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陈鲁豫与杨澜的访谈风格方式

发布时间:2020-03-04 02:03: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陈鲁豫与杨澜的访谈风格方式

李贺 it0914 0911611411 通过这学期名记者研究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在世界,观价值观还是人生观上都起了一定的作用。而且让我增长了许多见识,老师生动的讲述和让我们观看访谈类的节目都无疑十分吸引我。总之,我十分感谢老师更对自己可以选这门课感到很幸运。

下面切入正题,说这两人的访谈风格不得不对他们先进行一下介绍。陈鲁豫,凤凰电视主播、主持人。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因获得北京市申办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比赛第一名而一举成名,紧接着直接进入 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担当主持人。1996年加盟凤凰卫视,为凤凰卫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主持人。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进驻湖南卫视。2010年1月1日,《鲁豫有约》正式进驻安徽卫视。他曾经获得这些奖项:1994年 获“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2000年 当选为《新周刊》主办、观众投票评选的“2000年度最佳女主持” 2000年 当选“2000中国电视榜”之年度最佳女主持人 2001年 当选为“最佳新闻节目女主持人” 2004年 获得《GOOD好主妇》杂志评选的“最有影响力女性”称号 2005年 当选《新周刊》2005年电视节目榜之最佳主持人2005年 荣获第一届主持人颁奖典礼之最佳专访类节目主持人奖2006年 当选2006凤凰卫视最佳主持人2006年 《鲁豫有约》获《新周刊》2006中国电视榜之“最具亲和 1 力谈话节目”2007年 荣获香港《旭茉Jeica》杂志评选的“2007 Most Succeful Women ”称号2008年 获得由 《时尚COSMOPOLITAN》杂志主办的2007首届COSMO时尚女性评选中 “年度时代风尚女性”奖项 2009年 获得“第二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最具亲和力主持人”称号。

虽然奖项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能获得这么多的奖项着实是很不容易的,多少可以反映这个人的成绩的。作为一名主持人,她多才多艺,更用许多书出版。陈鲁豫的“挖掘式采访”。陈鲁豫的采访对象从职业角度分析,主体部分为艺术家,占30%,其他选项作家、学者、体育人士、演艺明星基本持平。此外,除演艺界陈鲁豫采访的谢霆锋、张柏芝等年龄偏小外,其余采访对象平均在40岁以上,特别像常香玉、秦怡、黄宗英、梅志、章含之等一批老艺术家、老作家,平均在75岁以上。因此,《鲁豫有约》采访对象是能够见证历史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撰写着充满传奇色彩与人生悲欢离合的往事情感,但他们因年龄的原因走下历史舞台,从幕前走向幕后,消失在时间的视线里。从这个角度看,陈鲁豫是一种“挖掘式采访”,通过名人访谈的形式,运用最新的电视手段,再次纪录与挖掘历史尘埃下的感动与故事,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善意、笑容、用一种平等的方式与别人交流和谐气氛、沉静恬淡。我几乎每次看鲁豫的采访节目,她总是面带微笑,或许笑容就是最好的亲和力,透过他那明亮的眸子,更让人看到的是她那份善意,那种用一种平等的方式与人交流的回报。几乎每次采访中都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被采访的人舒服,主持人舒服,观众也舒

2 服。我想那也是最想要的效果。记得她在采访美国华人政治活动家陈香梅的时候,陈香梅就是特别凝重,从她的脸上看不出一点表情,她是一个传奇色彩人物,也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人,而鲁豫在那种情况下却依然那样镇静。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这不能不说是她的本事。记得她采访璩美凤时说的第一句话“光碟我没看过,这点你可以放心,因为我没看过才能很直接的看你的眼睛”。鲁豫的话很感性,也很善解人意,这是她的风格,同时也很契合节目舒心、平等的谈心氛围,更重要的是,让嘉宾在心理上逐渐接受了自己,从而放松、自然地打开话匣,袒露心扉。

总的来说鲁豫虽然有时采访当中会有许多“经典语录”,但总的来说机智幽默还是不失的,无论怎样她都是一名十分优秀的主持人。而另一位杨澜则是我十分崇拜和推崇的主持人了。

杨澜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90年,成为中国 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女主持人;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1996年5月,以全优的成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学硕士学位;1996年夏,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数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两小时纪录片,在哥伦比亚及华纳兄弟联合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获评论界好评;1997年4月,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惟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当年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1997世界电视论坛”; 1997年1月,散文集《凭海临风》出版,销量超过50

3 万册;1997年7月,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校董,成为这所美国常春藤名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1997年7月,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担任阳光文化影视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代码0307,现改名为泰德阳光)董事局主席;2000年,创建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2000年和2001年,阳光文化两次入选由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选的全球最佳小型企业;2001年,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代表北京作申奥的文化主题陈述; 2003年,阳光卫视70%股权转让,现和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合作,主持《杨澜视线》、《杨澜访谈录》等节目。同年,杨澜女士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5年,主持针对中国都市女性观众的大型谈话节目《天下女人》。要是谈起她的奖项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而更让我大为佩服的是她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完全是可以这么说的。她是才是公认的中国富有的女人,而不是那个刘晓庆,她成立的阳光媒体更是日益正大,不断开拓业务,发展前景十分良好。她的聚光灯式参访,以辩论为主,节目编辑风格快速专业,跳跃动感。杨澜的采访对象从职业角度分析,商业人物占到50%,而政治要人到1/4的比例,如澳门特首何厚铧、金融巨头乔治·索罗斯、联想总裁杨元庆、TCL董事长李冬生、香港房地产巨子2010/6/29李兆基、TOM的CEO王先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等。来自作家、导演、学者、专家的文化界精英共占35%,如著名学者

4 季羡林、著名华语作家李敖、查良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音乐家谭盾等。可见,杨澜名人采访定位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高端采访,采访对象的主体部分是企业界商业精英人士或以经济相关联的风头正健的政治人物,而文化界人士绝大部分是文化市场的杰出代表或光环符号。从本质上看,杨澜锁定的采访对象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是公众投入众多注意力眼球的新宠。

6/20/2010

杨澜与鲁豫的采访方式比较

杨澜访谈

奥普拉与鲁豫的主持风格对比

浅谈杨澜主持风格

鲁豫语录

杨澜的访谈秘诀

杨鲁豫讲话

杨澜访谈安藤忠雄

电视作品分析——杨澜访谈

王菲杨澜访谈语录

陈鲁豫与杨澜的访谈风格方式
《陈鲁豫与杨澜的访谈风格方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