏收秋播提供多次示范现场会。20世纪60年代始,大搞农业基本建设。全村耕地统一划方整平,大方40~80亩,小方几亩、十几亩不等。修建排水沟、灌溉渠和农机耕作道路,引治源水库之水,灌溉农田,水渠全部取北山青石砌成,每隔60米建一放水闸门,道路铺沙。1968年举全村之力,会同张家庄子大队,在贾家店西北黑石崖子边,建成扬水站,按装40KW电动抽水机3台,架设长800米、高5米的渡槽,灌溉面积800余亩;打机井14眼,截潜流1处,修建引河渠1条,环村半周,灌溉面积1200余亩,基本实现旱能浇、涝能排。1970年购进全公社第一台‚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和2台播种机,较早实现机耕机播。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连年丰收,是临朐县‚吨粮田‛重要产区。70年代,交纳公粮数百万公斤,仅1976年小麦一季,就交纳粮食28万公斤。

1970年3月全村通电,照明换上电灯,生活用上电器。现家家有彩电,80%以上的户有冰箱、洗衣机,45%以上的户安装电脑,95%以上的户安装电话,手机不计其数。2000年,在潍坊市委宣传部工作组帮助下,村民全部安装有线电视,电视节目从几套增加到几十套,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1976年始,实施新村规划建设。全村从南到北建设中心大街1条,拆除房屋200余间,搬迁50余户,被安置在统一新建的砖瓦房内。年底建成村委两层办公楼,计16间。到1985年全村基本实现旧房改造,农户全部入住砖瓦新房。2007年,新建村民住宅楼8栋,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安置村民210户,全村1/5村民住进新楼房。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1975年在许家洼村东北河上,修建长80米、宽5米,由5个桥墩构成的石拱大桥,工程全靠肩挑人抬建成。1992年,在村西修建弥河东坝石拱桥。1995年潍临路建设时,在曾家洼村南修建连接该路的南河大桥,进村道路及大街全部水泥硬化,累计长度6公里,面积达6万平方米。1990年,村主街安装路灯46盏,晚上照明2个半小时;是年全村用上自来水。2008年,全村共有各类轿车百余辆,其中价值过百万元的5辆。

民营经济起步早、门类广、发展快。清末及民国初年,有的村民进城开店设场,经营工商业,其中‚兴源‛、‚泰茂盛‛、‚公成‛、‚泰茂义‛、‚利源‛几家商号规模较大,主要经营蚕丝购销、副食加工、家俱制作、香火买卖等,20世纪30年代先后停办。村集体注重发展工副业生产。1976年,建起年产800万块砖的砖厂,用工120余人。成立副业队、建筑队。建筑队创建之初,适逢齐鲁石化和沂山‚三线‛ (长春汽车制造厂装配车间)建设,建筑队为2个重点工程施工做出贡献。后建筑队被公社收编,组建营子公社建筑队,更名为营子建筑公司。90年代,村民告别以农业为生的传统经济模式,大部转向铝型材生产和加工、建筑业施工与安装。进入21世纪,划入县城规划范围后,民营经济崛起。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中豪铝业、鸿明铝业、伟盛铝业、华通塑料管材、润富达化工、宏发化工、祥维斯化工、鑫丰板材、华铭复合板等规模企业21家,富伟、华昌等商贸企业24家,从业人员1252人,年产值达30多亿元。不仅解决本村劳力就业问题,还吸引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湖北、安徽等省大批人员务工。中豪厂的‚天豪‛牌和伟盛厂的‚皇山‛牌铝型材,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全县铝型材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之一。

1999年5月,制定全镇第一个《村民自治章程》,分五章十九节,包含村民组织、财务管理、社会秩序、村规民约、文明户评比等内容,以此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村民精神面貌改观,素质提高,全村呈现出社会稳,村风正,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

村中多名医。曾传科,以专治疑难重症著称,凡经其手,往往回春;其弟子贾保东,重于时症治疗和推拿,治愈许多小儿麻痹患者,并有专著传世;贾官德,是较早采用西医疗法的中医大夫,尤擅小儿科治疗;助产师曾昭凤,以其精湛医技和拳拳爱心,使无数婴儿顺利诞生,母婴平安;曾宪福,长于妇科和温病治疗;刘源德亦有专长。至今健在的副主任医师曾昭敏,是临朐县人民医院中医专科创建人之一,也是临朐县最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疾病的开拓者之一。他们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乡里邑外所称道。

民国年间及建国初期,村有贾保东、贾官德、曾宪福坐诊行医。1968年实行合作医疗,村设卫生所1处,有‚赤脚医生‛5人。现有卫生室6处,医务人员8人。2006年,村民全部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村历来重视教育。清代设私塾4处,曾家店、贾家店各1处,曾家洼2处。出曾传经、曾继诰2名贡生,曾继训、曾广源2名庠生。继训、继诰为伯仲,继训、广源系父子,时谓‚一门三秀才‛。

民国《临朐续志》载:‚曾传经,字蓬海,曾家洼人。家贫力学,以岁贡生教授乡里。讲解能抉奥义,从学者多启发得力成名。事亲至孝,制行纯谨。虽盛暑严寒,必端坐不失常态,严取与,寡言笑,品学重一时。工草行书,人多求之。盖士林中一纯笃君子也‛。

1950年设曾家洼小学;1956年设完全小学;1964年建立农业中学;1970年设联办中学;1975年,联中‚带帽‛设立高中班;2002年,曾家洼联中撤销归并营子初级中学。1995年实施校舍改造,投资70万元,在村西新建小学1处,建1500平方米教学楼1幢,容纳12个教学班,并设有规范化操场,共占地30余亩,附设2个幼儿班,在校学生多达560人,教职员工25名。

新中国建立后,全村考出本科以上毕业生和在校生12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7人。曾宪铎,1952年生,1972年2月参加工作,曾任临朐县政府办公室秘书、农情信息科科长、农业局副局长等职,曾获农业部‚全国农情先进个人‛称号,《临朐村镇志略》五井卷副主编。曾宪辉,1956年生,1980年毕业于泰安农学院,任县畜牧局副局长、研究员。贾洪礼,1957年2月生,1977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现任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副校长、副教授、中华医学会会员、山东省中专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曾宪安,1957年生,1981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任上海市规划处高级建筑师。贾永国,1960年生,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任潍坊市委党校教授。曾宪安,1962年2月生,1984年7月毕业于潍坊教育学院,现任徐州高级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吴克霞(女),1962年4月生,1982年8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医学院药学系,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办公室主任。

村文化生活丰富。1964年有文艺演出队,主要演唱吕剧、歌剧、革命歌曲、快板书等,多为自编自演。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排演的歌剧《三世仇》、《白毛女》曾参加县和地区文艺汇演,后多次到邻村送演。2004年,村民自发组织发掘传统民间艺术,跑马灯、耍蝴蝶、划旱船,年年参加县城元宵节晚会,广受邑民赞誉。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126人先后参军入伍报效祖国。魏长荣,1921年生,1947年参加革命,排长,1948年10月在锦州战役中牺牲;曾昭志,1929年生,1945年8月参加革命,排长,1952年3月在朝鲜战场牺牲,均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曾宪诰,1929年生,1948年入伍,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排长、连职参谋、团参谋长、农场场长,大校军衔,荣立大功3次,小功数次,离休后居河北涿州市军队干休所。曾宪民,1942年生,1963年入伍,1969年转业于中央组织部,任局长。贾洪太,1946年生,1965年入伍,上校军衔。曾宪山,1950年生,1969年1月入伍,1986年12月转业,现任潍坊日报社主任编辑。曾现斋,1953年生,1973年入伍,武警青海总队政治部主任,大校军衔。曾宪科,1956年生,1976年入伍,2005年转业,在省政协供职,正处级。贾宝良1965年生,1986年入伍,上校军衔。

1966年,村中出了一位为抢救集体财产英勇献身的模范共青团员—曾宪增。是年8月16日夜,天气异常炎热,曾家洼大队第十二生产队的潮屋(存放和加工烟叶的地下室)内,保险灯引燃汽油瓶起火,时任生产队保管员的曾宪增,奋不顾身扑救烈火,因汽油瓶爆炸,光荣牺牲,年仅27岁。8月20日,中共临朐县委作出《关于在全县开展学习曾宪增活动的决定》,赞誉曾宪增为‚人民的好儿子,农业战线上的王杰,生产队的‘红管家’‛,‚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全县人民都要向英雄的曾宪增学习‛。22日,共青团临朐县委亦作出《追认曾宪增同志为‚模范共青团员‛的决定》。 20世纪70年代以来,村获集体表彰百余次,其中省级2次,地(市)级4次,县级28次,社(乡)级60余次。1975年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1976年被授予‚全省先进党组织‛,2004年被潍坊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吴名亮,1990年,被评为‚潍坊市先进生产者‛;贾洪奎,2002年被中共潍坊市委授予‚潍坊市践行三个代表‛先进个人称号。

1964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曾家洼为重点村,昌潍地委派遣工作组10余人到村工作1年有余。

1974年7月,大队接收来自潍坊市二轻系统的下乡知识青年34名。他们被分配到13个生产队劳动锻炼,接受‚再教育‛,历时3年有余。后根据上级政策,陆续返城就工。

自明代始,村设一桥社。桥社有土地10余亩,存木质桥板百余块,收入为建桥和维护费。每年立冬至次年惊蜇,便在曾家店西河口搭建一座通往弥河西岸的木桥,桥面宽3尺,以解村人及东去西往行人涉水过河之不便,桥上重载数百斤的小推车可通行,是河东人们进县城的主要通道之一。新中国建立后,桥社由村集体管理,直至20世纪60年代建成弥河大桥方撤除。

曾家洼村西原有土地庙3间。庙地10余亩,院落较大,院内古树参天,殿内塑像高大逼真,壁画鲜活生动。清光绪末年曾重修庙宇及山门,有刘姓道士住持。‚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宇被毁,古树遭伐,现仅存余址。

曾家洼村十字路口南60米处,主大街西侧有古槐1株,1507年栽植。现树高12米,胸径0.9米,冠幅9米,主杆有枯洞,旁枝仍虬茂旺盛。

村历任党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曾昭圣(1952.1—1953.12)、吴名亮(1954.1—1964.12)、曾宪利(1965.1—1967.12)、吴名亮(1968.1—1998.12)、曾宪荣(1999.1—1999.9主持工作)、贾洪奎(1999.10—)。

建国后历任合作社社长、大队长、村主任为:吴克升(1954.1—1958.10)、曾广玉(1958.10—1964.12)、曾宪东(1965.1—1969.12)、曾广玉(1970.1—1999.6)、曾宪琪(1999.7—2005.6)、曾昭林(2005.7—2008.6)、曾宪录(2008.7—)。

供稿

曾宪波

曾庆起

贾保孝

曾家洼村支

曾家洼申报县级文明信用村自查报告

柳家洼村村容村貌整治汇报

曾家家谱

北京密云蔡家洼村旧村集约改造

高明曹家洼幼儿园

澄城县罗家洼乡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协议书

北村毕家洼西社区红十字会工作总结(定稿)

村支两委议事规则

姜洼村调解工作计划

曾家洼村支
《曾家洼村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