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雷锋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9: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释放内心的善念,就是学雷锋

《中国青年报》2012年2月28日(评论员 徐百柯)无论你知不知道雷锋,无论你认不认同雷锋,我想,在某些瞬间,你一定都有和雷锋一样的念头。比如,小女孩在你面前跌倒,你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想去扶起她;老太太在你身边过马路,你会下意识地想伸出手去搀扶;面对老大爷无助的目光,你总觉得自己该上前去做点什么。

是的,这是我们大家心里都会有的念头。我们叫它善念。这种善念在我们漫长的文明史上闪耀着光泽。2300多年前,孟子便已对它进行过精准的界定:人皆有不忍之心,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种善念,半个多世纪前,因为雷锋的弘扬,获得某种当代质感,成为中国社会主流道德的重要元素。雷锋精神,说到底,是一种美德。乐善好施,一脉相承。

孟子说的四端,“人皆有之”,也就意味着,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能。后世推崇的许多美好的德性,一旦溯源至“四端”,便建筑起坚实的根基。因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道德感不是强加的,而是从自己心中生发出来的。

这样看来,我们能很干脆地回答一个问题:雷锋助人为乐,只不过是把他的善念释放为行动,只不过是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了他的本能。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本能,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为良善的道德感留着一方空间。所以我相信,从小到大,无论谁,总做过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哪怕是举手之劳,推开门后为紧跟着的那位撑上一把。我也敢肯定,无论是谁,做过一件好事后,内心一定是舒坦的——紧跟着你进门的那位,现出一抹笑容,送上一句谢谢,必定让你充满愉悦。

雷锋究竟做了什么?一方面固然是“只不过”,但另一方面,藉由孟子的警语,我们也能明白雷锋那些“不容易”的价值。孟子有言,四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显然,念头还是行动,这是一个问题。

让你内心的本能仅仅停留在念头,一闪而过,那将“舍则失之”。让这些念头释放出来,比如,扶起那个小女孩,搀住那位老太太,帮上那位老大爷,便是“求则得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你看着其他人的困难、艰辛或是苦痛,不忍心,那么你上去帮他们一把,就是把你的“不忍人之心”,把你的“四端”,扩充为你的善行。这其实就是雷锋做的事情。你这么做了,其实就是在学习雷锋。

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雷锋”那样的人。这些助人为乐的、悲悯的、充满道德感的行为根植于人的本能,所以能够自然地融入社会的根基,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雷锋并不遥远,大可不必把他视为社会的“高标”。他其实意味着社会良性运行的“底线”,他身上体现的那种道德感,应该也完全可能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毋庸讳言,当下社会弥漫的焦虑情绪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道德焦虑。人们忧心主流道德的流失和缺位。而所谓道德重建,我更愿意理解为营造一种社会各阶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环境和氛围。这样的一个社会里,道德感是被嘉许的,助人为乐的行为不会被嘲笑,更不至于遭到讹诈。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人们的向善本能,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

这便是提倡学习雷锋的价值所在。一个释放自己内心善念的小小举动,就是在社会的道德地基上夯实一掊土,就是在社会的道德镜面上拂去一粒尘。你做了,就把你不愿看到的社会往你愿意看到的社会拽了一把。

这么来学习雷锋吧——不妨把他看作你身边的一个朋友,一个圆脸、带笑、小个子的好哥们儿。对雷锋有信心,便是对自己有信心。

洋雷锋罗杰斯:学雷锋没有国界

新华网沈阳3月4日电(记者王军)一位生活在辽宁省锦州市的美国人把《雷锋日记》翻译成英文,免费赠送给中国和美国的亲朋好友。在他眼里,学雷锋没有国界。 6年前来到中国的罗杰斯在锦州已小有名气,因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雷锋行动,在当地被人称为“洋雷锋”。

现在已是锦州银行国际部总经理助理的罗杰斯依旧忙碌,除了每天正常的银行工作外,他还要做许多分外的工作,那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其中包括动员生活在锦州的上千名外国人一起学雷锋。

“雷锋精神就是乐于助人。”罗杰斯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罗杰斯去了锦州的每一所大学、私立英语学校等发起捐款行动,当时生活在锦州的外国人有650人,其中648人捐款。

罗杰斯说:“雷锋说的话对我们今天的世界都很重要。外国人并不熟悉雷锋,但是每当我把雷锋的故事介绍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同样很感动。”

2月下旬,罗杰斯刚刚从美国探亲回到中国。他回美国的时候带给朋友的一份重要礼物,就是印有雷锋头像的T恤衫和英文版的《雷锋日记》,许多人看到一名军人手握钢枪的画面,不知道是谁,但是看了《雷锋日记》,都说:“哇,太感动了。”

为帮助当地一个家庭寻找在美国失踪的儿子,罗杰斯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要给美国打电话,在包括他父母在内的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这名留学生。

“对我而言,雷锋精神就是舍己为人,雷锋从来不会说自己是怎样帮助别人的,我也希望走他这条路。我的同事、朋友和我一样也在学习雷锋、帮助别人,不是今天我要去帮助别人,而是每天如此。”罗杰斯说。

去年,罗杰斯所在的美国商会筹集了16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大连孤儿院购买轮椅。现在,美国商会每年都筹资给大连孤儿院、天津孤儿院等机构。

如今,罗杰斯只要有机会都要去当地的孤儿院,看望、帮助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也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寻求他的帮助。

“只要是确实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尽我所能地帮助他们。”他说。

弘扬雷锋精神的演讲稿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集体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集体要发展,也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如果我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个企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团结互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所有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雷锋式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的最好,还会额外做许多。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寻找借口,而会自动自发、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通常,企业的领导会给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必须成为这样的人。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只有发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几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依赖于这种人的努力,他们时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众的利益。每一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每一支军队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雷锋精神所能影响的远不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今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精神,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寻找和培养更多的雷锋,因为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将因为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变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大谈变化和西方商业精神的时代,从“奶酪”到“致加西亚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业文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似乎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谈到一个叫“罗文”的士兵如何敬业、服从、努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在人们费劲心计号召员工努力学习“罗文”精神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似乎忘记了我们身边一个更好的榜样,这是“雷锋”的悲哀,更是我们的悲哀。应该来说,“雷锋”要比“罗文”伟大的多,也要实在的多。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奴隶式的付出,更应该是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爱,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

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

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哪种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

41年前的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夜之间,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7岁就失去父母,成了一个孤儿。解放后,他参了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里,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曾多次立功受奖。因公牺牲那年,他只有22岁。

雷锋的故事千千万,雷锋的事迹说不完。一天,雷锋乘火车出差,在车上,他看到许多旅客没有座位,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主动帮他们打扫车厢,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板;他还给旅客倒水,帮妇女抱孩子,帮老人找座位,帮下车的旅客拿行李。一些旅客看到他这样忙碌,就急忙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是啊!雷锋为了帮助别人,他只知道助人为乐,是永远也不知道累的。

雷锋非常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穿了又穿,可他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钱津贴,为全班战友购买了许多学习书籍。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还经常帮助战友,共同提高。1960年,辽宁省遭受特大水灾。他悄悄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后来,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了灾区人民。

有多少次,雷锋叔叔路过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参加起那里的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他又用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

一块木板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因为它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发扬这种“钉子”精神。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啊!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你将永远是一盏不灭的灯,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学雷锋倡议书

摘要:

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在这特殊的月份里,像身边无数雷锋的影子那样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响应雷锋的号召,走在学雷锋活动的最前线!珍惜时光,振奋精神,把握好新的机遇,努力使自己学有所成、思想高尚,最终成为有志之士、有用之才„„

今天,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在全国重点开展社会环境整治的时候,在“文明、礼貌、守纪月”活动进一步深入的时候,我们郑重向全体人民发出倡议:

1.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从身边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努力创建节约型南阳。

2.学习雷锋渴求知识、发愤学习的“钉子”精神。自觉培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3.爱护公共财物,自觉维护社会环境整洁和安宁,树立“南阳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人人争做保护社会环境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4.尊老爱幼,热情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市民,友爱互助,创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在这特殊的月份里,像身边无数雷锋的影子那样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响应雷锋的号召,走在学雷锋活动的最前线!珍惜时光,振奋精神,把握好新的机遇,努力使自己学有所成、思想高尚,最终成为有志之士、有用之才。

释放内心的善念,就是学雷锋

《中国青年报》2012年2月28日(评论员 徐百柯)无论你知不知道雷锋,无论你认不认同雷锋,我想,在某些瞬间,你一定都有和雷锋一样的念头。比如,小女孩在你面前跌倒,你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想去扶起她;老太太在你身边过马路,你会下意识地想伸出手去搀扶;面对老大爷无助的目光,你总觉得自己该上前去做点什么。

是的,这是我们大家心里都会有的念头。我们叫它善念。这种善念在我们漫长的文明史上闪耀着光泽。2300多年前,孟子便已对它进行过精准的界定:人皆有不忍之心,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种善念,半个多世纪前,因为雷锋的弘扬,获得某种当代质感,成为中国社会主流道德的重要元素。雷锋精神,说到底,是一种美德。乐善好施,一脉相承。

孟子说的四端,“人皆有之”,也就意味着,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能。后世推崇的许多美好的德性,一旦溯源至“四端”,便建筑起坚实的根基。因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道德感不是强加的,而是从自己心中生发出来的。

这样看来,我们能很干脆地回答一个问题:雷锋助人为乐,只不过是把他的善念释放为行动,只不过是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了他的本能。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本能,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为良善的道德感留着一方空间。所以我相信,从小到大,无论谁,总做过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哪怕是举手之劳,推开门后为紧

跟着的那位撑上一把。我也敢肯定,无论是谁,做过一件好事后,内心一定是舒坦的——紧跟着你进门的那位,现出一抹笑容,送上一句谢谢,必定让你充满愉悦。

雷锋究竟做了什么?一方面固然是“只不过”,但另一方面,藉由孟子的警语,我们也能明白雷锋那些“不容易”的价值。孟子有言,四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显然,念头还是行动,这是一个问题。

让你内心的本能仅仅停留在念头,一闪而过,那将“舍则失之”。让这些念头释放出来,比如,扶起那个小女孩,搀住那位老太太,帮上那位老大爷,便是“求则得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你看着其他人的困难、艰辛或是苦痛,不忍心,那么你上去帮他们一把,就是把你的“不忍人之心”,把你的“四端”,扩充为你的善行。这其实就是雷锋做的事情。你这么做了,其实就是在学习雷锋。

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雷锋”那样的人。这些助人为乐的、悲悯的、充满道德感的行为根植于人的本能,所以能够自然地融入社会的根基,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雷锋并不遥远,大可不必把他视为社会的“高标”。他其实意味着社会良性运行的“底线”,他身上体现的那种道德感,应该也完全可能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毋庸讳言,当下社会弥漫的焦虑情绪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道德焦虑。人们忧心主流道德的流失和缺位。而所谓道德重建,我更愿意理解为营造一种社会各阶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环境和氛围。这样的一个社会里,道德感是被嘉许的,助人为乐的行为不会被嘲笑,更不至于遭到讹诈。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人们的向善本能,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

这便是提倡学习雷锋的价值所在。一个释放自己内心善念的小小举动,就是在社会的道德地基上夯实一掊土,就是在社会的道德镜面上拂去一粒尘。你做了,就把你不愿看到的社会往你愿意看到的社会拽了一把。

这么来学习雷锋吧——不妨把他看作你身边的一个朋友,一个圆脸、带笑、小个子的好哥们儿。对雷锋有信心,便是对自己有信心。

洋雷锋罗杰斯:学雷锋没有国界

新华网沈阳3月4日电(记者王军)一位生活在辽宁省锦州市的美国人把《雷锋日记》翻译成英文,免费赠送给中国和美国的亲朋好友。在他眼里,学雷锋没有国界。 6年前来到中国的罗杰斯在锦州已小有名气,因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雷锋行动,在当地被人称为“洋雷锋”。

现在已是锦州银行国际部总经理助理的罗杰斯依旧忙碌,除了每天正常的银行工作外,他还要做许多分外的工作,那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其中包括动员生活在锦州的上千名外国人一起学雷锋。

“雷锋精神就是乐于助人。”罗杰斯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罗杰斯去了锦州的每一所大学、私立英语学校等发起捐款行动,当时生活在锦州的外国人有650人,其中648人捐款。

罗杰斯说:“雷锋说的话对我们今天的世界都很重要。外国人并不熟悉雷锋,但是每当我把雷锋的故事介绍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同样很感动。”

2月下旬,罗杰斯刚刚从美国探亲回到中国。他回美国的时候带给朋友的一份重要礼物,就是印有雷锋头像的T恤衫和英文版的《雷锋日记》,许多人看到一名军人手握钢枪的画面,不知道是谁,但是看了《雷锋日记》,都说:“哇,太感动了。”

为帮助当地一个家庭寻找在美国失踪的儿子,罗杰斯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要给美国打电话,在包括他父母在内的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这名留学生。

“对我而言,雷锋精神就是舍己为人,雷锋从来不会说自己是怎样帮助别人的,我也希望走他这条路。我的同事、朋友和我一样也在学习雷锋、帮助别人,不是今天我要去帮助别人,而是每天如此。”罗杰斯说。

去年,罗杰斯所在的美国商会筹集了16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大连孤儿院购买轮椅。现在,美国商会每年都筹资给大连孤儿院、天津孤儿院等机构。

如今,罗杰斯只要有机会都要去当地的孤儿院,看望、帮助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也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寻求他的帮助。

“只要是确实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尽我所能地帮助他们。”他说。

雷锋

雷锋

雷锋

雷锋

雷锋

雷锋

雷锋

雷锋

雷锋

雷锋

雷锋
《雷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雷锋式家庭 雷锋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